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唐山市丰润区北部山区农畜减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部分农民开始忽视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玉米生产上采取了更加粗放的管理方式。在玉米拔节中前期追施氮素化肥后,一般不进行深中耕(豁青)。这样,虽然节省了劳力,减少了因豁青损失的几十棵玉米苗。但经过我们两年来的实践与考察,认为在拔节中前期进行深中耕是很有必要的。深中耕有下列好处:  相似文献   

2.
正一、选用抗旱品种,进行抗旱锻炼抗旱品种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例如种子大,根茎伸长力强,能适当深播;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根冠比值大,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叶片狭长,叶细胞体积小,叶脉致密,表面茸毛多,角质层厚。玉米抗旱品种叶片细胞原生质的黏性大,遇旱时失水分小,在干旱情况下气孔能继续开放,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二、适期播种,中耕保墒玉米需水的特点是前期少,后期多,从播种到拔节只占一生需水总量的15%,从拔节到抽穗占  相似文献   

3.
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应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研制的1HS-1.2型中耕深松机,在位于阜新县他本镇马蹄营子村的国家“863”项目试验基地进行了玉米中耕深松试验,通过深松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及玉米长势的对比,研究了中耕深松对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耕深松后土壤的水分含量比未深松土壤的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中耕深松后玉米根系的根长明显大于未深松根系的根长,中耕深松后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增加幅度为21%.  相似文献   

4.
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苗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中后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段时期田间中耕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玉米的产量,除了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及加强苗期管理外,玉米拔节孕穗期的管理同样十分重要,关键是减少空秆和秃穗。这一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追肥浇水、中耕培土、去孽除弱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中耕培土为玉米栽培过程中田间管理之中心环节。随着生产上机械化栽培之推行和科学研究的进展,不少研究工作者对中耕培土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根据我们的初步试验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表明,浅中耕和深中耕培土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大。浅中耕处理的三个供试验品种(白鹤、英粒子和双交种6122)的根系在地表层土内横向发展方面,一般都超过深中耕培土的处理,而深中耕培土的玉米根群呈圆锥形。浅中耕处理之植株,气生根出现地表面的时期比深中耕培土者来得早,但深中耕培土处理的气生根入土层次较淺中耕者多。因此对于白鹤、英粒子来  相似文献   

7.
我们研究的玉米大垄中耕深松,其特点是建立在平播、平地行间第一次中耕时进行深松的农艺体系。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机车动力及农具的作用,是以70厘米大垄为前提,把深松和第一次中耕密切结合,减少了耕地次数。这项研究,于1965年在辽阳县刘二堡公社东堡大队机械化样板田中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玉米生产中运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机械深松整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植保、中耕施肥)和机械化收获、机械化脱粒全程机械化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为灵璧县玉米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出苗到拔节的苗期,要进行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中耕追施,而防治病虫草害则是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玉米生长后期、拔节孕穗期和玉米花粒期的施肥、灌水、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等论述玉米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奶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畜牧业的发展,青饲玉米生产以及青饲玉米品种的选育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就国内外青饲玉米生产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及时追肥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单靠底肥和种肥不能满足玉米拔节孕穗期和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要,要根据土壤、底肥和生长势等情况确定。在地力肥、底肥足和植株生长健壮的情况下,追肥时间晚些,一般孕穗期每亩追尿素14公斤或硝酸铵18公斤,结合第二次中耕深施肥。在土壤瘠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在我国种植历史一共有470余年,玉米在我国种植广泛,其产量仅次于我国水稻、小麦的产量,目前居我国农作物产量第三位,同时我国又作为玉米产出大国,在世界上我国是玉米产量排名第二的国家。玉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玉米需要付出的低成本与高产量使得我国农民通过种植玉米获取大量经济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玉米的种植中去,在追求玉米的高额产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目光放在玉米拔节孕穗期上,玉米拔节孕穗期的管理变得与选择玉米品种、确定播种时间、加强幼苗管理一样重要,本文针对玉米拔节孕穗期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深度剖析施肥浇水、中耕培土、治理病虫害等方面措施,以此提高玉米产量,创造大量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穗期是指玉米拔节到抽雄穗这段时间,此阶段春玉米历时35-40天,夏玉米历时24-26天。玉米穗期是根茎叶旺盛生长,雌雄穗分化形成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是玉米一生生育最旺盛,生长量及营养需求最大的时期。穗期在生产管理上必须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和穗分化正常进行为重点,实现秆壮叶茂、穗多、穗大、粒多。本文重点从追肥、浇水、中耕培土、去分蘖拔弱株、植物激素施用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对玉米穗期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一、合理追肥  相似文献   

15.
<正> 对于旺长棉田、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深中耕断根:深中耕断根是一种机械损伤的措施,可起到控中有促的作用。当棉花花蕾期至初花期有旺长趋势时,可深中耕4—6寸、切断部分侧根,减少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抑制旺长,促进发育。进行一次深中耕,可使棉株缓慢生长7天左右。为防止根系损伤过重,可在棉行一侧中耕,如再有旺长趋势,可在另一侧进行深中耕,即可达到防旺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是指玉米从拔节至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包括穗期和花粒期两个发育阶段。该阶段是吸收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穗大、粒多,实现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实现玉米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中后期管理要主要抓好以下技术关键:一、科学追肥夏玉米中后期应根据苗情长势和底肥施用情况,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1.巧施拔节肥。玉米进入拔节期  相似文献   

17.
黄土坡耕地玉米作物的防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0°坡耕地上玉米的防蚀作用,为评价农作物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裸地为对照,分析了10°坡耕地上不同生育期(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玉米完整植株及其根系对坡面产流产沙量和过程的影响。【结果】在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整株玉米和仅保留根系玉米的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玉米的同一生育阶段,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表现为裸地最高,只保留根系玉米次之,整株玉米最小。在产流产沙过程中,与裸地相比,整株玉米和只保留根系玉米均可有效地延迟产流产沙时刻、峰值出现的时刻以及平和产流和产沙过程,但只保留根系玉米平和产流产沙过程的作用较弱。【结论】只保留根系玉米与整株玉米的防蚀作用相似,都可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但其对产流产沙过程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什么是玉米保护性耕作以及中耕深松深施肥的技术,阐述了中耕深松和深施肥的作用及其意义,并指出此项技术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王晓玲 《新农业》2010,(4):45-45
<正>近年来,海城地区玉米一次性施肥面积逐渐增加,适应了当前生产管理模式,减少施肥用工量,利于化学药剂除草免中耕降低成本,深受广大农  相似文献   

20.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d,春玉米为40-45d。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