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林业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评价应从自然、社会经济、林业资源三方面综合考虑。我省选取了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人口、森林覆盖率等18个指标,根据介休、大同等106个县的社会林业工程实施条件,以自然资源支撑度、社会经济资源支撑度和林业资源支撑度作为统计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省社会林业工程类型划为7  相似文献   

2.
根据辽宁省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特点,以44个主要县(市、区)为样本,以地貌特征、山体占土地面积比例、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土壤类型为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全省44个主要县(市、区)进行分类,将各主要县区分门别类,对林业资源管理、森林经营、造林管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林业区划是林业资源状况与经营方向的自然区域划分。延安地区的林业区划,是依据影响该区林业发展的主导因子: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气候、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作为区划的基本条件,并参考各县以往的区划资料,及国内外林业发展状况,将该区区划为5个不同的林业区。即:(1)长城沿线复沙丘墹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区;(2)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3)黄河沿岸土石丘陵沟壑水保林区;(4)子午岭、梁山水源涵养林区;(5)高原沟壑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区。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延安地区今后在林业建设中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措施。林业建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各县(区)三北二期工程建设效果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三北地区的69个县(市、区)三北二期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对主成分值影响权重较大的指标主要有现有森林覆被率、二期新增森林覆被率、防护林占地比率、零星植树株数、林业产值比重等。综合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各县(区)三北二期工程建设效果的大小和差异,而且基本上符合全省林业生产建设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林业区划模糊聚类分区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福建省67个县(市)行政单位为分区样本,选择地理位置、地貌类型、气候条件、森林资源状况和水土流失等5项分区因子11个因素,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经过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对省级林业区划,作出数量化的划类分区,以达到合理地调整林业生产布局,分类指导林业生产发展的目的。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省级林业区划分区,比一般常规的经验方法分区,更加显示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它为省级林业区划分区数量化、定量化,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科研实践对华北、日本、长白、兴安等4个落叶松林的生物学及生态特性进行了比较;接着根据在全国6个省(市、区)89个县的调查研究资料,把落叶松引种地划分为10个自然类型区,对上述4个树种在各自然类型区的引种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在肯定不同落叶松种的速生丰产性与引种地自然类型区密切相关的同时,对应用上述4个落叶松种,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适生区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相结合,综合甘肃省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全面分析现阶段甘肃省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列出了甘肃省生态林业建设的构想和原则,并给出九个关于甘肃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以期为今后甘肃省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材林林地分等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福建省用材林林地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自然因素、森林资源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大类15个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福建省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计算总分值,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等级,将全省各县(市、市辖区)划分为3个等级,旨在为林权制度深化改革,全面建立健全现代林业体制、机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林地服务。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太行山区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划分河北省太行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类型区的基础上.依据各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选择典型小流域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类型区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的组成和各类型区小流域的治理特色.最后对各类型区典型小流域的投资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了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南方区域内的 115 个地级市与 25 个省直管 市(县、州、林区)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区域发展因子、森林资源因子、 资源转化因子、林业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共 5 个主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地级市与省直管市 (县、州、林区)进行聚类,划分为低山丘陵用材经济林区、神农架特用防护林区、用材防护林区、沿江 丘陵平原防护林用材区、海南岛防护特用林区、广州深圳防护用材林区 6 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