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青椒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capsici)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P.capsici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生长状况优于在普通PDA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5~30℃,致死温度为45℃(10mim)或48℃(10min).光照是促进P.capsici游动孢子囊产生的必要条件。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在25~30℃之间,25℃下,24h时,萌发率达到最高,最适pH范围为6~8。  相似文献   

2.
圆柏枯梢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柏枯梢病近年来呼和浩特地区一些苗圃的圆柏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孢菌Dipodia piea Kickx危害所致。其潜育期为7-10d,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2℃,相对湿度在90%以上,在散射光下萌发最好。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为该菌纯培养的适宜碳源。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霉在土壤中的季节性变化和存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在上海市郊蔬菜土地壤中的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在一年中季节性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最密切,土壤中多菌量出现的时间也是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25~28℃)出现的时间,也正值该地的夏,秋季节,P.capsici在土壤中主要分布的地表10cm的土层中,10cm以下土层的菌量较少,当土壤中存有P.capsic  相似文献   

4.
雪松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雪松枯梢病的病原菌是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单糖、双糖、多糖均可作为良好碳源被病菌吸收利用;人工室内接菌条件下,该病还可侵染毛白杨、核桃和沙兰杨枝条,在河南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5.
辣椒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农业学报》1997,9(4):22-26
研究表明,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的菌落形态多为绒毛型,孢子囊会脱落,带有长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长宽比1.4~1.7,乳突明显;混合菌株可形成藏卵器,雄器底生;菌株在12~35℃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对浓度为1/8×10-6的孔雀石绿不敏感;不同菌株利用淀粉的能力差异很大;孢子囊的形成受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孢子囊形成越多;形成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20~28℃;pH值影响孢子囊萌发方式和萌发率,适当偏酸,孢子囊萌发率高,有利于形成游动孢子;病菌可侵染茄科、葫芦科等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6.
垂柳烂皮在病在呼市、临河、乌海等地发生严重。病原菌为ValsasalicinaFr.。菌落生长最适温度20℃。分生孢子、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0-25℃。两种孢子在散射光下萌发最好。病菌是弱寄生菌、有潜发侵染的特性。该病在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广东万年青炭疽病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以及pH值和杀菌剂对该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elolrichumgloeosporioldes(Penz)Sacc)组.分生孢子在25℃下萌发最好,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是20—25℃,pH值5—6.药剂多丰农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别山五针松叶病病原菌Septoriaso.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其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最适PH值为6.5,相对湿度≥98%;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病原菌以硝酸钠为氮原生长最好,在碳代谢试验中,以丙三醇为碳源生长最好,但二者均不及PSA。  相似文献   

9.
高粱靶斑病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我国高粱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高粱靶斑病[Bipolarissorghicola(Lefebvre&sherwin)shoem]的为害症症状,病原菌形态及其生物学特别。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5℃,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28)~30℃。该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以木糖、半乳糖、菊糖、乳糖为最适,其次为蔗糖、麦芽糖等。病原菌在玉米粉、燕麦片培养基上生长快,其次为白高粱煎汁培养基,不同高粱品种对该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杭州五针松叶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1年连续3年观察了杭州五针松叶枯病的症状特点,分离培养出致病病原菌,根据其分生孢子的形态和大小,鉴定为广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e)。该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相对湿度≥98%;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0;在供试的几种培养基上以PDA上生长最好,产孢量最多。室内抑菌试验表明:托福灵、多菌灵和咪鲜胺这3种药剂对该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适温20~25℃。在不同培养基里以燕麦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最佳.该菌在弱光及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好,而较强光照不利于该菌的生长发育。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适应pH值是3.5—5.5;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和淀粉为佳,木糖最佳,氮源以谷氨酸最佳,尿素最差。在湿度试验中,相对湿度低于80%时,孢子萌发率较低;相对湿度达85%~100%时,萌发率逐渐提高。在不同营养液里,以果实汁葫发最好。该菌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12.
培养条件对甘薯黑斑病菌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营养条件以及培养环境条件下,测试了甘薯黑斑病菌的生长速度以及产孢量。结果表明: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Ellis et Halsted)在13种供试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番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胡萝卜培养基上生长最差;分生孢子产孢量以在PDA培养基上最多,在玉米粉培养基上最少。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15℃下分生孢子产孢量最大。在全光照环境下生长最好,全黑暗下次之,光暗交替条件下较差,光照条件对黑斑病菌分生孢子产孢量没有明显差别。菌丝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为6~8,最适pH值为8,分生孢子最适产孢pH值为10。在真菌生理培养基上,以淀粉为最佳碳源,以酵母膏为最佳氮源。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52℃、5 min,47℃、5 min和50℃、5 min。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引起云南省铁线莲叶枯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患叶枯病的植株上采集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基(LSU)双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科赫法则进行验证。并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铁线莲叶枯病的致病菌为Spencermartinsia sp.,按照科赫法则接种植株的叶片均发病。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为其适宜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为25 ℃,不同光照处理下生长不受影响,生长最适pH为6.5~7.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霉菌生长和产孢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适合辣椒疫霉菌的培养基条件、温度条件、孢子囊产生的光照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在燕麦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6~28℃,保存菌种时间最长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全光照对产孢的效果最好,可使游动孢子的释放量增加,6 d全光照处理可使游动孢子量最大。从而确定了疫霉菌生长条件和产孢条件的最佳方法,为品种抗源的筛选提供了适宜的菌种。  相似文献   

15.
番茄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RSA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光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而黑暗条件起到促进作用;菌丝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好,甘露糖最差;在氮源利用方面,大多数氮源均促进菌丝生长,产孢量以氨基丙酸最多,胱氨酸最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20℃,适宜pH为5~9。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高于35℃不能萌发;光照抑制孢子囊的萌发,pH为7时孢子囊萌发率最高;孢子囊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57℃,10 min。  相似文献   

16.
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的萌发条件,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温度、pH值、光照处理对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35℃培养条件下玉米褐斑病菌休眠孢子囊均能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26~32℃,休眠孢子囊萌发率分别为49.6%、47.5%和49.5%,适宜pH值为6~9,休眠孢子囊萌发率分别为49.3...  相似文献   

17.
粉虱座壳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出寄生在贵州榕江县脐橙园内柑橘粉虱上的病原菌为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探讨了座壳孢属内种间系统学关系,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PDA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比较适合该菌生长,丰富的氮源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光照对于该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12 h间隔光照有利于产孢。该菌在PDA、PSA和玉米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产孢较多。对能与该菌结合使用的常用农药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除多菌灵外其余的6种杀虫剂均不能完全抑制座壳孢菌落的生长,杀菌剂的抑制作用强于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病害的发病规律,对黑龙江省该病主要致病菌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5~35℃,弯孢菌产孢适宜温度是25~30℃,其中30℃时菌落直径最大、孢子萌发率最高,产孢量为高峰(为产孢高峰)。在25℃条件下,相对湿度96%以上孢子开始萌发,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萌发率也明显增加,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6~8菌丝生长最适宜、产孢量最大;孢子萌发的适宜pH范围是5~8,最适pH为7。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光线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碳源为乳糖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28℃;病原菌仅能在pH 6~8内生长,最适pH为7;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有一定影响,以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培养基(CMA)上病原菌产孢量最高,光照与黑暗交替有利于产孢.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8℃处理15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1℃处理5 min.[结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偏好高温,但适应的pH较窄;病原菌产孢的关键因子是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引起大蒲葵叶斑病的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neglect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10~3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该茵适宜在偏酸性基质中生长,最适pH值为5;供试碳源对茵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供试氮源中磷酸二氢铵较有利于茵丝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