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在民勤干旱沙区进行酿造葡萄芽接、枝接和根接3种嫁接苗木培育方式及嫁接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苗木快速繁育和品种改良的最好方法是枝接中的劈接法;酿酒葡萄在6月上旬到中旬进行枝接成活率高,是新品种苗木快繁和老树改良换种更新的最佳时期。本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酿酒葡萄苗木快速繁育和老树改良换种更新的培育方式及嫁接技术,为同类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乌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大冶试验基地对乌桕主要品种进行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与接穗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接穗与砧木同品种,或者砧木为鸡爪桕、接穗为葡萄桕时,有较高的成活率;技术熟练的嫁接人员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哈密区域内种植的葡萄中约90%为当地主栽品种无核白。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葡萄产品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无核白、木纳格等老品种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避免更换葡萄品种对果农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又能实现更新葡萄品种的目的,我们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葡萄嫁接改造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将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核白、木纳格等葡萄树做砧木,以无核紫、白鸡心、红提、优无核、奇妙无核等优质品种作接穗进行了嫁接改造。通过这些年的嫁接试验证明,葡萄嫁接改造后,一是嫁接葡萄产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春季,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大冶试验基地对乌桕主要品种进行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与接穗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方式对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接穗与砧木同品种,或者砧木为鸡爪桕、接穗为葡萄桕时,有较高的成活率;技术熟练的嫁接人员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善油茶大树嫁接接口处理技术,提高嫁接成活率,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试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以树龄为25 a的油茶树为砧木,以湘林XLC15为接穗,就不同包扎方式、封盖处理、药剂处理和激素处理等接口处理技术对油茶嫁接成活及新梢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油茶大树插皮枝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锡箔纸包扎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新梢生长量较大,嫁接后第3年无枯桩现象;采用封蜡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最高,新梢生长量最大,嫁接后第3年无枯桩现象;采用杀菌剂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新梢生长量最大,嫁接后第3年其枯桩数略低于防腐剂处理的;采用IAA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新梢生长量最大,嫁接后第3年无枯桩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葡萄柚嫁接技术,为葡萄柚嫁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时期、不同接穗年龄、不同接穗处理、不同砧木规格以及不同接穗品种的葡萄柚嫁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方法以单芽切接法最适宜;春季嫁接时期以1月中旬最佳;0.5年生和1年生接穗均适合用于嫁接;接穗留置24 h内不影响嫁接成活率;砧木地径在6.00 mm以上的嫁接体新梢长势较好;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的葡萄柚5个品种成活率在87.7%~95.7%之间。  相似文献   

7.
葡萄绿枝嫁接,选用的砧木和接穗都较幼嫩,易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嫁接成活率较低,为探索提高绿枝嫁接成活率的最佳保湿措施和最适嫁接日期,于2006年在临沂师范学院茶山园艺场实习果园进行了藤稔葡萄绿枝高接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材与方法砧木(高接换种树)为4年生巨峰葡萄,株行距为1×2 m,单壁篱架,扇形整枝;冬季进行修剪时,对主、侧蔓进行重回缩和疏剪,每株留5~6个1年生壮蔓,1年生蔓留2~3个芽进行短梢修剪。翌年春季,砧木萌芽抽蔓后,每株砧木留新蔓15个左右,疏除弱蔓、密蔓。接穗采自本果园藤稔葡萄。采用劈接法嫁…  相似文献   

8.
当前哈密区域内种植的葡萄中约90%为当地主栽品种无核白.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拉高,对葡萄产品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无核白、木纳格等老品种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避免更换葡萄品种对果农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又能实现更新葡萄品种的目的,我们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葡萄嫁接改造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将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核白、木纳格等葡萄树做砧木,以无核紫、白鸡心、红提、优无核、奇妙无核等优质品种作接穗进行了嫁接改造.通过这些年的嫁接试验证明,葡萄嫁接改造后,一是嫁接葡萄产品亲和力好、口感好,而且粒型、颜色、穗型等非常美观;二是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特性;三是利用树势、抗性强的品种作砧木,可提高优良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四是嫁接葡萄树表现长势旺、生长快;五是可以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六是改良原葡萄园的低劣品种;七是能节约购买苗木、田间管理等生产投入;八是嫁接葡萄比定植根插苗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一般第二年就挂果,可提前2年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9.
珍珠油杏全穗封蜡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砧木培育、接穗处理、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换床苗培育、嫁接后管理和越冬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珍珠油杏繁育技术。在接穗试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成活率高达到99.02%;操作简单,省工省料;接穗便于贮藏运输;接穗时间相对较长,从树体萌动开始到萌芽前都能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以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唐汪大接杏1年生枝为接穗,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唐汪大接杏嫁接技术进行优化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影响唐汪大接杏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有砧木规格、嫁接方法和接穗处理方式,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嫁接方法,采用劈接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了82.56%;其次是接穗处理方式,选用带顶芽梢头接穗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76.67;砧木规格影响比以上两因素影响小,选用≥0.7 cm的砧木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7.22%。采用带顶芽梢头接穗、规格≥0.7 cm的砧木劈接是唐汪大接杏最优嫁接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1.
发展葡萄生产是北方农牧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有效途经。嫁接是葡萄品种更新换代和提高抗寒能力的有效方法。采用适应性强且结实量高、品质优的葡萄品种硬枝做接穗,用贝达或山葡萄硬枝做砧木进行嫁接,用木锯末做基质,在农村的火炕上对嫁接苗进行催根。此种葡萄育苗方法简单易行,我们称之为葡萄“硬枝嫁接,火炕催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蒙古栎嫁接试验为基础,采用卡方检验和双样本频率检验方法对接穗采集日期、接穗贮藏方式和接穗嫁接时间对蒙古栎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穗采集时间对蒙古栎嫁接后的成活率没有影响;沙埋贮藏蒙古栎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较冷库贮藏蒙古栎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高;嫁接时间选择5月中下旬比较合理,其对提高蒙古栎嫁接后的成活率有利.  相似文献   

13.
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砧木,从嫁接时间、接穗的切面长度及来源等方面对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嫁接技术进行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时间方面, 4月下旬到5月上旬嫁接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接穗切面长度(L)方面, 6.0≤L<8.0 cm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接穗来源方面,外地接穗和本地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考虑到运营成本的问题,选择本地接穗更为合适。研究结果可为彰武松在北京地区的繁育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板栗子苗嫩枝嫁接,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从1986年开始着手进行了板栗子苗嫁接试验,选用大粒板栗种子,在室内催芽作砧,翌年春梢枝作接穗,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仅5%;1987年在室外圃地播种,幼苗作砧木,当年春梢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67.5%;1988年室内催芽和室外播种育苗作砧,用当年的春梢嫩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81%,最高达89%。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8-2012年我们在甘肃嘉峪关戈壁滩地区以5BB、SO4、贝达为砧木,以赤霞珠、梅露辄、威代尔为接穗进行抗寒砧木筛选试验,通过嫁接后成活率调查及抗性分析,表明赤霞珠、威代尔抗寒砧木宜选用5BB为佳,梅露辄抗寒砧木宜选用贝达为佳,为该地区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生产育苗经验,重点总结了红松嫁接前接穗准备技术要点,从接穗来源、接穗采集、接穗运输、接穗储存、接穗处理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旨在为该技术在红松嫁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珍稀植物广东含笑嫁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珍稀植物广东含笑(Michelia guangdongensis)的嫁接成活率,于2015—2017年春、冬季,以1~3年生的黄兰为砧木,分别对采集于广东省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内的前进、上天堂、金子山、木笼顶、船底顶5个分布点的广东含笑进行嫁接试验,比较不同的嫁接方法、接穗来源、接穗个数、嫁接时间及砧木年龄、砧木地径等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最好;来源于上天堂(SG_4)的接穗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株数成活率可达92.11%,接穗成活率达81.97%;每株3~5个接穗的株数成活率显著高于1个接穗的株数成活率;利用3年生的砧木嫁接成活率及接穗成活率最高;嫁接最佳时间为冬季(12月底—翌年1月),株数成活率和接穗成活率分别为79.14%和68.84%;嫁接后对苗木进行侧芽摘除处理能明显提高成活率。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珍稀植物广东含笑嫁接成活率和扩大其生产以及迁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个单因素试验,对榆林沙区樟子松嫁接彰武松在接穗、砧木及接后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穗粗度为0.5~0.6cm成活率最高、为92.3%,接穗长度为8~10cm成活率最高、为82.2%,3~4a生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3.7%,冷水冷藏与冷库冷藏相比嫁接成活提高26.5百分点,接后采取灌溉措施嫁接成活率高9.8百分点、新梢生长量增加16.4cm,本地接穗成活率与引种地接穗差异不显著,但成本仅为为引种地30.24%,生产中可参考这些结果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9.
提高核桃芽接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芽接是培育优质苗木,促进生产发展,实现良种品种化的基本手段之一,生产上常采用方块形芽接法,此方法嫁接成活率较高,而且嫁接后接穗发育良好,但是接前准备和接后管理工作不当,不但会使嫁接成活率降低,而且还会影响接穗正常生长。因此在田间实际操作中除了掌握正确的芽接技术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种源地不同规格接穗进行樟子松嫩枝嫁接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源地接穗和不同规格接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自不同种源地的樟子松接穗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差异。陕西榆林采集的三种不同粗度的接穗,嫁接后其平均成活率为93.09%;内蒙古红花尔基采集的接穗,其嫁接成活率为82.97%。不同规格的接穗其嫁接成活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