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解决倾斜输送器质量过重问题,建立了倾斜输送器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X NASTRAN对倾斜输送槽进行静力学分析,计算了倾斜输送槽在水平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变形;选择Altair Hyper Opt软件模块,对倾斜输送槽进行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经过尺寸优化,倾斜输送槽的质量降幅为12.33%,实现了轻量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三)德国的粪尿收集输送系统德国一座饲养710头母猪和4350头育肥猪的猪场,采用了一个猪粪尿收集输送系统(图略),母猪舍与育肥舍的粪尿的自重作用下靠地面的倾斜度流入60cm宽、85cm深的主粪沟中,再出滚子滑板式集粪器向猪舍一端输送,然后由泵站及压力管道送往贮粪池。其粪尿固液分离系统,由固体物质分离站,采用的是刷子筛网式搅龙。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谷物联合收割机割台系统的使用及调整方法,包括拨禾轮、切割器、喂入搅龙、倾斜输送器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联合收割机的保养 (1)彻底清扫机器。先打开机器的全部检视孔盖,拆下所有防护罩、各传动链条、皮带、割刀、筛网等,清除滚筒室、过桥内残存杂物,清除割台、驾驶台、清选室上部(包括发动机)、小抖动板、清选筛、清选室底壳、风扇蜗壳内外、变速箱外部等残存的秸秆杂草和泥土杂物等。清扫完后,将升运器壳盖和复脱器月芽板盖  相似文献   

5.
周鹏飞 《新农业》2001,(9):48-48
4SU2型大垄(双行)薯类收获机该机是由鞍山 现代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效、优质的薯类收获机械.它采用拖拉机的动力,经过传动轴、减速机传递给杆条升运链,经升运链抖动输送将土薯分离,薯类块茎升运至机后,放铺到地表面.挖掘铲由拖拉机悬挂装置的拉杆操纵达到合理的倾角和入土深度.  相似文献   

6.
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土薯分离运动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ADAMS软件对马铃薯收获机虚拟样机抖动分离装置进行了运动仿真,研究了其运动规律,模拟了运动过程,明确了薯块在分离器上的运动机理,分析了薯块质心点的运动参数曲线.结果表明:分离器安装角为17°,抖动器抖动频率为8.89 Hz,长、短轴半径分别为69 mm、55 mm,马铃薯质心点的竖向平均速度大部分≤468mm.s-1、水平方向速度在1 342~1 530 mm.s-1范围内时,输送顺畅,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直收割台一般与玉米子粒联合收割机配套,作业时,联合收割机沿着玉米行间行走,玉米茎秆被分禾器导入割台导入锥,导入锥再把茎秆导入拉茎槽,茎秆被拉茎辊拉过摘穗板的工作间隙,果穗被摘下,同时茎秆被切碎。摘下的果穗由导入链输送到割台的横向搅龙输送器,搅龙输送器将果穗喂入到收割机倾斜输送器,再由倾斜输送器喂入到收割机脱粒室进行脱粒。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5,(2):27
一、雷沃谷神GE25谷物联合收割机产品特点采用国内成熟的切轴流脱粒分离技术;国家专利复脱器,二次脱粒更干净,使用更可靠;主传动采用四联带,中间轴加粗,可靠性更高;采用新型制动系统,刹车更可靠。清选室宽,清选性能好,适应性强;采用大容积粮箱和燃油箱,作业效率更高;加长过桥,作业视野开阔,观察方便;采用轴流滚筒、复脱器、升运器转速检测报警装置,实现自动精准检测。产品平台宽、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一、清除杂物1.彻底清除各组成部件和各连结处残留谷穗、灰尘,特别要注意清理割台、过桥、脫谷室、抖动板、筛箱、籽粒升运器、杂余升运器、筛子、滚筒传动箱、秸秆粉碎器、发动机、水箱等部位;2.一定要把粮仓和卸粮筒内的谷物清理干净;3.清理、清洗收割机外表面。二、润滑系统保养1.严格按照联合收割机随机说明书润滑图、表的指定润滑部位、周期和油品种类要求进行润滑;2.润滑前应擦净油嘴、加油盖、润滑部位及其周围的尘土、油污。  相似文献   

10.
从拨禾轮、切割器、割台搅龙、倾斜输送器、脱粒装置、清选装置、复脱器等方面总结了麦稻联合收割机主要部位的调整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马铃薯收获依靠人工或小型挖掘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4U-1400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土薯分离装置、茎秆分离装置、垂直提升装置、装袋装置、传动系统、机架以及行走装置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通过运动学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各装置的关键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虚拟样机,进行模型验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该机可一次性完成2行马铃薯的挖掘、土薯分离、薯秧、杂草和残膜分离、垂直提升以及装袋等工序,克服了马铃薯收获机装袋技术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 ADAMS的4UM-1型马铃薯收获机工作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4UM-1型马铃薯收获机参数化模型,完成了马铃薯收获机的装配.在ADAMS中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动态仿真研究,得到了振动筛质心、前端点及后端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通过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收获机理的分析,得到收获机的最佳运动参数范围,为低损伤、强分离型马铃薯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  相似文献   

13.
孟利  孟维 《北京农业》2012,(3):199-200
我国现有小型马铃薯收获机普遍存在行进阻力大、易于壅堵、明薯率低、伤薯率和损失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小型马铃薯收获机的栅条式薯土分离装置,对分离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确定了其结构参数,分离效果明显,性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MAT-LAB与ADAMS软件对4UFD-1400A1型薯类联合收获机提升装置接料与卸料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与仿真, 研究了其接料与卸料的运动规律,模拟了运动过程,分析确定了主要结构与运动参数,为该种物料提升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分析表明,薯块提升装置设计合理,输送顺畅,对薯块损伤小,满足输送要求。  相似文献   

15.
链杆式升运器薯土分离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采用链杆式升运器作为输送分离装置,是杆条升运链式甘薯收获机的典型代表机具。为改进链杆式升运器设计、减小输送分离和抛薯过程中对甘薯的损伤,以商薯19、阜薯24、郑薯20为对象,采用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进行甘薯收获试验,运用力学、运动学等原理,结合试验分析,研究链杆式升运器在输送分离、抛薯过程中产生损伤的原因和减小损伤率的措施。结果表明: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主要损伤形式为表面擦伤,同时伴有压损、薯肉缺损、断裂等特征。损伤主要由输送分离时土块、甘薯、链杆等对甘薯挤压、冲击、摩擦以及抛薯时甘薯撞击地面所产生的冲击造成。通过优化链杆式升运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甘薯损伤率降至约1.5%。  相似文献   

16.
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根据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本文主要对该机的挖掘铲、分离、清选分级装置的设计进行了阐述,该机集马铃薯挖掘、分离、清选和分级等功能于一体,使收获后的马铃薯能按尺寸大小分级直接装袋(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运动部件多、机械传动路线长且结构复杂等问题,设计了1套应用于4LYZ-1.8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串并联组合式双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测试确定了负载敏感系统节流阀开度与转速间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割台复合推运器转速、脱粒滚筒转速、抛扬机转速、强制喂入轮转速对负载敏感系统总功耗的影响;开展功耗分析试验对主要工作部件所在回路的功耗进行测量。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脱粒滚筒转速对负载敏感系统总功耗影响极显著,割台复合推运器转速、旋风分离筒入口风速对总功耗影响显著。液压回路功耗分析试验表明:油菜平均喂入量为1.5kg/s时,割台平均功耗为1.68kW,强制喂入轮平均功耗为1.00kW,脱粒滚筒平均功耗为5.11kW,抛扬机及输送装置平均功耗为2.28kW,风机平均功耗为1.80kW。田间试验表明:串并联组合式双泵多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可适应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能根据不同作业工况实现无级调速。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马铃薯收获后的残膜回收问题,研制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挖掘和残膜回收的联合作业机。马铃薯挖掘机采用成熟机型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残膜回收机采用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了曲柄滑块扒膜装置和圆筒式收膜与卸膜装置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起膜铲的形状和参数,在降低伤薯率的同时提高了起膜和收膜的效果。田间试验表明:该机挖掘和输运流畅,分离效果显著,残膜能连续性地被卷膜筒卷起,卸膜方便可靠,伤薯率为4.4%,明薯率为96.4%,残膜回收率为89.3%、脱膜率为98.1%,均可达到技术规范设计要求。联合作业机与马铃薯收获机单独作业相比,明薯率和损伤率无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9.
4U-14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的参数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国内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纵向尺寸较大、田间作业掉头不灵活、通过性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对4U-14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装置进行参数分析。主要对该分离输送装置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验证。田间试验过程发现,当二级土薯分离输送装置刮板高度≥60mm,输送速度为0.8~1.0m/s,倾斜角度≤36°时,薯块输送较平稳,不易伤薯且土薯分离效果较好。该分离输送装置集土薯分离功能和大倾角薯块输送功能于一体,整机结构紧凑。该收获机薯块装袋作业适应于土质疏松、无板结的旱地(覆膜)种植马铃薯的收获;当土壤湿度较大、结块严重时,亦可将薯块集中堆放(液压操纵)或条铺于地面。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一体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现有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一体机田间试验中存在的搂模装置对马铃薯表皮造成擦伤,地膜回收率低及易产生撕膜等问题,对该机具的地膜回收部分进行改进设计。马铃薯挖掘部分仍采用成熟机型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残膜回收部分采用送膜装置和滚筒式卷膜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了土薯分离装置、送膜装置及卷膜装置的各关键参数,并确定了压膜轮、送膜装置与卷膜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具掘薯、输运顺畅,土薯分离效果明显,残膜能被卷膜辊连续的卷起,卸膜方便可靠,明薯率为97.2%,伤薯率3.7%,损失率4.2%,残膜回收率90.1%,达到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与残膜回收的相关技术规范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