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春县是地处闽南地区的一个山区县,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水稻上连续中等偏重发生。2007年是2003年以来的一个大发生年。据统计,全县早稻发生为害面积85 hm^2、单季稻发生为害面积1000 hm^2、双季晚稻发生为害面积1530 hm^2,受害田经防治后白叶率一般控制在3%-15%,未防治田白叶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福清市的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26万hm2,其中早稻1.72万hm2,晚稻1.52万hm2.水稻三化螟在本市历史上曾多次为害成灾.2001年发生面积达17.5万亩,晚稻一般白穗率在1.17%~1.66%,严重的稻田白穗率高达5%~6%.  相似文献   

3.
水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 ,是水稻苗期主要虫害之一 ,在黑龙江省虎林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发生面积 10 0 %。它以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为害叶肉仅留表皮 ,使叶片逐渐枯死、腐烂 ,严重时引起全株或整穴死亡 ,甚至部分水田整池稻苗枯死。一般受害稻苗的田块减产 10 %~ 2  相似文献   

4.
稻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其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以成虫害叶、幼虫害根,尤以幼虫为害最烈。稻象甲过去在宜春市发生很少。易为人们所忽视,稻株受害症状常被误认为是缺肥或赤枯病所致。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稻象甲在我省大部分地区为害逐年加重,早稻不同程度地遭受稻象甲为害,且危害对象田从秧田发展到直播水稻田和抛秧水稻田。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是由真菌中的一种孢子菌引起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发生较重,一般受害轻的减产5%~10%,重者可达40%以上.该病主要为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秆和穗部.  相似文献   

6.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黑条矮缩2007年在江西省安福县的二晚稻迅速扩展蔓延,发生点多面广,局部田块产量锐减,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常年,农民朋友反映强烈。为了摸清全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为害情况,为以后的防治提供依据,安福县植保站作了一次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连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及用药量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笔者2000~2001年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20~30头,最高达65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7%,叶片平均受害率82%,蕾铃脱落中有50%~60%是由棉盲蝽造成的,造成叶片破碎、破头疯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极大影响棉农的经济收入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阳晨 《湖南农业》2020,(8):18-19
正稻秆潜蝇又名稻潜蝇、稻钻心蝇,主要为害水稻,在湖南省发生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桃江县,稻秆潜蝇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发生面积667公顷,2015年发生面积6667公顷,2016年发生面积2万公顷。近3年早稻平均为害株率12.1%,最高31.75%;晚稻平均为害株率19.33%,最高35%。稻秆潜蝇属完全变态昆虫。在湖南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大理州8个县(市)的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和为害水平;走访农户了解农民对草地贪夜蛾的认知度、防控方法和防控盲区,结果表明:8个县(市)均发生草地贪夜蛾,平均百株虫量为14.75头、平均叶片为害率14.07%;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叶片受害率最严重的是南涧县,平均百株虫量为35头、叶片受害率33.34%;农民对草地贪夜蛾认知度低、防控方法差和防控盲区大是导致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魔芋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魔芋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保健菜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安福县泰山乡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种植魔芋达100余hm2,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的为害也逐年加重,2009年全乡发病面积高达40hm2,占种植面积40.0%。尤其是软腐病更加突出。为此,于2004年~2009年安福县植保植检站与泰山乡农技站开展了对魔芋软腐病的调查,摸清了魔芋软腐病在泰山乡的发生为害情况、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探索出软腐病的综合治理对策,魔芋软腐病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1.
在螟蛾发生盛期释放赤眼蜂,对控制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有较好的效果。为了解不同放蜂方法的效果,该研究对蜂卡放置高度、放蜂数量、放蜂点数进行了田间试验,考察其对螟害的控制作用,据此掌握最佳放蜂方法,从而为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配套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蜂卡以放置在水稻上部叶片内、每hm~2设置120个放蜂点、每hm~2放蜂量15万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又名美州稻象甲。1998年首次在铁岭县白旗寨乡发现。近几年全县种植水稻达21000公顷,受害田18500公顷,减产幅度在10%左右。笔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稻水象甲的一些生活习性、为害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南平市延平区大暴发,全区发生面积达8000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5%,其中以一季晚稻发病最重,全区5400公顷双季晚稻均有不同程度发病,病丛率达10%以上的有5000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2.6%,病丛率达80%以上基本绝收的有300公顷,发生面积之大、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之最,水稻黑条矮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连年扩大,棉田用药次数及用药量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笔者2000~2001年调查,百株虫量达20~30头,最高达65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7%,叶片平均受害率82%,脱落蕾铃中有50%~60%是由棉盲蝽造成的。棉盲蝽的为害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极大地影响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叶鞘腐败病在安福县近几年呈加重趋势,2007年二晚稻发病面积1000hm^2,占其种植面积的2.3%,受灾面积(病丛率为30%以上)270hm^2,成灾面积(病丛率为50%以上)80hm^2。2002年以来,笔者对水稻叶鞘腐败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其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2001年8月上旬,长丰县双墩、杨庙、下塘、土山等乡镇水稻田稻褐蝽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3500亩。一般田块百丛虫量150~300头,被害株率达20%~30%;严重的田块,百丛虫量达2417头,被害株率80%~90%。受害田块损失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稻褐蝽的防治。现就稻褐蝽的发生与防治作如下介绍: 1.为害症状 成若虫刺吸水稻茎叶和稻穗汁液,影响水稻生长、结  相似文献   

17.
稻象甲是我国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1998年,我区暴发成灾,水稻、小麦、油菜上均有危害.通过对全区7697.13hm2耕地普查结果表明,成虫发生面积达96%,密度最高的油菜幼苗田达28.25头/m2,单晚、小麦幼苗田上平均密度为18.40头/百丛和8.93头/m2.油菜幼苗有株虫率最高达65.0%,危害严重的造成大量缺苗,不得不翻种小麦.  相似文献   

18.
浅谈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病害.作为山区县城的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为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别,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以上.水稻生长期中叶片受害严重时,成片枯死,有的虽不枯死,但新叶不易伸展,稻株萎缩,不能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抽穗期穗颈受害严重,则造成大量白穗或瘪粒.  相似文献   

19.
蕪湖地区是我省水稻主要产区,但因螟虫为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当地水稻栽培制度原为中熟和稻区,中稻与油荣、綠肥、大小麦輪作,或冬漚休閑,螟害以麦茬迟中稻严重,白穗率一般为10—30%,重的达74.8%,損失很大。1955年耕作制度改变,冬作及双季稻面积扩大,早、中、晚稻都有,螟害更加猖獗,其中双季連作晚稻及迟栽单季晚稻受害最重,一般枯心率10—20%,最高达65.9%,是全省的重螟区。因此,現将我所对蕪湖地区水稻螟虫发生消长規律及防治研究結果初步整理如下,供作制定治螟措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胡麻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全国各稻区匀有发生。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是引起晚稻后期穗枯的主要病害之一。胡麻斑病在我国水稻种植区虽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发生,但一般不足以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由于缺肥、缺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山区冷浸稻田和晚稻秧苗发生较多。主要引起叶片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