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翠碧一号上部叶带茎砍烤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碧一号上部充分成熟烟叶为试验材料,设置带茎一段砍烤、带茎两段砍烤2个处理,常规采烤作为对照,研究上部叶带茎砍烤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品吸质量的影响,以提高上部叶质量和可用性.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上部叶带茎砍烤可以明显改善烤后烟叶质量,从外观质量、单叶重、等级结构、均价、中上等烟比例、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等综合分析可知,带茎一段砍烤和两段砍烤可以明显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使化学成分叶更加协调,感官品吸更为舒适.但带茎砍烤成本有所增加,导致带茎砍烤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上部烟叶一次性砍采捆绑堆积烘烤的经济效益及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对其与普通砍采挂竿烘烤烤后烟的等级比例、化学成分、内在质量以及烘烤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砍采挂竿烘烤相比,上部烟一次性砍采捆绑堆积烘烤的烟叶上等烟、柠色烟、橘色烟比例显著提高,中、下等烟比例显著降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大,感官评吸质量提高;烤房装烟量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干烟烘烤成本减少1.67元/kg,均价提高0.56元/kg,利润增加2.23元/kg。采用上部烟叶一次性砍采捆绑堆积烘烤可简化烟叶生产操作环节,减少用工量,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云烟87烟株上部4~6片叶为材料,进行了一次性带茎砍烤、一次性采收收、常规采烤在采烤用工、耗能上进行比较,以及3种采烤方式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一次性砍烤能提高上中等烟2.05%,能降低下低等烟的比例2.00%~3.00%;但在环节用工费用上1 kg干烟一次性砍烤比一次性采烤多2.00元,比常规采烤多2.01元;在耗能上1 kg干烟砍烤比采烤多1.34元,比常规多1.25元;砍烤在用工和耗能方面大于采烤和常规烘烤,1kg干烟采烤的纯收入比砍烤高3.21元.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烤烟新品种NC102与NC297的田间最佳采烤时期,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叶龄采收对烤烟外观特征、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C102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57 d、中部烟叶71 d、上部烟叶92 d;NC297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60 d、中部烟叶74 d、上部烟叶95 d。按上述叶龄采烤,这2个品种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优,等级质量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北方烟区降雨量明显增加,为保障气候变化下烟叶的烘烤质量,以主栽品种NC55为试验材料,在产区成熟烘烤工艺基础上,研究了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SD2处理,SD1处理烤后烟外观质量总分提升0.35分,均价提升0.98元/kg,感官评吸质量提高0.95分。综上,在青岛烟区降雨量增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湿球温度能够提升青岛烟区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立梳式烟夹密集烘烤的最优装烟密度,为梳式烟夹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55、65、75 kg/m33个装烟密度,以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统计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测定主要化学成分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外观质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以65 kg/m3的装烟密度最好;随着装烟密度增加,烤后烟叶糖含量与总氮含量变化不大,烟碱含量逐渐增多,糖碱比值逐渐降低,并趋于协调状态;装烟密度越大,烟叶的感官质量越好。[结论]梳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5 kg/m3最好。  相似文献   

7.
成熟度及采收方式与烤烟上部叶提质增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烤烟上部叶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及烘烤收益,试验设置分次采收、一次性带茎砍收2种收获方式和3种不同成熟度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和不同成熟度与上部叶烤后烟叶质量和采烤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上部叶无论一次性带茎砍烤或分次采烤,其烤后烟叶质量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逐渐得到改善;一次性带茎砍烤的烤后烟叶质量和采烤收益均优于分次采烤...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143-146
为了研究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南阳烟区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对常规挂竿、烟夹等2种装烟方式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挂竿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要优于烟夹烘烤,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感官质量更加突出,经济性状表现更佳,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张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26-128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烟叶品质及评吸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完善提供依据,设低密度(装鲜烟50kg/m3)、中密度(装鲜烟60kg/m3)、高密度(装鲜烟70kg/m3)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结构疏松,颜色金黄至橘黄,色度强,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表现较好。(2)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最高,均价最高,经济效益最高。(3)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地降低烟叶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中密度处理的糖碱比表现最好,最为接近优质烟叶标准。(4)中密度处理的烟叶香气量和劲头最好,感官评吸质量最佳。综合认为,烤烟密度为60kg/m3时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巫山县烟草公司近年来通过高埂高厢、提前移栽、加强土壤保育、平衡施肥、合理密植、落实上部4-6片一次性采(砍)烤、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加强培训宣贯、政策领导等措施的全面落地,全面提升了巫山上部烟叶的质量,上部叶烤后青黄烟比例由原来的10.37%降低至1.15%,上部杂色烟叶由原来的6.29%降低至1.80%,上部上等烟增加8.2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明显提升,化学成分更加协调,醇甜香地方特色更加彰显,工业可用性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2次采收、一次性采收和一次性带茎砍收3种上部叶采收方式,研究其对上部叶烤后烟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采烤相比,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和带茎砍烤采收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均有显著提高,内在化学成分显著优化,但单叶重略有下降。带茎砍烤的整体烘烤时间比常规烘烤延长24 h,用工成本、耗煤成本及耗电成本均高于常规和一次性采烤方式。综合考虑烟叶质量和效益,上部一次性采收和带茎砍收方式是适宜于德昌县推广的上部叶采收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上部烟叶的等级质量及工业可用性,研究了顶1~7叶位一次采收技术对鲜烟成熟程度和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成分、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顶1~7叶一次采收能促进鲜烟田间成熟充分,提高烤后烟叶的成熟度、叶片结构和身份,提高上部烟叶的整体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增加烤后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尤其是顶1~3叶,提高比例达167%,顶4~7叶,提高比例为13.8%;平均产量略有降低,降低比例为4.3%,平均产值有所提高,提高比例为10.3%。  相似文献   

13.
以延安1号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为材料,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上棚、中棚和底棚烟叶分别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进入定色期的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变黄期各棚间变黄程度差别较大,中部烟叶中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底棚分别提高了15.9%和23.4%,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评价最优;在上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微带青烟叶比例较大;在底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变黄过度,杂色烟比例较高;上部烟叶底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中棚分别提高了47.4%和20.7%,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2.6%和5.7%,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萨派德肥料增效剂与常规施肥的烟株在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使用萨派德肥料增效剂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量15%左右,节约生产成本;当肥料增效剂使用量为7 500 mL/hm2时,烟株长势好,生育期短,生长协调,增产增收,并可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多雨烟区倚靠式散叶装烟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江西省多雨生态条件下的散叶烘烤技术,通过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进行改造,在原插签散叶装烤采用竹片分风板和单根固定方杆的基础上,优化改进制作金属网状分风板和H形可折叠方杆,进行倚靠式散叶堆积装烟,并进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倚靠式散叶堆积装烟时向隔墙方向倾斜约15°散堆烟叶,合理控制装烟密度,干烟下烤量可提高50.99%~62.88%,降低装烟下烤人工成本43.15%~46.84%;除下部叶外,散叶烘烤中部和上部烟叶相比挂竿均价提高0.18~4.92元·kg-1,感官质量提高0.2~3.9分;降低变黄期中温层烟叶变黄程度10%~20%,降低干筋期最高干筋温度2~3 ℃,可实现烟叶有序向隔墙方向倒伏,烟叶能顺利出烤,烤后烟叶皱缩明显,结构、油分、色度等外观质量明显改善,减轻低温区烟叶烤薄现象和上层烟叶枯焦气,有效改善散叶烘烤中存在的主脉及两侧颜色较深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的效果,以剥叶采烤为对照,研究了半斩株采烤对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鲜烟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斩株采烤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在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条件下,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6.0、8.7和16.9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单叶重降低了0.6~1.1 g,充分成熟烟叶较尚熟和欠熟烟叶单叶重降低的幅度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降低了0.04~0.08 mm;充分成熟和欠熟烟叶烤后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38和2.33个百分点,而尚熟鲜烟叶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1.4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和评吸质量有改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均有提高。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半斩株采烤可以提高成熟度不够鲜烟叶烤后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在云南省曲靖市了进行了不同编烟方式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烟夹和编烟机编烟能够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烤后烟烟叶等级比例,增加经济效益,烤后烟外观质量指数和以烟夹的83.85最高,常规化学成分最接近优质烤烟适宜的范围,评吸综合效果以使用烟夹的烟叶最佳.综合各项指标,以烟夹编烟方式效果最佳,适宜在烟叶...  相似文献   

19.
朝阳地区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装烟方式对朝阳地区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评吸结果和烘烤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式散叶烘烤方式可增加烤房装烟量,降低能耗成本,改善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挂杆三改四烘烤和烟夹烘烤方式的烤后烟叶质量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鲜烟的外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鲜烟外观品质因素与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以安徽省池州市烟区2012年烟叶样品为原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多元统计方法等构建了鲜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并分析鲜烟外观质量分值对烤后烟质量等级的影响。[结果]烤烟等级与鲜烟成熟度、颜色、叶片结构、身份、鲜烟外观质量总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鲜烟外观质量总分与烤后烟成熟度、身份、油分、颜色、干重、等级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部位外观质量总分是中部适熟>上部适熟>下部适熟,差异极显著。[结论]应用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鲜烟外观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合理性,对某区域烟叶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