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叶龙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小叶龙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整地造林、抚育管理以及笋材的收获,为小叶龙竹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2种广东丛生竹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小叶龙竹和马来甜龙竹2种丛生竹,在砖土窑设备中炭化制取竹炭。测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能,进行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吸附特性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种丛生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差异不明显,但小叶龙竹炭比表面积是马来巨竹炭的3倍,相差比较大。(2)2种竹炭对甲醛、氨、苯和甲苯都具有吸附功能,但吸附的回归方程不同,吸附效果小叶龙竹炭比马来巨竹炭好。(3)经电子扫描电镜观测2种竹炭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为拟建的<景洪竹浆纸项目50万亩竹子原料林基地>项目的热带大型丛生竹选择竹种,将多准则模糊决策方法的满意度G(Eλn) 值和基于OWA算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综合属性值 Zi(w)结合起来考察,最终选定:Z4(w)=料慈竹,Z2(w)=版纳甜龙竹,Gx1=龙竹,Gx2=金平龙竹4个竹种作为基地的目的经营竹种;Z16(w)= 小叶龙竹作为将来发展的储备竹种.  相似文献   

4.
以麻竹、毛竹、小叶龙竹和粉单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竹龄(1~6年生)对竹材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竹材的结构构造,以期为广东省原竹的合理采伐和加工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竹龄的增大,竹材的密度、顺纹抗压性能、顺纹抗弯性能、抗冲击性能和径向环刚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然而干缩率变化并不明显。4个竹种中,有竹节的麻竹拥有优异的环刚度性能;毛竹拥有优异的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小叶龙竹拥有优异的顺纹抗压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能;粉单竹拥有优异的顺纹抗弯性能。4~6年生小叶龙竹的节间长度虽短,但其直径、壁厚和径厚比略显优势,且其纤维体积分数呈明显的径向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云南主要的16种竹种之竹材结构及其造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主要的16种竹子竹材的竹壁进行制片和离析,而获其竹材结构纤维形态特征,结合纤维数量特征以及造纸对纤维形态的要求,对此16种竹子竹材的造纸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其作为造纸材的竹种排序为:小叶龙竹、甜龙竹、麻竹、黄竹、昆明实心竹、金竹、马关大节竹、龙竹、牡竹、梨藤竹、箣竹、黄金间碧玉、沙罗单竹、筇竹、慈竹、中华大节竹,为云南竹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痛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成林快,收益高、轮伐期短、抗逆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探讨了细叶龙竹造林技术,分析了在细叶龙竹营养杯实生苗造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竹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所致;同一竹种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竹秆中的含量;竹秆不同部位二氧化硅含量表现为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省华安县竹种园5种牡竹属笋用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和梁山慈竹竹笋营养进行成分比较。结果表明:5种笋用竹鲜竹笋含水量均接近或超过90%,口感较好;灰分含量勃氏甜龙竹竹笋的最高,达0.893%,版纳甜龙竹最低(0.340%);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马来甜龙竹(1.717%),最低的是版纳甜龙竹(1.260%);勃氏甜龙竹(0.281%)和云南甜龙竹(0.292%)脂肪含量较低,马来甜龙竹(1.134%)和梁山慈竹(1.083%)脂肪含量较高;勃氏甜龙竹(0.655%)和云南甜龙竹(0.666%)粗纤维含量较低,而梁山慈竹、版纳甜龙竹和马来甜龙竹含量相近,达较高水平,分别达0.953%、0.894%和0.879%。5种竹笋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227.64 mg·g~(-1)),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120.43 mg·g~(-1));必需半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84.26%),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50.67%);呈味氨基酸总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达212.79 mg·g~(-1),其次依次为梁山慈竹(164.71 mg·g~(-1))、版纳甜龙竹(156.35 mg·g~(-1))、云南甜龙竹(141.44 mg·g~(-1))和马来甜龙竹(115.83 mg·g~(-1))。  相似文献   

10.
4种国外竹天然耐久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4个国外竹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尼泊尔版的虎克龙竹(Dandrocalums hookeri)和马甲竹(Bambusa teres)以及埃塞俄比亚高地竹(Yushania alpine)和埃塞俄比亚低地竹(Oxytenanthera abyssinica),研究其天然防蛀、防腐以及防霉防变色性能.通过综合评价表明,4种竹材的天然耐久性以虎克龙竹最优,其次为马甲竹,埃塞俄比亚高地竹的天然耐久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优秀笋材两用竹——金平龙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超 《云南林业》2005,26(2):31-31
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peculiaris)是我省南部地区普遍栽种的大型丛生、笋材两用竹种,笋味和竹材均优于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节间长达90~105cm,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的优良竹种。金平龙竹秆高13~18m,最高25m,胸径一般为8~13cm,最粗18cm;梢头下垂,节间长35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云南、福建、浙江、重庆、四川、广东等地竹种进行了调查,选择当地主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子开展组培快繁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6个竹种在主产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2)组培外植体以播种苗枝条为最佳,其次依次为种子、无性繁殖苗枝条、成年竹枝条;3)16个竹种的组培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麻竹 > 绿竹 > 龙竹 > 香糯竹 > 巨龙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版纳甜龙竹 > 筇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4)16个竹种组培苗的造林效果表现为:马来龙竹 > 龙竹 > 麻竹 > 高氏甜龙竹 > 勃氏甜龙竹 > 巨龙竹 > 绿竹 > 版纳甜龙竹 > 香糯竹 > 毛竹 > 雷竹 > 中华大节竹 > 金佛山方竹 > 云南方竹 > 苦竹 > 筇竹。组培技术的应用极大促进了重要经济竹种的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3.
优良制浆造纸用竹--金平龙竹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平龙竹的主要形态特征、适生环境、壮苗培育、造林及管护技术、用途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归纳与分析,金平龙竹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笋材两用竹种.  相似文献   

14.
对马来甜龙竹1年生、2年生、3年生3个龄级立竹不同径级地上部分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竹地上竹秆、枝条和叶片含水率明显高于2年生和3年生竹;同龄竹比较,竹秆含水率最高;竹秆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降低;马来甜龙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经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胸径和秆高估算立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马来甜龙竹的基本性能及其作为原材料生产复合材的可行性。对马来甜龙竹的宏观属性、物理机械性能、pH值、缓冲力和不同类型胶的胶粘质量作了研究。文章对竹秆不同位置的机械性能进行实验。马来甜龙竹显示出很高的机械强度。断裂模数、弹性模数、垂直抗压强度和顺纹抗剪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98.52MPa,15.363MPa,14.39MPa和11.91MPa。对于竹秆不同位置,这些指数的平均值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比重。另一方面,顺纹抗剪强度并不取决于比重,在不同的秆部,该数值略有不同。结果显示,马来甜龙竹具有极优的机械性能,可媲美某些软木和硬木树种。因此,可作为木材的替代品用于结构复合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对金平龙竹的主要形态特征、适生环境、壮苗培育、造林覆管护技术、用途以覆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归纳与分析,金平龙竹是龙竹家族中最适合于制浆造纸,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大型笋材两用竹种。  相似文献   

17.
西盟龙竹竹材的化学成分与木材相比,淀粉、糖类及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在贮存期间及竹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和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本研究分析了西盟龙竹开裂与霉变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西盟龙竹开裂与霉变的措施。研究表明:对竹材原料进行合理选择和干燥处理、对竹材加工过程进行技术处理和质量控制、改变竹材的内应力和含水率可以有效控制竹制品的开裂;对竹材进行高温蒸煮处理、加压除霉处理和硫磺及紫外线处理等方法可以达到对竹材的除霉和控霉效果,提高竹材制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不同竹种生产力和种群更新能力差异,选取9种混生地被竹种进行竹苗盆栽试验,分析2个生长周期内各竹种竹苗生物量分配与积累规律,为优良混生地被竹经营管理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各竹种第1年竹根生物量,第2年竹鞭、竹根、竹叶生物量显著影响了竹种总生物量积累率(P<0.05);2)以5~6 cm长育苗小鞭段为基本统计和比较单位,大叶竹种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第2年总生物量高达36.51±2.13 g,小叶竹种翠竹(Sasa pygmaea)第2年总生物量仅15.36±1.34 g,两者差异显著(P<0.05);3)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us)等大叶竹种总生物量积累率明显高于菲白竹(Sasa fortune)、翠竹等小叶竹种(P<0.05)。研究发现:1)竹子在不同更新世代出现了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以使竹子种群快速拓殖;2)大叶地被竹种生物量、生物量积累率均明显大于小叶地被竹种,在一定生长期与环境条件下,大叶地被竹种环境适应能力可能高于小叶地被竹种。  相似文献   

19.
《世界竹藤通讯》2010,(5):48-48
马来甜龙竹的宏观结构与物理性能适合作为复合材料 (汉堡大学木材与科学系) 摘要:本文主要确定了马来甜龙竹的基本性能.并研究了该竹种能否适合作为复合材料的生产材料。为此,研究了该竹种的宏观特征与物理性能.如比重、干缩湿胀和吸水量。  相似文献   

20.
丛生观赏竹组培微繁殖与诱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丛生观赏竹马来甜龙竹、撑绿竹、花吊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青丝金竹、花孝顺竹、银丝竹、花秆小佛肚竹、金叶马来甜龙竹为材料进行了丛生芽增殖生根及愈伤组织增殖分化两种再生途径的微繁殖试验,考察了多个竹种在此两种培养途径下诱导、增殖、生根(分化)、褐化、变异的情况,并进行了无菌微环境下秋水仙素芽诱变试验。试验表明,各竹种芽增殖及生根能力有显著差别,受到竹种竹叶、竹秆颜色的一定影响。叶、秆均较绿色的撑绿竹、马来甜龙竹、花吊丝竹芽增殖及生根能力较强,撑绿竹芽月增殖系数接近5倍,生根率达93%。所有竹种均能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多在80%以上,撑绿竹为100%。愈伤组织普遍严重褐化,除撑绿竹褐化率26.7%,花吊丝竹76.7%外,其他竹种几乎全部褐化死亡。撑绿竹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途径获得了高效的植株再生。马来甜龙竹、撑绿竹在芽增殖中自然芽变概率约0.2‰,对撑绿竹进行秋水仙素芽诱变明显提高了变异率。马来甜龙竹的自然花叶变异植株经圃地培育形成了稳定的金色叶片变异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