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多维防护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及两国石油企业在管道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标准在规范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管道安全保护的实例和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当前在油气管道安全保卫的通常做法,对改进和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即从建立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职责、建设安全防护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油气管道安全,完善油气管道现行标准体系,综合研究了油气管道领域及地铁建设领域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分析了中国地铁工程建设和防护经验,调研了邻近区域内地铁与管道相互关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地铁施工阶段与运行阶段对管道建设和运行的影响,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角度提出了油气管道与地铁相互关系标准的制修订建议。研究表明:油气管道领域缺少邻近地铁时管道与地铁相互关系及防护措施的标准,无法对管道安全进行有效保护,应该从地铁施工时沉降及位移量的控制、地铁与管道安全间距、防护措施、沉降及位移监测、杂散电流防护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条款。  相似文献   

3.
陈鹏  李永缙  张伟 《油气储运》2014,(11):1244-1249
中国石油油气管道SCADA系统存在安全防护及管理相关标准缺失,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不足等问题,严重威胁国家的能源安全。为此,在充分调研油气调控业务流程、油气管道SCADA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电力行业电力二次防护方案及美国石油协会(API)的相关安全标准,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系统安全区域的划分,明确了各安全区域的防护方法,加强了重点安全区内的安全防护能力,形成了多层防护手段。提出了油气调控领域“分区分域,物理隔离,多层防护,纵向加密”的安全防护方针,从而强化了油气管道SCADA系统的边界安全,提升了系统内部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了核心数据、控制指令、机密信息不被攻击者窃取或破坏。  相似文献   

4.
美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油气管道安全立法有几十年的历史,管道安全法载入联邦法典.2002年通过了增强管道安全性的法案,2006年又通过了管道检测、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美国运输部的管道安全办公室和国土安全部的运输安全管理局采用系列战略促进管道公司遵守安全标准,增强对油气管道防恐怖袭击的监管与指导.美国还通过建立统一呼叫系统、国家管道地图系统、公众教育机构等促进管道安全.从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立法、联邦机构对油气管道的管理模式及其活动以及各州对管道的管理等方面,研究了美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介绍了我国与管道安全有关的法规,指出我国可以从美国对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中得到启示,重视油气管道安全的立法,完善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默  曹鹏飞  潘腾  徐亮  刘江 《油气储运》2012,31(11):823-826,888
基于美国ASMEB31.8-2007、加拿大CSAZ662—2007、澳大利亚AS2885.3-2001、国际ISO13623—2009及中国GB50251--2003、SY/T5922--2003、SY/T5536--2004、SY/T6069--2005等标准,从截断阀和安全阀设定压力、压缩机站建筑设计、压力控制和保护程序、紧急停车系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了国内外标准之间的异同点,介绍了国外标准在投产延迟管道再试压、压力控制和保护设备检验、设计工况变更和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审查等方面的先进理念,针对我国油气管道工艺运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出了具体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气长输管道的技术现状及差距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总结了我国在油气管道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将我国油气长输管道输送技术及管道保护与检测维修技术、运营管理技术与国外管道先进技术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崔红升 《油气储运》2003,22(1):56-58
总结了国内外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管道检测与防护及管道运营管理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管道技术发展的差距,提出了目前国内油气输送及管道检测防护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今后管道科研攻关领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目前现行的管道缺陷评定技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管道工业发展的需要,建立适用于管道行业的缺陷评定标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国外适用于油气管道缺陷评定的先进方法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讨论了目前缺陷评定技术的最新发展,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油气管道缺陷评定规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输油气管道河流顶管的特点是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岩性变化大,地下水压高,对设备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长输油气管道顶管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标准至关重要。结合国内顶管工程特点,从地质勘察的深入程度、岩土物理力学指标、顶管设备选型、设备配置最低要求、风险分析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我国顶管工程标准与德国DWA-A 125E《顶管及相关技术》、美国ASCE 36-01《微型隧道铺管标准施工指南》及日本メカニカルブラインド-2003《封闭式机械推进施工法》等标准的差异,并对我国相关标准提出修订建议:根据地质的复杂程度与难易程度,对顶管工程进行分级;岩土试验项目应根据岩土性质确定,并增加磨蚀系数这一重要参数;在设计时需要明确给出顶管设备配置的最低要求,增加风险分析方面的内容。同时,指出我国与国外油气管道顶管工程标准在理念上的不同是:国外顶管标准注重工程风险分析与评价,国内注重顶管实施细节。  相似文献   

10.
美国油气管道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美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机构DOT、OPS和TSA及其促进管道安全的措施:建立统一电话报警系统、国家管道地图系统、管道安全促进组织等。阐述了美国油气管道基本法规《管道安全法》《美国联邦规章》《管道安全改进法案》和《管道检验、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的主要内容。研究了与油气管道行业紧密相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美国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模式。研究美国油气管道的管理理念,借鉴其标准规范和经验做法,对于制定我国油气管道行业标准发展战略,建立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油气管道法规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四毛  蔡亮  李斌  赵磊  李哲 《油气储运》2014,(6):640-642
我国管道控制室工程建设、运行控制和防爆设计等方面的标准较为成熟,但其管理类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将我国与美国有关管道控制室管理标准的关键技术进行比对,显见美国管道控制室管理标准更加系统、完善,主要表现在:美国标准明确了管道控制室和轮班制术语,针对管道控制室人员职责和变更管理的规定严格细致,建立了油气管道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体系和人员疲劳风险管理体系等。基于此,提出借鉴美国管道控制室标准的先进性,提高我国油气管道运行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险分析的管道检测(RBI)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许多老管道普遍存在着老化、腐蚀、事故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输油(气)生产的安全,急需开展管道的检测评价工作。为避免以往检测的盲目性、无序性、投入大、准确性低等弊端,提出了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之上的管道检测(RBI)与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最新进展,介绍了国内外管道检测标准的制订情况,提出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油气管道风险防控,将完整性管理理念引入中国管道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先进方法,结合中国油气管道实际情况进行再创新:制定了覆盖管道建设、运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的“564”完整性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了包含管道完整性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推广应用的全链条组织架构,形成了完备的完整性管理数据、标准、技术及人才保障体系。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提升了管道本质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实践中形成的模式、标准规范不仅确保了油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4.
高压输电线和交流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加快了公共能源走廊的形成,其与埋地油气管道交叉、并行或者靠近引发交流干扰腐蚀问题,威胁管道生产安全,世界各国相继颁布了交流干扰腐蚀判断准则和相关标准。对于无阴极保护的管道系统,多采用交流感应电压、交流电流密度进行判断;对于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系统,多采用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密度之比进行判断。对于新建管道系统,避免公共能源走廊内交流干扰腐蚀最直接的方法是消除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等埋地管道的交流干扰源;对于在役管道系统,通过屏蔽网或者排流措施等减缓交流干扰腐蚀。对于交流腐蚀如何对阴极保护系统产生影响以及利用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密度评价交流腐蚀速率仍存在诸多认知空白有待填补。同时,需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与油气管道的安全距离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油气管道工程用钢管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跟踪研究了国内外油气输送钢管的基础标准、具体工程的管道技术条件及通用管材技术条件的最新发展,并分析了其特点、关系及差异,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表明:基础标准发展变化快,内容系统,适用范围广,但指标低且不具体;重要的油气管道工程必须在基础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点,提高或补充相关技术要求,制定具体工程的管材技术条件;通用管材技术条件是基于基础标准补充制定的,但不针对具体管道工程,需要结合具体管道工程给出钢管数据单,确定必要的技术指标并补充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油气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成果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差距,强调了油气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油气管道风险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宫敬  徐波  张微波 《油气储运》2020,(2):130-139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油气管道运行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形成以智能管道、智慧管网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从管道运行工艺角度对中国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①从智能管道的定义、国内外智能管道的发展现状以及油气管道智能运行的物联网基础与技术准备3个方面论述了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及所需实现的功能,指出智能管道在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性是智能管道建设的核心问题;②探讨了天然气管网数据、建模及计算复杂性的根源,明确了智能管道、智慧管网的建设思路;③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例,阐述了中俄东线智能运行的目标、基础以及工艺运行智能化组成的设想,其中工艺运行智能化组成包括管道工艺仿真系统建设、基于管道数据的数字孪生体构建以及综合运行调度和可靠性评价。最后,针对智能管道技术发展与应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给出几点认识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俄油气管道运行标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中俄原油管道安全运行,全面梳理了俄罗斯油气管道运行标准。从管道试压及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运行技术4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和俄罗斯管道运行标准的差异。系统阐述了俄罗斯标准的先进性,包括管道投产延迟条件下重新试压、运行管道强制性试压和周期性试压、清管作业、输油站紧急停输准则、混油控制切割和掺混、压缩机异常条件操作程序和辅助设备检验等。建议借鉴俄罗斯标准对我国油气管道运行标准进行修订。(表1,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