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宁夏引黄灌区头水灌溉较迟,影响了春小麦的幼穗分化和产量。为进一步挖掘宁夏春小麦增产潜力,开展了春小麦早灌头水试验。以宁春50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早灌头水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早灌头水延长了小麦生育期,促进了分蘖,增加了穗数,但对小麦株高无影响。此外,早灌头水对小麦单株叶面积有影响,其中4月2日灌水处理的小麦叶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越来越完善,小麦栽培过程中还可以实行玉米套种,提高小麦和玉米的栽培水平。在春小麦套种玉米过程中,不同的播种期对玉米生长水平有一定影响。在宁夏海原县高崖乡高湾村开展了对春小麦套种玉米的不同播种时期试验研究,旨在促进春小麦套种玉米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进行不同时期头水灌溉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头水灌溉对春小麦生育形态、生育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来水前提早5 d和10 d灌头水(T2、T3处理)下春小麦生育期期间密度、单株分蘖数、株高均最高,其株高随着生育期进程迅速增大,其密度和单株分蘖数保持在较高水平;灌水提早10 d处理春小麦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为最高,分别达到10.3 g/株和4.8 g/株,春小麦在分蘖至抽穗期阶段含水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加速了叶片和茎秆等器官的生长,植株体内组织运水、储水能力得以迅速提高;灌溉时间提早5 d和10 d显著延长了春小麦灌浆进程,春小麦花后15~20 d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灌溉时间提早5 d和10 d处理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显著高于CK处理,理论产量分别增加31.39%和21.83%,实际产量分别增加18.75%和11.45%,说明在黄河来水之前提前5~10 d灌头水对补偿籽粒灌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春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永春4号为试验材料,在分蘖到拔节期,设置常规渠水灌溉为CK(4月29日)、T1(4月28日头水灌溉)、T2(4月24日头水灌溉)、T3(4月19日头水灌溉)和T4(5月10日头水灌溉)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头水灌溉时间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小麦穗长、穗重、茎秆重、小穗数、穗粒数及穗粒重,并显著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不孕小穗率、穗秆比,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0.23%、11.46%、18.75%.而T4处理则不利于小麦生产发育,减产21.98%.由此可知,以T3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在显著增产的同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密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这表明提前灌头水均有利于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提前10 d灌头水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5.
以永春4号为试验材料,在分蘖到拔节期,设置常规渠水灌溉为CK(4月29日)、T1(4月28日头水灌溉)、T2(4月24日头水灌溉)、T3(4月19日头水灌溉)和T4(5月10日头水灌溉)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头水灌溉时间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小麦穗长、穗重、茎秆重、小穗数、穗粒数及穗粒重,并显著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不孕小穗率、穗秆比,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0.23%、11.46%、18.75%。而T4处理则不利于小麦生产发育,减产21.98%。由此可知,以T3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在显著增产的同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密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这表明提前灌头水均有利于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提前10 d灌头水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几年春小麦出苗早,头水灌溉期长,部分地区头水灌溉太迟,丰产年份不增产,减产年份大减产这一现实,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分别在南北全村、农丰村、惠丰村选择同等地力、相同播幅、不同灌水时间、不同追肥方式的农田进行群体结构调查、单株性状取样考种、实际产量取样测产,分析春小麦灌溉头水的时间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越早,产量越高;灌水越早,产量越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水条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区水资源的匮乏。本试验试图在相同土质、肥力水平的情况下采取灌一、二、三水的方法,模拟土壤不同的含水量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找出科学、合理的生产灌溉模式和筛选节水型的春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土壤水分减少时春小麦的生育进程加快,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提前,分蘖减少。在3种灌水处理下,灌二水的效果最好;宁春32号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节水型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溉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不同灌溉处理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表明。在全生育期灌溉1次水,较全生育期灌溉2次水、3次水的生长发育旱、进程快,抽穗提前,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灌1次水的春小麦灌浆时间缩短、籽粒瘦小、千粒重低.但抗逆(病)性比其他处理的强,但产量最低,灌3次水较适合各品种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郑文燕 《甘肃农业》2003,(11):85-86
滴灌是一项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 ,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就其服务对象而言 ,绝大多数应用在果树、蔬菜、棉花、瓜等产值较高的作物上 ,对小麦、玉米等作物采用滴灌灌溉的例子极少 ,特别干旱地区春小麦滴灌灌溉制度的研究在国内为空白。春小麦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滴灌技术在干旱地区春小麦上应用的可行性 ,研究春小麦滴灌条件下的经济灌溉制度 ,为将来大面积实施春小麦滴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研究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已在北京具有较好灌溉条件。田间机械化水平较高和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平作热量不足的地区生产试验3年,生产试验表明,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框架可行,尚待继续完善。此项目还在研究试验阶...  相似文献   

11.
刘国祥 《新农业》2005,(1):17-17
辽西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80毫米,随着春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杂交制种与春小麦生产争夺水浇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进行了春小麦套种玉米制种试验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经验。—般春小麦每亩混合产量250~300公斤,玉米种子250~350公斤,解决了玉米杂交制种与春小麦生产争夺水浇地的矛盾,使得玉米制种田追肥,浇水,母本去雄等操作十分方便。此项技术的推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及生产中浪费严重的状况,以当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套种向日葵为对象,以节水和高产为目标,研究不同灌溉时期及灌溉量对小麦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套种向日葵模式下,随着灌水量增加,套种小麦和向日葵及套种作物全生育期总耗水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明显下降。套种小麦和向日葵及套种总产量、经济效益均以全生育期浇3水以上处理较高,且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得出,河套灌区小麦套种向日葵节水与高产相统一的耗水量为5 000~6 000m3/hm2,全生育期灌3水是小麦套种向日葵实现高产的最佳节水灌溉模式,即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向日葵开花期灌水3次,每次灌水定额900 m3/hm2,可实现套种小麦经济产量7 000kg/hm2、套种向日葵经济产量2 800kg/hm2以上,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1.0kg/m3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缺水将是一个长期的态势,今后有可能成为制约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在引黄灌区小麦套种玉米种植方式上小麦产4500 kg/hm2左右的生产水平下,模拟了5种灌水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灌头水的前提下,小麦全生育期灌4次水能够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获得最高产量,在水资源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此灌水模式。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从节水和提高水效益的角度考虑,可采取全生育期灌3水的控灌方式。全生育期灌水超过4次,不但浪费水资源,而且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河西走廊沙漠边缘春小麦的灌溉量,为解决该地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小麦种植区,通过5种不同灌水量处理进行了田间节水灌溉试验。[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春小麦生育速度加快,提前成熟。通过分析春小麦叶面积、灌浆速度、干物质重量和产量,得到苗期和从乳熟期到成熟期是进行节水灌溉和调亏灌溉的适宜期。[结论]该地区春小麦全生育期总灌水量在3 600~4 000 m^3/hm^2,头水在拔节前10~15 d灌溉,灌水量占灌水总量的25%;二水在孕穗期灌溉,占30%;三水在开花期灌溉,占30%;四水在乳熟前3~4 d灌溉,占15%。  相似文献   

15.
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干旱年份利用节水喷灌方式研究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进行节水灌溉处理对冬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全生育期灌3次水(出苗期、拔节期、灌浆期)能够改善其多种生长性状,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适时灌水。由于春小麦生育期短,在田管上提倡一个"早"字。因此,灌水以早灌为好,在土地肥沃、雨水较多的情况下灌水,一般头水在二叶一心时灌,二水一般在头水后7-10天灌,要求灌匀灌透。合理追肥。一般情况下在春小麦二叶一心至三叶期可追尿素5公斤,二水追尿素8-10公斤。拔节孕穗期,生长正常的麦田结合灌水每亩撒施尿素10-12公斤。旺长田适当少施,亩施尿素5-10公斤。弱苗适当多施,亩施尿素10-15公斤。  相似文献   

17.
张磊  聂志刚 《农学学报》2023,13(3):21-29
免耕覆盖中补灌量和秸秆覆盖量变化对叶片生长有较大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9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补灌量与覆盖量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模拟,并采用方差分析、二次多项式回归、单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补灌量和覆盖量对旱地春小麦叶面积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随着补灌量变化在分蘖—拔节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补灌量在252.09 mm时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出现最大值为1.83,其他各个时期均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随着秸秆覆盖量变化,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分蘖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试验设计范围内秸秆覆盖量为2397.09 kg/hm2时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出现最大值为0.59,分蘖—拔节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其他各个时期均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相同阶段下,补灌量每增加50 mm,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最大增幅13.95%;秸秆覆盖量每增加1000 kg/hm2,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最大增幅3.7%。补灌量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洪水河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田间水管理系统中的几个指标。[方法]根据民乐县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最近连续10年的有关资料和部分试验成果,以及在推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田间水管理系统中秋灌储水指标、产量与灌水量、需水强度、需水模系数、根系分布与各阶段土壤水分控制标准几个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洪水河灌区春小麦在4月上旬播种为宜:三叶期由储水供给水分.不必灌水;可在分蘖后期灌水,灌水时间为5月18—22日;头水应根据可供水量的多少来灵活掌握,在一般水文年份灌水定额应控制在980—1050m^2/hm^2;在抽穗期需灌2水,灌水时间一般为6月18—22日,定额为1050-1120m^2/hm^2。抽穗一成熟阶段若水资源紧张,可以不再灌水。[结论]确定出了适宜于洪水河灌区的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玉米秸秆还田的大面积推广,小麦播种后,土壤暄松、根土空隙较大,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本次试验通过对小麦播后镇压调灌抗逆技术进行研究,探明镇压与不镇压对小麦抗性、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依据。2011~2012年我市播后镇压调灌抗逆技术研究试验安排在诸城市贾悦镇后徐宋村,试验地块水利配套、土地平整,地  相似文献   

20.
小麦套种玉米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了热能、光能、土地利用率,达到一地多收、增加经济效益,即所谓立体农业。小麦套种玉米,方法简便易行,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是增加粮食产量的新途径。小麦生育期较短,一般在7月中下旬即可收获。目前春小麦的后茬利用仅限于复种白菜、萝卜、套种作物尚缺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