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分离纯化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根际土壤固氮菌,根据菌落形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固氮菌的鉴定,从而探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白桦根际土壤固氮菌的多样性,并对典型固氮菌进行pH、温度和解磷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的31株固氮菌分属于Pseudomonas、Variovorax、Burkholderia、Rhizobium、Paenibacillus、Arthrobacter、Rhodococcus、Bosea、Labrys、Phyllobacterium、Mesorhizobium、Mucilaginibacter 12个不同的类群。不同类群的固氮菌pH和温度生长范围有所不同;分离得到的典型固氮菌中,有3株具有解磷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杨树根际土壤筛选固氮菌,并研究其生长特性。【方法】在内蒙古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采集杨树根际土壤,采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分离纯化杨树根际土壤固氮菌。对分离纯化的固氮菌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对固氮菌16SrDNA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应用DNAMAN6.0软件进行序列校正及多序列比对,使用MAGE 4中的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所获固氮菌的生长特性和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从阿尔山杨树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XY1、XY2、XY5、XY7、XY8、XY14、XY15、XY9等8株固氮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以上8株固氮菌分别属于柄杆菌属(Caulobacter)、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红球菌属(Rhod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同固氮菌生长的最适pH和温度有差异。分离得到的固氮菌中,只有XY2和XY7具有解磷活性。【结论】阿尔山自然保护区杨树根际土壤固氮菌资源丰富,其生物学特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三七连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三七土传病害根腐病日益突出的问题,探讨三七根际土壤和根内生微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组成及代谢活性与根腐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连作3年三七和连作4年三七的健康植株和感病植株根际土壤进行Biolog ECO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对三七根际土和根组织采用多种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根据细菌16S r DNA序列和真菌ITS区序列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Blast同源比对及其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健康植株组与感病植株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健康植株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理活性高于感病植株组;从根际土壤中培养出172株菌株,其中,健康植株组土壤以芽孢杆菌(Bacill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节杆菌(Arthrobacter)等为优势菌群;感病植株组土壤以黄杆菌(Flavobacterium)、毛霉菌(Mucor)和镰刀菌(Fusarium)等为优势菌群;从根组织中分离出121株菌株,其中,健康植株根部以芽孢杆菌(Bacill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为优势菌群,感病植株根部以镰刀菌(Fusarium)、拉恩氏菌(Rahnella)、欧文氏菌(Erwinia)等为优势菌群。【结论】三七土传病害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代谢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为从微生态角度改善三七土壤健康状况及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明确菌根与根际土壤环境的互作关系.[方法]以大青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结果]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位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阴坡下部、阴坡上部,而土生空团菌主要分布在油松人工林地阴坡中部样地.[结论]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方法】分别对感染根腐病和健康苹果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苹果根腐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细菌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果】健康、患病苹果根际土壤共获得2526个OTU,主要分为31个门、70个纲、284个科、533个属,其中患病土壤特有260个OTU,健康土样特有103个OTU。α多样性分析显示,患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健康土壤。健康土样中,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土样,Acidobacteria显著低于患病土样。苹果根际土壤中,存在Pseudomonas、Bacillus、Arthrobacter、Erwinia、Flavobacterium、Rhizobium、Serratia和Microbacterium等促生微生物,健康土样中,有益菌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土样。【结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显著升高。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平衡,可能对苹果根际土壤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苹果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潜在植物促生细菌,是将来筛选土著生防菌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6.
宁夏产枸杞根际固氮菌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宁夏枸杞根际筛选出适合宁夏气候特点和固氮特性表现较好的有益工程菌株。[方法]采用NFM(无氮培养基)分离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测定枸杞的根表、根表土壤、根际土壤的菌株分离及固氮菌株菌落生长情况。[结果]从根表分离出菌株的个数、生长速度、单个菌株增殖数量均比从根际土壤和根表土壤分离出的多。3个部位经纯化筛选后,共得到47株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其中根表分离菌株最多。[结论]宁夏枸杞根表的菌株最多,根际土壤次之,根表土壤最少。  相似文献   

7.
拉萨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能够为遏制草原上瑞香狼毒的肆虐提供参考资料。釆用稀释倒平板法从瑞香狼毒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细菌;采用经典分类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对纯化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自拉萨河谷(扎叶巴沟)的瑞香狼毒土壤中的细菌55株,归属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melonis)、Pseudomonas sp.、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日本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aponica)、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中又以鞘氨醇单胞菌为优势种;扎叶巴沟瑞香狼毒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对瑞香狼毒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人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孙晓东  毕思远  吕国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515-5517,5520
[目的]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方法]于2008和2009年的5~10月间在辽宁省的桓仁县、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抚松县的大型人参种植区采集人参根际土壤样品200余份,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法进行土壤真菌的分离和培养,然后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该研究共分离和鉴定出22属33种真菌。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的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分布均有一定的影响。三地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木霉及镰孢菌。集安市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桓仁县优势种群为木霉。从生态学研究结果来看,集安市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桓仁县和抚松县,表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和有效地防治人参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下龙湾位于越南东北部广宁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获取其可培养原核微生物并进行多样性分析评价,对获取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以越南下龙湾地区植物根际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对细菌和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基于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通过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对所获纯培养物进行多样性检测。[结果]共获得266个菌株,分属于12个目29个科54个属,Shannon-Wien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6.970,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为0.987,Shannon物种均匀度指数(E)为1.384,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a)为27.40。下龙湾地区根际土壤可培养原核微生物主要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种。潜在新种占4%。[结论]下龙湾地区蕴含丰富的细菌和放线菌资源,可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种松树的根际土壤在接种S.luteus与未接种处理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同时结合土壤有机碳(C)、含水量(WC)、速效磷(P)和速效氮(N)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接种S.luteus后2种松树根际土壤中的有机碳、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综合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及OTU-Venn发现,接种S.luteus后的樟子松和油松根际土壤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接种S.luteus显著影响了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且有机质和物种数量、Shannon指数、ACE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土壤含水量也与土壤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对照组相比,接种S.luteus后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相似文献   

11.
小麦、水稻、玉米、白菜、芹菜内生固氮菌及其系统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小麦、水稻、玉米、白菜、芹菜内生固氮菌的主要类群,确定内生固氮菌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样品表面灭菌后采用无氮培养基分离、培养内生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PCR扩增得到菌株16S rDNA,通过序列测定和相似性分析研究菌株的系统发育。【结果】从大田小麦体内分离到内生固氮菌34株,固氮酶活性在0.30-30.24 nmol C2H4/h•mg蛋白,基于16S rDNA序列最大相似性,这些菌株分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根瘤菌(Rhizobium)、芽孢杆菌(Bacillus)、黄杆菌(Flavobacterium)等13属21种,种群分布较为广泛;从大田水稻体内分离到内生固氮菌25株,固氮酶活性在3.12-254.12 nmol C2H4/h•mg蛋白,属于芽孢杆菌、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肠杆菌(Enterobacter)、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等9属16种,伯克霍尔德氏菌、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是水稻内生固氮菌特有种群;从大田玉米体内分离到内生固氮菌9株,固氮酶活性在7.27-59.58 nmol C2H4/h•mg蛋白,属于根瘤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等5属6种;从盆栽试验小白菜体内分离到内生固氮菌14株,固氮酶活性在2.33-205.21 nmol C2H4/h•mg蛋白,属于根瘤菌、节杆菌(Arthrobacter)等6属8种;从市售芹菜体内分离到内生固氮菌10株,固氮酶活性在1.23-46.70 nmol C2H4/h•mg蛋白,属于鞘氨醇单胞菌、假单胞菌等5属8种。【结论】在生长期小麦、水稻、玉米和部分蔬菜体内普遍存在内生固氮菌,菌株固氮酶活性差异较大,在0.30-254.12 nmol C2H4/h•mg蛋白,系统发育地位分属于假单胞菌、根瘤菌、芽孢杆菌等25个属的56个种,这些内生固氮菌对于农业生产有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2.
石笛  江洁芳  钟瑜  黄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95-14196,14202
[目的]对产蛋白酶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从饲料样品中筛选出产蛋白酶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构建该菌株的16S rDNA系统发育树。[结果]分离到的菌株GW201205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生理生化特征相同,且其16S rDNA序列与B.licheniformis相似性最高。[结论]可将试验分离到的菌株GW201205初步鉴定为B.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盐碱土中可培养中度嗜盐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调查大庆盐碱地的中度嗜盐菌资源,采集重度盐碱化的土壤样本进行嗜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获得45株中度嗜盐细菌。形态学特征显示,40%菌落呈黄色,其余为乳白色;细胞为直线或弯曲的杆状,G+和G-细菌比例为19:26。进一步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筛选出8株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3株),Halomonas(2株)和Alkalibacillus(3株)属的菌株。菌株15-2应为现有种Bacillus agaradhaerens,X10-1(或X10-7)可能为Bacillus属潜在的新种,15-7(或X10-2)可能为Halomonas潜在的新种,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研究虽然仅获得了有限的中度嗜盐菌资源,但却丰富了我们对大庆盐碱土中可培养中度嗜盐菌多样性的认识,为今后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庆地区的嗜盐微生物资源提供了素材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鉴定香菇超高压保鲜食品中的腐败菌。[方法]以稀释平板法和划线培养的手段,对香菇超高压保鲜食品中的腐败菌进行分离和纯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鉴定、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从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芽孢菌,编号为MW1001;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99.55%和99.24%。[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善香菇超高压保鲜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定1株高产甘露聚糖酶菌株。[方法]以高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为对象,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手段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该菌株在牛肉膏蛋白培养基上培养24h后,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白色,革兰氏阳性,杆状,能形成芽孢,表明其属于芽孢杆菌属。对F1-5进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其为枯草芽孢杆菌或蜡样芽孢杆菌。PCR扩增获取该菌的16S rDNA基因。经BLAST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F1-516SrDNA与枯草芽孢杆菌的16S rDNA具有99%的同源性,表明F1-5为枯草芽孢杆菌。[结论]该研究为甘露聚糖酶工业化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郑芬  符美英  赵志祥  陈绵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74-11277
[目的]揭示相似穿孔线虫伴生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及其细菌多样性。[方法]通过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ARDRA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依据97%序列相似性划分OTU,构建的细菌16S rDNA文库包含13个OTU,分别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其中优势菌群为Betaproteobacteria,特别是Burkholderia为优势细菌。[结论]相似穿孔线虫的伴生细菌多样性较高,这些细菌可能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代海燕  张秋良  魏强  郭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14-4516
[目的]了解大青山林分的结构和密度对不同林分生物量的响应情况。[方法]采用伐倒样树法和直接收获法,对大青山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大青山林地总生物量以落叶松林最高,为52 225.4 kg/hm2,其次是油松人工林(34 869.0 kg/hm2)和白桦林(26 378.9 kg/hm2);灌木层以白桦林生物量最大,达到3 251~4 160 kg/hm2;草本层油松林中生物量相对较大,达369.3~1 146.9 kg/hm2,其次为白桦林和落叶松林。25年生落叶松在1050.6~1 700.8株/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其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明显增加,30年生油松在密度1 525~3 875株/hm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各器官生物量都有增加的趋势。[结论]不同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树枝生物量和草本生物量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一株从连云港青口卤水中分离纯化出的细菌LYG2#进行分类学鉴定。[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和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对该细菌LYG2#进行鉴定。[结果]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形态为圆形,粉红色。电镜下观察菌体为螺旋状,长1.50~2.00μm,宽0.24μm。LYG2#最适生长盐浓度为9.6%,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为8.5。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其与Spiribacter salinus M19-40~T的相似度最高,为95.98%。菌株LYG2#在中国科学院的保藏号为CGMCC 1.12136,Gen Bank序列登录号为JQ087462。[结论]分离的菌株LYG2#为一株中度嗜盐菌,是Spiribacter属的一个新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