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气缸又可以说是发动机的心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气缸的磨损规律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一、气缸磨损的规律 气缸在使用中,它的磨损程度(指活塞环运动的区域内)是不均匀的:沿气缸的长度方向看(纵断面),磨损是上大下小,失去原来的圆柱形状;从气缸的平面看(横断面),沿圆周的方向磨损后会失去原来的正圆形状.气缸上口活塞环接触不到的地方,几乎没有磨损,于是形成了"台阶"(或称缸阶、缸肩).  相似文献   

2.
1981年8月的一天,朱丹在浙江东阳的一个小镇上呱呱坠地。她清脆的啼哭声,给这个平凡的家庭带来许多欢笑,谁也没有预料到此后的生活将赐予她怎样的艰辛。家庭变故,生活的转折,缘于爸爸得了肺结核。5岁那年,她握住爸爸已然冰凉的手,如此近距离地触摸到死亡。此后,妈妈改嫁,重组家庭。于是童年时代的她便从大人们劳碌奔波的脸上,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块茎组织泊松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体农业物料的流变特性在生产、质量控制和发展新产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选用了4个品种的马铃薯,对每个品种3个不同部位的块茎组织进行了泊松比的测量研究.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得马铃薯试样的横向和纵向尺寸,测得了不同品种及品种内3个不同区间的泊松比值,为马铃薯流变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豪丰印象     
5月下旬,正是小麦夏收时节,笔者如约来到位于河南省许昌县张潘镇的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0多年前我曾来过当时还是许昌县农机总厂的这家企业,当年的厂长,现任公司董事长刘少林早已等在办公楼前,一口纯正的河南腔,还是那个大嗓门,虽然岁月的沧桑给他增添了些许皱纹,但眼前这个一米八的中原汉子依旧那么豪爽,那么开朗,竟使人看不出多少岁月磨砺的痕迹.在寒暄后的访谈和参观中,一个现代农机具生产企业和它的当家人的形象逐渐在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5.
晓梦是一年前大学毕业到这家公司实习的。刚进来的时候,主管跟她谈话说,与她一起进来的还有三个女孩,在实习期内,只有表现突出者才能留下。主管的话让晓梦有些沮丧,但她是一个不甘服输的女孩,作为一个名校高才生,她对自己的最终胜出有足够的自信。晓梦所在的这家公司是她所在的这座城市的一家知名企业,作为一个不拿工资的实习人员,她们几个人的工作挺清闲,平常的时候也就是打扫一下卫生,做些复印、打字、整理材料、接接电话的工作。但晓梦是个聪明的姑娘,作  相似文献   

6.
热帖     
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是我们的初衷;让读者因《意林》有所感悟,是我们的追求。热帖期待着您精彩的思想灵光!米歇尔·马尔泰利是海地的一位知名歌唱家。成名之后,他一直坚持在贫困区义唱,他希望用自己的歌声来唤醒海地的民众,并改变海地人民的生活。他甚至  相似文献   

7.
何菊  赵国臣  吴建民 《农机化研究》2007,(1):148-149,152
通过对免耕播种机的发展及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破茬部件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根据破茬部件的功能要求,研制出了一种通用的免耕播种机破茬部件的田间试验装置;同时,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该试验装置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该种免耕播种机破茬部件的田间试验装置,解决了犁刀避让残茬以及机架被抬起的现象,为研制通用型免耕播种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花儿朵朵     
五月的花儿们,在争艳了一春,热闹了一春后,就如当初匆匆地来一样,悄无声息地又去了。那些艳的粉,明的黄,雪的白……在一瞬间,悄悄地便都去了。只剩下满眼的绿,嫩的绿,浅的绿,青葱的绿,苍翠的绿。绿,是夏的衣裳,是夏的颜色,是夏的烈日下一道清新凉爽的空气。  相似文献   

9.
精彩的心情是柠檬般的悠闲,牛奶般的优越和几分印度香料的寂寞。阳光·温馨阳光,是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喜欢阳光,只是那份懒洋洋的悠闲。在芬芳的院子,古老的藤椅,摇晃着满满的幸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拖拉机产品的技术将向环保和节能方向发展.为此,着重分析了拖拉机的结构与节能的关系;拖拉机的底盘与配套发动机匹配质量与节能的关系;拖拉机与农具配套能力与节能型方向的关系.同时,从节能角度对拖拉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张义强  魏占民 《节水灌溉》2012,(4):15-18,21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每年农业用水量45亿m3左右,其中秋浇用水量占到1/3。秋浇是河套灌区特有的灌水方式,也是灌区节水保墒的关键。以河套灌区具有代表性且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套种玉米田块为研究对象,进行秋浇覆膜灌溉新技术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试验方案的跟踪观测,系统地分析了这种灌溉新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河套灌区耕地与荒地间水盐补排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耕地与荒地间水盐补排关系与水盐运移规律,利用水盐平衡原理,对灌区内耕地间隙分布的荒地进行水分和盐分运移平衡研究。研究显示,耕地盐分部分向荒地迁移,荒地对灌区盐分分布具有调节作用。耕地每年平均有28.1%的灌溉水浸入荒地,荒地每年积盐268.5 g/m2,为灌溉水盐分的38.3%。研究为灌区水盐科学及区域水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套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套灌区畦灌灌水质量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套灌区农田规格不合理问题,为探求变化环境下适宜的畦灌灌水技术要素,在不同畦田宽度下进行田间灌水试验,采用模型模拟与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畦灌水流运动状态及灌水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畦田宽度为18~23 m时灌水质量不佳,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仅分别为59. 78%~77. 40%和84. 61%~87. 02%,尽管此时储水效率为100%,但其灌水效果仍然较差;畦田宽度缩小到10~15 m时,灌水效率为70. 20%~87. 00%,灌水均匀度为86. 77%~90. 80%,灌水质量最好;当缩小畦田宽度到5 m时,灌水质量反而降低。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间实测资料,通过模型模拟、均匀试验设计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包含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以及储水效率的单目标优化模型(Sing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将单宽流量和灌水时间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冒泡排序法(Bubble sort method)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畦灌适宜的单宽流量和灌水时间组合,根据示范区实际入田流量,初步确定最优畦田宽度为10. 7~14. 2 m。研究结果为灌区节水改造设计、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干旱区引黄灌区沟道退水滞后性规律,根据景电灌区沟道退水监测资料,采用交叉相关系数法和数据平移法确定灌区退水滞后时间,分析退水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退水口的年退水量差异不大,多年平均退水量约为4 622.3万m3,占灌溉引水量的31%.不同退水口之间的退水量差异较大,其中响水村占总退水的67%,五佛乡占总退水的30.6%,二期总一泵占总退水的2%.景电灌区不同退水口月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退水口控制面积和退水滞后时间,影响退水滞后时间的因素包括引水、降水、退水路径长度和人工开挖排水渠等.不同退水口的退水滞后时间在1~5个月之间,响水村退水滞后性较五佛乡和二期总一泵强,由灌溉和引水引起的退水滞后性有所差异.本研究所揭示的景电灌区退水滞后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可为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精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荒地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套灌区荒地秋浇灌水的盐分和水分运移进行了分析。利用水盐运移平衡机理,对荒地1m深土层浸入及流失的水分及盐分进行控制。研究显示秋浇63.0%的补给水分用来淋洗盐分,荒地中1m深土壤含盐量减少了256.8g/m^2,秋浇淋洗盐分,为次年储存盐分腾出"盐库"。秋浇期间的水盐运移的研究,对秋浇灌溉节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正确评价灌区内水资源使用对改善现有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文中引入水足迹与虚拟水概念,同时考虑降雨和灌溉用水,计算了1960—2008年内蒙古河套灌区粮食水足迹与虚拟水净输出量的时空变化,进一步评价了灌区水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分配.结果表明:1960—2008年河套灌区粮食水足迹由3.534×109m3减小为1.634×109m3,自2000年灌区粮食虚拟水净输出量呈下降态势,两者构成均以蓝水为主(90%);空间分布上,河套灌区中部地区(杭后、临河和五原)的粮食水足迹和虚拟水净输出量较大,而其他地区(磴口和前旗)较小;1960—2008年,粮食生产用水在灌区用水总量中所占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7%.粮食生产用水的大部分以虚拟形式输送到灌区外部,该比例近年有所降低,但2008年仍高达76.22%.未来河套灌区应注重绿水和蓝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该研究为灌区水资源管理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景电灌区利用回归水灌溉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电灌区灌溉回归水指灌溉农业土壤深层渗滤水、农田尾水、渠道渗漏水、退水及少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量达1亿m3.针对灌区灌溉回归水的特点,分析回归水的水质、水量,研究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得出利用回归水灌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灌溉水盐分和灌水量对温室气体排放与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地下水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对土壤CO2、N2O排放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2种灌溉水含盐量(1.1、5.0g/L)和3种灌水量(210、255、300mm),于2019年4—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进行了春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下,微咸水(含盐量5.0g/L)灌溉比地下水(含盐量1.1g/L)灌溉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提高了19.86%~44.21%,但利用微咸水灌溉并不会影响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与全球增温潜势。在相同的灌溉水盐分条件下,灌水量为300mm时土壤CO2、N2O累积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均最大,灌水量为210mm和255mm时并不会对土壤CO2、N2O的累积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产生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和无机氮含量是影响土壤CO2、N2O排放的重要因素,灌溉水盐分通过促进土壤的硝化作用促进土壤N2O排放。在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春玉米产量较地下水灌溉减少了30.88%~37.32%。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春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但255mm和300mm灌水量条件下的春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地下水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灌水量为255mm时,土壤盐分累积较小,春玉米产量较高,土壤CO2、N2O累积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相对较小,是灌区适宜采用的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19.
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工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河套灌区深度开发的关键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和高效节水技术。在总结前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今后的开发目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累积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河套实施农业节水对引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河套灌区土壤水盐动态的原位监测,并应用水盐运移和作物耦合模型HYDRUS-EPIC对不同灌溉条件下葵花土壤盐分累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滴灌条件下葵花生育期土壤表层(0~10cm)盐分呈累积趋势,全盐含量分别比传统地面灌溉和等量地面灌高115%和37%;葵花生育期0~100cm增加的全盐量(ΔC)滴灌比传统地面灌溉高305%,比等量地面灌溉低23%,淋洗是灌区滴灌不可或缺的抑盐措施;滴灌条件下葵花的产量比传统地面灌小6.5%;滴灌产量比等量地面灌高11.7%,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