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杂交大豆吉育609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609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03A,恢复系为JLR102。吉育609的主要特点是高油、高产、稳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5.9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7.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53.8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2.2%。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混合株系,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感大豆食心虫。籽粒脂肪含量22.54%,蛋白质含量37.52%,适宜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吉育39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13年以合辐08-1为母本,吉育20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95.8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4.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67.8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303增产6.0%。202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豆20210025。吉育397为高油、抗病大豆品种,籽粒脂肪含量22.25%;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吉林省白城、榆树、延边、通化等大豆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杂交大豆吉育610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610是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28A,,恢复系为JLR98。吉育610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 831.6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4.5%;两年区试平均产量2 596.6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8.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38.4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9.7%。通过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3号株系和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吉育610籽粒脂肪含量21.15%,,蛋白质含量37.32%,,蛋脂合计58.47%。该品种适于吉林省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吉育612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57A,恢复系为JLR9。吉育612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两年区城试验平均较对照增产16.0%,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4.4%。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籽粒脂肪含量20.92%,蛋白质含量42.07%。吉育612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错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3,密度为15万株·hm-2。可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5.
吉育611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147A,恢复系为JLR113。吉育611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预备试验平均产量3 108.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8.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765.9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0.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16.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5.0%。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3号株系和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吉育611籽粒脂肪含量21.47%,蛋白质含量38.67%,蛋脂合计60.14%。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吉育10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品系编号公野02—5288。突出特点是高蛋白(47.94%)、高产(比吉林小粒4号增产13.6%)、抗病虫(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高抗霜霉病、抗大豆褐斑病、抗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生育期125d,百粒重8.9g,无硬石粒,适合做纳豆和芽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吉育55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系谱法选育。主要特点是高产、高抗花叶病毒病、抗逆性好。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78.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5.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68.5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16.2%。属春大豆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8.
吉育74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1.00%,脂肪含量18.56%,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灰斑病,高抗大豆食心虫,抗倒伏,为高产、抗病虫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吉育310是吉林省中早熟组大豆新品种,2010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公交0123-4为母本、(公交0123-4 x公交20126-13)F,代为父本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0.89%,粗脂肪含量20.02%.人工接种高抗花叶病毒病1号和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1号和7号混合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育99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99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于1999年以吉育40号为母本,D20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于2008年育成。该品种蛋白质含量38.44%,脂肪含量21.05%。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大豆褐斑病、抗霜霉病、高抗细菌性斑点病。出苗至成熟123 d,需≥10℃积温2 350℃,为中早熟品种。产量稳定,适于吉林省中早熟西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云黄18平均生育日数115天,属于高产、高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75.8公斤/公顷,较对照平均增产10.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4.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5.1%。蛋白质含量41.50%,脂肪含量21.1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云南省海拔1 944米以下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豆品种抚豆20高产、高油、稳产、适宜性好。2007—200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98.85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0.2%。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66.15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14.4%。粗蛋白含量平均为38.22%、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2.91%。中抗(MR)大豆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育种一室十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以黑农40为母本,哈92-2463为父本进行杂交,创选出优质、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系哈2291-Y。2291-Y株高100cm,紫花,披针形叶,茸毛灰白色,亚有限结荚习性。3、4粒荚较多,成熟时荚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20~22g。根系发达,秆强不倒。生育日数122天,所需活动积温2500℃。平均公顷产量3183·65kg,较对照品种黑农37增产11·4%。蛋白质含量41·2%,脂肪含量20·4%;异黄酮含量5102·6μg/g,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中抗大豆灰斑病。属…  相似文献   

14.
吉育351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21年以合丰42为母本,以公交2003-308-10-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B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40.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5%。2020年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66.8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303增产6.0%。2年平均蛋白质含量38.86%,脂肪含量22.19%,为高油品种。该品种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为21.7克左右。经过两年的抗病接种试验,抗大豆花叶病毒Ⅰ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Ⅲ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3天左右,活动积温2 500℃左右。2021年4月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10026。  相似文献   

15.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杂交豆1号是利用"三系"法生产的大豆杂交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可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9A,恢复系为吉恢1号.杂交豆1号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品质优良.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21.9%,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20.8%.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籽粒脂肪含量21.09%,蛋白质含量39.19%.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垦豆65为高产、稳产、耐瘠薄、适应性广的新品种。2013—2014年2年区域试验,共11个试验点,10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产量231.5公斤/亩,较对照绥农26平均增产5.5%。粗蛋白含量37.59%,粗脂肪含量22.15%;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3号株系、抗灰斑病,适宜区生育日数119天。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九农3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九农31号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脂肪含量19.56%,蛋白质含量42.30%,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灰斑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霜霉病及大豆食心虫。适宜吉林省无霜期126d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吉育115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系谱法选育的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秆强、高抗花叶病毒、小粒、脂肪含量高,适合生产豆芽和加工纳豆。平均百粒重8.8克,脂肪含量22.43%。2018-2019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68.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105增产7.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03.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105增产9.8%。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吉育481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14.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09.2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4%。吉育481籽粒脂肪含量21.28%,蛋白质含量38.54%,蛋脂合计59.82%,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吉育10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原品系编号为公野02-19.该品种的特点是:绿种皮,绿子叶,蛋白质含量高(44.22%),高抗霜霉病和大豆食心虫,抗大豆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褐斑病,中抗大豆花叶病,生育期120~125d,百粒重8.6g,耐瘠薄,无硬石粒,丰产性及稳产性好,是制作纳豆和芽豆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