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47-1649
利用马鞍山1956~2009年日雨量50.0~99.9 mm和日雨量≥100.0 mm的强降水资料,从时空分布和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鞍山历年共发生区域性暴雨83日次,区域性大暴雨及特大暴雨17日次;共出现暴雨295站次,当涂最多,为158站次,马鞍山市次之,为137站次;共出现大暴雨及特大暴雨63站次,马鞍山市32站次,当涂31站次;1991年出现暴雨次数最多(19站次),出现的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次数也是最多(8站次);4月上旬~11月下旬为暴雨出现时段,6月上旬~8月下旬为大暴雨及特大暴雨出现时段,暴雨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56站次),6月上旬~7月下旬是马鞍山降水频发期,夜间出现暴雨的概率与白天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2.
滕州市地处鲁南,是山东暴雨的多发地之一。使用1952~2006年滕州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暴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滕州暴雨年际变化大,年暴雨出现日数服从泊松分布。暴雨、大暴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集中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下旬,大暴雨集中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中旬,均以7月份最多。其中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暴雨初日的关键期,7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暴雨终日的关键期。近55年来年暴雨强度、年暴雨日数及年暴雨量先后发生气候突变:年暴雨强度于1962年发生突变变小,暴雨日数及年暴雨量于1981年发生突变变少,于1990年发生突变变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统计册亨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2015年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对册亨县暴雨日数的日、月、季、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册亨县暴雨日数绝大多数出现在夜间;以6月份出现次数最多,7月份次之,6~7月暴雨次数约占年总暴雨次数的53%;四季中,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春季(3~5月)次之;册亨县暴雨年代际变化明显,总体呈高、低波动循环状态,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多,最少是20世纪80年代;年暴雨总日数出现最多的是1997年,为11 d。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呼伦贝尔市16个台站1960—2012年高温日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日地理分布不均匀,西南部最多,中部和东南部次之,北部最少;高温天气出现在5—9月,集中在6—8月,6月最多、9月最少。高温年代际变化最多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前10年;次多是20世纪80年代初,然后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温日数特别少。呼伦贝尔市近53年极端最高气温是42.5℃,出现在2004年7月21日的新巴尔虎右旗。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宣汉县建站以来的降水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趋势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宣汉县降水特征。结果表明:自1959年开始,宣汉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趋势倾向率为12.678 mm/10 a,各年代际上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总体呈东北多、西南少的趋势,年降水量中位数谷值集中在西北部、峰值集中在东北部和中部;暴雨出现频次年均4.7次,分布均匀,气候倾向率为0.1次/10 a,缓慢上升,出现在春季至秋季,7月最多,占近30%;大暴雨平均频次为5.0次/10 a,分布不均匀,近年来有增加趋势,7月最多,占比50%;暴雨中心位于宣汉县东北部的罗盘,其次是宣汉县西北部;伴有短时强降水的暴雨天气集中出现在凌晨至上午。  相似文献   

6.
孟小绒  杨晓春  曲静  金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00-21302
[目的]研究西安市近59年高温天气气候特征。[方法]利用西安观测站1951~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强度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高温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结果]近59年西安市平均每年有22.95个高温日,4月下旬~9月上旬均可出现;高温日以7月下旬最多,6月下旬次之;≥38.0℃的酷热天6月下旬和7月下旬出现2个峰值;≥40.0℃特热天6月中下旬最多,7月各旬次之,8月几乎不会出现。高温日、酷热日、特热日天气过程的年代际变化均呈现多—少—多的趋势,20世纪50~60年代多,70~80年代少,90年代后又复增多。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6月中下旬,其次在7月下旬,其年代际变化呈高—低—高的趋势。高温天气过程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也最长;酷热天一般持续2 d,≥40.0℃的特热天气很少持续出现。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大致可归结为大陆高压控制型、副高控制型、带状高压控制型及西北气流控制型4类。[结论]该研究为高温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近58年(1961-2018年)5-9月锡林郭勒盟15个国家站暴雨观测资料,对锡林郭勒暴雨时空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锡林郭勒盟暴雨: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最大降雨量出现的时刻以午后至傍晚最多,上午最少;出现范围小、局地性强、强度较大;年际变化明显,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华北的最北端,地势呈东、南高,向西北倾斜。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  相似文献   

8.
利用苍山县气象站1962—2009年5—9月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苍山县夏季高温天气时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苍山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6月中旬最多,苍山县异常多高温年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60年代末的苍山夏季高温发生了一次由高到低的跃变过程。苍山县出现的高温天气分为干热型高温和湿热型高温2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宣汉建站以来的降水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趋势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宣汉的降水特征,得出:(1)1959年开始宣汉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趋势倾向率为12.678mm/10a,各年代际上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空间分布上总体呈东北多,西南少的趋势。年降水量中位数谷值集中在西北部,峰值集中在东北部和中部;(2)暴雨出现的频次年均4.7次,分布均匀,气候倾向率为0.1次/10a,缓慢上升,出现在春季到秋季,7月最多,占近3成。大暴雨平均频次为5.0次/10a,分布不均匀,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7月最多,为5成。暴雨中心位于宣汉东北部的罗盘,其次是宣汉的西北部。(3)伴有短时强降水的暴雨天气在各个降水时段中,集中在凌晨到上午。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赣县1951-2010年暴雨观测资料,对赣县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年、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赣县暴雨日数总体呈低、高波动循环状态;近60年赣县暴雨年代际变化明显,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多,最少是20世纪50年代;四季中,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夏季(6~8月),以5,6月份出现次数最多,约占年总暴雨次数的43%,7~8月暴雨次数占总次数的22%左右;其次出现在秋季,约占暴雨总次数的13%;冬季暴雨次数最少,仅占年暴雨总数的5%,主要出现在2月。  相似文献   

11.
丁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5-6416,6418
为给香胶树幼林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可行的技术。在引进香胶树林地内选择10株具代表性的幼树作为样株进行调查研究。茎的速生期为6、7月,9月份后生长缓慢;主梢有3个较明显的速生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中第二个生长期为12 d左右,占全年高生长期的68.1%;侧枝的生长,仅出现2个较明显的速生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阶段,净生长量为全年侧枝净生长量的80.6%,旬平均净生长量达16 cm,第二个速生期从6月下旬开始至7月上旬结束;地径和胸径均在5月初至5月下旬增长最为迅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新一轮速生期。初步掌握了香胶树幼林生物学特性及主梢、侧枝的年生长规律,为及时搞好前期的栽培管理工作,促进香胶树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绿绵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2 龄若虫在珊瑚树的枝叶上越冬,4 月中旬雌雄开始分化。雄成虫羽化高峰在4 月下旬,雌成虫孕卵在4 月下旬到5 月下旬,孕卵高峰在5 月上旬。产卵期在5 月上旬到6 月上旬,产卵高峰在5 月上中旬。若虫期发生在5 月中旬到6 月中旬,若虫孵化高峰期在5 月底6 月初。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验证处于补充营养期和交尾产卵期的华山松木蠹象对来自寄主华山松的(+)-柠檬烯和3-(+)-蒈烯趋向反应存在较大差别,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在2008年,(+)-柠檬烯的诱捕高峰出现在诱捕初期的4月中旬、下旬;3-(+)-蒈烯的诱捕高峰则出现在诱捕后期的6月上旬、中旬,并且在7月上旬出现一个小高峰;在2009年,(+)-柠檬烯的诱捕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3-(+)-蒈烯的诱捕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8月上旬出现一个诱捕小高峰。当以(+)-柠檬烯和3-(+)-蒈烯的1∶3的混合物为引诱剂时,则在5月上旬、5月下旬和7月上旬出现3个诱捕高峰。诱捕结果证实了不同发育期的华山松木蠹象对寄主挥发物具有不同的嗅觉感受能力的推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13~2017年共五年乡镇自动站雨量,分析了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逐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就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黔西南州近五年特大暴雨点数累积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6月最多,其次为8月;大暴雨主要出现在5-10月,6月最多;暴雨集中出现在5-9月,其中6月最多,其次为7月、9月;(2)暴雨及以上量级的雨日呈现明显的单峰结构,6月最多,达到88日,7、8月相当,11月至来年的3月暴雨日很少,大暴雨分布在4-12月,集中分布在6-9月,其中6月最多,达到27个大暴雨日,平均每年4.5日;特大暴雨分布在5-9月,其中8月最多,有4个特大暴雨日,平均每年0.8日;(3)暴雨以上量级日数夏季出现最多,其次为秋季、春季,冬季最少。暴雨、大暴雨季节变化特征相同,均为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再次为春季,冬季最少;特大暴雨夏季最多,春秋季相同,均为2日;(4)近五年黔西南州暴雨及以上量级日数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特征:兴义市大部、中西部,册亨县大部,望谟县西南部,晴隆县大部,普安县北部暴雨及以上量级日数近五年合计超过20d,兴义市敬南镇、册亨县秧坝镇最多达37d,望谟县昂武乡、兴仁市新龙场镇、贞丰县沙坪镇最少,五年合计仅有6d。大暴雨日数空间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的特征:兴义市东南部、册亨县大部、望谟县中西部、晴隆县东部近五年合计超过5d,其中兴义市敬南镇、册亨县城、晴隆县光照镇、大田乡最多,达到8d,贞丰县、望谟县交界处近五年未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兴义市的东南部、兴义、兴仁交界以及兴仁的中部以北。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东肇庆病虫测报站24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灯诱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高峰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间。终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发生高峰的日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来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褐飞虱发生重,而8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趋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宜州市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宜州市暴雨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结果表明:宜州市暴雨发生率最高出现在6月,其次是7、5月,90%的暴雨出现在4—9月。该研究可为暴雨预报、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兴菊  陈贞宏  叶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74-19477
[目的]研究西南低涡诱发贵州夏季暴雨的预报。[方法]选取2.5°×2.5°NECP提供的北半球700 hPa 1971~2008年6~8月一天4个时次再分析资料,对贵州6~8月暴雨与西南低涡活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给出西南低涡型贵州6~8月区域性暴雨预报思路。[结果]西南低涡是造成贵州汛期(6~8月),尤其是6、7月份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之一,该类暴雨的发生与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冷空气活动、500 hPa环境流场、850 hPa切变线、西南急流、副高脊线的位置及水汽条件、涡度场等有密切的关系。应用实况资料,采用相似方法和物理量诊断,建立客观的预报业务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验证表明选取高空槽、西南低涡、垂直运动条件、西南急流、水汽条件等因子来作为贵州暴雨的预报因子是合理的;西南低涡中心位于主关键区(100°~105°E、25°~35°N)和次关键区(105°~108°E、25°~35°N)时,贵州当日最容易出现区域性暴雨降水,其中又以在主关键区出现暴雨的概率较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该类型暴雨预报水平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背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以来,在广东省肇庆市设置诱虫灯监测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在3月或4月内,始盛日在4月或5月内.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即早稻和晚稻高峰,早稻高峰多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晚稻高峰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之间.全年高峰有些年份是早稻高峰,而有些年份则是晚稻高峰.末见日多在11月下旬.根据24年发生高峰日的日诱获数量、旬平均诱获数量及全年的累计数量比较各年的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白背飞虱的发生严重,而90年代末,直至本世纪初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深圳市某荒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虫口密度以及蚁巢密度进行了自然消长动态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红火蚁工蚁全年的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多峰型,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3个高峰出现在次年2月下旬...  相似文献   

20.
云南绵壶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6 月中旬产卵,卵期很短,故孵化与产卵几乎同步,孵化期从6 月中旬到8 月中旬,高峰在6 月底到7 月初。雄成虫羽化始于8 月下旬,延续到9 月中旬,高峰在9 月上旬。防治适期掌握在6 月底7 月初若虫孵化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结合管理修剪,清除虫枝,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