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2016—2018年青岛地区紫叶黄栌白粉病病样为材料,利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本研究对紫叶黄栌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紫叶黄栌白粉病的病原菌是漆树白粉菌(Erysiphe verniciferae),且该病原菌引起的紫叶黄栌白粉病是首次被报道。  相似文献   

2.
白粉菌的新寄主——十字花科沙芥属沙芥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园区实验田的十字花科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沙芥(P.cornurum(L.)Gaertn.)种白粉病标本进行室内鉴定,确定沙芥白粉病病菌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白粉菌属(Erysiphe)十字花科白粉菌(E.cruciferarum(Opiz)Junell),并描述了沙芥白粉病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经全国信息资料检索及文献查阅,发现沙芥种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白粉菌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病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新疆石河子市区内引起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病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上单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或桶形,(27.2~43.4)μm×(14.0~21.6)μm;闭囊壳褐色至黑色,球形,直径为90.5~112.3μm,内生3~7个子囊;附属丝菌丝状,是闭囊壳直径的0.6~7倍;子囊内有3~6个子囊孢子。病菌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获得了639 bp的DNA片段,该序列与已报道的Erysiphe lythri中国菌株(登录号:MG797990和MG786589)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引起新疆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病原确定为Erysiphe lythri,这是该病菌引起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首次报道,为帚枝千屈菜白粉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瓜白粉病病原菌及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文章概述了黄瓜白粉病病原菌的种类、特性、寄主范围及其分布,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致病力类型和生理小种的分化,黄瓜抗白粉病鉴定接种方法,生物技术在瓜类白粉病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黄瓜抗白粉病的遗传基础,并提出了今后黄瓜白粉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河南商丘地区车前草白粉病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关系,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该地区的车前草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商丘地区车前草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呈近柱形或桶形,无纤维体,大小为(25~36)μm×(13~17)μm,3~5个串生;分生孢子梗稍弯曲,无分枝,大小为(149~215)μm×(11~16)μm,其脚胞呈柱状,大小为(45~64)μm×(10~15)μm;病原菌接种叶片与自然状态叶片的病症相似,均为不定形的污白色斑。2)对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94bp目的片段(GenBank登录号:JQ 845878),经MEGA3.1软件序列分析发现其与来自污色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sordidus)的AF 011309、AB077658序列聚为1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的ITS序列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河南省商丘地区的车前草白粉病病原菌为G.sordidus。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侵染葫芦使其感染白粉病的病原菌,并鉴定其生理小种,通过种植葫芦材料,采集自然发病的葫芦病叶及分生孢子,显微观察感病叶片上白粉病菌的形态特征,克隆病原菌的ITS区并测序进行分析,在形态和分子水平证明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是侵染葫芦使其感染白粉病的病原菌之一。通过进行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作物的白粉病菌ITS区的系统进化分析,进一步说明该病原菌为单囊壳白粉菌。并且通过种植13份葫芦科白粉病鉴别寄主,发现该生理小种为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并鉴定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为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识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通过针刺回接法确定其致病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及柯赫氏法则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不同杀菌剂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抑制中浓度(EC50)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杀菌剂.[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杀菌剂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不同,其中98.4%多菌灵、98%溴菌腈和97%吡唑醚菌酯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71、0.083和0.095 mg/mL;97%嘧霉胺和81%氨基寡糖素的抑制作用较弱,EC50均大于4.000 mg/mL,而95%啶酰菌胺在高浓度时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反而促进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生长.[结论]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98.4%多菌灵、98%溴菌腈和97%吡唑醚菌酯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防治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化学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何刚  徐彪  张利莉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7):1238-1243
[目的]对新疆阿拉尔地区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上发生的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方法]通过观察测量和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根据形态观察,附着胞裂瓣形,分生孢子梗直立,无分支,脚胞柱形,直或稍弯曲,上接1~2个细胞,分生孢子单生呈桶-柱形,分生孢子顶端萌发.未发现有性型.病原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与来自Genbank中的8条Erysiphe trifolii序列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紧密,且同源性达到99;.[结论]采自阿拉尔地区白车轴草上的白粉菌为E.trifolii.  相似文献   

9.
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广东地区首次发现的鬼针草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没有分支,大小为100~160 μm×11~13 μm,包含1个足细胞,2~4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大小为20~50 μm×10~20 μm(长/宽为1.25~3.0);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样,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获得528 bp序列(GenBank登录号:KJ920100),经MEC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cichoracearum)的KF453969序列聚为一枝,与其相似度达到99%.本研究表明,广州地区的鬼针草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抗源筛选及抗源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 C.f.sp.tritici Marshsl)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通过对359份小麦材料进行白粉病鉴定,筛选出抗白粉病或对白粉病免疫的人工合成小麦材料6份、小麦稀有种21份,推广品种1份。  相似文献   

11.
甘肃甜瓜白粉病病原种及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甜瓜主产区瓜州县、民勤县和皋兰县采集25份甜瓜白粉病病原菌,通过显微镜观察,利用引进的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对本地区甜瓜白粉病病原菌的种及生理小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5份甜瓜白粉病病原菌均为单囊壳白粉菌(S.fuliginea)种,病原菌小种是S.fuliginea小种1和小种2US,其中小种1为优势生...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银川市收集的番茄白粉病病叶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分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单生,呈卵圆形或腰鼓状;其顶端位置萌发出芽管,芽管末端生有乳突状附着胞,附着胞亦着生于菌丝上;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支;未发现闭囊壳。对病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比对,其与新番茄粉孢菌(Oidiumneolycopersici)的一致性达99%以上。形态学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新番茄粉孢菌。  相似文献   

13.
自2014年以来,青岛地区冬青卫矛白粉病日趋严重,近三年发病率均在70%以上,对园林景观造成严重影响。粉状白粉菌(Erysiphe alphitoides)是引起冬青卫矛白粉病的病原菌,为进一步研究粉状白粉菌分生孢子生物学性状,在室内对分生孢子不同温度、碳源、时间等条件下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状白粉菌分生孢子在28℃黑暗条件下置于清水中培养36 h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草坪草病害及其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防治草坪病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7种草坪草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害标本进行分离、纯化、诱导及鉴定。结果表明:危害7种草坪草的主要病害有叶锈病、禾草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分别由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e)、黑麦喙孢霉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Oud.)Davi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禾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Wils)和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白粉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该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我市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现将其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1发生及危害小麦白粉病病原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f.sp.triticiMarchal,异名为Erysiphe grami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调查黄芪白粉病发病规律,比较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榆林市黄芪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黄芪白粉病由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共同引起;供试药剂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430 g/L戊唑醇悬乳剂对黄芪白粉病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分别为82.52%和78.63%。  相似文献   

19.
从观赏海棠干腐病病斑处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对从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结合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确定病原菌种名,得到观赏海棠干腐病相关病原菌ZWY0501、ZWY0502(登录号:MG554650、MG554651),分离频率分别为55.36%、42.86%。2株孢子均无色,香蕉形或椭圆形,(3.13~5.51)μm×(1.19~1.89)μm。ITS系统发育树中,2株约590bp菌株与已登录的苹果腐烂病病株(Valsamali,登录号为:KP337612)同源性最高,最大相似率达到99%。形态学及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ZWY0501、ZWY0502均为苹果黑皮腐壳菌(Valsamali),其为观赏海棠树皮腐烂病病原。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