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研究成功“科利尔”活菌生物净水剂 ,可较好地解决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活菌生物净水剂可以降解氨氮、亚硝基氮 ,分解硫化氢 ,有效消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腐殖质 ,增加鱼、虾、蟹体内的有益菌群 ,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增强鱼、虾、蟹、蚌等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预防病害发生 ;同时还具有稳定水体的pH值 ,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 ,从而实现生态养殖、健康养殖 ,生产出可供出口的“绿色食品” ,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营效益。生产活菌生物净水剂采用高密度发酵技术 (专利 )和低温干燥工艺。菌种为自然界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2.
“西菲利”活菌生物净水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西菲利”活菌生物净水剂可在鱼、蟹、鳖、鳗等水产养殖中推广使用,它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保持良好的水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由于“西菲利”活菌生物净水剂能增强鱼虾类的抗病能力和忍耐力,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或基本上不用防病药物,养殖产品成为了绿色产品,这和我国加入WTO后水产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赢得更多更好的市场,为发展水产出口贸易创造了条件。3.在淤泥较深、…  相似文献   

3.
水质恶化是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影响水产动物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国内水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外虾、蟹、贝类、鳗等水产品出口旺盛,我国的水产养殖面积及集约化程度均取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水质恶化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其中以氨氮、亚硝酸盐等水化学因子浓度超标最为突出,也最为常见。目前养殖过程中用于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改良剂以化学制剂居多,比如大分子聚合物、强氧化剂等,但其短效性的缺点限制了该类制剂的大规模应用或慎用。而良好的微生态制剂在改善水质方面则能弥补化学制剂的不足,能从源头上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保护及修护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4.
养殖水体自身污染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产养殖的工厂化,水体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控制污染,提高水质的质量,成为水产养殖者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笔者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自身污染的营养调控技术进行阐述。一、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传统的水产养殖是靠投饵料或施肥来获得尽可能多的水产品,生产中产生的残  相似文献   

5.
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效应。结果表明:50—100mg/L净水剂ABC对偏酸性养殖水体有一定调节作用;能明显的提高水体透明度;能显著降低化学耗氧量。50mg/L净水剂ABC对铵盐高的水体(9mg/L)以及硝酸盐含量高的水体(2.4-4.8mg/L)作用明显。建议养殖水体净水剂ABC投放量为50mg/L。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物学的方法对池塘水质污染进行监测,研究其富营养化程度。通过对浏阳市沙市镇肉食水产站池塘养鱼基地的生物学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的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渔业生产力的提高。采用生物的方法来控制水质污染,提高养殖水体的渔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技术名称水产健康养殖精准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二、技术概述1、研究背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容易遭受外源性污染及自身污染影响。外源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导致,而水产养殖自身污染主要由养殖过程中的肥料、饲料、鱼料等投入品以及生物排泄物和底泥等引发。因此,水质监测对于水产养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管理上最艰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和水温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而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所以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和效益。一、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我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形成以四大家鱼为主体的肥水养殖和投草养鱼的技术和理论,尤其是解放后在肥水养鱼的水质管理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使以鲢鱼为主体的精养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成活和生长。科学进行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提高养殖品种生长速度,达到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目的的关键,而底质的改良无疑又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残饵和水产动物粪便等有机物沉入水底以及死亡的生物体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  相似文献   

10.
<正>氨氮是水产养殖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由非离子氨(NH3-N)和离子态铵(NH4+-N)所组成,主要来源于含氮物质的转化分解,包括无机和有机氮肥、水产生物的排泄物、残剩饵料及死亡残体(藻类等)。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升高,一方面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另一方面可影响水产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不良环境及疾病的抵抗能力,成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影响水产养殖生产。氨氮污染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环境的主要胁迫因子。  相似文献   

11.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骏 《中国水产》2010,(6):54-56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许多水产养殖区域因大量使用饲料、肥料和渔药,带来鱼塘淤积、沉积物污染、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加快,养殖户常违背健康养殖生产的要求使用药物进行水处理,造成水产养殖对象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因此,了解无公害健康水产养殖的水质要求,并能够按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控养殖水体环境,使水质条件更好地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要求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蓄水式池塘的水产养殖中,因长时间养殖而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继而影响养殖产量和质量。长期以来,为了改善水质,减轻水体污染,提高水产品养殖产量,人们使用生物修复技术来降解水体中有机物,降低疾病发生率,改善养殖环境,从而达到“养水”的目的。生物修复菌剂已成为水产养殖的常用品,  相似文献   

13.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净化水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及病害防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絮团的形成与培养、生物絮团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认为,BFT能够改良水质、节约养殖用水、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将BFT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维持养殖水体中适宜的生物絮团含量,避免生物絮团的过量沉积,并能提高水质改良及增产增收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态治理技术处理水产养殖污水,对CODCr、NH3-N、TP、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9.3%、86.5%、70.0%、78.4%,出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满足水产养殖回用水要求。该技术具有投资小、低能耗、效果好、维护简单等优点,不仅能改善养殖水体水质,节省水资源,还提升了水产品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索了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膜式人工肺)排除水产养殖中的氨氮成分。在实验室中,使含氨氮的水样通过膜的一侧氧气或空气在膜的另一侧带走解吸的氨氮。实验探讨了浓度、pH值1循环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法寻找了实验室中除氨氮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利用膜式氧合器可以排除水产养殖中的氨氮。在实验条件下养鱼水经膜式氧合器处理80分钟后,氨氮去除率可达19.3%。由于该法可在同一装置中,同时对养鱼水体进行排毒与增氧,因而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活菌制剂在育苗池中大量并快速繁殖,使其大量消耗水体中氨氮(指NH_3和NH_4~+下同)和亚硝酸氮,从而切断危害水产苗种幼体的有害病原菌的营养链,同时又分解了池底饲料残留物和河蟹幼体的代谢物,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又因为有益菌在水中快速繁殖并形成主导地位,反过来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生存,从而达到生物制剂净化、改善水质和防治病害的目的。笔者利用科新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蟹育苗生产中合理使用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可以使育苗水体中氨氮降低39.44%,亚硝酸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进行的全封闭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联合使用3种制剂净化特种水产养殖水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甲鱼疾病发生和污水排放,研究比较聚合硫酸铁(PF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优势复合菌群(EM)和PFS PDMDAAC与PFS PDMDAAC EM各种净化水体方法。结果表明,联合使用20mg/L的PFS、0.5mg/LPDMDAAC和20ml/m^3的EM菌效果最好,絮凝率达92%以上,CODcx去除率达88%-905,BOD5/CODcr由0.61降至0.28,说明可用生物降解法将水体中有害物质去除。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特各水产养殖水质标准,水质稳定,池水与排污口水体水质基本一致,达到无污染排放水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pH值、化学耗氧量、硫化氢等七个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如何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以确保养殖水质维持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的时间较短,但亚硝酸盐的转化时间比较长,这是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水产养殖单位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水质污染严重,鱼类的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善水质,生产上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换水。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残存饲料、鱼类的粪便及其他有机物,同时,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锦鲤作为观赏鱼之王,在北京的养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也逐渐成为了锦鲤养殖发展的瓶颈。为了研究光合细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