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鳞茎由肉质鳞片抱合而成.鳞片可食用,也可以入药。对于百合繁殖方法.目前产地药农大多仍采用种子繁殖和小鳞茎繁殖。种子繁殖时间长.见效慢;而小鳞茎繁殖投入大,成本高,均有繁殖系数低,扩繁速度慢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百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鳞茎由许多肉质鳞片抱合而成,鳞片可食用,也可以入药。百合繁殖方法,目前产地药农大多仍采用种子繁殖和小鳞茎繁殖。种子繁殖时间长,见效慢,而小鳞茎繁殖投入大,成本高。近几年,我们通过实践证明,百合繁殖用鳞片扦插,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能大大提高繁殖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百合播种后须经数年培育才能获得商品鳞茎。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先获得种球(也可采用种子繁殖获得种球),然后将种球栽入大田长成商品百合。种球是用各种繁殖材料先培养成50~100克的小鳞茎,所需年数因采用的繁殖器官不同而异。下面简要介绍种球培育的5种方法:一、珠芽培育法此法适  相似文献   

4.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Ⅳ):种子萌发的动态形态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百合形态成熟的种子,其胚为未分化出明显子叶,胚芽胚根的不完全胚,随种子的萌发而分化成成熟胚。正常在播种后第2-3天,就可分化出明显的圆丘状的胚芽,由胚芽分化出第一营养叶原基。在条件适宜时第一营养叶原基发育成真叶。条件不适宜时,第一营养叶原基不发育,呈休眠状诚。子叶吸器的先端不伸长,仅包被在胚乳内,吸收胚乳营养供种子萌发用,使子叶呈留土类型。胚根不继续分化,而是其上产生不定根。  相似文献   

5.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Ⅲ):毛百合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毛厚合花大,吴钟形,1-12朵顶生,色鲜艳,橙色,橙红色至红色。毛百合主要分布在中国并北地区,其抗寒性很强,是百合属中培育抗寒品种的优良亲本之一。研究结果表明:(1)毛百合种子萌发为留土类型,种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0℃温度下,种子7-10d既开始萌动,总萌发率可达80%以上。(2)实生小鳞茎在25℃左右适宜真叶萌生,但经2-5℃低温处理1-2个月可在较短时间使95%以上的小鳞  相似文献   

6.
百合是越冬栽培的作物,田间管理要按生育期进行管理,进行有效的栽培管理才可以让百合正常的生长;百合播种后需经数年培育才能获取商品鳞茎,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或用种子繁殖先获得种球,然后将种球栽入大田。  相似文献   

7.
<正> 1 鳞片繁殖法 当百合收获后,选择生长健壮、无损伤和无病虫危害的大鳞茎,切去基部,留下鳞片,晾干数天。在整好的苗床上按15厘米的行距开横沟,沟深约7厘米左右,然后每隔3~4厘米向横沟里摆入鳞片1块(置放时鳞片顶端朝上),栽后覆土3厘米厚,土表层上面再覆盖一层稻草。鳞片栽种后当年生根发芽,第二年春即可长出幼苗,再培育两年,地下鳞茎个体重达50克左右时,即可成为百合良种。采用鳞片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百合以鳞茎供食用或药用。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是近年来农民朋友广为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但是由于农民缺乏百合良种的培育技术,靠购买百合良种种植,不仅增大了种植成本,还不利于百合产业  相似文献   

9.
经多年试验,在湘西众多野生药百合资源中,成功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湘西药百合。其叶姿娇美,叶色常绿,基生叶簇生,单株花多、花大而娇艳多姿。作为地被植物栽培,叶片能覆盖地表;作园林观花栽培,既可观叶。又可赏花。该品种可用种子、鳞片、鳞茎芯、小鳞茎、茎秆繁殖,也可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在其生育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水肥、栽植、采种和清园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并适时合理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百合快速繁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百合的9个优良品种快速繁殖条件优化的研究表明,不同百合品种的鳞分化小鳞茎能力有一定差异,高者达86.0%,低者仅13.0%;低温处理可大大提高鳞片的分化率;不同部位的百合鳞片分化小鳞茎的能力不一,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百合鳞片分化能力和小鳞茎增殖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3种百合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百合组培快繁体系,以东方百合‘索邦’、野生淡黄花百合及新铁炮百合‘雷山3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组培苗继代增殖和鳞茎增大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0.01 mg/L NAA+60 g/L蔗糖;适宜‘索邦’、‘雷山3号’鳞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MS+2.0 mg/L 6–BA+0.3 mg/L NAA和MS+0.5 mg/L 6–BA+0.2 mg/L NAA;适宜这3种百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适宜‘索邦’无菌苗鳞茎增大的培养基为3MS+0.5 g/L AC+3.0 mg/L PP333+8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2.
食用百合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合是单子叶埴物亚纲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值物,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甚高。根据用途可分为药用百合、食用百合和观赏百合。我国食用百合的主要品种有甘肃兰州百合、湖南邵阳百合、江苏宦兴百合,以兰州百合品质最好,兰州百合是一种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优良食用品种,鳞茎瓣厚、丰润、口感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淡黄花百合的鳞片、叶片、叶柄为外植体,“一步法”获得丛生小鳞茎及其再生植株,建立了淡黄花百合的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鳞片为最佳外植体,MS+6-BA 2.0 mg/L+NAA 0.3 mg/L为小鳞茎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最高达到95.0%,平均小鳞茎增殖系数最高可达8.6;叶片、叶柄最佳小鳞茎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  相似文献   

14.
百合鳞片繁殖小鳞茎是选用成品百合大鳞茎作材料,剥取外部鳞片,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鳞片基部剥伤处维管束周围的细胞在外伤刺激作用下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愈伤组织产生带根的小鳞茎,将其从鳞片上掰下,即成独立的个体。但鳞片种植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成活率较低,不能保证全苗,榆中县农技中心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水浇地百合大畦全膜覆盖鳞片繁殖小鳞茎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以兰州百合的鳞茎增殖为基础,进行了离体微繁研究。鳞茎增殖的适宜激素组合为0.9mg/LBA 0.1~0.2mg/LNAA。培养基中总离子浓度和氮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兰州百合增殖,3种基本培养基N6、MS、和1/2MS以N6增殖效果最好。适当提高糖浓度对鳞茎增殖有促进作用,在各处理中以蔗糖浓度为40g/L增殖倍数高。兰州百合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1mg/L,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6.
不同激素对龙牙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NAA、IAA、IBA、6-BA、PP333和生根粉6种激素对龙牙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得出NAA120—150mg/L对龙牙百合繁殖的效果均好于其它各种激索,增殖系数均在1以上。小鳞茎芽平均直径在5mm以上,发根小鳞茎平均长根1.9条。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百合贮藏方法贮藏百合一般采用地窖(坑)沙藏法,也可采用筐(箱)室内贮藏法,具体做法是: 1.采收。当百合植株枯萎、地下鳞茎成熟时,选晴天采挖,这时采收的鳞茎产量高、质量好、耐贮藏。然后切除地上部分和须根、种子根。  相似文献   

18.
4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 优点 平贝母有性繁殖可明显提高繁殖系数.每株平均可产种子230粒,按87%出苗可成苗200株;而单株鳞茎所产的子贝按100%成苗,大鳞茎为21株,中鳞茎为16株,可见单株种子繁殖系数是鳞茎繁殖系数的4~5倍.种子繁殖的鳞茎做种栽,可提供抗病力强和无病种栽,尤其对防治菌核病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清河 《甘肃农业》2014,(22):82-83
观赏百合的7个主栽优良品种组织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鳞片分化小鳞茎能力有一定差异,高达86.0%,低仅13.0%;不同部位的百合磷片分化小鳞茎的能力各异,分化能力强弱依次为中部、外部、内部,生长调节剂优化配比为BA0.5毫克/升+NAA0.05毫克/升,最佳的小鳞茎继代增殖配比为BA1.0毫克/升+NAA0.05毫克/升。  相似文献   

20.
一、兰州百合鲜鳞茎的贮藏 1.塑料袋短期贮藏法兰州百合鲜鳞茎收获或购进后,若在50天之内食用,可直接将鲜百合装入塑料袋中,封好袋口,放在阴凉处,冬季温度不低于0℃,随用随取。 2.窖藏法选用地瓜窖、马铃薯窖等多种土窖,先把窖内残物清除,铲去一层旧土,用硫磺薰蒸1~2小时或喷杀菌剂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