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拖网是一种先进的运动性渔具。双拖作业特点就是利用两只渔船拖曳一顶袋形网具.将其所经过地段的鱼、虾类等捕捞对象拖入网内,作业主动灵活,操作简单,劳动强度轻,可以捕捞水库中各种鱼类,捕捞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桁拖网拖虾生产已成为沿海渔区海洋捕捞的重要作业方式之一,其产值在整个海洋渔业产值中的比例年年上升。由于该项作业方式属单船底层桁杆拖网作业,其网具设计、装配、操作调整以及渔场选择等各道环节的技术性都比较强,因此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拖虾生产。尤其是桁拖网作业中的调整技术是捕捞生产技术中的关键,如在生产实践中大家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同样马力的渔船,使用同规格的网具,在同一渔场生产,但网产量相差十分悬殊,最高的近千斤,低的只有十几斤甚至空网。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渔具、渔法的正确运用和调整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3.
拖网渔具重还是轻,是拖网渔具渔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之一。渔船拖网时的负荷总重,是由曳纲、网型结构、底纲等构成的。拖网作业时必须做到“稳定、匀速、徐行”,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捕捞效果。如果网具拖行中摇摆不定,很少附泥磨损,或磨损不匀,或时快时慢,或磨损过重吃泥过多,都是拖网渔法的大“忌”。所谓“稳定”,也是相对和有限度的,过稳就转为笨重,拖速就会减慢,附泥就会过多,网具就会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4.
王小凡 《海洋渔业》1996,18(1):28-30
一、前 言 在海洋捕捞作业渔船中,小型兼作渔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国约有数十万艘。这类渔船的主机动力为60~200kw,一股以拖网作业为主,兼流刺、钓等作业,因此所配备的捕捞机械也是以拖网作业为主,大部分只配备机械传动拖网起网机。近年来随着渔业生  相似文献   

5.
李守刚  孟伟 《齐鲁渔业》1995,12(6):40-42
采用单拖作业捕捞地方性,区域性小型鱼虾类,比双拖综合经济效益提高406以上,本文介绍了40马力单船拖网的渔具渔法,1995年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此报告了双联式虾拖网在1995-1996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使用该网具作业,在渔船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平均网次总产量比网板虾拖网提高14.26%,平均网次虾产量提高23.68%,平均纯效益提高12.37%。同时对蟹类及底层鱼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文内还简单分析了该网具与捕捞对象的渔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海洋机动渔船大量发展,捕捞强度空前加夫,特别是以拖网为主的单一作业方式,使传统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故提倡围网、流网轮作,扶植恢复传统的流网和钓渔业。钓渔业包括延绳钓、手钓或曳绳钓,竿钓。钓渔业的渔船、渔具和捕捞机械装备的投资比同等规模的网渔业少,并可到网具不能进行捕捞的渔场进行作业。加之钓鱼很少损害幼鱼,对非集群的另散鱼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中国渔船在印度尼西亚海域使用的拖网渔具,从渔具使用规格、缩结状态和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类渔具在浅水渔场捕捞带鱼时有良好适应性,但局部配纲不当,网具贴底程度未达到最佳状态。由于网目大,有些局部改革可能导致敏感的负面反应。作者认为,这类网具今后的改革应着眼于提高拖速,以增加对某些优质鱼的兼捕比例。  相似文献   

9.
闽中地区单拖作业捕捞能力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拖作业是福建省闽中地区重要的作业渔具之一。在捕捞生产过程中渔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渔具捕捞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给捕捞力量的量化计算和管理带来困难。为了了解各因子对单拖作业捕捞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本文选择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12个因子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影响单拖捕捞能力发挥的诸多因素归并为网具结构、渔船作业能力、船龄、渔民捕捞技能4个公共因子,它们在单拖捕捞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率依次为网具结构52.87%,渔船作业能力24.46%,船龄7.05%,捕捞技能4.73%。本文还计算和讨论了各样品船的因子得分,通过各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可对各样品船的捕捞能力发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渔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臂拖网试验及其作业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星辉 《海洋渔业》1988,10(2):55-59
<正> 长臂拖网又称双撑杆、双臂架虾拖网,即一船拖两网作业。和尾拖、舷拖、桁拖、双拖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形式。这种作业在墨西哥湾、南美沿海、西非、澳大利亚等海域十分流行,用于在平坦的海底捕捞价值很高的虾类和其他底层鱼。从事这种作业的渔船,左右两舷都装有两种可以活动的10多米长的铁制长臂。通过长臂端部的滑轮,由曳纲各曳带一副网板和一顶网具。渔船带着露出水面的网板、网具航行时,形同双翅,海上极易辨认。每舷的网具靠各自的网板实现水平扩张,连接网板  相似文献   

11.
远洋大型中下层单拖网,是目前较为主要的渔具渔法之一,本文对我公司大型远洋单拖加工船“明昌轮”在生产作业中,渔具渔法,渔期渔场,网具在拖曳过程中有关注意事项及今后的设想与建议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供参考。一、渔具渔法(一)渔具1.网具规格:52目X25M网具  相似文献   

12.
长臂拖网亦称双臂架拖网(Double rig trawl),即一船两网作业。和众所周知的桁拖、舷拖、尾拖、双沲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型式之一。这种作业在世界许多地区流行,常用于捕捞贴底栖息的虾类和底层鱼。其渔具渔法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生产效果较好,尤其在捕虾和鳎鱼时,效果优于其它拖网作业方式。使用这种作业船长应有较高的技术,并要求海底基本平坦、海面风浪不大。  相似文献   

13.
渔具渔法对底栖群落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国外研究比较多。作者从互联网上收集了大量资料,给予编译整理。本文着重概述捕捞干扰与自然干扰、底拖网捕捞、桁拖网捕捞、耙网、底层旋曳网、底刺网捕捞、底层延绳钓以及笼壶渔业等6种渔具渔法对底栖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性、区域性和养殖区内的小型鱼虾贝类资源,对8.8kW渔船单拖网具结构进行了设计。在乳山和海阳沿海进行了单、双拖网捕捞对比试验,并扩大推广。结果:单拖比双拖作业增产增值35 ̄70%,经济效益显著,且对传统经济鱼虾类资源有一定保护作用。专家鉴定认为,本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相似文献   

15.
中层拖网类渔具,是我国大型水库捕捞中上层鱼类的主要渔具之一。其渔具结构及渔法特点种类繁多,各具特点。为便于同行交流和推广使用,这里简介一项59kW中层拖网渔具。该渔具属双船中层有翼单囊拖网类渔具,采用大尺寸网目四片式结构,曳行时依靠调整浮、沉力和曳纲长度控制网具作  相似文献   

16.
林东年  杨贡 《海洋渔业》1992,14(1):24-26
<正> 底拖网作业,是广东省茂名市博贺渔港海洋捕捞主要作业方式,年产量占全镇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0%。近年来,随着博贺渔港大马力渔船日益发展,功率不断递增,从最大550马力扩大到1050马力,针对当时发展情况,解决深海作业从捕鲹科鱼类等密度大、游速快的鱼类为主的高口快速网具的需要,吸取了中小马力渔船网具改革的高产成功经验,根据模型测试的数据和生产效果,因地制宜地进行网具改革,以292目×40厘米拖网作为母型网,设计出规格为320目×40厘米的“东风一号”920马力渔船外海高口快速拖网(见图)。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同时在生产实践中适当调整,逐步完善,使本网具设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瞭望塔     
一船多业显效益去年1~10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以桃花渔业公司为主体的6对多业兼作对拖网作业渔船,平均对船累计产值已近200万元,比同期同类对拖作业渔船增加产值约70%,劳均收入高出正50%。他们的作业安排:春夏汛捕捞鱼、秋汛灯光围网、冬汛进行拖网作业。去年1-  相似文献   

18.
沈德纲 《海洋渔业》1988,10(4):171-172
<正> 桁拖网作业中的调整技术,很大程度地影响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经常遇到:相同马力的渔船,使用同规格的网具,并在同一渔场生产,捕捞效果却有很大差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桁拖网渔具、渔法的正确运用及实地调整技术有关.因此,加强桁拖网调整技术的研究,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改进捕捞技术,是提高桁拖网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三、渔具设计及其作业性能研究渔具设计及其作业性能研究,除了为保护幼鱼,研究如何改进渔具的选择性外,另一重要方面,则是研究如何提高渔具的捕捞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就欧美国家所开展的一些研究活动概述如下: 1.拖网(包括底拖和中拖) 拖网是欧美国家的主要海洋捕捞作业。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海洋捕捞业,利用越来越大的渔船功率向外海、深水海区推进。为了适应该发展趋势,提高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欧美各国的海洋渔业研究部门,利用现代先进的科研设备,如水槽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0.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定性调查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