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药用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1],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血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缺血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缺乏对不同种质的土鳖虫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因此在分子水平上开展对土鳖虫的种质资源研究对于土鳖虫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元,又名地鳖、土鳖虫、庶虫等,为鳖蠊科昆虫地鳖和冀地鳖的千燥全体.该品以雌虫入药,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味成、寒,有毒.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主要用于妇血瘀经闭、症瘕腹痛、跌打损伤及瘀血肿痛等.近代研究表明地鳖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报道称它对肿瘤也有一定疗效,为常用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3.
<正>土元,学名地鳖虫,俗称土鳖虫。属于鳖蠊科、地鳖亚科昆虫。该虫具有生存适应能力强、食料来源广、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易于管理等特点,是一种新型高效、药食兼备的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4.
土元     
《甘肃畜牧兽医》2014,(2):76-79
土元,俗称土鳖虫,地鳖,别名为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等。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  相似文献   

5.
一、土鳖虫的医用价值 土鳖虫即土元,又称地鳖史。适用于中医各科,具有舒筋活血、壮骨止痛、通经活络、下乳逐痰之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土元可入药、食用.历来无论内服或外用,用土元者甚多,如治伤丸、清肿膏、复方合叶片、活血丹等中成药。 二、速生土元和野生土元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自1985年首次在英国发现以来,其研究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BSE病原是一种朊病毒,与羊痒病(Scraipe)、人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症(vC JD)、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 D)相同,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引起患病动物的意识障碍和运动功能衰退直至死亡[1~3]  相似文献   

7.
蕨中毒是动物大量采食野生蕨后,发生高热、贫血、血小板减少、血凝不良、全身泛发性出血等特征性症状的中毒性疾病。蕨属植物在分类学中属于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Filicophtina),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真蕨目(Filicales)中的蕨科。已知毒种有欧洲蕨、尾叶蕨及毛蕨。在我国引起蕨中毒的常见品种有欧洲蕨的斜羽变种[P.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rew]和毛蕨[P.revolutum(BL)Nakai]两种。蕨类植物中所含的有毒成分主要有:硫胺酶(thiaminase)、皮酮(quercetin)及相关化合物、蕨素与蕨甙、原蕨甙…  相似文献   

8.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高热性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呼吸道综合征、腹泻性疾病并称为养猪业的四大类疾病。其中仔猪阶段最容易发生的疾病是腹泻性疾病,可占到仔猪阶段发病的50%以上。引起该病的病因有多种,有管理性因素、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因素,这就给该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仔猪阶段抵抗力差,预防不当很容易导致死亡,因此,仔猪阶段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兴衰。本文总结了仔猪阶段容易发生的引起腹泻的病因以及防控措施,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1]。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感染引起的仔猪多种综合征[2]。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该病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继发如猪伪狂犬病、猪瘟、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细小病毒病等疾病,与之发生混合感染,加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危害着猪群的健康程度[3]。  相似文献   

10.
健康动物的骨骼处于不断重建的过程,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旧骨被吸收和新骨形成这一动态平衡过程[1]。20世纪80年代中期,Chambers等首先建立了体外破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2],从细胞水平上为骨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规模化养禽生产中,各种因素引起的骨骼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3,4,5]。而Ca、P是体内必需的矿物元素,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维持血浆中的Ca、P特别是Ca浓度恒定,是预防动物骨代谢性疾病的关键。因此,本文在番鸭OC的培养鉴定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Ca2 ,观察其对OC生成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以便为…  相似文献   

11.
不少养殖户觉得猪越来越难养了,猪病越来越难防了。其中大部分是病毒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作怪,世红猪白细胞干扰素的出现,给养猪业带来了福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红三叶(red clover)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车轴草属(Trifolium L.),在我国新疆、吉林、云贵高原、北鄂西山地都有野生,江淮流域、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均有栽培[1],主要含异黄酮、维生素、氨基酸、糖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异黄酮是红三叶草中特殊的活性成分[2]。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植物雌激素功能和抗氧化功能[3]。米曲霉固态发酵红三叶草培养物富含异黄酮、各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06,(6):45-45
由[美]B.E.斯特劳等主编的《猪病学(第八版)》(DISEASES OF SWINE 8TH EDITION)是世界著名权威猪病专著的最新版本(1999),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中译本.全书分体格检查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其它疾病、兽医实践五部分计76章,精装1241页.是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必备读物。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06,(5):10-10
由[美]B.E.斯特劳等主编的《猪病学(第八版)》(DISEASES OF SWINE 8TH EDITION)是世界著名权威猪病专著的最新版本(1999),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中译本.全书分体格检查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其它疾病、兽医实践五部分计76章,精装1241页,是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必备读物。  相似文献   

15.
<正>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危害犬健康,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患犬易发生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最终出现多个脏器的并发症,主要特征是机体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激活补体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疾病的发生可以由多种机制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1]。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雌激素、遗传、环境三个因素被认为是诱发该病的三大病因~[1]。临床中常见到宠物犬鼻子周边色素退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08,(3):44
由[美]B.E.斯特劳等主编的《猪病学(第八版)》(DISEASES OF SWINE 8TH EDITION)是世界著名权威猪病专著的最新版本(1999),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中译本,全书分体格检查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其它疾病、兽医实践五部分计76章,精装1241页,是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必备读物。  相似文献   

17.
鸭破骨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动物的骨骼处于不断重建的过程,骨重建是旧骨被吸收和新骨形成这一动态平衡过程[1]。20世纪80年代中期,Chambers首先建立了体外破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2],从细胞水平上为骨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已报道的破骨细胞多来源于鼠、兔等实验动物,也有来源于人的组织,但直接从鸭骨髓中分离培养破骨细胞尚未见报道。在规模化养禽生产中,各种因素引起的骨骼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3-4]。因此,建立鸭破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将为研究禽类骨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生机理提供基础。1材料1.1实验动物7日龄以内番鸭,购自江苏省水禽种质资源基因…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究地鳖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L氢化可的松)和3个地鳖肽组[0.4、0.8和1.6 g/kg BW,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从第4天开始,3个地鳖肽组在饮水中加地鳖肽至第21天;从第8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加氢化可的松,连续5 d。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鳖肽组(P0.05)。2)1~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15~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3)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胸肌p H45 m in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0.8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p H45 m in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时,与模型组相比,0.4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a*值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模型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5)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肝脏和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g/kg BW地鳖肽组(P0.05),肝脏和胸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14和21日龄时,模型组的肝脏和胸肌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地鳖肽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繁殖期内公、母猪由于疾病因素引起的,以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仔,少仔和公母猪不育症为主要特征的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总称[1]。猪群中发生此病常常是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或继发感染造成的,增加疾病诊断与防控的难度,进而引起猪只的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近年来,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问题十分突出,给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天芝 《养猪》2022,(6):95-96
<正>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各品种和日龄猪均可感染,母猪和仔猪危害严重,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性疾病[2],仔猪则表现为神经症状、呕吐、腹泻及高死亡率;肥育猪常表现为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低,但可以隐性带毒,并不定期排毒[3]。该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4]。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