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二五"以来,湄潭县坚持"五在茶"理念1,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快速发展。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全县茶人的共同努力下,湄潭茶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全国业界增比进位。湄潭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2011~2015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  相似文献   

2.
近代茶人楷模王正容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生 《贵州茶叶》2005,33(2):20-23
王正容先生是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是贵州乃至中国茶界公认的近代著名茶人,为贵州茶叶科学进步和茶叶生产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王正容先生是贵州省茶科所的老领导,又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值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为缅怀他的业绩,笔者在整理贵州茶叶科技史和茶人风范之机,将王正容先生在贵州情结及动人故事,奉献给广大茶界,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3.
张其生 《贵州茶叶》2004,32(3):30-32
贵州高原是茶的故乡,茶事和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贵州系黔中茶区,为我国十二个茶区之一。当时湄潭叫义泉隶夷州,系夷州的一个茶区,“其思、播、费、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湄潭所产之茶品质优良。大自然赋予湄潭的天然秀,孕育了湄潭茶  相似文献   

4.
敬礼!老茶人     
2011年5月4日,作为湄潭县茶文物普查人员,我们走进了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老茶人林蒙嘉的家。82岁的他四十八年前从省城来到湄潭工作,一生致力于茶树育种研究,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叶科研。在张其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林老师家门前,推开林蒙嘉老人的家门,一位拄着单拐的老人  相似文献   

5.
1创意目的及构思湄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厚重,正具有茶艺所需要的文化积淀;为了更充分地体现湄江风情,对湄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艺术展现,同时又讲究茶艺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追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个性,笔者紧紧抓住对"绿色茶乡与红色之旅"的文化打造,把"采春"这一我们湄潭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与浙大西迁文军长征对湄潭茶文化及人文精神的深远影响这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湄潭翠芽"自创制以来做形设备及工艺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设备发展对"湄潭翠芽"产业发展和茶叶品质变化的影响,结合龙井、太平猴魁等扁形名优茶自动化做形设备的发展,提出实现"湄潭翠芽"自动化、智能化做形,是推动"湄潭翠芽"产业升级发展的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7.
刘静 《贵州茶叶》2007,35(2):37-40
茶叶加工机械化、连续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研究了,但名优茶要实现机械化、连续化却是近年才开始的,而如今的湄潭却变成了现实。本文详细分析了湄潭茶叶加工工业的发展与变革,提出了现实中的缺陷和未来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上任伊始先后深入铜仁、湄潭、黎平等茶区和企业调研,了解基地建设、茶叶加工、销售和出口等情况。栗书记、赵省长指出:茶叶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贵州山区气候很适合种植发展茶叶,全省将发展500万亩茶园的目标不动摇,不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相似文献   

9.
饶江 《贵州茶叶》2006,34(4):32-32,36
当前湄潭茶叶产品的开发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主要以针茶和翠片为主。并逐步向新产品开发过渡。而新产品的开发要求严格的工艺标准,规范性的生产,规模化的加工,组织化程度高的适制性茶园。湄潭茶叶要做强做大,应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从培植规模化茶园,规模性茶叶加工企业入手,围绕优势主导产品即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进行开发,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为在西南大后方建立茶叶科学研究和出口基地,于1939年9月由实业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以下简称中农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联合派出王涛(中农所人事课长)和国内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中茶公司技士)、李联标(中农所技士)等到山水秀美的贵州湄潭南门外筹建湄潭实验茶场,1940年元月由中农所委任我国著名昆虫专家刘淦芝博士为实验茶场首任场长。至今,  相似文献   

11.
正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的茶产业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贵州湄潭建立"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人们习惯称为"中央茶场"。中央茶场从杭州请来龙井茶技师,把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传到湄潭,得以传承和发展。1抗战前西湖龙井茶的文化积淀与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已经在历史文化极其厚重的象山脚下——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工作生活了60年,对象山有着特殊的眷恋。多年来,笔者每日对茶山、茶事、茶人不断地观察、记录与梳理,已先后习写了600余篇有关茶的科研报告、教材、科技史料茶人传记。步入耄耋之年,住进了全湄潭县城最高处的太阳城顶层,对着象山更是一目了然。在阳光明媚的凉台上,有时躺在舒坦的竹摇椅上,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享受着一种人生难得的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领导、各位贵州茶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贵州,感受非常深刻,尤其是贵州的上上下下对我们茶叶的热爱之情,以胡主任为代表的贵州茶人对茶叶的这种热爱,让我非常感动。其实虽然是第一次来,但对贵州茶却并不陌生,像都匀毛尖、红宝石、绿宝石、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茶,经常都能够品尝得到。今年春天,江苏省农委的张定研究员到贵州来参加全省春茶斗茶赛的茶样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5月21日16:00—22:30,首个"国际茶日"主题直播活动暨2020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网上茶博会宣传启动仪式在今日头条、抖音安徽总部隆重举办。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发出《安徽茶人宣言》2020安徽茶人宣言  相似文献   

15.
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2008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又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称号,成为全国十大重点茶叶生产县和特色产茶县之一。湄潭物产富饶,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8万hm2。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湄潭建成的茶场和茶叶研究所,为湄潭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茶产业由简单的一产向二、三产业的成功延伸,富了种茶百姓、活了涉茶企业、强了县域经济。近年来,黔北“小江南”湄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使湄潭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湄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茶、米、烟、畜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走上了富有湄潭特色的富民强县道路。湄潭作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县之一,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2346吨猛增至2008年7660吨,增幅达70%,建成了农业部定点茶叶市场。全县主打“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2009年,共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经济、市场、品牌等方面分析,提出湄潭茶叶产业化经营,先以文化为桥梁,利用经济和市场杠杆进行资源整合,创一个品牌,打造西部茶乡,为湄潭县茶叶产业化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情系黔南茶     
正[题记]张其生老师是贵州省茶叶研究所退休茶叶专家、贵州省知名茶人。笔者曾经试图想用"茶人印象系列随笔"来记录像他那样倾其一生为贵州茶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父辈、和目前仍然辛苦战斗在贵州茶业第一线的同事们,以此来诉说贵州茶叶研究所走过的艰辛而欣慰的历程。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因种种琐碎,还因笔者那些笨拙的文字根本不足以表达出他们对茶深厚的感情,最终并没有落到实处。但是笔者仍然被他们"习茶唯最爱乐此兴无涯"的信仰深深地感动和影响着,乐意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来表达对他们的敬  相似文献   

18.
湄潭是中国名茶之乡,茶叶已成为湄潭全县支柱产业,是贵州全省茶叶生产第一大县。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前身是建立于1943年的"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后备人才,挖掘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人文景观"等是当前职业教育首当其冲的任务。通过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地位,让能工巧匠进校园、进课堂,激发学生精技强能的热情。此外,利用湄潭中等职业学校的悠久历史和"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建立湄潭为核心的"茶业职教联盟",高调亮出"贵州遵义茶业学校"的牌子,提高"中国名茶之乡"的形象,使"遵义茶业学校"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叶小黄埔"。  相似文献   

19.
周培霞 《贵州茶叶》2009,37(4):29-30
中国西部茶海,是由湄潭、凤冈、余庆和省茶叶研究所联合提议,为整合遵义地区茶叶资源、打造百万亩茶园、形成特色茶叶产业带的发展趋势搭建的平台。借助西部茶海的品牌效应。各成员县的茶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动和发展.茶叶旅游观光及宣传品牌的茶事活动纷纷扬扬,但合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贵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促进地方茶产业发展为目标,以贵州名优绿茶"湄潭翠芽"为例,探讨了湄潭翠芽茶的发展现状及品牌打造和推广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把茶叶质量关、加强品牌授权管理、整合多元化营销渠道、丰富品牌宣传形式、提升品牌文化内涵等品牌发展策略,以此为地方茶产业增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