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龙白10号"大白菜,是由母本丰和父本78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卵圆形,生育期75~80d,属中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能力较强,产量为142 713.5kg/hm2,适宜黑龙江省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2.
哈白3号是选用F300和H1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叶色深绿,叶面泡皱,结球紧实,净菜率75.5%左右,叶球合抱、牛心形,球形指数1.58,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生育期75~80d(天),一般667m2产量5300~6000kg。适于黑龙江省等喜食合抱牛心形大白菜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牛秋白1号’大白菜是由自交不亲和系‘06-164-1’与自交弱亲和系‘06-101’配制而成的中晚熟一代杂种。生长期75 ~ 80 d。球叶合抱,叶球为炮弹形,球高34 cm,横径23 cm,球形指数1.5,单球质量3.5 kg,纤维少,品质好;耐贮藏,不易抽薹。抗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病害。净菜产量97.21 ~ 136.83 t ? hm-2。适宜在山东、北京、河北、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等地秋季作中晚熟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4.
 ‘晋春2号’为早中熟春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生育期70 ~ 75 d,叶球合抱,中桩,炮弹形,商品性好,品质佳,单株质量2.0 ~ 2.5 kg,净菜产量72 000 ~ 78 000 kg · hm-2,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在山西省中南部及全国同生态类型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2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了大白菜对镉(Cd)积累以及吸收数量,以初步筛选Cd低积累低吸收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大白菜品种ZBX叶片中镉积累水平较高,而JL-75叶片中镉积累水平较低。高镉积累大白菜品种ZBX根部对镉吸收的能力较高,低镉积累大白菜品种JL-75根部对镉吸收能力较低,说明根对Cd2+吸收的NMT结果与富集特征一致。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在吸收过程中,吸收速度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一直上升,且流速到达稳定值的时间点也不相同,由此推断,这也是导致大白菜吸收能力不同的因素之一。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挖掘大白菜调控Cd吸收以及叶片积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萌75大白菜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直筒拧心型,叶色深绿,平均单株质量3.0-4.0 kg,1 hm2产量120~150 t,净菜率80%,生育期75 d左右.高抗大白菜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适应性强、耐储藏、结球紧实、商品性好、纤维少、风味佳,适宜全国各地作秋季大白菜栽培.  相似文献   

7.
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白菜播后20~30d、长有8~11片叶时,喷洒郑州汉翔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5.001%芸薹素内酯·胺鲜酯水分散粒剂750~2000倍药液,可促进大白菜生长,增加单株重量,提高产量,增产效果显著,且对大白菜安全。不同用药时期增产效果表明,以播种后30d、大白菜10~11片叶时用药增产幅度较大,浓度以1000倍为佳,最终增产达15.73%。  相似文献   

8.
<正>峡江县春季栽培大白菜一般是在2~3月低温期播种,5~6月高温时采收,危害春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是黑斑病、软腐病,尤其进入5月下旬后天气高温高湿,大白黑斑病危害严重,甚至绝收。为减轻黑斑病、软腐病对春大白菜的危害,峡江县在春大白菜生产中,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采用小拱棚覆盖,适时提早播种峡江地处江西中部,属东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9.
代聪和 《蔬菜》2021,(3):29-32
为了发挥山东19号大白菜制种所具有的早熟、高产的品种优势,以及授粉期提前、花粉耐高温、经济效益显著的种植优势,经过近5年的实践,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摸索出1套山东19号大白菜1代杂交种高产制种栽培经验,通过严格的空间隔离、合理选择制种田块、设置风障防风、苗期二次分苗、适当提早定植、移栽去杂去劣、采后堆垛后熟等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种子的产量、品质和纯度。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大白菜每667 m2制种产量由原来的75 kg增加到如今的120 kg,最高产量更达到245 kg,经济效益是小麦的3~5倍,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上海蔬菜》1992,(2):19-20
北京75号大白菜该品种是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中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株高50厘米,开展度75×80厘米,外叶约10片、绿色,叶面平展。叶球中桩叠抱,结球紧实,单株净菜重3公斤左右,每百克球叶含维生素C15.99毫克、糖1.71克、粗纤维0.46克。抗病  相似文献   

11.
新中78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0 d左右,植株半开展,株高43~48 cm,株幅64~73 cm,叶球叠抱圆头形,外叶浅绿色;球高28.8 cm,球宽23.3 cm,球形指数1.23,结球紧实;净菜率77.62%,软叶率37.85%,单株净菜产量4 kg左右,每667 m2产净菜6 200~8 400 kg;丰产、抗病、品质优良,适宜在河南、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等地作中熟秋播大白菜种植。  相似文献   

12.
 ‘嘉兰’是由雄性不育系‘CMS122-4’和优良自交系‘H201-3’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耐裂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具有耐裂球、叶球肉质脆嫩、味甘甜的特点,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约1.69 kg,定植到收获约75.5 d,产量约75 000 ~ 90 000 kg ? hm-2,高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相似文献   

13.
京春娃4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7QX4B和0841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长期55~60 d(天),株型较矮,外叶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筒形、叠抱,叶球高22~23 cm、直径13~14 cm,球内叶切面为均匀深黄色,单球质量约1.4 kg,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左右。耐抽薹性强,对黄萎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春月黄、玲珑黄012和耐寒金皇后,品质脆甜。适宜作大娃娃菜种植,每667 m~2可定植6 000株,适合北京、云南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张家口坝上、甘肃、云南等高冷地区(海拔800~1 800 m)夏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早心白’是利用自交不亲和‘反心白’和‘AD’系杂交培育而成的大白菜新品种, 为抗病、优质、早熟一代杂种。生长期58 d, 束心, 株高45 cm, 外叶绿, 叶球合抱, 心叶白绿, 鲜嫩, 纤维少, 适口性好。叶球质量2 kg, 净菜率75% , 一般产量75 000~90 000 kg/hm2。高抗病毒病、软腐病, 耐热, 适合河北省和全国各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秋季专用平头甘蓝新品种锦秋6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秋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秋季专用平头中熟甘蓝新品种。该品种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秋季栽培,中熟,定植后70 d左右收获,适应性好,抗黑腐病、病毒病、枯萎病等病害;球形美观,颜色绿,品质佳;单球质量1.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3 65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京秋4 号是利用多材料复合杂交创新种质技术育成的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75~80d(天),整齐度高,外叶深绿色,叶面稍皱,开展度较小,叶球中桩叠抱,球叶充实速度快,紧实,单球净质量4.2 kg 左右。口感佳, 品质优, 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 耐贮运。一般产量7 000kg·(667 m2-1 左右,适应性广,适于北京、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等地种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 万hm2。  相似文献   

17.
中熟青麻叶大白菜新品种京翠7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翠70号为中熟青麻叶类型,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结合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育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成熟期70d(天),株型直立,外叶深绿色,叶面皱,绿帮;叶球长筒形,高44cm,直径14cm,内叶浅黄色,舒心;单球质量3.0kg左右,每667m2净菜产量5000kg左右,软叶率50%,净菜率76%;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适合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贵州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京春娃3号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0152与自交不亲和系09219配制而成的叠抱型深黄心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定植后55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球筒形,叠抱,球内叶深黄色,球高21.9 cm,球直径10.2 cm,单球质量0.7 kg,667 m2产净菜6 000~7 000 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耐抽薹性较强,品质佳。适于密植,每667 m2可定植10 000~12 000株。已在北京、河北、甘肃、云南、湖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春大白菜新品种福春2号是由DH109-12(纯系)与自交不素和系阳春-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熟,耐抽薹,从定植到采收75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菌核病.叶球顶部舍抱、卵圆形,球内叶白色,叶球纵径28 cm、横径17 cm,单球质量2~2.5 kg,净菜率75%.一般667 m2净菜产量3500~4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