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量对“南粳5055”直播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南粳5055”品种特性,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该品种在江阴市作直播的适宜播种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粳5055”在江阴市作直播种植,播种期在6月10日左右,每667 m2播种量以3 k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优良食味粳稻的光合特性,进一步挖掘南粳系列水稻光合潜力,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5055及其母本武粳13和父本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类囊体膜蛋白组分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粳5055在生殖生长期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高于关东194,略低于武粳13;南粳5055在完熟期的结实率与千粒质量接近武粳13,高于关东194;温和蓝绿胶电泳结果表明,南粳5055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光系统I复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南粳5055具有较高的Lhca1和Lhca2蛋白含量,而光系统II中心复合物和捕光色素II复合物等其他复合物含量均低于武粳13。说明南粳5055的光合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与母本武粳13较为接近,南粳5055在孕穗期和乳熟期保持相对较高的光系统I复合物含量,且在生育后期具有高效的热耗散能力可以避免光抑制的发生,推测这可能是该品种能保持高效光合特性的物质和代谢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在苏中沿江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南粳5055为对照,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和南粳3908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2019年优质食味水稻示范推广品种,南粳46可作为特优质稻米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南粳5055水稻与宁麦19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南粳5055水稻、宁麦19小麦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新引进的16个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泰州及江苏苏中地区老百姓口味的优质粳稻新品种。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武5245、农粳1402等品种产量较高,南粳5055、南粳4924、宁5718、农粳1402等品种米质较优、口感佳。  相似文献   

7.
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总结了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料运筹、定量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南粳5055在江淮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优质粳稻“南粳505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优质粳稻"南粳5055",阐述了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料运筹、科学灌水、病虫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南粳5055蒸煮食味品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米香基因badh2成功导入南粳5055中。在分子标记对目标基因进行前景选择的同时,利用《NY/T 1433-2014》推荐的48个以及作者实验室筛选的31个SSR标记进行背景检测;在BC3F2世代,筛选出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一致的单株,结合农艺性状筛选及品质分析,获得所考察性状与南粳5055一致且携带米香基因的南粳5055新品系;并就背景选择中不同来源分子标记对江苏粳稻品种的鉴别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桐城地区的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在中等栽培条件下进行对比示范。结果表明,皖垦粳产量表现突出,生育期适中,综合表现优,可推广应用;未来1221、宁香粳、武运粳5297、宁粳8号、南粳5055、武运粳31在生育期、经济性状、适应性、丰产性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建议在本地区可示范推广;南粳3098、皖垦粳11036、青香软粳、南粳46、南粳5055米质优、米饭清香爽口,建议在本区域进一步示范,实行订单生产。  相似文献   

11.
南粳390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南粳5055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综合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优的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性中等偏上,生长势旺,成穗率高,穗型大,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强。该品种在中高肥力水平下9 750 kg/hm~2以上的穗粒结构为有效穗数300万/hm~2以上,每穗总粒数130~140粒,结实率90%~95%,千粒质量28.0 g左右。南粳3908不仅保留了南粳5055的优良食味特性,直链淀粉含量偏低,米饭晶莹剔透,冷而不硬,口感柔软滑韧,富有弹性,而且穗颈瘟抗性明显优于南粳5055,穗型大、千粒质量高,此外,该品种叶色较淡,同样产量水平下比南粳5055省肥,适合在江苏沿江和苏南地区作优质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稻米口感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筛选出泰州及江苏苏中地区适宜老百姓喜欢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对新引进的16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对收获的稻米进行品尝,试验结果表明,南粳5055、宁粳8号、武5245、农粳1402等品种产量较高,南粳5055、南粳4924、宁5718、农粳1402等品种米质较优、口感佳。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泰兴市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水平,特进行了水稻新品种(系)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武运粳24"、"宁粳9213"、"南粳49"可扩大示范种植,"南粳5055"可作为优质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水稻优质晚粳新品种南粳5055在昆山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提出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姜堰市2012年水稻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姜堰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水稻品种,从有关科研育种单位征集了27个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熟晚粳扬粳4227、扬粳4038、南粳5055可在姜堰市通南地区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扬州市近年主栽的6 个水稻粳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得出武运粳23、南粳44、南粳5055 及武运粳24 为中感类型品种,南粳9108 和淮稻5 号为易感类型品种。其结果对今后扬州市水稻品种布局及纹枯病防治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粳2728是以武粳15为母本、南粳505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良食味中熟中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南粳2728的特征特性,总结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适宜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南粳2728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扬州市近年主栽的6个水稻粳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得出武运粳23、南粳44、南粳5055及武运粳24为中感类型品种,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易感类型品种。其结果对今后扬州市水稻品种布局及纹枯病防治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如皋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比较了17个水稻品种的田间种植表现。结果表明:17个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在154~164d,以南粳3908、宁粳8号、常农粳10号、镇糯20号、南粳5055较长;株高在89~115cm,以常农粳10号、淮稻20和宁粳8号较高;有效穗数在307.95~406.8万/hm2,以华粳8号、南粳5055和淮粳1309较多;穗总粒数在101.5~148.1粒,以淮稻20、丰粳3227和镇糯20号较多;结实率在90.1%~97.2%,以盐粳13号、宁粳8号和淮稻18号较高;千粒重在24.6~29.5g,以宁粳8号、扬粳805和南粳3908较重;产量在9 320~11 280kg/hm2,以镇糯20号、宁粳7号和宁粳8号较高。综合比较表明,南粳5055、南粳3908、宁粳8号、宁粳7号和镇糯20号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如皋市及相应生态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南粳5055"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为优质食味品种,以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为主要试验区,机插栽培时间通常在5月份。为了解决当前机插栽培中水稻成穗数不足而影响水稻产量的问题,进一步推广应用优质粳稻"南粳5055",文章结合试验研究对其栽插行距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为同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