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市南汇五灶港绿化混凝土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绿化砼在南汇区河道中生态护坡试验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的介绍,并对河道绿化砼生态护坡设计中需要注意与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镇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除具有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近供水、交通航运、泄洪滞涝等功能外,还具有生态环境功能。除因过于重视防洪而造成的河道渠化问题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剧增,中小河道填埋的发生对城镇现有河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重了河道的水污染、频繁引发洪涝灾害。分析了城镇河道现存问题及其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在参考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城镇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城镇河道生态环境建设中河道生态护坡和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的作用,并探讨了生态护坡建设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崇明农村河道水质较好但水体浑浊的特点,提出采取生态护坡建设、水生态净化系统构建、岸坡生态绿化等工程措施重点改善河道生境,使之成为生物生长繁殖适宜的环境。其中,水生态净化系统构建工程中为去除水中携带的悬浮物,并逐步净化水质达到生态及景观功能要求,设置了强化预处理区、滨岸带水生植物种植区、沉水植物悬床种植区及沉水植物种植区等处理环节。在满足河道岸坡安全性、耐久性的前提下,达到农村河道"自然、生态"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生态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生态混凝土用于生态护坡,是以工程加固和植被护坡结合的方式,对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岩石边坡的两种绿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石边坡的特性、绿化原理、植被护坡的机理,阐述了三维植被网护坡和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两种技术措施的生态材料、绿化技术的主要特点;介绍了两种绿化技术施工流程。这两种技术机械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值得推广,为岩石边坡绿化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借鉴。通过对两种技术的分析,对岩石边坡绿化防护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生态混凝土用于生态护坡,是以工程加固和植被护坡结合的方式,对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软土地区的河道生态整治工程中,可直接利用挖掘机把预制钢筋混凝土沉管铅直压入堤岸下部成为护脚,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现浇无砂混凝土护坡生态性好、投资省同时又具有传统防护功能。沉管护脚结合现浇无砂混凝土护坡技术是一种兼顾传统安全和生态需求的生态岸坡防护技术,具有施工简便、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生态性和安全性良好等许多优点。通过3个具体工程应用案例可知,在华南地区河道生态护坡工程中,无砂混凝土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改变混凝土内部碱性环境就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人工预留孔洞方便螃蜞等两栖类小动物修筑巢穴;在坡面铺一层约5 cm厚的种植表土,可自然生长出本土植物,这样岸坡的生态效果好,且可实现零维护。  相似文献   

8.
基于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要求和工程实况,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本要求、生态功能、生态特性和建设成本等4个方面展开建立了生态护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河道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时间段,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动态矩阵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生态护坡工程的动态评价和方案优选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方案决策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对生态护坡工程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评价结果表现出与工程实际情况的高度一致性,说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溧水县岔河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降雨条件下农田排水口与近农田河道中氮素浓度的差异,分析了TN、NH4+-N和NO3--N在不同生态护坡河道中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流初期农田排水出口氮素浓度较高,此后呈下降趋势,而河道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大多先于径流达到峰值,TN、NH4+-N浓度均呈现随降雨径流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O3--N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且可溶性氮是氮素流失主要形态。TN、NH4+-N和NO3--N浓度在空间上也有其变化规律,由于河道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使得河道断面浓度明显低于农田排水出口,并且经过生态整治的河道在降雨径流条件下对氮素有较好的截留作用。而不同治理模式的河段对氮素的截留效果有明显差异,采用自然生态治理模式和植生型抛石护岸的河段对氮的截留效果要优于采用浆砌石护坡的河段。  相似文献   

10.
生态防渗技术在灌区改造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备受关注。以渠底土工膜防渗+干垒块挡墙和渠底土工膜防渗+混凝土结合联锁块护坡2种生态防渗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以混凝土防渗和土渠作为对照。从防渗效果、生境变化、施工工艺、投资及管理机制5个方面对这4种渠道进行对比研究,建立起渠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渠底土工膜防渗+干垒块挡墙和渠底土工膜防渗+混凝土结合联锁块护坡两种生态渠道的综合评价指标数值最高分别为72.55和72.30,其次是混凝土渠道为68.20,最低的为土渠是61.10。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水利工程排水对原始生态河道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阻隔了河流与生态陆地的水循环.本文介绍了植草混凝土的制备原理与其各种性能的测定方法,并且设计了植草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分析了能够影响植草混凝土的孔隙率、抗冲刷强度、抗压、抗折等性能的各种因素,获得植草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在最佳配合比方案下,对植草混凝土进行植生试验,发现植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在植草混凝土护坡上,说明该配合比方案符合小河流治理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为小河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新农村河道生态护岸型式及选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生态河道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河道护岸的治理是生态河道建设的关键。生态护岸的类型繁多,其中包括:自然草木类、砌石类、生态混凝土类等。其各自的水利特性、工程特点、经济造价和适用条件亦不相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河道建设中,应根据农村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型式。文章通过国内外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的发展历程,对生态河道的护岸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详细介绍,并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提出了新农村河道护岸选型的自然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的治理原则,以及建设生态自然、人水和谐的新农村生态河道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3类生态混凝土中分别栽种稿草、三叶草、黑麦草和高羊茅4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麦草和高羊茅消失,但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且以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区域内最好,其中,物种丰度为1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04,生物量为1 023.5 g/m2,盖度为97.8%,因而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未进行植被栽培的生态混凝土区域内,尽管有一些本地物种侵入,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极低,群落脆弱.因此,在镇江滨江堤岸护坡工程中,选用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并栽培和三叶草的方案最佳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生态护坡的内涵、特征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护坡对自然及人类生活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从稳定性、生态性、技术性和护坡栽种植物选择等方面,探讨设计生态护坡的原则和要点,展望此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生态护坡的内涵、特征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护坡对自然及人类生活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从稳定性、生态性、技术性和护坡栽种植物选择等方面,探讨设计生态护坡的原则和要点,展望此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无砂大孔绿化混凝土在河涌整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砂大孔绿化混凝土多孔透水,其上可种植水生植物,用于河涌整治护岸工程,具有护岸、绿化造景、美化环境、改善水体生态平衡和净化水质等功能,是一种建造生态水工的绿色混凝土。试验发现无砂大孔绿化混凝土的最佳水灰比与水泥用量呈线性关系,随水泥用量增大而减小;强度随水泥用量增大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强度也随水灰比减小、龄期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三类生态混泥土中分别栽种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三叶草(Oxalis rubr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四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麦草和高羊茅消失,但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且以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区域内最好,其中,物种丰度为1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04,生物量为1023.5 g/m2,盖度为97.8%,因而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未进行植被栽培的生态混凝土区域内,尽管有一些本地种侵入,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极低,群落脆弱。因此,在镇江滨江堤岸护坡工程中,选用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并栽培和三叶草的方案最佳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河道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水利设计概念进行了介绍, 对生态理念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对生态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迫切需要进行整治和规划,在恢复河道功能的前提下,使用生态理念对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基于此,本文对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道护岸土坝毁坏原因分析,从河流弯道水势与护岸土坝迎水护坡的关系出发,提出并比较了迎水护坡较缓的护岸土坝与迎水护坡较陡的护岸土坝、迎水护坡与退台、迎水护坡与基础埋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河道护岸土坝迎水护坡应采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