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合作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成绩斐然中日技术合作“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是一项政府间的技术合作项目。从1990年1月15日开始执行,合作期限5年。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培养基层水土保持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山地灾害治理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实施山地灾害的治理已有100余年历史,形成了世界上先进的治山技术。通过对日本7处治山工程现场考察学习,重点调查了山体滑坡治理、滑坡泥石流堆积体治理、潜在崩塌及滑坡治理、溪流整治、火山岩浆等堆积物植被恢复等5类典型治山工程的主要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日本治山工程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了对日本治山工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人们常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来描绘自然界山川秀美的景色。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无数例证,揭示了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治水必先治山,山青方能水秀”。反之,只能是“穷山恶水”。这里我们不妨引用科研数据进行论证。据四川省林科院多年...  相似文献   

4.
治水与兴林     
治水之根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经历了无数次洪灾之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就治水而治水,忽视治山,忽视森林的作用,水是治理不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投入大量人财物力,修大小水库8万余座,堤防20余万km,改变了旧中国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局面。但是灾后深思,为何治洪不断,洪灾频率反而加快,灾情加重?原因是重治水、轻治山,忽视森林的功能所致。l国外的治水经验日本、欧洲和北美国家,根治水患的共同措施是“治山”。日本人口密度大,山地占85%(我国占69%),治山是一个典型。特点是:历史…  相似文献   

5.
治山是日本林业的一项主要任务,1960~1986年已完成6个治山五年计划,总投资达42 549亿日元,相当于同期治水总投资264 300亿日元的16.1%。据报道,第7个五年(1987~1991年)治山计划将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6.
炎陵县大院农场2队职工刘华峰,1989年承包经营桶竹山235亩。他积极推行:砍山清园、深挖垦复、施放肥料、留笋蓄竹,合理间伐等技术,带领全家定治山兴竹奔小康左路。至今年7月,已累计挖鲜笋IO多万斤,卖I4-8万多元。刘华峰治山兴竹奔小康@康华魁$炎陵县林业局  相似文献   

7.
日本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治山,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治山就不能治国”。 为什么给予治山事业这样高的评价呢?围绕着这个问题,代表团从本州的关东到关西,又跨越宗谷海峡遍访北海道各地,历时三周,考察了京都靠山的音羽谷,兵库县的六甲山,奈良县的十津川,青森县的衡立泽台地,胆振县的有珠山,札幌左近的羊蹄山,枥木县的足尾山和男体山等十多处治山场所。沿途广泛地与都、道、府、县、民间团体、大学和科研机关的治山专业人员接触交谈。耳濡目染,逐渐对日本称誉为治国大计的治山事业加深了理解。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自1897年以来日本治山治水的历史,介绍了治理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业标语集锦刘先成▲治穷之本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山上栽上经济林,既保水土又脱贫!▲大地园林化,要靠你我他!▲绿化祖国青常在,改造自然抗灾害!▲见缝插绿,寸土好争!▲若要奔小康,山上做文章!▲树绿化志,干绿化事,立绿化业!▲植树种花又种草,黄土大...  相似文献   

10.
国外许多国家在自然灾害的治理中, 把治山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日本即是一个典型, 欧洲多山国家亦是如此.本文对亚太和拉美地区几个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治山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我国的治山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万生 《国土绿化》2013,(10):49-49
湖北省郧西县涧池乡泥河口村套湾对面的山坡上,由40多人组成的造林施工队进行治山整地,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12.
治水在治山治山在治林——邢台县西部山区洪水灾害考察报告许云龙毕君马增旺(河北省林科院石家庄050061)郝振祥尹春山(邢台市林业局)赵莲芝(邢台县林业局)1996年8月3日至4日邢台县西部山区发生特大洪灾,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县林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日本的治山历史和主要的治山技术,以及在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其对降低我国灾区地质灾害的影响、提高我国的治山技术和建立完整的治山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绿叶,是生命的象征;绿叶,是春色的主体;绿叶,是蓬勃发展的标志,她为大地献上了生机和活力。长沙市林业建设就像一片清翠的绿叶,为三湘大地营造万顷绿荫。凝聚力从这里产生1958年冬天,毛泽东同志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这40年前的预言,今天已成为世界有远见的政治家们的一种共识。“穷山必有恶水,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兴林。”长沙市林业局党组“一班人”深知其理,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推动林业事业高效、有序健康发展。上届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开初.从!994年6月上任后,他按照“守…  相似文献   

15.
强化外援项目管理提高技术合作质量──日技术合作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庞薇中日合作“中国黄土高原治山技术培训项目”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达成合作协议、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具体执行的林业外援项目。该项目自1990年1月...  相似文献   

16.
李罗荣治山     
在湖南省湘潭县,李罗荣的名字叫得很响。他担任县政协主席,曾连任两届副县长,带领全县人民兴林治山,使昔日的一处处穷山恶水,变成了秀水青山。他的治山历程,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一现年51岁的李罗荣,出生于湘潭县泉塘子村,先后任县农科所所长、县农业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荒山、地质灾害区、石漠化地区和矿区等"困难立地"的生态治理已是林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林业双增目标的要求下,就我国林业开展治山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建议将"治山"纳入林业主要职能,并逐步建立起治山相关的政策、资金、科技等支撑体系,实施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山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公认奥地利林业治山防、抗灾害是成功的。其核心思想是,森林生物措施与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作者着重介绍了奥地利林业治山经费来源、组织实践及其科研系统。Aulitzky教授调查蒂罗尔州9个村庄,通过200多年的数据对比分析,证明森林消失与恢复对荒溪的扩大与缩小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治水之本在治山白丁水──生命之源,你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天于地旱、洪涝灾害,不要怨天怨地,让我们反思一下,深刻认识林与水、治山与治水的辩证关系,才能根治洪魔旱鬼的侵袭,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于人民。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20.
在湘潭县.李罗荣的名字是叫得很响的。他担任县政协主席,曾连任两届副县长,带领全县人民兴林治山,使昔日的一处处穷山恶水,变成了秀水青山。他的治山旅程,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一)现年51岁的李罗.荣,出生于湘潭县泉塘子村,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他在1978年正式成为国家干部前,不仅担任过生产队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居然还兼任过湘潭地委委员、担任过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革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等重要职务。1979年后,他先是任县农科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后任县农业局副局长、县农委主任,1990年当选为湘潭县副县长,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