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邮鸭是国内知名的蛋肉兼用型品种,具有潜水深、觅食强、耐粗饲、善产双黄蛋等特点,传统的养殖方式一直以湖滩放养为主。由于近年来湖荡滩涂及河道被大量地开发利用,高邮鸭的养殖区域日益萎缩,不少的饲养群改为圈养或半圈养,使常见病发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高邮市八桥镇关河村陈正明养鸭场是全市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在雷州黑鸭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为雷州黑鸭群的品种选育提供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对200羽雷州黑鸭FSHβ基因的外显子2(exon2)和内含子1(int1)进行多态性检测,通过测序筛查出多态性位点(SNP位点),同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雷州黑鸭产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雷州黑鸭FSHβ基因的g.1103451A>T(int1)处发现一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A→T),其存在3种基因型(AA型、AT型和TT型),对应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38、0.359和0.103.T等位基因频率(0.718)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0.282),且g.1103451A>T位点在雷州黑鸭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雷州黑鸭的开产日龄以TT型个体最早,其次是AT型个体,分别比AA型个体提前5.48和4.00d,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在开产体重和300日龄产蛋数方面,也表现为TT和AT型个体显著高于AA型个体,且以TT型个体最高,分别为1299.31g/羽和134.37枚;其他产蛋性状指标在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雷州黑鸭FSHβ基因int1存在一个SNP位点(g.1103451A>T),其与产蛋性能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要对早期产蛋和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作为雷州黑鸭品种选育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雷州黑鸭内脏器官的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肖卡  苏瑛  汤绮明  马猛  刘鸿  雍艳红  彭金菊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10-112,240
对6只雷州黑鸭(公母各半)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和免疫器官进行解剖及切片观察,了解其内在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观察结果显示,雷州黑鸭的消化管长,有发达的肌胃和较发达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强;雷州黑鸭产青壳蛋的概率高,蛋壳结构坚实,蛋黄颜色呈深红色,有红心海鸭蛋之称;雷州黑鸭的胸腺、脾脏发达,免疫力强。  相似文献   

4.
1.三穗鸭三穗鸭主产于贵州省东部的三穗县,属蛋用型鸭种。公鸭体躯稍长,胸部羽毛红褐色,颈中下部有白色颈圈,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羽毛浅褐色,颈部及腰尾部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母鸭颈细长,体躯近似船形,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翅上有镜羽。三穗鸭虹彩褐色,胫、蹼橘红色,爪黑色。成年鸭体重:公1690克,母1680克。成年鸭屠宰率:半净膛,公69.5%,母73.9%;全净膛,公65.6%,母58.7%。开产日龄120天,年产蛋240~260个,蛋重65克,蛋壳以白色居多,其次为绿色。三穗鸭具有成熟早、产蛋多,适应丘陵、河谷、盆地水稻产区放牧饲养,且耐粗饲,饲料利用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正>养鸭关键是要选择优良品种、抓好饲养管理和役病预防。1、良种选择1)狄高鸭良种鸭有樱桃谷鸭和狄高鸭等。狄高鸭是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引入北京鸭、选育而成的大型配套系肉鸭。狄高鸭的外型与北京鸭相近似。雏鸭红羽黄色,脱换幼羽后,羽毛白色。产蛋量:年产蛋量在200~230个,平均蛋重88克,蛋壳白色。繁殖力:该鸭性成熟期182天,33周龄产蛋进入高峰期,产蛋率达90%以上。产肉性能:初生雏  相似文献   

6.
<正>一、产蛋鸭的特点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母鸭在26周龄产蛋率达到5%,一般在28~30周龄产蛋率达到15%,一般在33~35周龄产蛋率达到90%或90%以上,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可持续1~3个月,一般平均为1.5个月,也有个别的达到4个月。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觅食能力很强。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是性情温顺,在鸭舍内安静地休息,睡觉,不到处乱跑乱叫;生活和产蛋的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蛋鸡育成期和产蛋高峰期相关生殖激素含量及其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在24 h内的变化规律与差异,分析血液生殖激素含量变化与产蛋排卵行为的关系。【方法】以育成期和产蛋高峰期的罗曼蛋鸡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在产蛋高峰期的产蛋时间点,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个时期蛋鸡血液中前列腺素(PGs)、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在24 h内的动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应时间点的前列腺素F受体(PTGFR)、雌激素受体(ERα)、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基因mRNA在输卵管子宫部的日表达水平。【结果】蛋鸡产蛋时间集中在早上08:00-10:00。产蛋高峰期时,一天中06:00、10:00、14:00、18:00的PGs含量显著高于育成期(P0.05),E2含量在06:00和18:00极显著高于育成期(P0.01),FSH含量在18:00显著高于育成期(P0.05),LH含量在14:00、22:00和02:00显著高于育成期(P0.05)。育成期除LH外,其余3种激素含量在一天中波动不大。产蛋高峰期PGs含量在产蛋前显著高于产蛋后,PTGFR mRNA表达量在产蛋前后4 h均显著(P0.05)升高;FSH和E2含量在产蛋后(18:00)极显著(P0.01)上升。子宫组织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变化与相应血液激素含量变化一致。【结论】蛋鸡产蛋时间集中于上午,产蛋高峰期各生殖激素含量总体高于育成期,蛋鸡育成期和产蛋高峰期的血液生殖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与输卵管子宫部激素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PGs参与蛋鸡产蛋高峰期的产蛋和排卵过程,E2和FSH可能在蛋壳形成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产蛋鸭的特点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母鸭在26周龄产蛋率达到5%,一般在28~30周龄产蛋率达到15%,一般在33~35周龄产蛋率达到90%或90%以上,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可持续1~3个月,一般平均为1.5个月,也有个别的达到4个月。因此,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很旺盛,觅食能力很强。产蛋鸭的另一个特点是性情温顺,在鸭舍内安静地休息,睡觉,不到处乱跑乱叫;生活和产蛋的规  相似文献   

9.
正冬季饲养管理好坏关系到文登黑鸭种鸭的繁育与产蛋率的高低。要做好种群的培育管理,就要做好冬季产蛋鸭的饲养管理,笔者总结以下主要措施以供参考:一、改变饲养方式冬季是鸭的休产期,特别是开放式养鸭的鸭场,冬季因天气寒冷,鸭绒生长快,减少了产蛋所需的营养。要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在冬季也让鸭达到产蛋状态,就要建造正  相似文献   

10.
<正>看食欲正在产蛋期的鸭,一见食盆就很快围聚争食,表明食欲旺盛,可适当多喂一些。看蛋形所产的鸭蛋形状圆满,是食足鸭肥,饲养管理好的标志。若蛋有大端偏小,是欠早食;小头偏尖,是欠中食,均应补充足够的饲料。看体重开产时鸭体重一般为1.4~1.5千克,产蛋一段时间后,如鸭体重不变,说明喂料合理。看羽毛鸭体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饲料好;羽毛松乱,说明饲料差,应及时改善饲料。  相似文献   

11.
半开放卷帘式鸭舍冬季保温性及其对产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科学养鸭、提高鸭群产蛋性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樱桃谷种鸭为试验鸭,通过在饲养试验中测定鸭舍温度和计算产蛋率评价鸭舍的保温性及其对鸭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舍外温度降至-9℃时,舍内温度仍然在1℃以上。鸭舍内外同一时间点的温度呈高度正相关,除12:00外,其他时间点的鸭舍内外温度均有极显著差异。1栋与7栋鸭舍21:00的舍外温度有显著差异。1栋和7栋鸭舍种母鸭在1月20日~2月20日间的产蛋率分别为71.88%~87.25%和70.21%~88.63%,平均产蛋率分别为80.51%和80.10%。日平均气温及21:00的气温与产蛋率呈极显著正相关。21:00时的舍温越高,鸭产蛋率越高。[结论]半开放卷帘式鸭舍有一定的保温性,21:00时的舍内温度和日平均舍内温度与产蛋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测定时间对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确定排放通量的最佳测定时间,以期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土区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小麦3个关键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O2和N2O排放的日变化动态,揭示不同测定时段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差异。[结果]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日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CO2206~552mg(/m·2h)和N2O51~295μg(/m2·h)。在不同生育期CO2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峰谷出现在凌晨3:00;N2O排放通量在抽穗期白天较小,而夜间排放量大。如果不考虑小麦生育期对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测定CO2排放代表性时间段在6:00~8:00或16:00~21:00;测定N2O时间段在8:00~10:00或16:00~21:00;若同时测定CO2和N2O排放通量,最佳测定时间在16:00~18:00。若在通常的观测时间9:00~12:00进行观测,CO2和N2O的较正系数分别为0.81和0.90。[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雷州黑鸭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等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雷州黑鸭公母鸭0~16周龄体重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长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雷州黑鸭生长曲线,公母鸭的最佳拟合模型都是Von Bertalanffy,分析得到公鸭曲线的拟合度为0.995,母鸭的拟合度为0.998;公鸭的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分别是5.17周、506.76 g,母鸭的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分别是4.66周、458.01 g,最佳上市日龄可在10周龄左右.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满足雷州黑鸭前10周的营养供给,最大限度地提高雷州黑鸭的体重,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测定时间对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确定排放通量的最佳测定时间,以期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土区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小麦3个关键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O2和N2O排放的日变化动态,揭示不同测定时段黑土区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差异。[结果]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日变化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CO2 206~552 mg/(m2.h)和N2O 51~295μg/(m2.h)。在不同生育期CO2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峰谷出现在凌晨3:00;N2O排放通量在抽穗期白天较小,而夜间排放量大。如果不考虑小麦生育期对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测定CO2排放代表性时间段在6:00~8:00或16:00~21:00;测定N2O时间段在8:00~10:00或16:00~21:00;若同时测定CO2和N2O排放通量,最佳测定时间在16:00~18:00。若在通常的观测时间9:00~12:00进行观测,CO2和N2O的较正系数分别为0.81和0.90。[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黑土区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绿壳乌鸡的选育工作以及利用产蛋期调控蛋壳颜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苏北黑羽乌鸡3个生产期的绿壳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b色度系统从蛋壳亮度、颜色、饱和度以及色调角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黑羽乌鸡生产的绿壳蛋亮度亮度值为73 ~ 87,差异较大,且后期亮度与前-中期差异显著(P<0.05);蛋壳颜色在红绿色品方面早期与中-后期差异显著(P<0.05);黄蓝色品方面变化较大,早期和后期差异显著(P<0.05);青蛋壳颜色饱和度相对集中,后期与早-中期差异显著(P<0.05);绿壳蛋颜色的色调角要分布在120°~ 140°,中期与早-后期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产蛋期的规划调整可以大幅度提高绿壳蛋颜色的均一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2个不同玉米(Zea mys L.)品种开花规律及其花粉生物学特性。[方法]供试玉米品种为紫糯18和吉单35。观察和测定指标分别为每日每时雄穗小花开花数量、单株花粉量、花粉活力、花粉直径及密度。[结果]玉米开花主要集中在始花日第2~6天,大部分在07:00~09:00开放。玉米花粉直径为74.6~88.7μm,密度为1.12~1.13 g/cm3。不同玉米品种散粉量差异较大,花粉活力也有不同。花粉活力的持续时间与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湿度高,气温低,花粉易存活。在20~25℃、相对湿度80%时,多数花粉活力能够保持3 h。[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育种及转基因玉米扩散模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床饲养环境下肉仔鸡在白天(8:00~20:00)的行为表现,随机选取9只肉仔鸡进行连续1周的观察。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饲养下,鸡的各行为持续时间中,趴卧时间最长,约占80%,而鸡的行走、奔跑及梳羽等运动时间较少,约占10%,且运动主要集中在8:00~10:00和18:00~20:00这两个鸡舍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一天中,鸡出现两次采食高峰期和两次饮水高峰期。采食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8:00~20:00这两个时段,饮水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0:00~12:00这两个时段。此外,肉仔鸡的体温和张嘴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与之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的光合作用对不同生境条件的适应特征,为赤皮青冈的良种选育和科学栽培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以3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赤皮青冈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天然状态下赤皮青冈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并得出其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生境条件下,赤皮青冈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在10:00和14:00出现峰值,13:00出现谷值;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日变化均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光响应曲线表明:赤皮青冈利用光能的能力受不同生境条件的影响(山间平地山地阳坡山地阴坡),3种生境条件下的光补偿点(Lcp)都比较低,山地阴坡条件下Lcp最低(2.257 mol·m~(-2)·s~(-1)),山间平地和山地阳坡条件下Lcp较接近(51 mol·m~(-2)·s~(-1)左右);光饱和点(Lsp)表现为山间平地山地阳坡山地阴坡。【结论】3种生境下的赤皮青冈均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赤皮青冈适应了山间平地和山地阳坡生境下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强光利用能力;而山地阴坡生境下的赤皮青冈提高了弱光利用能力。对不同生境条件的长期适应是赤皮青冈的光合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荔枝蝽越冬成虫的发生规律及交配节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期,对龙眼树上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持续时间、48 h内荔枝蝽越冬成虫昼夜发生规律及交配情况、4~6月荔枝蝽越冬成虫发生及交配情况进行观测.[结果]在观察的荔枝蝽中,交配持续时间在8~9 h的约占18.2%、10~11h的约占54.5%、13h以上的约占27.3%;平均每天观察到的荔枝蝽成虫数最大值出现在9:00,其次是13:00;荔枝蝽成虫每天交配对数最大值出现在9:00,其次为13:00;在1d内观察到的荔枝蝽成虫数与交配对数随时间的变化出现两次波峰和低谷,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低谷期出现在6:00和19:00;荔枝蝽交配对数与观察到的成虫数呈正相关关系;从4月1日起,观察到的成虫数和交配对数徘徊上升,至4月6日均达到最高值,此后观察到的成虫数和交配对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至6月11日后基本未发现荔枝蝽越冬成虫.[结论]4~5月为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高峰期,荔枝蝽越冬成虫交配出现两次高峰期和低谷期,高峰期分别出现在9:00和13:00,低谷期出现在6:00和19:00;成虫行多次交尾和产卵,交尾持续时间一般为10~11h,交尾活动昼夜均可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