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6月23日,本县花桥公社花桥大队女社员方某某,为了预防家养的雏鸭发生传染病,于当天晚上6时至11时,将860只10日龄的雏鸭,每只分别一次喂给含量为25万单位的四环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10月 ,我市滨海县坎北乡潘某饲养的 2 0 0 0只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大批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 ,诊断为添加劣质鱼粉而引起的食盐中毒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肉鸭饲养户潘某 ,9月 2 7日从泰州孵坊购入健康樱桃谷肉用雏鸭 2 0 0 0只 ,雏鸭采食状况良好。 10月 1日 ,潘某从饲料市场购回鱼粉 10kg。按 10 %比例自配饲料 ,雏鸭采食量增大 ,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 ,雏鸭死亡 8只 ,但采食量未减 ,饮水量大增。 10月 3日雏鸭死亡 12只 ,采食状况同上。 4日早上死亡 2 0只 ,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 ,见有多数雏鸭瘫痪在地 ,不愿活…  相似文献   

3.
1992年5月26日安徽省淮北市某鸭场育雏绍兴蛋雏鸭5075只,经鉴别公、母雏后于28日出售雏公鸭2411只,实际饲养母雏2664只.由于当时天气高温干燥,平均日气温28℃~34℃.雏鸭从4日龄开始,每天上午9时,赶到舍外院里运动场自由活动,且设有浅水池(水深2~6厘米),便于雏鸭游水活动.而运动场露天堆积腐烂霉变麦秸草5小垛约1000公斤,许多雏鸭游水活动后爬到草垛上休息睡觉,有的雏鸭喙和鼻孔插入到霉变麦草缝隙呼吸.5月30日夜晚发现雏鸭死亡7只,从5月31日至6月7日,每天死亡13~28只不等,且呈逐日上升趋势.起初误诊雏鸭受热,煮绿豆汤饮水一日数次,在日粮中加入青、链霉素一日二次喂服,均无效果,至雏鸭长到13日龄时,共死亡154只,死亡率达5.7%以上.后来才  相似文献   

4.
行业会讯     
张家港市某养鸭户2003年10月24日引进一日龄肉雏鸭6000只,按常规饲养与免疫。饲养到7日龄时,禽主用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以预防大肠杆菌病。开始按每只雏鸭500单位饮水,连用7d,但用该药饮水时不断有病死鸭出现,认为用药量小,接着加大用量,按每只雏鸭20000单位的庆大霉素给雏鸭饮水,第2天雏鸭死亡80多只,第3天死亡170多只。后请笔者前往诊治,剖检部分病死鸭,体内都有尿酸盐沉积物。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为雏鸭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点。此病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鸭,成年鸭及其他家禽不感染。1998-07-10我县胡坊镇某养鸭专业户购进刚出壳雏鸭2 200只,几天后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前后死亡1 109只,现将发病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结果 11日上午雏鸭开食饮水,12~13日一切情况正常,14日下午部分雏鸭不食,晚上即死亡56只,15~16日出现死亡高峰期,15日死亡427只,16日死亡465只。养鸭户即求诊于镇兽医站,遂会同县兽医…  相似文献   

7.
1984年5~6月间,北京军区某部农场的雏鸭发生了以拉稀和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雏鸭副伤寒,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该农场于84年5月25日从附近农村养鸭个体户购买刚出壳的雏鸭815只,在农场院内、外鱼塘饲养。饲料全部为从国营粮食仓库采购的麸皮,饮水为该农场深井引出的鱼塘水。此群雏鸭与农场原有10只40日龄幼鸭同群饲养。6月13日见有部分雏鸭发病,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本公司研究所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粪便均正常,但在17日龄时突然有5只雏鸭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9.
1999年10月6日,江苏省盐城市坎北乡潘某饲养的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重大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诊断为食盐中毒。1发病情况  潘某9月27日从泰州某孵坊购入樱桃谷肉用雏鸭2000只,采食状况良好。10月1日按10%加入市售鱼粉,雏鸭采食量增加,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雏鸭死亡8只,但采食量未减,饮水量大增。10月3日雏鸭死亡12只,采食状况同上。4日,早上死亡20只,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而且有不少瘫痪在地,大声鸣叫,不愿活动。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雏鸭多突然发病,渴饮、下痢,后期极度衰弱(高盐引起红细胞脱水),精神沉…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 2007年6月10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某林业局一林场吴某,从辽宁购入雏鸭(商品金定蛋,鸭)1200只。已接种鸭瘟弱毒疫苗,采取地面垫草平养。到6月18日,雏鸭8日龄时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1只,19日死亡46只,而后死亡逐日增多,到第5天死亡272只,死亡率为22.6%。病雏鸭表现下痢、脐部肿大、呼吸困难、气喘等,发病急,死亡率高。吴某将死雏鸭拿到一家兽药店诊断为腹泻,买一些抗菌药物如氟哌酸、  相似文献   

11.
鸭群误食雄黄矿石中毒死亡病例,未见报道,1987年9月在江都扬庄乡发生一群雏鸭中毒,现将情况报道于下。发病经过江都县扬庄乡合作养鸭组共养雏鸭1100只,饲养在鱼塘边的室内,47日龄时将鸭饲养场扩大到堆存500斤雄黄矿石场地,第二天发现29只死鸭,并有若干病鸭。第三天死亡50多只,一周内共死亡160只,死亡率为14.5%,第六天禽主带7只死鸭来门诊。  相似文献   

12.
承德县三沟镇某村一养鸭专业户,饲养800只四日龄的雏鸭,由于怕雏鸭拉稀不敢给水,至使在一次充足给水时发生了暴饮,在半小时内死亡320只;以后间隔一天给水,雏鸭又相继死亡300只。最后,只剩雏鸭180只,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元。 临床症状 暴饮之后,急剧发病,最急性的  相似文献   

13.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真菌引起的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现将哈尔滨市畜牧兽医总站门诊在2005年9月份遇到的一起雏鸭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发病情况 2005年9月份,哈尔滨市道外区某养殖户购进鸭苗1 500只,进雏后,前几天鸭群一切正常.由于连日降雨、气温较低,为保持室内温度,鸭舍很少通风,部分垫料结块,有霉味.雏鸭10日龄时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伸颈、张口喘气等呼吸症状.从13日龄起,雏鸭开始有陆续死亡的现象发生,15日龄前来诊治时已有50~60只雏鸭死亡.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春,某鸭场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传播迅速、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该鸭场于3月11日购进3320只樱桃谷鸭苗。进雏后,饲养管理正常,3月19日中午,突然大批发病,当日死亡92只,发病后第3天,死亡353只,是日为死亡高  相似文献   

15.
发病情况 2007年7月28日,我市养鸭专业户尹某,利用一河道向阳坡搭建鸭棚,借河道水源之便,采用地面散养蛋雏鸭2000只,从雏鸭人舍到16日龄时鸭群一切正常,17日龄后更换饲料改喂上批蛋鸭存放时间过长的雏鸭饲料,4d后发现鸭群中出现个别精神不振并有大批鸭死亡,到鸭舍现场诊断时已有810只死亡,死亡率达40%之高。  相似文献   

16.
张力 《中国家禽》2003,25(16):22-22
1发病情况2002年3月8日一专业户从郊区某三元鸭种苗场购进雏鸭1780只,3月13日清晨发现育雏室有23只雏鸭死亡,该专业户误认为是室温过低造成,未引起重视。至14日晚又有59只雏鸭死亡,15日清晨发现有94只雏鸭死亡,随即到本站求诊。2临诊症状部分雏鸭体质衰弱,精神萎靡,两翅下垂,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18.
发病情况2006年5月,我县一养鸭户购买了400只本地雏鸭,在自家院子里利用三间旧房饲养。20日龄时,突然发病并死亡数只;第二日又发现雏鸭  相似文献   

19.
1991年7月,我县雏鸭暴发球形孔吸虫病,引起鸭的急性死亡,曾使不少养鸭户遭受重大损失. 一、发病经过 1991年7月上旬,本县城头多一养鸭户胡某饲养的1500只鸭突然发病,两天内死亡(?)00余只,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治疗无效.7月12日来县站就诊时已累计死亡400只,同时,城头乡另一养鸭户也发生同样情况,饲养的300只鸭死亡80余只,投服土霉素和复方敌菌净治疗无效,以后数日,又陆续发生多直类似情况,直到7月底才渐渐平息下来,发病的均为20~40日龄的雏鸭,且日愈小,死亡率愈高,平均死亡率在20~50%之间。  相似文献   

20.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多见。 一 发病情况 2005年6月23日上午9时许,我市一养鸭大户杨某电话反映他家的雏鸭突然发病死亡十多只,我们即赶去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