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以葡萄品种夏黑无核为材料,用逼主梢顶端冬芽(以下简称顶端冬芽)萌发结二次果、逼主梢顶端一次夏芽副梢上的冬芽(以下简称顶端副梢冬芽)萌发结二次果和逼主梢顶端一次夏芽副梢上的夏芽(以下简称顶端副梢夏芽)萌发结二次果三种修剪方式,采用"两代同堂"二次果栽培模式,各修剪方式设置喷施缩节胺1 000 mg/L和喷施清水两种处理。结果表明:逼主梢顶端冬芽萌发结二次果的第二、三节位萌芽率均高于其相应对照,表明喷施缩节胺抑制较低节位冬芽的萌发;各修剪方式下,喷施缩节胺1 000 mg/L相比于喷施清水,促进新梢成花效果较好。三种修剪方式,利用顶端冬芽和顶端副梢夏芽结二次果效果较好,在喷施缩节胺1 000 mg/L时,第一节位果枝率可达80%左右,结果系数达1.4左右。而利用顶端副梢冬芽结二次果果枝率和结果系数较低,分别为40%、1.0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拉萨设施葡萄二次结果情况、品质比较及修剪对冬芽破眠的影响,以期为西藏发展葡萄二次结果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金手指、玫瑰香、红乳和红地球为试材,分别测定一次果与二次果的单穗重、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并观察记录结果部位与微环境及修剪对冬芽萌动的影响。【结果】拉萨设施葡萄二次果多集中出现于6-9月、分布在温室前部,以果枝顶端副梢结果为主;二次果的单穗重、单粒重及大小等明显小于一次果,可溶性固形物却差别较大,红地球与一次果相比明显减少,玫瑰香与一次果相比明显增加;修剪能促进剪口下第一冬芽快速破眠。【结论】采取适宜措施,拉萨设施早中熟葡萄可以发展二次结果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篱壁式栽培红地球葡萄不同节位冬芽分化情况,探寻极短梢修剪法的效果,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结果母枝的粗度,其中中梢修剪对粗度的增加最显著;短梢修剪的萌芽率,均高于其他修剪方式;长梢修剪剪口芽结果母枝的比例最高,但采用短梢修剪也能达到果品数量、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摘要1、关于葡萄主梢留叶多即摘心强度对副梢结果问题。金后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力强,以留入叶为好;白鸡心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力弱,以留三叶为好。2、不同时期逼冬芽,使冬芽副梢结果的问题。金后以主梢摘心后25天逼冬芽,促使冬芽副梢结果为最好,15天的次之。白鸡心也以25天的为好。金后冬芽副梢上的果穗,比一次副梢的果穗大得多,平均在175克以上,因此可以利用冬芽副梢结果的方法增加产量。白鸡心的各芽副梢的果穗不大,而其一次副梢上的果穗平均的重量(110克)不亚于冬芽副梢的果穗,而且由于它是早熟种,逼冬芽的适当时间甚为短促,所以在生产上是否逼冬芽的问题,还须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3、关于以当年副梢结果为主或是以冬芽副梢结果为主的比较试验。金后葡萄则以逼冬芽,使冬芽副梢结果为好,并适当地配合一次副梢结果。白鸡心以当年副梢结果为好,可以适当地配合冬芽副梢结果。4、葡萄的四、五次果颇小,平均重量为40——50克,而且仅占全株总产量百分之一、二。所以今后应抓前几次的结果,以保证丰收。在提高第二、三次果产量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四、五次果的质量,以争取更大的丰收。1960年我院幼令葡萄,尽管取得了较为高额的产量,初步摸索了一些丰产规律,但是由于师生们科学理论水平所限,实际经验不足,所以这些初步的成果,还须在今后生产中进一步去研究,去验证。其中难免有很多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多多提出指导批评。  相似文献   

5.
以温克等10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结果习性观察,从不同促萌时间等方面研究其一年两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早红提、维多利亚、时代1号、夏黑、小贝和温克等6个品种易产二造果;二遣促萌剪口粗度应大于0.8cm;结果枝冬芽和一次副梢夏芽二造成花率高,是生产二造果的主要芽类;两代同堂适宜的促萌时间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两代不同堂适宜的促萌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促萌至二造果成熟,早熟和中熟品种需97d、晚熟品种需144d,可作为推断促萌时间调节熟期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1诱发冬芽副梢结2次果结果枝花前2~3天,在花穗以上留6~8片叶摘心,只留先端2副梢,其余全部疏除。当主梢花序开后1个多月,剪去先端2副梢,强迫冬芽萌发,一般要13天左右。萌发后选带花序的冬芽副梢1~2个,每个留果1穗,果穗前留4片叶摘心。从冬芽萌发到2次果穗开花一般20天左右。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矮壮素对巨峰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为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6年生棚架式一年两收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萌芽两周用体积比为300倍的矮壮素进行喷施1次和两次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分析矮壮素及其不同喷施次数对巨峰葡萄旺枝新梢长度、2 cm以上新梢节数、第6节新梢粗度以及第6、8、10节节间距的影响。【结果】喷施矮壮素3周后,显著地抑制了巨峰葡萄新梢生长,到第4周时与对照相比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矮壮素能显著抑制巨峰葡萄新梢节数的增加,但对第6节新梢粗度影响不明显;矮壮素对巨峰葡萄第6、8节节间距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第10节节间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喷施两周后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矮壮素能够抑制巨峰葡萄旺枝新梢的生长速度,且对新梢生长点的抑制效果显著。对长势过旺的巨峰葡萄新梢喷施矮壮素,能够抑制葡萄的营养生长,减少新梢摘心的人工成本,是优质、丰产一年两收巨峰葡萄栽培的有效措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矮壮素对巨峰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为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6年生棚架式一年两收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萌芽两周用体积比为300倍的矮壮素进行喷施1次和两次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分析矮壮素及其不同喷施次数对巨峰葡萄旺枝新梢长度、2cm以上新梢节数、第6节新梢粗度以及第6、8、10节节间距的影响。【结果】喷施矮壮素3周后,显著地抑制了巨峰葡萄新梢生长,到第4周时与对照相比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矮壮素能显著抑制巨峰葡萄新梢节数的增加,但对第6节新梢粗度影响不明显;矮壮素对巨峰葡萄第6、8节节间距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第10节节间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喷施两周后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矮壮素能够抑制巨峰葡萄旺枝新梢的生长速度,且对新梢生长点的抑制效果显著。对长势过旺的巨峰葡萄新梢喷施矮壮素,能够抑制葡萄的营养生长,减少新梢摘心的人工成本,是优质、丰产一年两收巨峰葡萄栽培的有效措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育苗摘心这是促使葡萄早结果的关键。幼苗长到三至五片叶时立即摘心,利用主梢分三段育成一根单主蔓结果树形。摘心后促发的副梢除顶端的彻底抹除外,其余节位的留1叶摘心,促使顶端冬芽在摘心后28天左右打破常规早形成早萌发(正常生长规律,冬芽须经1周年形成,次年春萌发);第二段冬芽萌发的主梢长到五至六片叶时摘心促发副梢,副梢按前述处理,促使第三段冬芽主梢萌发;第三段冬芽主梢长出后不再促第四段冬芽主梢、其顶端副梢不抹除,留三至四片叶摘心,其余节位的副梢留一片叶摘心。经过这样的强摘心处理,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三段主梢单蔓结果母枝一年就会长到筷子般粗壮,老熟程度较好,绝大多数第二年就会开花结果。对高位袋育苗和地位压育苗,采用这种摘心培育,早结果的把握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葡萄芽具有早熟性,且多数品种(巨峰、红富士、乍娜、玫瑰香等)有在副梢上结果的特性,可以人为地通过摘心等修剪方法促使冬芽或夏芽在当年萌发结第二次果。二次结果能增产10%~25%、延长市场供心期30~45天。尤其在遭受自然灾害、花果不足的情况下,对弥补当年产量有特殊的意义。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下面2种:  相似文献   

11.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综合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为解决毛葡萄利用传统硬枝扦插的繁殖方法成活率低的问题,项目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利用组培快繁结合苗圃育苗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种苗繁育体系,本文从组培苗培育、组培沙床假植-嫩枝沙床扦插假植-生根苗营养杯假植三步假植育苗法、假植施肥、假植病虫害防治管理4个方面阐述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育苗的综合技术,利用本技术,可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2.
用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桂葡1号"(NW 196)作嫁接换种接穗,对野生毛葡萄雌花植株(砧木)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毛葡萄嫁接后萌芽率高、成活率低,其中冬季硬枝嫁接成活率为0,夏季绿枝嫁接成活率为20.1%,越冬后成活率仅为1.2%。生产上采用硬枝或绿枝嫁接方法对野生毛葡萄成年植株进行换种改造的技术方案不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红提在浙南山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特点和修剪效应,从短梢、中梢和长梢三种修剪试验比较,分析结果母枝不同的剪口粗度和芽位对结果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结果母枝(更新枝、当年结果枝)在不同选留情况下的差异性表现。通过研究,认为浙南山区避雨栽培下红提冬剪时结果母枝剪口粗度控制在0.8~1.2 cm为宜,且应以6~8芽中梢修剪为主,短、长梢修剪视树势、枝条老熟程度、结果母枝粗度和空间等情况结合使用,要特别重视更新枝的培育与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证实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北缘地带是否在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及其相应栽培技术,为充分利用葡萄花芽一年多次分化的特性和下半年的光、温、土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一年一收夏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生产第2茬冬巨峰葡萄,并对广西中部地区巨峰葡萄的栽培气候适宜度、破眠催芽技术、夏冬两茬果产量指标及品质等进行研究,集成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及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柳江县下半年冬果时段衡量葡萄栽培气候适宜度的5项指标均达到葡萄最优质产区气候指标。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要点为:早春日最低温度稳定回升至12.0℃冷尾暖头时,一般在2月上旬进行修剪和破眠催芽处理比较适宜,用含2.5%单氰胺的“破眠3号”进行破眠催芽处理,可促使萌芽整齐,提早萌芽期15d,萌芽率提高45.7%,提前成熟6d;夏果采收完成时间不宜超过7月15日,夏果采收完成后的树势恢复时间不能少于28d;冬果于8月10—20日进行修剪破眠催芽较适宜,最迟不宜超过8月25日;夏果产量以控制在15000~22500kg/ha为宜,冬果产量以不超过16500kg/ha较理想。【结论】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属于我国葡萄栽培适宜区之一,同时也是巨峰葡萄进行一年两收模式栽培的北缘地带。通过采取合理修剪、破眠催芽、控产提质、枝蔓生势调控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年两收栽培集成技术,可获得巨峰葡萄一年两收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调控措施下桂南夏黑葡萄新梢冬芽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为其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花芽分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于新梢5~7片叶时开始每周采集第6节位芽,通过制作石蜡切片,探讨不同夏季修剪强度(花上2片叶摘心、花上4片叶摘心和花上6片叶摘心)和乙烯利喷施浓度(200、400和800 mg/L)对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及成花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的夏黑葡萄新梢冬芽从花芽分化开始(3月29日)到稳定形成花穗(4月27日~5月4日)历时29~37 d,比对照(不摘心,不喷施乙烯利)植株缩短14~22 d,其花芽分化关键时期在4月13日(盛花期)前后.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短、成花率(53.3%~73.3%)相对较高.不同乙烯利喷施浓度处理下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各时期出现不集中,花芽分化进程历时长(52 d),成花率(33.3%~40.0%)较对照低.[结论]不同夏季修剪强度均可促进桂南一年两收栽培夏黑葡萄新梢花芽分化进程,其中花上6片叶摘心是促进夏黑葡萄新梢第6节位花芽分化集中、花芽分化进程时间缩短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和不同修剪时期冬果的品质差异。[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2月5日修剪的夏果、8月20日和8月29日修剪的冬果为试材(其中8月29日修剪的树体转色期后进行保温处理),分别测定果实的穗重、粒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固酸比以及Vc等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夏果和不同修剪时期冬果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的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品质优于冬果,夏果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Vc含量均高于冬果;8月29日修剪保温的阳光玫瑰冬果Vc及固酸比均高于8月20日修剪不保温的冬果,且其可滴定酸含量更低。[结论]该研究为葡萄一年两收生产中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香梨3年生幼树在5月12日、6月8日、7月6日三个时期进行生长季修剪能够开张枝条角度,降低树冠高度,扩大树冠,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以7月6日进行修剪效果最好,发育枝生长量、背上枝生长量最短,干径和花芽量最大都达到显著水平,为早期丰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证实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北缘地带是否在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及其相应栽培技术,为充分利用葡萄花芽一年多次分化的特性和下半年的光、温、土地资源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一年一收夏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生产第2茬冬巨峰葡萄,并对广西中部地区巨峰葡萄的栽培气候适宜度、破眠催芽技术、夏冬两茬果产量指标及品质等进行研究,集成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及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柳江县下半年冬果时段衡量葡萄栽培气候适宜度的5项指标均达到葡萄最优质产区气候指标。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要点为:早春日最低温度稳定回升至12.0℃冷尾暖头时,一般在2月上旬进行修剪和破眠催芽处理比较适宜,用含2.5%单氰胺的“破眠3号”进行破眠催芽处理,可促使萌芽整齐,提早萌芽期15 d,萌芽率提高45.7%,提前成熟6 d;夏果采收完成时间不宜超过7月15日,夏果采收完成后的树势恢复时间不能少于28 d;冬果于8月10~20日进行修剪破眠催芽较适宜,最迟不宜超过8月25日;夏果产量以控制在15000~22500 kg/ha为宜,冬果产量以不超过16500 kg/ha较理想。【结论】以柳江县为代表的广西中部地区属于我国葡萄栽培适宜区之一,同时也是巨峰葡萄进行一年两收模式栽培的北缘地带。通过采取合理修剪、破眠催芽、控产提质、枝蔓生势调控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年两收栽培集成技术,可获得巨峰葡萄一年两收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冬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51-6952
[目的]对鲁西种植的3个抗虫棉品种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研究,为该区域棉花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供试抗虫棉品种分别为鲁棉研28、K638和K836,以鲁棉研28为对照。设不整枝(除打顶外不整枝,叶枝顶和赘芽也要保留)、精细整枝(按常规精细管理,去叶枝、抹赘芽、打边心、去无效蕾等,去叶枝时保留主茎叶)、粗整枝(6月10日前后将果枝以下的枝叶全部捋去,即撸裤腿,以后除打顶外不再整枝)3个处理。[结果]鲁棉研28和K638粗整枝既能够保证较高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较好的纤维品质,又能够有效减少棉田用工,在用工价格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下,棉农的纯收益最高;K836子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品质在精整枝、粗整枝、不整枝的整枝方式下差别较小,但不整枝较粗整枝的整枝方式田间治虫效果差,会增加一定棉田用工,建议也以粗整枝方式为主。[结论]在鲁西区域土壤肥力中等的种植条件下,鲁棉研28、K638进行粗整枝,K836进行粗整枝或不整枝,能够有效减少棉田用工,获得最高纯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