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露地花木扦插繁殖过程中的圃地选择、荫棚设置、苗床准备、苗床施基肥量、苗床铺土、插条及插穗剪取与扦插、苗木插后管理等七个方面介绍了露地花木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郭毅  詹平银  周均  邵开茂  扈双 《四川林业科技》2010,31(4):120-121,90
2009年在青溪镇、骑马乡进行了老鹰茶树人工扦插田间试验,为推动老鹰茶树人工栽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加强青川县老鹰茶树人工扦插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树扦插通常用一个叶片带一个节间作插穗,是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近几年,我们在莒县夏庄镇浮来清茶园进行了茶树短穗扦插试验,现将茶树主要扦插育苗技术和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向云 《湖南林业》2002,(11):22-22
枣树嫩枝扦插育苗,是近年来各地都在尝试的育苗新技术。枣树是难生根树种,采用一般的扦插技术很难生根或生根率很低。经生产和科研单位多年试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枣树嫩枝扦插的技术难关。1.在全光照温室内用砖砌成高40厘米,长7米,宽1.3米的长方形插床,床底部铺20厘米厚的粗砂,中间铺10厘米厚的腐殖质土,上部铺5厘米厚的纯净细河砂,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2.微喷装置及控制系统设置,主要包括:蓄水池→加压泵→主管道→支管道→喷头。这套装置由双时间继电器控制。3.扦插材料及方法。以骏枣、梨枣为繁殖对象,选生长健康、…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贵州的茶树栽培环境,分析了经济、技术、茶树分布、产量等因素,从茶树种植管理、间作的选择、短穗扦插育苗等方面对茶树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981年我场引进肯尼亚1—3号、危地马拉、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六个不同产地的墨西哥柏种源。1982年—1983年用各种源苗木的枝条进行扦插试验。 一、扦插育苗 1.插床及插壤 ①不同季节扦插育苗的插床是用砖修成高80厘米,宽1米,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插床。床内先铺50厘米厚的卵石,上面再铺30厘米厚的插壤。(50%的松林土混合50%的黄泡沙)使透水透气良好。PH值6.1,湿度40—44%。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贵州的茶树栽培环境,分析了经济、技术、茶树分布、产量等因素,从茶树种植管理、间作的选择、短穗扦插育苗等方面对茶树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红叶小檗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叶小檗叶红枝美 ,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重要材料 ,如果采用传统的嫩枝扦插法 ,或选择的插期不当 ,往往会导致成活率极低 ,甚至于失败。因此 ,自 1999年开始 ,我们进行了红叶小檗的扦插育苗技术实验 ,总结出了红叶小檗扦插成活率高 ,枝条分生力强 ,翌年即可出圃的培育方法 ,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建立苗床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挖长 6m、宽 1m、深 0 .5m的南北向扦插床 ,床底铺一层厚 1cm细炉渣 ,再铺2 0cm厚的沙质壤土 ,施腐熟过筛的土杂肥 2 0kg ,混施呋喃丹 0 .2kg ,硫酸亚铁 0 .5kg ,翻细整平。2 截取插穗可在 10月下…  相似文献   

9.
茶树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照传统的种茶方法是茶籽直播,近年来,随着茶树优良无性系的不断选育,无性系良种茶苗在全国茶区迅速推广应用。日照地区由于春秋季节干旱少雨,用常规的方法扦插育苗,成活率很低。为了提高茶树扦插育苗成活率,加快良种无性系的繁育速度,笔者从当地生产的实际出发,开展了茶树优良无性系弓棚免浇扦插育苗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铁观音茶叶苗木应用清水和植物激素吲哚丁酸溶液、生根粉溶液进行了不同处理,对扦插后的苗木和栽培的茶树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清水处理扦插生长的苗木高度25cm、地径粗0.23cm,栽培1年生长茶树高42cm;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扦插生长的苗木高度27cm、地径粗0.25cm,栽培1年生长茶树高48cm;生根粉溶液处理扦插生长的苗木高度29cm、地径粗0.26cm栽培1年生长茶树高52cm。应用生根粉溶液进行处理培育的苗木和栽培的茶树,比应用吲哚丁酸溶液和清水进行处理培育的苗木和栽培的茶树,分别苗高7.4%、苗粗4%、茶树大7.4%。径粗16%、13%、1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优良品种铁观音茶叶,无性繁殖压条苗木和扦插苗木与蜜柚苗木进行混交栽培,形成茶叶蜜柚混交多样性茶园.结果表明:铁观音茶叶与蜜柚混交,铁观音茶树生长良好,病虫害少.扦插荼苗栽培的茶树生长比压条茶苗栽培的茶树生长较好,茶叶产量高,制茶茶叶质量好.  相似文献   

12.
<正>1苗床建造选择土质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育苗地。做宽2m,长30m,高15cm的苗床,每个苗床中间留30cm宽的排水沟。苗床四周用砖围起,用铁锹将苗床内的土翻松一遍,然后铺厚约6~8cm的河沙,也可将沙与土壤均匀混合铺在苗床。用0.3%的高锰酸钾对苗床消毒后整平待用。2扦插时间在苗木生长的旺盛季节(即6月上、中旬至8月底)进行采条扦插,有条件的可在温室内扦插,可延长育苗时间。3插条选择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芽于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为插穗,长度为8~15  相似文献   

13.
栽培试验证明,铁观音茶树与柿树混交是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建园时采用扦插苗培育茶树,茶树生长状况和加工后的茶叶质量,均优于母株压条法培育的茶树。  相似文献   

14.
细枝茶树是黄山毛峰发源地原栽茶树优良品种,制成的黄山毛峰茶品格独特,品质极优.早在清代乾隆年间,黄山地区便开始用这种自然良种进行无性繁殖扦插育苗.随着现代茶苗的无性繁殖技术发展,如今采用单叶短穗扦插育苗成功,其方法简单、繁殖迅速,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铅笔柏为珍贵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其原产北美,二十世纪初引入我国南京,后来青岛、泰安、北京、内蒙、赣州和近来苏北、皖东北等地均有引种栽培,引仲范围不断扩大。但种源不足,种苗较贵,且种子空瘪粒多,为了加速繁殖,我们在1983年做了枝条扦插试验,现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插床的设置 插床东西向,每床长560厘米,宽75厘米,高28厘米,四周用砖头围起。底部铺5—6厘米厚的蚬子壳,作隔离层,防止下面土壤盐碱和水分上升,中间铺5—6厘米的热土,表层再铺10厘米厚的插壤(基质)。 (二)扦插的基质 分为四种:熟土(莱园土)、细砂、熟土加砂(各一半)、  相似文献   

16.
王芝勇 《中国林业》2009,(15):35-35
茶树通常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云贵高原是茶树的原产地,贵州省金沙县是历史上的贡茶之乡,笔者总结多年的茶树育苗生产实践经验,以福鼎大白茶为例(其他品种的育苗与之类似),将茶树扦插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要求插穗长度为~,上下切口剪成°左右的斜面,斜33.5cm40口方向与短穗叶片方向一致。然而,由于上下切口的斜面占了一定长度,对于某些节间较短的良种材料只能两节为一穗,枝条的利用率大为减少。另外上下切口剪成°斜面,初学者较难掌握,多数初40学者剪出的切口达°~°。在教学过程中,笔6070者想茶树短穗的上下切口是否可以剪成水平状,而不影响扦插成活率,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不足。经扦插试验表明,茶树插穗的上下切口平剪与斜剪的扦插成活率相近,有些品种还略有提高,现将平剪扦插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借助昆虫传播花粉,其后代易发生变异。若采用种子繁殖苗木,则不能保持其原优良品种的特性。且繁殖系数低、速度慢。故茶树良种培育靠扦插育苗来保持其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系数高,扦插密度大,品种纯,长势一致,容易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市场对夹竹桃苗木的广泛需求,采用扦插方法开展了夹竹桃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夹竹桃母树采穗部位、基质配比和穗条粗度对扦插成活率均产生影响。母树上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下部穗条提高20.7%,中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下部穗条提高16.5%;扦插基质以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5:5的比例配制,穗条扦插成活率与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8:2配制的基质及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6:4配制基质相比,分别提高了30.0%和8.2%;2cm粗的穗条扦插成活率分别比2cm穗条和2cm穗条提高24.5%和26.8%。夹竹桃在母树中上部位选用2cm粗的穗条扦插在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5:5的比例配制的基质里,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对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期为甘肃陇南地区茶树扦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甘肃陇南文县,以茶树‘龙井43’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基质及不同外源激素处理。【结果】结果表明:(1)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率、生根长度、生根数量、生根指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2)不同基质对龙井43扦插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基质1(泥炭:珍珠岩=5:1)扦插生根率最高,达到65.33%,基质2(跖石:珍珠岩=5:1)扦插生根率最低。基质1最适宜龙井43扦插。(3)激素浓度对生根率、生根数以及生根指数影响显著,对平均根长无显著影响,激素种类和浸泡时间对四个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最适宜龙井43扦插的季节为夏季,基质为基质1(泥炭:珍珠岩=5:1),最适宜龙井43扦插的激素处理方式为200 mg·L-1ABT浸泡1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