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优秀种公牛一生所创造的价值巨大,其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培育优秀种公牛不仅要从品种选择上入手,还要加强犊牛出生及犊牛饲养管理工作.种公牛犊牛的饲养管理有别于母犊牛,其主要特点是哺乳时间长,精料饲喂量大,饲养管理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一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种用育成牛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母牛和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管理主要谈及了犊牛的初乳哺喂、饲喂、饮水、去角、环境控制、日粮配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奶公犊牛育肥肉用是绝大多数奶公犊牛的出路。特别是在奶业发达的国家,牛肉生产的总量中,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乳用牛群。如荷兰几乎是全部,德国约占50%,英国约占40%。用乳牛来生产肉牛,饲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较高。乳用母牛除生产犊牛外,还生产大量的商品奶,母牛的饲料消耗主要计算在商品奶成本中,犊牛相当于白得。利用奶公犊牛生产牛肉有三个途径:一是生产肥牛肉,二是生产小白牛肉,三是生产小肥牛肉。1育肥期奶公牛的饲养管理奶公牛育肥,指1岁黑白花奶公牛经5~6个月的育肥饲养,体重达500千克出栏。1.1奶公牛育肥的饲养。奶公牛育肥分生…  相似文献   

4.
犊牛培育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犊牛的质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饲养管理方法等。因此高质量的犊牛培育,必须采取综合措施。1首先加强公、母牛的选种选配1.1公牛的选择荷斯坦牛是目前我国惟一的奶牛品种,其后代产奶量高,因此选用该品种公牛配种,其后代质量比  相似文献   

5.
1 育肥犊牛品种选择 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或黑白花(奶牛)等优良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所生的杂种犊牛。 2 犊牛的饲养管理 ①吃足初乳。肉用犊牛为自然哺乳,犊牛生后1~1.5小时及时喂给初乳,7日内一定要吃足。初乳有助于提高犊牛抗病力、泻胎粪,并且营养丰富。 ②饲养管理。提早补饲至关重要。犊牛1周龄时  相似文献   

6.
犊牛是指6月龄以内的小牛,按照犊牛不同的生理阶段,可将其划分为新生犊牛、哺乳期犊牛和断奶期犊牛。笔者结合养牛生产实践,阐述了犊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旨在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并且充分挖掘牛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公犊牛育肥肉用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合理利用奶公犊牛的思考在奶牛生产中,繁殖奶牛时生下的犊牛一般是公牛母牛各一半。母犊牛被饲养成奶牛用于产奶,公犊牛则因不能产奶而被淘汰。由于刚出生犊牛的肌肉、脂肪和体躯等有商品价值的部分尚未发育,屠宰刚出生的犊牛作肉用是很不经济的。在我国,除少量用作培养种公牛的犊牛外,淘汰的乳用公犊大多经简单喂养后宰杀,畜肉不能作为高档商品进入市场。这种做法对奶牛饲养者来说收益极低,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我国奶牛饲养业每年生产的公犊牛数目达200万头以上,如能学习国外的科学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犊牛培育方法,考察对传统饲养条件、高效繁育技术条件下对后代公犊牛及育成种公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犊牛成活率、初选合格率、复选合格率和定选合格率分别为100.00%、95.00%、87.50%和80.00%,比传统对照组分别提高17.65%、26.67%、40%和60%,差异显著(P<0.05);与培育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的犊牛成活率、初选合格率、复选合格率和定选合格率分别提高5.27%、11.77%、12.91%和18.52%,差异显著(P<0.05)。采用犊牛培育技术,后代犊牛及育成牛生长发育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有效提高牦牛种公牛培育合格率,从而为大量生产优质牦牛种公牛提供一条切实有效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作为牛场的后备力量,其饲养管理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牛场的整体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牛场未来的发展。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有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保证犊牛的健康,最大限度的提高犊牛的成活率;二是在满足第一个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促进消化系统,尤其是瘤胃的发育。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方法、严格的日常管理、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给犊牛创造最佳饲养管理条件,能够满足犊牛的日常生长营养需求,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本文从出生牛犊的饲养要点和管理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西门塔尔牛是一种乳肉兼用的大型牛品种,其产奶性能和产肉性能均较好,具有非常可观的养殖效益。而其初生犊牛是一个特殊阶段的群体,关系着养殖场的长期发展,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是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四川省阳平种牛场近五年的管理经验,对犊牛出生后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养殖场饲养西门塔尔犊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犊牛通常是指出生后至断乳期间的小牛,而此时的犊牛一般都是属于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最强烈的生理期,给奶牛采取的饲养管理方式正确与否,都会对犊牛的体型、生理机能、健康状况以及生产性能等因素造成比较直接的影响,如果犊牛长时期接受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其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利的影响,所以饲养场培育高产健康奶牛的基础就是保证犊牛的饲养管理得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肉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先阐述了肉用犊牛的饲养技术,如肉用犊牛初生期的饲养技术、肉用犊牛哺乳期的饲养技术、肉用犊牛断奶期的饲养技术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犊牛的生理特征、管理技术、疾病防治,进而实现肉用犊牛饲养管理,防止存在病害的现象,保障犊牛饲养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犊牛的生理特点是各项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全,如胃肠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消化机能较差。如果在犊牛阶段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使健康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因此,肉用犊牛在肉牛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科学且严谨的饲养管理。从犊牛的出生、哺乳到断奶,都要加强管理,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使其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达30%。该病不仅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且较严重影响到病愈犊牛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成年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为保护和促进奶牛业健康发展,现将犊牛腹泻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奶牛场母犊的饲养管理,反映奶牛场的管理、技术水平,发展方向。母犊牛是奶牛场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奶牛场扩大发展的潜力。培育高产核心群,先从犊牛抓起。对犊牛饲养的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1 犊牛培育 1)加强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犊牛出生率和生后体重的增长.所以加强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可提高断乳犊牛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犊牛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疏忽或缺乏饲养管理经验,犊牛采食大量精料而引起的乳酸中毒症.   1 临床症状   一般都在吃采食后6~8 h发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成活等有很大的影响。找出奶牛养殖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可大大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减少养殖场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犊牛舍环境等措施,来减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母牛带犊繁育体系是肉牛生产的基础,它包括母牛和与配公牛的选择,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犊牛饲养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为肉牛的生产提供优质、健康的犊牛。它是我国农区肉牛生产体系中关健的一环,涉及到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和营养等方方面面的科学。 许多科学试验与生产实践都证明,对妊娠期母牛、泌乳期母牛和哺乳犊牛实施科学补饲、科学管理,是获得优质、健康犊牛的重要因素,它对犊牛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施此项技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母牛带犊繁育体系饲养管理进行技术配套和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1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妊娠期的营养需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关系。妊娠前5个月除母牛本身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外,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增加不大。胎儿生长发育高峰和体重的增加主要是在母牛妊娠最后3个月,这一阶段胎儿增重占犊牛初生重70%~80%。此期胎儿迅速生长,胎膜、胎盘以及母牛的子宫都随着增大,而母牛又需储存一定的营养供产后泌乳的需要,所以在饲养上妊娠后期需较多的营养。妊娠后期母牛的营养需要参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20.
新生犊牛由于其自身的器官机能发育不完全,需要进行特殊的饲养管理才能确保其健康、良好的发展,也才能够使得其生长性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以便于其在成长成为成年牛后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本文通过对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能够为犊牛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