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以杭州西湖47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和美景度评价(SBE法) 2个方面对西湖植物群落的美学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人员对于西湖秋季植物景观总体持积极的态度;(2)秋色叶色域面积与植物群落总面积的比值分布范围在0 ~ 0.8之间,较为分散;(3)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大于0.5的群落数量较少,仅占总数量的36%;(4)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接近0.4或0.7时,群落景观的SBE值最高。通过对西湖秋季植物群落中秋季色彩进行量化研究,为亚热带地区的秋季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综合调查的方式,对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秋季观赏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学院主要秋季观赏植物有64种,其中以蔷薇科植物最多,并且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主要植物进行评价,将评判结果和主要群落相结合考虑,从植物选择、群落组合、群落稳定性方面探讨了高校秋季风景林的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柳州市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群落为评价对象,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柳州市6个居住区中的54个典型植物景观群落样本进行树种组成、植物形态、植物层次、季相与色彩、郁闭度、适地适树、意境美、健康状况、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等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柳州市6个居住区植物景观效果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依次为:文源华都清华坊金绿洲凤起新都南山御景东城华府;道路、宅旁、公共活动绿地景观效果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活动空间绿地。SBE法适用于在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居住区环境优化建设与管理中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石河道公园地区园林景观设计及其栽培管理,通过对石河道公园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群落配置等现状情况的调查,对植物种类组成、落叶常绿树种、乔灌草和2个群落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景观配置的优缺点,并提出建议:丰富地被植物种类,构建复层群落;增加水生植物种类,改善水生环境;丰富墙面立体绿化植物;因势利导与周边景观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而植物作为城市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城市人文背景,还有益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查宿迁市城区4个城市公园的绿地景观情况,采取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样方植物群落配置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各植物配置形式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0.675),乔-草(0.663),灌-草(0.650),乔-灌(0.615);从植物层次、数量、颜色、形态等方面分析原因,进而对宿迁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贵阳市环城高速南环线经人工植被恢复的3个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调查法,对其进行3 a的定期定位观测。结果表明:调查中共记录51种植物,分属13科43属,其中主要为禾本科、豆科、菊科3大科植物;群落物种数量组成具明显季节性,最大值出现在每年8月或9月,最小值出现在每年2月;群落物种组成有所改变,禾本科植物比例逐年下降,豆科植物在干旱低温胁迫期所占比例最高,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群落优势种发生改变,由初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位,逐步向乔灌草共存的方向演替;植被群落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时,试提出一种植物配置模式,为今后黔中喀斯特地区公路边坡恢复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郑州市三个公园植物种植现状的调查,对其植物配置的特点和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从植物选择、搭配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几处典型的植物景观效果。最后分析几个公园植物配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公园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艳    杜勇军    刘国宇    王庆    杨群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255-260
为了对西安地区温室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相关性进行研究,在调查温室植物景观现状及类别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种植物景观(色叶、观花、藤蔓、附生、棕榈)作为评价样本,拍摄相关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选择45位评判人员参与评价,运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SBE法)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19.0及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藤蔓植物景观外,园林专业学生组对其余温室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同专家组、非专业人员组之间有显著相关,专业学生可初步选作预测温室植物景观评价的评判人员。基于评价结果,对温室植物景观评价高及差别大的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温室景观中最有特色的植物配置模式,为城市农业观光园的植物造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SBE法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阳市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园林植物进行调查。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SBE)法,对湿地景观区域、主题植物展示区域、入口广场区域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美景度值与植物配置形式、观赏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区域景观评价主题植物展示区域景观评价入口广场区域景观评价;不同受测群体间对于景观美景度评价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黄檗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样地调查法对黄檗伴生群落的种子植物组成进行调查,并对伴生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黄檗伴生群落共出现种子植物33科60属74种,黄檗伴生种子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占优势。[结论]黄檗伴生植物组成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村落中植物及乡村景观的调查,运用植物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ner指数对党家村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并通过乡土植物在不同区域的应用频率分析其应用特点,再从植物的景观空间、配置形式及艺术表现分析党家村植物景观的现状。结果表明,党家村古村落植物存在灌木和地被层多样性较低、乡土植物应用频率相对较低、植物景观营造手法较为简单三大问题;提出丰富景观植物、注重乡土植物及优化造景手法的具体改善建议,以期为党家村后续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活水公园、浣花溪公园、凤凰湖湿地公园的滨水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5个植物景观单元,综合运用AHP法、SBE法、BIB-LCJ法、SD法对其现状进行了评价,对4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了SBE法和SD法之间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滨水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而人们对滨水植物景观美感度的心理感受强度与水的生态性、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空间序列、水岸景观以及抗干扰能力密切相关。对比综合评价模型和AHP法因子评价结果可知,专业设计者和公众都认为水的生态性、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抗干扰能力对于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的品质有显著影响,对于空间序列和水岸景观两项要素,两者间审美态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农村建设,以郭洞水口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结构、季相变化等方面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结合对其5个独立群落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了郭洞水口林植物景观的特色,最后提出了其对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绿地营造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临汾汾河流域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下植物景观地域性表达的相关问题;提出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的近自然群落造景的地域性表达的主要策略;研究几种当地的自然群落模式,总结了几种适宜于地域性表达的近自然植物群落模式。  相似文献   

16.
棚架式绿化是垂直绿化的一种常见应用形式,棚架式植物景观是丰富城市垂直绿化景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广州市14个公园45处棚架式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应用美景度评判法(SBE)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棚架式植物景观常用植物17种,隶属12科17属,最常见的棚架植物为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常用棚架材料有木材、金属、混凝土、砖石以及其他复合结构等,其中以混凝土作为材料的棚架居多;根据外形特点将棚架构造分为"丌"型、"冂"型、"介"型、"嘢"型、"丅"型、圆拱型、特殊型,除各式各样的特殊型构造外,以"丌"型构造的棚架数量最多。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公众更喜欢棚架植物生长繁茂、木质藤本与棚架整体协调的棚架式植物景观。本研究总结出一系列园林景观中棚架植物的应用形式,为棚架式植物景观营建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法和SBE法的郑州龙子湖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郑州龙子湖公园的现场调查数据,对其40个样地采用AHP法和SBE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郑州龙子湖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的AHP法评价结果是Ⅰ级景观7个,Ⅱ级景观33个,无Ⅲ级、Ⅳ级景观,且I级景观中6个均为乔-灌-草类型,表明植物群落的丰富程度对植物景观整体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龙子湖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景观优质的植物群落相对较少;经Kendall’s W协和系数对AHP法和SBE法的评价结果检验,得出W=0.909,渐近显著性为P=0.001<0.05,说明2种方法评价结果整体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个别评价结果差异性较大,说明AHP法侧重于专家角度,强调全面型,忽略使用者的感受,SBE法则侧重于使用者的角度,强调使用者的直观感受,但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通过标准化处理,汇总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为当下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法的桂林市8个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以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美学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桂林市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桂林市8个城市公园的100处景观样方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由高到底的排序为生态功能(0.539 6)、服务功能(0.297 0)、美学功能(0.163 4)。2)指标层中植物物种多样性(0.228 4)、植物群落多样性(0.126 3)、游憩空间的安全性(0.092 7)以及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0.075 1)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3)两江四湖公园、七星公园、訾洲公园、西山公园、象鼻山公园、伏波山公园、南溪山公园、虞山公园8个公园建设水平主要处于Ⅰ级(景观质量非常好)、Ⅱ级(景观质量很好)。这表明桂林市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营造舒适生态的公园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提供适合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