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寡聚糖作用机理及其在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艳敏 《畜禽业》2003,(6):23-24
随着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抗生素的应用逐步受到限制,开发利用不为肠道内酶所分解,可选择性地促进有益菌的增长而抑制病原菌的增殖,在动物体内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同时可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的新型绿色添加剂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1寡糖的种类寡糖是指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小聚合物的总称。由于组成低聚糖的单糖种类、分子间结合位置及结合类型不同,种类很多,在动物营养中所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1甘露寡糖(MOS)MOS是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α-1,2、α-1,3、α…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东岳 《中国水产》2009,404(7):63-65
寡糖(O ligo saccharide)又称低聚糖或寡聚糖,是由2个~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低度聚合糖类的总称。人们通常把寡糖看成是抗营养因子。20世纪60年代,日本首先将其应用于食品,作为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3.
寡聚糖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寡聚糖又称低聚糖或寡糖,是指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分子通式一般可表示为(C6H10O5)n,n=2~10,分子量约为300~2000道尔顿,甜度一般只有蔗糖的30%~50%,由于单糖分子不同和单糖间的不同结合方式,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寡聚糖,已知有1000种以上。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寡聚糖开发研究,80年代批量生产异麦芽寡糖和果寡糖,90年代已开发70余种功能性寡糖。1994年日本生产的1/3寡聚糖用作饲料添加剂,40%的日本猪饲料中都添加了这类物质。目前寡聚糖在亚洲、加拿大、欧洲的生产和使用都呈上升势头。我国从90年代中后期才…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有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性低聚糖两大类。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都属于普通低聚糖,它们可以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甘露低聚糖、低聚木糖、果寡糖和大豆低聚糖等,它们不能被人或其他单胃动物直接利用,但可以促进动物后段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特别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寡糖又称为低聚糖或寡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小聚合体。寡糖又分为普通寡糖和功能性寡糖两大类,常见的普通寡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等,易于被动物消化吸收、产生能量;常见的功能性寡糖有果寡糖、甘露寡糖等,这类寡糖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但却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生长、体成分及饲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促生长剂或用于预防动物病原菌感染及疾病发生的化学药物及抗生素,在饲料工业及畜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些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不仅细菌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且药物的残留及对畜产品品质乃至人类健康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因此。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和消费者的反对.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动物促生长剂及保健剂是畜禽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低聚糖为适应这一需要脱颖而出。低聚糖亦称寡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经脱水缩合以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具有支链或直链的低度聚合糖类的总称,具有低热值、甜味、稳定;安全无毒、粘度大、吸湿性强。不被消化道吸收等良好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7.
朱宇旌  张勇 《畜禽业》2003,(5):12-14
3碳水化合物类添加物的非营养效应3.1寡糖寡糖又称低聚糖,是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带支链的一类糖。常见的寡糖包括果寡糖、甘露寡糖、寡乳糖、寡木糖、大豆寡糖等。寡糖在动物体内的非营养生理作用包括:3.1.1通过选择性促进有益菌增殖,促进动物肠道内健康微生物菌相形成。试验表明,大多数寡糖可作为肠道有益菌,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的碳源而促进其增殖,但梭状芽胞杆菌、肠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对其不能利用或代谢利用率很低。同时,寡糖发酵产生的VFA、C02等酸性物质,可降低整个肠道pH值,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3.1.2结合吸…  相似文献   

8.
多糖是指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一类结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不同种类的多糖有着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这与多糖的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改善多糖的诸多性能,人们常对天然多糖进行分子修饰或改性。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天然多糖常见的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低聚糖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己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就低聚糖的种类、生理功能、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应用及展望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NSP酶在蛋鸡日粮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NSP的抗营养作用 谷物多糖从化学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结构多糖常称为NSP,是植物组织中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大多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无机离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难于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Bailey(1973)根据结构特点把NSP分类成3个主要部分,即纤维素(β-1,4-葡萄糖的直链聚合物)、非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糖、果胶多糖(明根@朝格图等,1996).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副产物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蒋挺大 《水产科学》1997,16(5):31-33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副产物的利用蒋挺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副产物利用甲壳素(Chitin)是由N—乙酰—2—氨基_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均多糖,是自然界里存在量仅次于...  相似文献   

12.
2.1酵母细胞壁多糖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酵母细胞壁多糖主要成分为葡聚糖和甘露寡糖,其中的葡聚糖主要由葡萄糖分子以β-1,3键为主链相连,并结合有以β-1,6键相连的分支结构.与其他糖类不同,一般糖类单糖之间以β-1,4键相结合,而β-葡聚糖中的单糖以β-1,3键和β-1,6键相连,形成特殊的超微螺旋型分子结构,其构型很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接受,从而使其免疫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化学名称是(1,4苷)-2-胺基-2-脱氧-B-D葡萄糖,是由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是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糖,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在自然界中,甲壳素的年生物合成量巨大,  相似文献   

14.
琼胶低聚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长湖 《水产学报》2003,27(3):283-288
采用体外鲁米诺发光和DPPH体系对琼胶低聚糖清除氧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琼胶低聚糖ML对水溶性的·OH和O2·-有很好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05mg·mL-1、0.7mg·mL-1,效果与自由基清除剂肌肽相近。琼胶低聚糖ML对醇溶性的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活性(IC50为6.4mg·mL-1),但是清除效果远不如Vc和丙丁酚。对不同的聚合度、含硫量和摩尔浓度的琼胶低聚糖的清除O2·-的活性进行比较,实验发现含硫量高、分子量大的低聚糖在清除自由基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琼胶低聚糖ML对LPS+D-GalN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实验表明,一定浓度的ML灌胃可以有效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GPT活性和MDA浓度的升高,保护抗氧化酶SOD和GSH Px的活力,对肝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壳低聚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甲壳低聚糖(COS)具有优越的功能性质和生理活性,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低聚糖,有关甲壳低聚糖的一些特性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对这种低聚糖的带电性、热性质、吸湿保湿性、抑制淀粉老化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COS溶液当pH<9.7时,带正电荷。它的第一等当点是pH5.1,第二等当点是pH9.7;(2)DSC分析表明:COS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211~219℃,低于壳聚糖,COS的热稳定较壳聚糖差;(3)COS有优良的吸湿保湿性;(4)COS对淀粉老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二讲鱼类的脂肪代谢脂肪族的种类较多,如脂肪酸、甘油酯(中性酯)、磷脂、糖脂、脂醇、蜡、萜类和甾类化合物。但鱼类摄取的主要脂类以及参与营养代谢的主要种类是甘油三酯,即通称的脂肪。甘油三酯是由三个自由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相结合构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甲壳低聚糖的酸水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浓度(2、3、4、6mol/L)HCl)对壳聚糖、低聚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单糖的降解实验表明,在100℃并有氩气保护的条件下,HCl在水解氨基葡萄糖聚糖的同时对所生成单糖的分子结构有较强的破坏作用,2、3、4、6mol/L的HCl所破坏的氨基葡萄糖分子数N与HCl浓度C HCl和水解时间t之间的关系遵循方程:N=0.0854C HCl t。氨基葡萄糖的回收率y'对HCl浓度及分解时间的方程为:y'=-0.0854 C HCl t 100。HCl降解聚氨基葡萄糖的动力学反应受HCl浓度和底物聚合度的影响,生成单糖的产率随水解时间延长、HCl浓度增大而增加,但在相同HCl浓度和水解时间条件下,聚合低则降解进程快。6mol/LHCl于100℃水解3h对氨基葡萄糖分子结构没有显著的破坏作用,回收率为99.4%,但对低聚氨基葡萄糖、壳聚糖的水解产率均很低,分别为33.6%、33.2%。本研究结果证明,壳聚糖较好的分解条件为HCl浓度4mol/L、水解72h,此时单糖水解产率可达89.6%。  相似文献   

18.
周红军 《畜禽业》2013,(2):48-49
低聚糖是一种不仅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免疫力,可代替抗生素等在饲料中的使用,而且不使动物产生耐药性,对环境也不造成污染,理想的"绿色"添加剂,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的新产品,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文章对低聚糖的理化性质、营养作用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文昌鱼作为从低级无脊柱动物进化到高等脊椎动物的里程碑,是生物进化史上最为关键的环节。将两大类动物在进化史上连接在一起,是生物进化历程的关键过渡。本文以文昌鱼的概况为研究的出发点,论述了文昌鱼的进化地位和文昌鱼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等,为文昌鱼的分子系统发育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藻硫酸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就海藻硫酸多糖(SPS)的结构特征、制备,抗氧化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众多研究表明,SPS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生物活性多糖,是多糖分子链中单糖分子的部分羟基被硫酸根取代而形成的;它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还能与金属离子鳌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制备粗多糖主要采用水提醇沉法,用离子交换、凝胶渗透和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影响SPS抗氧化活性的因素主要有硫酸多糖的来源、多酚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以及硫酸基的含量与位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