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烘青、炒青是绿茶中两大类,两者各有特色及相应的市场。我县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加工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自年以来,武平炒绿1986多次获省名优茶奖,是省八大名茶之一,产品深受本县及客家籍地区消费者欢迎,但产品市场局限于炒青市场,很难打入烘青的市场;反之生产烘青的茶区,其产品市场也一样。如能找到两者兼顾,又能降低成本,提高茶价的办法,便能占领茶叶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多年来,我县桃溪镇几个茶厂试着把武平炒绿品质形成的部分工艺与烘青工艺相结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半炒烘绿茶加工方法。生产的茶叶似烘青绿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商品流通,国内茶叶市场异常活跃。1993年,国内市场名优绿茶和高档大宗茶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扬,对茶叶生产者来说,应多生产名优绿茶和高档大宗茶,压缩低档茶生产,这才有可能获得高效益。现对1993年国内茶叶市场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绿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制造技术精湛,向以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品质优异而驰名世界,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垄断着世界绿茶市场。因绿茶产地不同,采制技术不一,各地的饮茶习惯和爱好不同,产品也各具特色。但尽管如此,除名茶外形各异外,其内质与大宗眉茶均有共性。众所周知,茶叶品质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名优茶产销形势的快速发展,不少茶叶专业户放弃了大宗茶的生产,全年都加工名优茶,导致了大宗茶初制机械的闲置、浪费。针对这一情况,1993年,义乌市农业局分别在杨梅岗农场和道人峰茶厂进行试验,探索利用现有大宗茶初制机械(烘青茶机)加工优质绿茶(或称机制毛峰)的途径和方法,一举取得了成功并继而推广开来。如今,利用大宗茶初制机械加工优质绿茶与利用名优茶机加工名优茶,已成为义乌市用机械加工名优茶的两大特色。 一、加工工艺要求 在加工优质绿茶时,原有用于加工烘青毛茶的全套初制机械,包…  相似文献   

5.
第二讲眉茶精制技术《绿茶精制技术》讲座杨伟丽(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眉茶是珍眉绿茶的简称,因其外形条索紧秀似眉而得名,以炒青为原料精制而成。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产品之一,眉茶主产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福建、河南生产较...  相似文献   

6.
扁形茶是浙江省重要的绿茶产品,年产量在4万吨以上。由于过去都以手工炒制为主,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功效低,而且产品的质量也不稳定,不少茶农纷纷采用机械炒制。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做了单锅扁茶机和四锅连续扁茶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全国茶叶生产上,由于红茶市场疲软,绿茶市场看好,所以,近几年来出现了红转绿高潮。但是,由于绿茶制作技术跟不上,往往生产的绿茶红不红、绿不绿,并且出现很多因加工不当产生的茶疵。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茶生产,造成绿茶质量下降。为求解决这种现状,促进绿茶生产发展,现将多年实践总结的绿茶初制生产中出现的“病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绿茶的特征和要求绿茶之所以成为绿茶,是因为它具有独  相似文献   

8.
不同茶树品种实行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的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宗茶机械化采摘已在生产中普遍应用,技术较为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优质绿茶的效益显著高于大宗茶,并在生产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当前优质绿茶主要靠人工采摘来完成,由于采茶工紧缺,采茶高峰期有些地方无法将茶叶及时采下,导致效益降低;采茶工资普遍上涨,增加了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大宗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冬珍 《中国茶叶》2004,26(4):28-29
大宗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近几年来大宗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20万t左右,占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名茶生产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由于名茶生产效益好,市场俏,产品供不应求,促使了名茶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得到全面拓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了大宗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以名优茶为主、大宗茶为辅的格局.以浙江省为例,2002年茶园面积202万亩,茶叶产量13.9万t,产值33.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0万t,产值26.4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28.8%和78.3%.自从名优茶"异军突起",大宗茶的经济效益就一直低下,几乎是几十斤大宗茶的价格只能抵一斤名优茶.长此以往,大宗茶生产中的问题越积越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绿茶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传统大宗绿茶加工一般都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为适应高档绿茶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改进绿茶加工工艺以提高其质量。经多次试验比对,确定以适度摊放和揉捻为主要工序制作的绿茶不但滋味醇爽,经久耐泡,且香气纯正浓郁又带有花香。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一直深受好评。该茶加工工序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理条-初烘-摊凉-复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上大宗红绿茶价格低廉,产品滞销,许多红绿茶产区已不采制夏秋茶,影响了全年收入,实是可惜。为此,本刊记者就夏秋茶的有关问题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沈培和研究员,请他提出指导意见。本刊记者问(下同):在目前市场状况下,红绿茶产区怎样采制夏秋茶才能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现有茶类名优茶中,外形为卷曲开遥占80%以上,是我省茶叶的拳头产品,畅销国内市场,但制作基本上是手工作业,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作者根据多点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特提出适制曲形名优绿茶机具选配,微型茶机与手工相结合的工艺技术。该项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广东茶业》2001,(2):28-28
今年广东春茶一般提早15天开采,因早春天旱冬管较差,春茶减产,大宗茶质量下降,但名优茶产量增加,以名优绿茶为主,高档红茶等。 海南通什茶场的春绿茶于今年元月8日就进入广州市场,春节前海南绿茶进入广州市场共12000公斤,售价达50-120元/公斤。广东温泉茶场由于去冬加强冬管,今年一月底即开采,比往年提前一个月,首批春茶6000公斤已于二月份上市,卖价也较好,被广州和赣南茶商一抢而空。 由于今年云南、广西春绿茶进入市场的时间提早,数量增加,价格降低,对广东、海南春茶造成一定的压力。 今年福建铁观音…  相似文献   

14.
福云6号不同加工工艺试制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福云6号春茶标准一芽二叶、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分别进行炒青、烘青、烘青加团揉三个不同加工工艺的试制。结果表明,同一原料加工成不同形状的茶叶间品质差异较大力 一芽二顺鲜叶原料加工的眉茶型品质最优,毛峰型决之,卷曲型较差;一芽三叶鲜叶原料的眉茶型最优,卷曲型次之,毛峰型较差。分析说明:福云茶区可适当加大炒青名茶制作 ,大宗绿茶生产可推广卷曲型茶加工工艺,改善干茶条索,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5.
霞浦县是福建省茶叶重点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山青水秀,群山环抱,茶区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富锌地质背景,水、热、光资源丰富,为名优绿茶优越产区。全县茶园面积5066hm^2,茶叶产量3000t以上。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无性良种占91%,为开发名优茶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近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绿茶名茶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县广大茶区不断地提高茶叶品质和名茶创新,先后研制成功20多个名优绿茶,其中13个评为省、部级名茶。本文以霞浦县开发绿茶名茶技术实践为依据,探讨绿茶名茶的采制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16.
张凯农  肖纯 《茶叶》1994,20(2):41-42
台湾绿茶兼有日本绿茶和大陆绿茶的花色品种,同时采用日本和大陆制法,无论制法还是品质都很有特色。一、台湾绿茶的原料台湾绿茶以春茶鲜叶为主,根据市场行情也用少量秋、冬茶鲜叶。主要红茶、青菜产区都生产绿茶。台湾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主要有台菜1~11号中除7、8号以外的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6,(1)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国和出口国,而摩洛哥是中国茶最大的海外市场。据统计,摩洛哥每年进口我国茶叶6万吨左右,约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20%,被称为我国茶叶出口的"晴雨表",产品类型以绿茶为主,约占99%,红茶及特种茶约占1%。可以说,摩洛哥茶叶市场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我国绿茶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8.
福云大叶种绿茶是以福云品种鲜叶为原料,采用大叶种加工工艺制作的绿茶,目前主要产区在闽东的福安,寿宁和桂北的柳城、鹿寨等地,是我国绿茶中又一具有独特风格的新花色品种。本文通过品种原料、自然环境条件、采制工艺和产品内质分析与审评,阐述福云大叶种绿茶的品质形成。分析表明,福云大叶种绿茶优良品质的形成,与鲜叶原料含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优良自然环境条件和精细的制茶工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周理飞 《茶报》2004,(3):14-14
建瓯市历来是福建省的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建瓯生产的乌龙茶是福建大宗出口茶的特色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市场占有重要的位置,为繁荣区域经济、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特种茶研制与开发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茶研制与开发课题1994年列为院管课题。三年来课题组以开发研制特种茶新产品为目标,探讨各种茶类特种茶制作工艺,研制出特种绿茶产品5个,特种红茶产品1个,乌龙茶产品2个和特种。其中绿茶产品“福云曲毫”和“剑芽”荣获’95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绿茶产品“松针”和红茶产品“坦洋金猴”荣获银质奖,同时“松针”与“坦洋金猴”荣获1995年禄福建省名茶奖,绿茶产品“茸芽尖”、“金绿香”获1996年福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