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26-127
[目的]研究英山县珍稀濒危植物独花兰的种群现状。[方法]采用邻接格子法和直接计数法对英山县独花兰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种目前在英山县的资源总量为168株。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对草盘镇桃花冲村独花兰小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进行分析,表明该种群分布格局类型为集群分布。[结论]该研究可为英山县独花兰的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的种群数量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浙江省特产珍稀植物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对其个体数量进行监测并报道。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和建德市分布地实地直接计数法调查表明,该种目前资源总量为235株,其中临安市12株,建德市223株,比2000年调查数据减少了817株。导致种群个体下降原因有4个:①树种本身可能存在生殖缺陷;②人为破坏;③2次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差异;④植被变化。提出了对细果秤锤树进行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同时还对该种形态特征的原始记录作了补充和订正。  相似文献   

3.
狭果秤锤树自然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揭示狭果秤锤树Sinojackia rehderiana自然种群不同生活史个体分布格局,为该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自然分布于江西省永修县的狭果秤锤树种群为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法、空间代替时间和O-ring完全随机零模型法,对狭果秤锤树自然种群不同生活史阶段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结果  狭果秤锤树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完整,幼苗和幼树的数量在整个种群中占绝对优势,种群更新状态良好,属增长型种群。狭果秤锤树种群在从幼苗发育到成树的过程中,在小尺度上聚集分布,大尺度上为随机分布至均匀分布;随着龄级的增加,聚集分布趋势减弱。在较小的尺度上,不同生活史阶段个体表现出正相关或不相关,在较大的尺度上则表现为不相关或负相关;负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幼苗与中树、幼树与中树、幼树与成树间(P < 0.05)。  结论  在自然状态下,狭果秤锤树分布格局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种内、种间竞争影响,幼苗和幼树生长受限但数量较多,种群目前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形特征。[方法]采用相邻格子法的取样数据,以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公山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种群具有分形特征,不同的种群计盒维数的大小不一致,表明该地区秃杉种群的空间占据能力不同。雷公山秃山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群的分布格局不一样,秃杉种群的分布格局总的趋势是聚集分布趋向随机分布,并且每个种群聚集程度不同,这主要与种群的数量和大小有明显的关系。雷公山秃杉种群同样遵循计盒维数随聚集度的下降而下降的现象,但在秃杉数量少,幼树幼苗多,并且以斑块状出现的情况下,随机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大于聚集分布类型的计盒维数。[结论]反映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的占据能力,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突脉青冈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种群所在生境内个体的配置[1,2].通过对群落中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和分析,可以揭示种群个体的空间结构特征、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了解群落中主要种群对随机分布的偏离.掌握群落主要种群落的分布格局信息,可以为评价其生产力以及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3~9],突脉青冈是珍贵的优良用材树种,加之落叶量大,易分解,能提高地力和维持地力.国内外关于该树种及种群的研究较少,对其群落生态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应用点到点距离比年法。游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裸果木分布和生境状况,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样地和样方调查对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内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的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保护区裸果木的平均密度为0.038株/m~2,平均高度为0.41 m。[结论]该研究为裸果木种群濒危机制的探索、合理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为今后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最近邻点距离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的巢域和珍稀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短尾猴空间分布的类型是随机分布外,其余动物均为聚集分布,23种珍稀动物总体呈现强聚集的特征;珍稀植物种群分布的密度比较小,绞股蓝等24种为聚集分布,仅黑钩栲为强分散型分布,其余的种群因分布太少未能求出分布类型.由此说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动物的生态位潜在空间比较大,珍稀植物种群间构成了较为良好稳定的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分布于广西防城港市的3种金花茶组植物,即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eeuphlebia)、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种群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以植株基径代表年龄,对金花茶组植物的种群规模、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金花茶组植物种群都较小,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减少。[结论]金花茶组植物种群结构显示衰退型趋势,人为干扰是导致金花茶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珍稀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空间分布的Weibull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首次将连续型Weibull分布用于珍稀淑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取得理想效果,长苞铁杉种群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并根据Weibull分布建立了长苞铁杉种群最知抽样式,为长苞铁杉种群抽样技术和取样数量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小蔚  张大治  贺达汉  范玉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88-3990,4017
[目的]研究柠条豆象卵块及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方法]应用地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调查柠条豆象卵和幼虫数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柠条豆象卵块和幼虫种群最优拟合模型为圆形模型,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变程范围分别为18.899~62.922和13.464~47.455。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柠条豆象卵块与幼虫种群分布进行模拟,显示其分布均具有明显的聚集团块,斑块核心区聚集强度明显高于边缘,且具各向异性,西南至东北方向聚集强度高于东南至西北方向。[结论]柠条豆象卵块和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增加柠条林中柠条的株距和斑块破碎化对柠条豆象的种群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油菜根肿病在湖北省的发生范围和病害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方法]2009-2011年间取样调查了我省沙洋县、当阳市、枝江市、宜都市和长阳县的根肿病的发生情况,通过盆栽接种试验和PCR分子检测确定根肿病。测量病区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产量组成因子和小区产量,与健康区比较,评估根肿病引起的油菜产量损失。[结果]在枝江市和当阳市发现并确诊了油菜根肿病,沙洋和宜都没有发现油菜根肿病,而长阳县的根肿病主要发生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根肿病后,油菜植株的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显著下降,产量损失达56.4%。[结论]湖北省油菜根肿病主要分布于枝江市和当阳市。病害的发生对油菜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龙子文  周杰  王春台  徐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65-12067
[目的]构建鄂西地区的稻瘟病菌文库,并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分析。[方法]从鄂西地区7个水稻主产区不同的水稻品种上收集稻瘟病感病稻秆,进行分离、纯化和菌落形态的初步鉴定分析,并利用RAPD和REMAP分子标记对该文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含有52种菌株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文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地区的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遗传谱系与菌落形态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结论]该研究为预测鄂西地区病原菌群体的变化趋势以及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泌  王春台    杰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249-4251
[目的]扩大鄂西地区稻瘟病菌菌库,分析其群体结构.[方法]收集鄂西不同地区2011年间的感病稻秆,分离保存稻秆上的穗颈瘟病菌,通过RAPD、rep-Pot2-PCR、REMAP 3种标记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标记.[结果]从9个稻秆上共分离得到29个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相似性水平在75%时,2011年供试菌株可分为5个遗传宗谱,宗谱3(7个菌株)和4(19个菌株)为优势宗谱,其余3个为稀有宗谱.[结论] 2011年鄂西地区稻瘟病菌由5个遗传宗谱组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黔产威灵仙类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方法]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结果]贵州省有3个科的5种植物根及根茎以"威灵仙"之名入药,列出了黔产威灵仙类药材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同时制定了植物检索表。[结论]有助于黔产威灵仙类药材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湖北省"金土地"工程土壤及农作物数据,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划分为鄂西山区、鄂北岗地和沿江平原,研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区域的土壤硒背景值为:鄂西山区0.88 mg/kg,鄂北岗地0.33 mg/kg,沿江平原0.34 mg/kg。鄂西山区农作物的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相关性最好,鄂北岗地次之,沿江平原相关性最弱甚至不相关。[结论]鄂西地区富硒土壤最多,最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沿江平原富硒土壤广泛分布,在适宜条件下也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  相似文献   

16.
昌远兰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0-10662,10676
[目的]分析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湖北省1949~2009年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普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然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省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减少恶化了人地关系,加剧了人地矛盾,对湖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结论]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结合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实地采访及标本鉴定,对云南省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状况及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梁河县共有96科268种药用植物,其中重点调查药材54科76种,栽培药用植物主要有石斛、重楼、白芨、云芝、当归、射干等。[结论]该研究可为梁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极小种群植物四药门花野生种群在中山五桂山的分布现状与生境进行调查。[方法]运用实地调查法,对广东中山五桂山四药门花的种群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中山五桂山的四药门花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不连续、不均匀的,分布范围狭窄;林下缺乏四药门花的幼苗,自然更新困难,种群呈衰退型;部分大树为砍伐后萌生的植株,原生境人为干扰严重,濒临灭绝。[结论]人为干扰以及四药门花自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使其种群衰退的原因。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四药门花资源,建议加强对四药门花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宣传教育,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珍珠花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深入开发具有重要潜在经济价值的珍珠花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晒至9成干的湖北孝昌县珍珠花于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然后粉碎,凯氏定氮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其可溶性糖含量,索氏抽提取法测定其粗脂肪含量,高温灼烧法测定其总灰分含量。[结果]每100 g珍珠花中粗蛋白质含量为34.94 g,可溶性糖含量为9.25 g,粗脂肪含量仅为1.95 g,总灰分含量为4.22 g。由此可知,珍珠花是一种粗脂肪含量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当,蛋白质含量和总灰分含量高的蔬菜。[结论]珍珠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开发成为一种优良的野生蔬菜和健美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