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演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水稻超高产育种演变进程,优化株型,提高光合效率是构建水稻高产的平台基础,没有株型的创新就没有产量的突破,每一次超高产水稻理论的突破都推动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应对人类自身的粮食安全,水稻超高产育种一直是育种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研究课题。综述了超高产水稻的概念、株型发展、育种思路演变的过程,重点分析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存在的问题及育种策略,指出种质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思路创新是实现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评述与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超高产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水稻超高产育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产量指标确定、实现途径、育种目标性状与生态条件的协调选择、广亲和遗传位点的局限性、光敏感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脆弱性、生物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及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与选择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评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生产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发掘与利用优异基因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创新是杂交粳稻取得突破的前提,提出了南方水稻主产区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途径和株型模式,并育成产量潜力12t/hm2的超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建议加强超高产杂交粳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长白1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米是人们的主食。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的水稻新品种选育,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稻超高产育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水稻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是水稻超高产育种必经之路,直立穗型是水稻株型适应超高产要求的途径之一。长白17株型比较理想。产量高,它的选育成功,必将在吉林省中早熟稻区水稻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100,自引:10,他引:100  
水稻单产水平在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两次大的飞跃后,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第三次产量突破将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生物产量是获得超高产的物质基础,优化产量结构是实现超高产的先决条件,利用籼粳稻亚种间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再通过复交或回交优化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水稻生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超高产水稻根系活力及其影响因子,光合作用机理及其产量实现过程,茎的转运和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水稻超高产生理育种要加强产量及其相关生理性状在细胞水平生理过程和形态水平目标性状的构成相互关联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建立实现水稻高产优势的生理学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手段,从分子到群体不同生理层次相互依存关系,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逐步实现水稻超高产设计数字化生理育种。  相似文献   

7.
美国光身稻品种的利用与超高产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现行高产品种的产量已到了很高的平台。结合水稻超高产品种选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二高一早”超高产育种的设想,并就相关种质进行探讨,分析了“中秆高抗倒伏”及“群体高效光能利用”新种质对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性。对Lemont等15份美国大面积推广光身稻品种、特青等73个中国高产品种及双亲杂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杂交玉米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洪 《种子》2005,24(9):92-94
简述了玉米超高产杂交种的含义及其特点,分析了超高产玉米育种计划的制定需考虑的因数及育种中应采用的方法和措施.认为高一般配合力和高特殊配合力方差亲本材料的利用,杂交组合丰产性和耐密性的筛选是玉米超高产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物学报》2011,(5):763
由万建民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已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六章分别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的成就,综述了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超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10.
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途径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玉米生产需求和科研发展动态,对玉米育种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玉米超高产育种目标,阐述了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委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杨守仁  张龙步 《作物学报》1996,22(3):295-304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也是难题。现在我国人口已近十三亿,水委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头。高产更高产,难度越来越大。它的超高产育种,既无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循,就只能摸索前进。  相似文献   

12.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2.37倍,居世界高产大国,总产增长3.13倍,占世界总产的35%,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物育种信息》2005,(8):27-28
在水稻的高产育种理论上,国际水稻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基于新株型的超级稻理论;国内杨守仁先生主张“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方针;袁隆平提出了超高产育种模式,将株型指标具体化。这些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分的有关形态和生理性状,如穗部特性、叶片特性、光合特性、抗虫性、抗病性等进行遗传改良,以达到优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提高产量乃至品质的目的。然而,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小麦育种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育 750 0~ 90 0 0kg/hm2 的优质高产品种和选育 9750kg/hm2 的超高产品种是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 ,在品种类型上优质高产品种可以目前的高产品种类型为主 ,超高产品种则以大穗类型为主 ,并着重对河南省优质高产育种和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攻关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追求水稻高产再高产一直是中国人的夙愿。经过半个世纪长期不懈的努力,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的水稻单产增长了2.37倍,居世界高产大国,总产增长3.13倍,占世界总产的35%,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科技成就。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本文列举了中国对水稻超高产执着追求的实例,回顾了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历程,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提高水稻产量的育种、栽培途径及高新技术的应用,展望了中国稻作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麦超高产育种主要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高产小麦育种是"十五"期间的主要育种目标.选育超高产品种是提高小麦单产的关键.本文就小麦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指标进行探讨,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模式应建立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6,(2):18-18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牵头组织下,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参加协作攻关,至“九五”期末,第一阶段的目标顺利实现,育成了以“两优培九”和“协优9308”为代表的超级稻若干个,在较大面积上单产水平超过10.5t/m^2,比大面积当家杂交稻增产15%。目前,超级稻育种方兴未艾,育种家们正朝着第二期目标而努力奋斗。笔者结合我国水稻高产育种的基本经验和从事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提出了关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物学报》2011,(2):279
由万建民教授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已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六章分别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的成就,综述了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超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抗性育种和新技术育种的理论、技术和经验;下篇十章分别论述了1986—2005年我国水稻育成品种的系谱和选育方法;在附录中还列出了1986—2005年期间育成的2476份常规稻和杂交稻品种的育成年代、育种方法和主要经济性状等信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豆目前单产较低,进口大豆主导国内市场。在详细介绍大豆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同时,着重分析了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光合作用的差异性、稳定性及遗传性,大豆理想株型选育和利用杂交选育及辐射诱变育种,提出中国在大豆超高产育种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新趋势,进而为今后大豆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