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催青是一项时间短、要求高、技术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正确的催青,不仅能够使蚕卵按预定日期孵化,而且能够实现孵化齐一,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从而达到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之目的。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市多年来均是采用传统的杠炭升温、煮火补湿,土风扇、冰砖降温催青方法,孵化不齐,  相似文献   

2.
蒋定超 《蚕学通讯》2005,25(1):15-18
通过对电自控升温补湿设备与传统的火缸(杠炭)升温补湿的温、湿度分布均匀度和催青成绩比较,结果说明电自控升温补湿催青质量明显优于火缸(杠炭)升温补湿,具有较高的经济、环保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补催青是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补催青需加强催青蚕种的黑暗处理、温湿度的调节,尤其是补湿是补催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如东县蚕种催青室建于70年代末期。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几十年来除升温设备由电热管换成空气加热线外,其降温、补湿。气流交换等设备及基础设施一直沿用至今。设备的落后和不配套,给催青工作造成很大被动。催青环境中,气流回旋不畅,温湿度分布不均匀,蚕种胚子发育开差很难调整一致。技术措施难到位,催青质量不稳定,蚁蚕一日孵化率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锦梅 《江苏蚕业》2006,28(2):34-35
<正>催青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工作,催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蚁蚕孵化的齐一、孵化率的高低、蚁蚕体质的强弱、蚕茧产量高低、茧质的优劣等。 1 掌握合理的环境条件 1.1 温度催青温度直接影响到催青过程的长短,蚁蚕一日孵化率高低,孵化的齐一,蚕体的强弱,以及化性  相似文献   

6.
张玉琴 《北方蚕业》2005,26(2):52-53
蚕种催青是蚕桑生产上的重要工作,它责任大、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随着省力化的普及应用及规模生产的需要,蚕农对催青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蚕种孵化率是检验蚕种催青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虽然孵化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科学的催青方法和合理的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弥补蚕种内在质量的不足。多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学习和总结,催青质量不断提高。我市年发蚕种10万多张,单期催青蚕种5万余张,一日孵化率均达90%以上,实用孵化率98%以上,蚕农反映较好。笔者根据多年催青实践,就如何做好蚕种催青工作谈几点看法。1提前做好催青准备1.1检修设备我市催青室建设较早,设备较为落后,采用电热风器加温、电热补湿器补湿、人工控制。每期催青前,我们都要组织水电工对电路、水路、热风器、补湿器、灯具设施检查、维修、调试,确保催青工作安全顺利进行。1.2消毒整理提前对催青室里里外外、催青用具等彻底地打扫、清洗,然后用有效氯1%消毒液及毒消散先后消毒两次,并将其它催青用品如遮黑布、领种布等清洗干净备用。这项工作在催青前十天结束,然后开门窗排净室内消毒残气。1.3培训人员由于催青工作时间短、待遇低,催青人员很难固定,每期培训均有一些新手,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催...  相似文献   

7.
孙佳惠  于廷高 《蚕学通讯》2000,20(1):27-28,30
以前,普遍推行普通催青技术,主要依靠人工气象调节进行技术处理,工作强度和难度大。为改进催青技术,提高催青质量,促使孵化齐一,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三台县丝绸公司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制了微机智能测控自动化催青设备,用于省内有关县、市蚕种催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项技术报告于后。1 微机智能调控自动化催青设备组 微机催青系统由单片机,测控箱(两者合成控制柜),空调器,负离子补湿器,温、湿传感器,电脑打印机等部份组成。2 微机智能测控催青机理 首先把催青中各阶段胚子发育所需的温、湿度及光照标准编入…  相似文献   

8.
精心蚕种催青 做好蚕种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蚕种催青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蚁蚕的整齐、强健,是蚕茧优质丰产的基础.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变更,蚕桑生产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变化,目前多数为联户共育、分户饲养.因此,蚕种催青始终要把提高一日孵化率放在首位.同时,又要兼顾蚕农领种方便.多年来,我县催青种不仅孵化整齐,一日孵化率也高,春期98%左右,夏秋季95%以上.一、精心组织,把握关键,提高催青质量  相似文献   

9.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彩莲  孙峰 《四川蚕业》2000,28(3):29-31
<正> 近年来,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95%,高的共育室达98%;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  相似文献   

10.
<正> 蚕种孵化好坏,固然与蚕种质量、冷藏及催青技术等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可忽视补催青工作(包括转青后领种途中),如处理不妥,同样会影响蚕卵的孵化。就我县近几年统计,几乎每一蚕期都有一定数量的蚕种不孵化,或孵化率甚低。为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作了这方面的试验和调查,以探讨补催青环境与蚕种孵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家蚕催青温湿度控制性别性状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潘庆中等首次报导家蚕品种Sch具有催青温湿度敏感,能够抑制杂交一代雌蚕孵化的性能。在25C相对湿度(RH)80%催青,蚕卵孵化率87%;在30C、RH60%催青孵化率5.7%。杂交新一代新九()×Sch(),(用30C、  相似文献   

12.
将原原(蚕)种放置在4种不同环境条件中进行催青,研究温湿度对蚕种一日孵化率及蚁蚕生命力的影响.控温补湿(A 处理)和控温不补湿(B处理)条件下,催青经过9d;自然温度补湿(C处理)和自然温湿度(D处理)条件下,催青经过8d.各处理蚕种见点到转齐时间都为26h左右,A处理的一日孵化率和蚁蚕96h绝食生命率都为最高,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熊彩珍 《蚕桑通报》1999,30(2):37-38
一日孵化率的高低直接体现蚕种质量,反映催青技术,最终影响蚁体强健度及蚕茧产质量。转青齐一的蚕种分发到各农户后达到一日孵化率高、蚁体强健是每个蚕种生产和催青技术人员所期盼的。但是,影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多年的孵化调查,发现同一批蚕种,...  相似文献   

14.
李宁  李清明 《北方蚕业》2009,30(4):64-64,67
蚕种催青的环境条件设置是决定蚕种孵化率、孵化整齐度、蚁蚕强健度和蚕茧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催青最早使用的带有烟囱炉子来升温,条件稍好的安装空调来升温、降温,调种、摇卵手工操作1日进行3次,工作量大,对温湿度的控制精确度差,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四川蚕业》2015,(1):27-29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联系蚕种催青与孵化的关键环节,补催青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是决定蚕体发育是否整齐、蚕体强健与否、蚕病发生率高低等的重要因素,与广大蚕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本市有蚕农反映蚕种孵化率不高 ,并有逆出或不出现象 ,尤其是秋蚕。他们认为是蚕种质量不好。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除在蚕种催青中进行种质调查外 ,发种后对有关乡镇各批次蚕种的补催青及孵化率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结果表明 ,绝大部分小蚕共育室的补催青等工作做得比较好 ,各批次蚕种一日孵化率均达到 95% ,高的共育室达98%以上 ;但是也发现少数蚕农对蚕种补催青工作不够重视 ,从而影响了蚕种的孵化。1 影响蚕种孵化率的原因1.1 领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1 领种时装得太多 一只领种框或黑布袋装50 0张以上 ,多的甚至达 80 0张…  相似文献   

17.
<正>原种催青是按照蚕种生产计划预定的饲育日期,将蚕种放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遵循蚕卵胚子各发育阶段的生理要求和化性变化规律,给予合理的环境条件,使其顺利发育,并在预定日期齐一孵化的保护技术。原种催青比之普通种催青,在控制孵化日期和催青条件上更为重要。正确进行催青期温、湿、气、光的调节和其他技术处理,对提高蚕种的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具有较大作用。1调好起点胚子催青前,进行起点胚子的调整,是取得孵化齐一  相似文献   

18.
李红 《四川蚕业》2012,40(2):20-21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到蚕种的孵化率、孵化整齐度、蚁体的强健、抗病能力的强弱,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因而改善蚕种催青条件,运用科学的催青方法,确保胚子发育整齐,提高一日孵化率,是蚕种催青工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浅析蚕种催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首要环节。蚕种孵化率,蚁体强健度及蚕茧产量和质量等指标直接与蚕种的催青质量息息相关。掌握催青技术可促使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达到蚕茧单产高,质量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且技术性很强,它关系到蚕种孵化高低、蚕发育整齐度和强健度。近年来,随着广大蚕农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对蚕种的孵化率,特别是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提高愿望最为迫切。但是,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的因素很多,如品种差异、原蚕饲养、采种技术、蚕种保护、浸酸处理、催青技术、补催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