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09年11月份以来,阜平县气候变化异常,过早出现降温、降雪和"冷冬"天气,冬季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的低温给冬小麦生产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冬小麦苗情普遍较差,主要表现为叶龄偏小,个体偏弱,群体不足,冻害较  相似文献   

2.
临洮县洮河二阶台地是临洮县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冬小麦占该区作物种植面积的35%以上。随着近年来冬小麦价格的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连茬较为普遍,加之盲目增加化肥用量,肥料的偏施、滥施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1997—2004年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引进国际冬小麦改良项目(IWWIP)半干旱地冬小麦观察圃、水地冬小麦观察圃和兼性及冬小麦观察圃等试验材料17套2091份。通过试验发现在IWWIP观察圃中有许多材料高抗条锈病,丰产性好,抗旱性强,品质优良。但多数材料植株偏高,穗部性状较差,抽穗期偏晚,不宜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作为品种资源,育种中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材料可重点进行研究利用;对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材料,也可根据材料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彭阳县是典型的旱作区,近几年来干旱现象尤为严重,冬春严重缺少雨雪的干旱,不仅危胁小麦正常生产,还成为大风肆虐起尘扬沙的尘源。推行保护性耕作方式,可蓄集7、8、9月份的大量降水,减少径流,保证冬小麦苗期需水。综述了适于宁夏彭阳县的旱作农区冬小麦种植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及配套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9月份和10月份,大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往往呈下降趋势,但稻田稻飞虱仍然会严重发生,对水稻产量构成一定威胁。另外9月下旬-10月上旬是冬小麦秋播拌种季节。因此,在月份和10月份做好稻田稻飞虱查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常常会导致小麦产量波动,5月份作为冬小麦生育的关键期,该时段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为显著。[目的]为了促进冬小麦产量的提升, [方法]利用宝鸡地区近16年来5月份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数据,与宝鸡地区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结论]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冬小麦5月生育的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0 ℃左右;冬小麦单产与5月份降水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但降水量减少所带来的冬小麦增产并不是无限的;冬小麦单产与5月日照累计时长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但产量会随光照时长逐渐增多,充足的光照对于冬小麦5月生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北方,干旱是冬小麦生育期内常见的灾害,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以滨州灌区为例,分析了灌溉作用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利用1951-2014年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和MODIS数据,计算滨州灌区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蒸散量、有效降水量和冬小麦的水分亏缺量及其生育期内的MODISNDVI值。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该区的干旱月份占总月份的70.1%,在冬小麦生长关键的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其干旱频率分别为92.2%、60.9%、39.1%、9.4%。在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月份平均水分亏缺量为697.6 mm。灌溉只能减弱干旱对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但不能完全消除。通过分析灌溉对干旱情况下小麦的作用,可以为今后该区域冬小麦种植措施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6,(7):984-987
2011—2012年冬季新疆昌吉州、农六师等地冬小麦受到了近30 a来最为严重的冻害。利用蔡家湖气象站2011—2012年冬季降雪量、气温、积雪、地温等资料与近30 a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用相关分析建立冬季最低气温与积雪厚度为因子的冻害指标曲线,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2011—2012年冬季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冬小麦发生冻害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2012年1—2月的异常低温、积雪偏薄是冬小麦受冻害的主要原因;5 cm地温较历年异常偏低,是冬小麦受冻害的直接原因;造成严重冻害的关键期在1月下旬的22—25日和28—29日。建议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将种植冬麦的区域向南推移,北部靠近沙漠区将种植冬麦改为种植春麦以减小冻害风险。  相似文献   

9.
9月份和10月份,大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往往呈下降趋势,但稻飞虱仍然会严重发生,对水稻产量构成一定威胁.9、10月份是菜田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盛发期.另外9月下旬~10月上旬是冬小麦秋播拌种季节.因此,在9月份和10月份要做好稻飞虱查治工作:做好大白菜、萝卜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麦田秋播拌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1小麦锈病在伊犁河谷发生危害状况1.1基本情况2002年—2003年,伊犁河谷小麦锈病发生严重。据伊犁州测报部门春季调查,2002年较历年偏早40天以上,3月29日在田间首次查到小麦条锈病,为历年最早;2003年小麦锈病于4月29日在麦田查到,比历年偏早15天左右。冬小麦锈病流行则始于5月下旬,5月底条叶锈开始混发。春麦田锈病的发生则晚于冬小麦1月有余,其锈病流行始于6月下旬。这两年昭苏县、伊宁县、新源县中度偏重发生至大发生;巩留、尼勒克、特克斯、霍城等县  相似文献   

11.
以扬麦13和徐麦31为试验材料,采用开放的田间增温系统对冬小麦进行全生育时期夜间增温处理,模拟气候变暖增温情景,探讨夜间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夜间增温使冬小麦物候期提前,总生育时期天数缩短,且对偏暖年型的影响更为显著。夜间增温使冬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下降,不孕小穗数增加,不利于穗粒数形成,同时夜间增温使冬小麦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下降,最终导致产量的三要素共同下降,导致了冬小麦的减产,且在偏暖年型下,减产幅度更大。另外,夜间增温条件下,强筋冬小麦产量的减幅大于弱筋冬小麦。  相似文献   

12.
追施BGA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冬小麦在河南省的种植面积每年约790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66%。干旱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极为不利。据河南省2009年2月份土壤墒情监测报告,小麦主产区有效降水不足15mm,气温较往年偏高,土壤缺墒较快,全省受旱麦田面积达4500多万亩,其中严重受旱超过700万亩。  相似文献   

13.
对6个早熟结球甘蓝品种,在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农珍绿较早熟、抗病、产量高、结球紧实,最适宜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推广应用;中甘21、8398早熟性好、结球紧实,宜在海拔170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华耐百惠等三个品种抗病、产量高,但成熟期偏晚,宜在海拔145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简单相关、偏相关、逐步回归和积分回归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新乡地区三十年(1954~1983)冬小麦单产与当地水、温、光等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内的水、温、光三要素总值基本能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且各气象要素在绝大多数时段内与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供求关系比较适宜。影响该区冬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素是五月份温度,十二月、二月和五月份降水,它们的丰产出现概率均较低,但是,它们对冬小麦产量影响大小在丰,欠年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该区冬小麦栽培管理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播期试验,探究在正常偏暖年份下,北京地区继续种植冬性品种小麦和提高偏春性小麦品种种植比例的可能性,并利用播期调整减少抗寒性相对弱的品种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与9月下旬常规播种相比,北京地区目前可以适当推迟冬小麦播期,10月中旬前均可种植,品种选择应以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为主;10月上旬以后播种的冬小麦,冬前难形成壮苗,容易遭受冻害影响,特别是偏春性品种,但可通过提高播量和选种抗寒品种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份以来,我省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发生了5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目前,全省耕地受旱面积3500万亩,其中春白地失欠墒面积2000万亩;冬小麦受旱面积150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600万亩,有46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2009,(2):4-5
去年11月份以来,我省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发生了5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目前,全省耕地受旱面积3500万亩,其中春白地失欠墒面积2000万亩;冬小麦受旱面积150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600万亩,有46万亩出现点片死苗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华北地区冬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最佳管理措施,本研究利用边界线分析法,通过分析管理因素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确定管理措施的优化方案,并进一步使用整合分析方法和田间试验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冬小麦高产高效的合理氮肥施用量为172~270 kg/hm~2,追肥日期为起身期到孕穗期之间,基追比在0.33~1.30范围内,播种量为188~298 kg/hm~2,播种日期为10月2—11日之间。整合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对于播种量和基追比,低于或高于边界线优化结果,冬小麦产量都呈显著负效应,播期可以根据情况向前稍扩大范围,追肥日期拔节期最佳。整合分析方法和田间试验法结合表明,高于优化的施氮量,冬小麦产量减少,氮肥偏生产力降低,低于优化施氮量,冬小麦产量显著降低,氮肥偏生产力增加,但氮肥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基于边界线分析方法的冬小麦高产高效管理措施优化的结果适用于华北地区冬小麦种植,边界线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优化作物生产过程中各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冠层水平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对抽穗期冬小麦冠层叶绿素含量进行估测,旨在为叶绿素含量快速准确估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实测了冬小麦抽穗期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叶绿素含量,并对原始光谱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光谱与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基于敏感波段、红边位置、原始光谱峰度和偏度、一阶导数光谱峰度和偏度的叶绿素估算模型,并进行检验,从中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结果】冬小麦冠层光谱曲线特征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基于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偏度和峰度的冬小麦(抽穗期)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拟合精度优于其他4种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7和0.57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397和0.697,相对误差RE分别为61.0%和119.0%,拟合精度优于其他4种估算模型。【结论】原始光谱一阶导数的偏度和峰度作为自变量能很好地估测抽穗期小麦冠层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正>进入12月份,在复合肥工厂按需采购和冬小麦追肥少量备货的需求刺激下,尿素市场呈现窄幅上扬态势,国内主流尿素产地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价格上涨。整体来看,目前企业出口及预收待发订单较多,需求有所增加,工厂挺价意愿强烈,预计短时间内国内尿素价格继续偏强震荡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