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定西县石泉乡进行的谷子丛植覆膜种植试验的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的谷子其单位面积产量较平均水平(1168kg/hm2)提高4.35倍。在试验设计范围内,谷子每播种穴产量随每穴株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回归方程为Y=17.89x+27.29。对谷子产量构成诸因素的分析显示出,当每穴株数大于4时,每穴产量的增加将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2.
保水缓释肥料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对谷子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缓释肥料能改善谷子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谷子产量。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形成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辽西地区谷子生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燕谷1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约谷子生产的氮肥施用量(因素A)、磷肥施用量(因素B)和种植密度(因素C)3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不同水平组合的籽粒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研究,以明确谷子生产上的最佳施肥方案与合理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燕谷16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均为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种植密度,其中,氮肥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种植密度是影响谷子叶面积指数和穗粒重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条件下,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因素组合均为A2B3C1,即氮肥施用量187.50kg/hm2、磷肥施用量131.25kg/hm2、种植密度30.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达到了5363.79kg/hm2和14514.9元/hm2。  相似文献   

4.
以赤谷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施氮量(0、150、300、450、600kg/hm2)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为450kg/hm2时,谷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210.95kg,hm2,比不施氮肥增产713.15ke:/hm2,增加经济效益729.19元/hm2。  相似文献   

5.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现代农业》2011,(11):12-13
谷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谷子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好的抗灾作物。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种的改良,谷子的产量不断提高,大量高产记录否定了“谷子低产”的错误认识。目前,锦州地区很多山区乡镇已经把谷子生产作为了主导产业,为了提高谷子的产量,下面对谷子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D最优饱和设计方法并回归建模对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及提高降水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经济效益下的推荐施肥量N=207.0kg/hm~2,P_2O_5=292.4kg/hm~2。目前产量水平下,氮磷配施(N:P_2O_5=1:1.41)不施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高效效果。依据最佳经济效益推荐地肥量,较未施肥谷子产量提高72.5%,降水利用效率提高3.78kg/hm~2·mm。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谷子不育系南繁产量,通过在海南多点多年南繁试验,探讨谷子不育系南繁高产的规律,结果表明:地域小气候、田间管理方法等因素,对谷子不育系的产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金谷二号是强分蘖、超高产谷子新品种.经省内外八年20万亩示范.公顷产量6000--6500公斤.高产地块公顷产量7500—8500公斤.已成为东北四省区谷子的主推品种。良种是高产的基础,良法是高产的保证.良种良法配套.才能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在谷子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分别以不施肥和施复合化肥为对照,研究了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对谷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能增加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提高谷子产量。通过研究其不同施用方式对谷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稀土多元复合微肥30%用作底肥和70%于拔节期追施,增产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盐碱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设计,研究了盐碱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对谷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保苗率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穗粒重,穗重和穗数主要通过穗粒重及保苗率对产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探明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挖掘谷子生产潜力。本试验从谷子生育期、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对谷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播种相比,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能提前谷子生育期3~5d,显著增加谷子灌浆期光合作用,提高叶片SPAD值,对谷子农艺性状作用明显,产量达到3885.69kg/hm2,较露地处理分别增加86.57%、32.63%,穗重、穗粒重增加显著。同时,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在谷子抽穗开花以后要优于普通地膜,产量较普通地膜增加8.81%。可见,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D最优饱和设计方法并回归建模对太行山区旱地谷子推荐施肥量及提高降水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经济效益下的推荐施肥量N=207.0kg/hm^2,P2O5=292.4kg/hm^2。目前产量水平下,氮磷配施(N:P2P5=1:1.41)不施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高效效果。依据最佳经济效益推荐施肥量,较未施肥谷子产量提高72.5%,降水利用效率提高3.78kg/hm^2.mm。  相似文献   

13.
谷子是华池县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2万hm^2。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品种退化、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谷子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产量只有1432.5kg/hm^2,严重影响华池县谷子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谷子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振林 《新农业》2004,(12):14-15
金谷三号是特大穗、超高产的优质谷子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改变了谷子低产低效面貌.使之成为高产高效作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神木市不同轮作模式对黑豆和谷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了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黑豆—谷子迎茬轮作(B-M/M-B)、黑豆—黑豆—谷子重茬轮作(B-B-M)、黑豆—谷子—谷子重茬轮作(B-M-M)、黑豆—谷子—马铃薯正茬轮作(B-M-P)。结果表明:与B-M/M-B处理相比,B-M-P、B-M-M处理的黑豆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6.01%、3.15%,B-B-M处理的平均产量降低了10.22%。B-M-P和B-B-M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分别比B-M/M-B处理提高了6.39%、5.75%,B-M-M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低于B-M/M-B处理18.15%。B-M-M处理与其他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 <0.05)。经济效益表现为:B-M/M-B> B-M-P> B-M-M> B-B-M,产投比以B-M/M-B最高,为2.18。由此可知,B-M/M-B模式优于其他轮作模式,适宜在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西北春谷区国家谷子区域试验中晚熟组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袁峰  杨慧卿  郭二虎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00-101,104
利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2008年参试品种的产量数据,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参试谷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评价;以各试点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作为环境指数,采用一年多点分析法(LSD法),利用DPS分析软件对谷子品种的地区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生07、朝108、汾选8号和太选7号具有高产稳产的潜力,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在陕西延安和山西长治种植的谷子具有较高的产量,两地适合谷子生长,有利于谷子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绿豆为重要的肥地作物,是禾谷类作物的优良前作。绿豆忌连作。“豆地年年调。产量年年高”。绿豆轮作模式有:1.一年一作:绿豆-谷子、高粱或玉米;2.一年两作:小麦-绿豆;3.二年三作:小麦-绿豆-棉花-小麦-绿豆(谷子);4.三年五作:小麦-绿豆-春甘薯-春玉米-小麦-绿豆(大豆)。  相似文献   

18.
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慧卿  王军  袁峰  郭二虎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05-106,111
以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品种的性状结果为数据材料,对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产量构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穗粒重和单穗重是构成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谷子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株高和出苗-抽穗。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顺序为单穗重〉出谷率〉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出苗-抽穗〉穗粒重。  相似文献   

19.
谷子是环县的主要杂粮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7万hm^2,其产量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县农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品种退化、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县谷子产量低而不稳,其平均产量只有1432.5kg/hm^2严重影响了我县谷子生产的发展。因此,认真分析环县谷子低产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对进行全县谷子产业化开发、商品化生产和繁荣经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宁夏海原地区位于干旱地带,谷子是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当前谷子种植面临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宁夏海原地区“张杂谷13号”谷子进行3种不同类型地膜(渗水地膜、生物降解膜和全降解生物智能地膜)、不同覆盖技术(半膜覆盖、全膜覆盖)的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常规地膜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谷子根系发育快,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技术。因此宁夏海原地区谷子进行常规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后增产明显,经济效益高,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