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式大量生产炒青绿茶,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大概从明代中叶以后,即成为主要茶类出现在国内。在当时对做好炒青绿茶,有着十分丰富而完整的经验。如许次纾《茶蔬》、罗廪《茶解》、张源《茶录》等茶叶专著,对炒青制作方法都作了详尽的记述。沿袭至今,仍不失为手制炒青绿茶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绿碎茶的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碎茶是呈颗粒状的绿茶,溶解性好,以绿碎茶加工包装的袋泡茶和花茶更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的茶叶消费者,对绿茶越来越感兴趣。据悉,目前世界茶叶市场上绿茶袋泡茶消费量年增率达25%左右,占各类茶叶消费量增长率之首。当前世界茶叶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些红茶生产国都进行了茶类产品结构的调整。他们的主要调整方针是,巩固红碎茶生产,  相似文献   

3.
特色茶叶 科技较量刘兆祥(江西上饶地区农业局)我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现在全区茶园面积、总产量均占全省的40%,是我区的特色农业,拳头产品,曾有过辉煌的成绩,婺绿1915年获国际巴拿马赛会金牌;八届...  相似文献   

4.
茶叶行业已有很多标准,比如《黄茶》等产品国家标准,《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等茶叶的理化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等茶叶的检测方法国家标准,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标准等等。从茶叶产品的标准,到茶叶检测方法的标准,都规定了茶叶行业的处事原则,茶叶品质得到了标准的确保。但茶叶加工完成,进入茶叶专营店等流通环节,最终进入消费者口中,在这些流程中,  相似文献   

5.
茶叶工作者有一个有趣的比喻,“经营茶叶,实际上是与水打交道。”这句话说明了水分在茶叶加工中的重要意义。水分占茶鲜叶重量的70—80%,通过加工成红茶或绿茶,剩余水分含量只有5一6%。在整个制茶过程中,往往以控制茶叶含水量来制约品质的形成,各工序都要求有一定的含水量。绿茶初制过程水分含量(%)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6.
绿茶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导产品,又是我国茶叶出口的大宗传统产品,抓好绿茶生产,不断提高绿茶质量,顺应市场需要,是今后茶叶生产、经营的方向。为此,笔者对绿茶香气成分及制茶工艺与绿茶香气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蒸青绿碎茶试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碎茶是呈颗粒状的绿茶 ,亦称颗粒绿茶 ,品质特征为 :颗粒紧细重实 ,色泽绿润 ,汤色嫩绿明亮 ,滋味鲜爽甘醇。由于制作过程中叶细胞破损率高 ,故溶解性好 ,茶汁在冲泡时易快速浸出 ,极适合加工目前国际茶叶市场上俏销的袋泡茶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 试验目的我省商品绿茶自明、清以来均为条型茶 ,不仅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更主要是已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国际茶叶消费市场需求的一类产品。为扩大外销茶的花色品种 ,提高品质 ,增强我省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缓解多年来存在的内、外销中、低档茶严重滞销问题 ,以求改变茶叶生产企业正处…  相似文献   

8.
婺源县境内山峦叠翠,森林覆盖率达82.5%,是一个“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农业县。婺源产茶历史悠久,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近年来,该县立足茶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品质优势、人文优势,  相似文献   

9.
环山春绿茶的生产技术及关键重庆曾廷云李军赵仲邓万“环山春”绿茶是以西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由几家单位共同研制的名优绿茶,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曾获得新创名茶金质奖,是重庆市首次获得的茶叶类名优绿茶的金字招牌。该茶中决定茶叶饮用价值的多酚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对夏秋茶的利用率 ,日本近畿地区的茶叶研究所从 1988年起就着手研究开发以夏秋为原料的茶叶多用途利用技术。通过榨汁液、制成粉末开发出即溶茶、袋茶和面向食品等添加用的简易茶制品 ,茶叶的功能万分还面向食品以外的利用。另外 ,在食品领域还要改善夏秋茶特有的香味不足之处 ,也必须打破绿茶的现有概念。用夏秋茶叶开发的多用途技术  相似文献   

11.
摩洛哥人极爱饮用薄荷茶,饮用薄荷茶早已成为摩洛哥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本能。薄荷茶所用之茶是绿茶,通常是我国出口的珠茶和眉茶,因此摩洛哥大量进口中国茶叶,是进口我国绿茶数量最多的国家。对摩洛哥人的饮茶习惯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饮茶文化,进而认为茶叶是中摩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2.
吴学荣 《蚕桑茶叶通讯》2009,(1):F0003-F0003
1 松溪茶叶源流 松溪县是福建省主要绿茶产区之一。现今,松溪县境内最高海拔的龙头山、七峰山、自然风景名胜区诰屏山等地都发现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松溪县产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唐朝以前就已产茶。境内省级风景区湛卢山磨崖石刻中有“香岩”茶记石刻。北宋时松溪茶叶就是朝廷的贡品。明朝嘉靖年间版《松溪县志》中食货志有“叶以谷雨前采制者为松萝”的记载,据考证松萝即当时流行名优炒青绿茶。松溪是建溪之源,距北苑贡茶园(建瓯东峰镇)不过百里。“茶出于闽中者,尤天下之所嗜”,  相似文献   

13.
茶叶渣作肉用仔鸡饲料效果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日本静冈县县立大学药学院,县中小家畜试验场和茶业试验场,为改善肉用仔鸡肉质,提高商品附加值,用茶叶渣饲料饲喂肉用仔鸡,进行了试验和研究。供试原料来自县茶业试验场的秋冬茶和绿茶加工的废弃物。据佐野满照博士分析,茶叶渣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比茶中少70%,但...  相似文献   

14.
《原产地域产品狗牯脑茶》(GB19691-2005)国家标准于2005年3月23日发布,2005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江西省第一个茶叶国家标准,对狗牯脑茶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现将该标准的编制与制订情况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它饮料无可替代的。宋代欧阳修《茶歌》赞颂道:“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这里讲的“轻身”和现代的减肥、健体和降低血脂等有关。茶叶(尤其是绿茶)中咖啡碱能提高胃液分泌量,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轻身”的道理主要也在这里。像绿茶类的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以及竹叶青、四明绿茶等都有良好的减肥降脂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青贮品质差的难题和扩大茶叶加工废弃物的利用,本试验通过将加工不同类型茶叶(绿茶、红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白茶)产生的废弃茶叶作为青贮添加剂,研究其对皇竹草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能改善皇竹草青贮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分别将25 g绿茶、红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和白茶废弃茶叶与475 g新鲜皇竹草混合均匀后装入聚乙烯袋中,同时设不添加废弃茶叶的对照处理,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用真空机抽真空密封,室温避光保存60 d后取样测定营养成分含量、发酵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不同废弃茶叶后皇竹草青贮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白茶废弃茶叶处理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添加废弃茶叶处理(P <0.05),仅为8.16。仅绿茶废弃茶叶处理的非蛋白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其余处理之间非蛋白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绿茶废弃茶叶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而添加普洱熟茶废弃茶叶处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7.
日本静冈县县立大学药学院、县中小家畜试验场和茶业试验场,为改善肉用仔鸡肉质、提高商品附加值,利用茶叶渣作仔鸡饲料,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供试原料来自县茶业试验场的秋冬茶和绿茶加工的废弃物。据药学院卫生化学教研组的佐野满照博士分析,虽然茶叶渣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比茶中少70%,但它含有95%以上不溶于水的脂溶性维生素E  相似文献   

18.
绿茶是浙江主要茶叶产品,在国内外受到好评。近年来茶叶销售形势严峻,中下档茶销路不畅,但高档绿茶则相当看好。面临茶叶发展和销售的新特点,要求我们能不断选育出发芽早、质量优的茶树新品种,为加工名优茶提供优质原料。1980年选育成功的“迎霜”“劲峰”和1990年选育成功的“眉峰”等中叶或大叶品种,则均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出口历史悠久 ,有过垄断国际市场和出口居世界首位的辉煌历史 ,随着其它产茶国茶叶产量和质量的逐步提高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严重冲击 ,出口量相对减少 ,均价下降。尤其是红茶 ,质次价低 ,出口严重萎缩 ,仅占出口总数的10 %。近几年由于绿茶的保健功效不断被研究证实 ,国际市场对绿茶的需求逐步增大 ,中国茶叶出口又出现了新的生机 ,1998年绿茶出口总量超过 11万吨 ,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 5 1% ,占世界绿茶出口总量的 88%左右 ,出口创汇远远超过其它茶类。然而 ,令人担忧的是 2 0 0 0年 7月 1日以后 ,欧盟等国家将对农产品实施新的农残标准 ,即对进入这些国家的茶实行新的农药最高允许残留量 (MRL)标准 ,该标准要求项目多 ,MRL值极低 ,如欧盟标准中 ,三氯杀螨醇的MRL值由临时标准的 2 0 0mg/kg降为0 1mg/kg ,新标准的实施 ,将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非常严峻的问题———农残超标问题。自 90年代中期 ,欧洲茶叶委员会对茶叶农残实行较严格的监控以来 ,发现中国茶叶农残品种繁多 ,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如氰戌菊酯 ,按欧盟标准(0 1mg/kg标准计 ...  相似文献   

20.
婺源县产茶历史悠久 ,是中国绿茶之乡。婺源绿茶 ,唐载《茶经》 ,宋称绝品 ,明清入贡 ,中外驰名。1 999年全县茶园面积 1 3.2万亩 ,茶叶产量 60 0 0t,总产值 60 0 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 650t,产值 2 52 0万元。近几年来 ,婺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本地的生态资源优势 ,开发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把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突破口放在开发“AA”级绿色茶叶和有机茶上进入 2 1世纪 ,人类日益关注地球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的工业文明正向生态文明转变 ,崇尚绿色消费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