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是集食用、饲用、啤用和药用于一身的作物 ,单产一般高出小麦 5 %~ 10 % ,市场价格也高出小麦 10 %左右。大麦具有利用价格较高、能适应种植结构调整的多种要求 ,抗逆性适应强等特点。大麦在我县需求缺口较大 ,仅饲料大麦可发展 1 5万hm2 以上。大麦栽培必须选用优良品种、掌握适期播种、合理运筹肥料、认真防病治虫、及时收割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大麦进行了试管受精的研究,二倍体大麦品种间的试管受精结实率高达81.8%.二倍体和四倍体大麦品种问、二倍体大麦与硬拉小麦属间、四倍体大麦与硬拉小麦属间及二倍体大麦与黑麦属间的试管受精结实事分别为6.7%、15.4%、6.7%和5.1%.从试营种子得到了幼苗,其中二倍体大麦品种间的杂种苗长成植株并结实.  相似文献   

3.
邯郸大麦生产,是国内啤酒工业优质大麦原料的主要产区之一。从1964年以来,啤酒大麦生产出现了三高二低,波浪式的发展,1964~1977年,啤酒工业的大麦原料以国内生产为主、促进了邯郸大麦生产的发展,全区种植面积三十万亩左右,总产3万吨左右,最高的1971年大麦面积曾发展到40万亩,总产3.5万吨。1978年小麦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而大麦收购价格偏低,造成大麦种植面积由40万亩下降到2.7万亩,总产由3.5万吨,下降到2500吨。1983年实行议购议销后,大麦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比小麦高5—10%,又促进了大麦生产发展。全区由2.7万亩,回升到二十万亩左右。总产由2500吨回升到4万吨。1987年进  相似文献   

4.
轮作是控制大范围土传病害的自然屏障。试验(1989-1991)结果表明,冬大麦和冬小麦混作能降低由眼斑病菌(pseuaocercosporellaherpotrichoicles)、镰刀菌(Fusariumspp.)、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mycesgraminis)和丝核菌(Rhioctoniacerealis)引起的茎腐病。前茬为谷类混作的,后茬大麦和小麦健茎数目增加。前作为混作时,大麦拔节期和成熟期Fusariumspp.的发病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大于50%);在大麦成熟期,G.grarminis的发病率从44%(前作大麦)降低到9%(前作混作)。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没有因为前作的不同而明显不同。前作为大麦的混作小麦。眼斑病的发病率增加,且病原菌间发生互作,表明竞争的差异。大麦和小麦连续2年混作,控制病害的效果提高。这种情况下,小麦病害降低的程度与小麦单作施杀菌剂效果相似。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定小麦下胚轴和根组织的病原频率表明:G.grarminis在小麦组织中的频率从14%(前作大麦)和7%(前作小麦)降低到1%(前作混作),Fusarium.spp的频率一般不受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轮作是控制大范围土传病害的自然屏障。试验(1989-1991)结果表明,冬大麦和冬小麦作能降低由眼斑病菌、镰刀菌、小麦全病菌和丝核菌引起的茎腐病。前茬为谷类混作的,后茬大麦和小麦健茎数目增加,前作为混作时,大麦拔节期和成熟期的发病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大于50%);在大麦成熟期.G.grarminis的发病率从44%(前作大麦)降低到9%(前作混作)。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没有因为前作的不同而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江苏省的大麦生产江苏省农业生产发达,复种指数高.无论是稻麦两熟或三熟、棉麦套作.均需生育期短的作物搭配件值。大麦比小麦早熟七天左右,有时单产还比小麦高(据江苏1972-1986年15年的统计.有八年的产量高于小麦),因而大麦在江苏四千多万亩麦类作物中,大麦曾占1500万亩左右.80年代以后.随着三熟制面积的下降,大麦缩减到1100万亩左右.但到80年代中期,由于啤用原料的激增.大麦生产留有回升.但到80年代末,又受进口大麦的冲击,加上供销渠道不畅等原因,大麦面积降到800万亩左右.9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啤用品种的改良…  相似文献   

7.
新消息     
0180 小麦和大麦对土壤中盐分的反应——D.P.Sharma等以小麦品种“HD2009”和大麦品种“DL85”为试材,通过2年田间试验,评价了小麦和大麦对土壤盐分(ECe)的反应,并且找到了ECe值的上限(阈值)。他们利用部分线性回归模式绘出了作物反应曲线。反应曲线标示出了ECe的阈值,ECe低于这一阈值,作物产量不受其影响;而高出这一阈值,产量就要随ECe的提高而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和大麦的ECe阈值分别为4和7ds/m。Ma-  相似文献   

8.
发展大麦生产的优势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麦是位于小麦、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四种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一直被栽培。大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抗旱性和抗盐、碱能力比其它禾谷类作物更为突出。大麦还兼具食用、饲用、酿造以及医药等多种用途,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之一。然而在我们南通地区大麦还远不及小麦、水稻为人们所重视,总体上大麦生产面积呈波浪形下降。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3个大、小麦品种、基本苗、氮肥、磷肥四个因素设三个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棱大麦S500较小麦临麦10号增产31.7%,较六棱大麦94DM3增47.4%,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其它三个因素差异不显著。证明参试品种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易栽培。啤、饲兼用大麦S500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区,具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势,现已成为我省开发奶牛、羊、兔和瘦肉型猪的重要基地。近期内,由联合国贷款,计划发展奶牛2—4千头、奶山羊10万只、肉兔和长毛兔150—200万只、出栏猪80万头,加之原有畜禽的发展,预计需饲料粮二亿多公斤,占全区粮食总产(五亿多公斤)的40%左右。为满足上述需要,腾出更多的玉米、小麦、红苕等饲用粮作食用和其它之用,急待寻求新的饲料资源,开发大麦生产。大麦的饲用价值及利用方式大麦用途广泛,主要作畜禽的优质饲料。全世界大麦饲用量占总产量的80—90%,我国  相似文献   

11.
2.2 德国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加工发展特点。2.2.1 德国农业产业结构.2.2.1.1 种植业产业结构。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来看,总的趋势是:小麦、玉米和油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德国统一后,1990—1998年的统计数字表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最大,为20.5%,其次是小麦和油菜,分别为14.2%和6%;大麦、马铃薯和甜菜的种植呈下降趋势,1990—1998年,大麦种植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14%,其次是马铃薯和甜菜,分别为13%和9.2%。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与大麦杂种植物的选育栽培大麦具有抗病性和蛋白质成分等对小麦有益的遗传特性;黑麦属和冰草属(Agropyron)等均有望作为小麦新的基因供给源。最近有将大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导入小麦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选育适合于北陆地区的早熟小麦品种材料。为了将大麦遗传特性引入小麦,首先必须获得两者的杂种。1973年首次获得此杂种。但是,多数都是以大麦为母本,小麦为父本进行正交,而反交很难获得杂种。大麦(z)X小麦()的杂种,其自身就是重要的研究材料,但通过回交将遗传特性引入小麦时,由于母本大麦细胞质和小…  相似文献   

13.
闽诱3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4年5代选育而成的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籽粒淡黄色.千粒重历年平均39.4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10.7%,16种氨基酸含量为9.2283%.适合酿造啤酒和作为猪饲料.经过1992年和1993年福建省区域试验,表现早熟、秆矮、抗倒、生长整齐等特点,亩产两年分别比莆大麦4号增产9.4%和5.8%.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体繁茂、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适作为草食动物的优良青饲料以及人类特殊营养保健品“麦绿素”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4.
小麦—大麦附加系和重组系的产生及其利用K.W.Shepherd等小麦一大麦杂种的产生自Kruse首次对大麦与小麦杂交成功之后,有关这方面研究成功的报道很多。但是,由于这些杂交都是用大麦作母本,易引起心皮化问题,迫使人们改用小麦作母本,进行更加困难的杂...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日本小麦品种(Triticum aestium L.)和球茎大麦(Hordeumbulbosum L.)的四倍体无性系之间的配合力。为了改进小麦的杂交程序,研究了化学物质在小麦单倍体产生中对小麦配合力的特殊作用。测定了32个小麦品种,有22个是可配的、结实率10.4%-45.9%。这些可配品种在系谱上衍生自日本地方品种的杂交后代。用球茎大麦基因型作父本也极大地影响小麦品种“Fu—kuokomugi”的种子结实、结实率4.1%-50.0%。然而,当用球茎大麦最有希望的无性系授粉时,Haruhikari的不可配性乃无法得到令人满意地克服。在交杂程序上,随着授粉前应用2,4-D处理大大地提高了Fukuhokomugi的结实率,但似乎也不能有效地降低Haruhikari的不亲和性。这些研究结果证实,用可配的小麦基因型作为启动材料时,可以应用球茎大麦产生的单倍体的方法于改良小麦单倍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黑大麦新品种,系(利马黑大麦×舟麦2号)杂交育成,中高杆,茎杆粗壮,抗倒伏,属二棱大麦,早熟,长芒大穗,大粒型,千粒重44~50g(南昌,甘肃)。成熟后期穗、颖、芒和籽粒转为黑色。是研制黑啤酒和开发系列营养保健品、饮品的特种资源。对黑大麦新品种籽粒主要营养成份及氨基酸组份测试结果表明,黑大麦籽粒中“三高”(蛋白质、纤维、维生素)营养含量比普通大麦含量高,其中蛋白质11.17%,提高2.85%;纤维6.63%,提高13.18%;核黄素2.44mg/kg,提高34.07%。主要矿物元素中,以Ca含量高(701.4%mg/kg)比普通大麦提高9.42%,比玉米含量高2.5~3倍。对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测试结果,黑大麦具有14种氨基酸含量明显比普通大麦高2~10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含量0.4999%,提高7.9%;含硫氨基酸平均提高10.4%以上,羟基类提高8%以上等等。因此,黑大麦营养价值比普通大麦还好,可开发珍珠米、麦片、面包、糖浆、大麦咖啡等饮料和婴儿食品,亦可用作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及肝病等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小麦和大麦杂交种的结实和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温度对两个春大麦品种(Betzes与Marlonvasari50)和一个小麦品种“中国春”(CS)相互杂交后杂交种的结实和胚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评估.将分离的分蘖移置于人工控制环境下的营养液中进行授粉.该人工控制环境的昼夜温度分别为12℃、15℃、18℃、21℃,光照强度为300001x,相对湿度为80%。当以大麦做母本时,低温处理(12℃、15℃)结实率最高,而反交则相反.在中国春×大麦(CS×Betzes)杂交种中,最高温度处理21℃下杂交种的结实最好.低温处理使胚发育迟缓.发育成杂种株数最多的分别是18℃、21℃处理下大麦×小麦、小麦×大麦的杂交种.大麦×小麦的杂种胚萌芽成功,长约1.5mm;小麦×大麦的杂种胚也萌芽成功,长约1.0mm.大麦×小麦的杂交种中,可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最小胚为0.57mm长;小麦×大麦杂交种中,可发育成杂种植株的最小胚为0.51mm长.  相似文献   

18.
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0.04%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浙皮1号植株,诱发产生农艺性状变异。然后通过对有益变异性状的选择、比较、鉴定,快速培育出丰产性明显优于亲本的二棱皮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经连续两年的省品种区试,闽诱3号比对照莆大麦4号平均增产7.6%;在较大面积生产上一般单产为3~4.5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10%左右。同时由于闽诱3号麦苗生长快、繁茂性好、麦草产量高,且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SOD酶等,除供作传统的籽粒生产外,还是研制“麦绿素”等营养保健品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19.
大麦是我省的传统作物之一,作为粮食和饲料,曾起过积极作用。解放前,种植大麦是以救饥食用为主,解放后直至1980年粮食生产有较大的增长,啤酒、饲料工业开始建立和逐步发展,大麦除食用外,部分当作饲料及酿制原料。由于大麦单产水平低于小麦,价格又低,加之流通渠道不畅,长期处于自给性生产。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地区大麦上主要发生有大麦条纹病、黑穗病等多种种传病害,其对该区大麦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现对大麦条纹、黑德等病害已有了诸多研究,并已取得成功经验。本文以浸种灵为主治药种,辅混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其不仅保持了原有的杀菌活性,而且还可具有增强大麦抗逆,抗倒和增产的的功效。1材料与方法试验均在盐城市农科所试验场进行,土壤肥力中等,管理正常。1996年设置处理有①10%浸种灵(EC)种子虽0.02%直接拌闷6h;③4%浸种灵咱制粉剂)种子量0.05%直接拌闷6h;③4%浸种灵(自制粉剂)种子量0.05%加用885粉剂0.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