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广州从化市的471个村庄周围的风水林进行调查和标本采集,共收集了2 530份植物标本,存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整理出从化市风水林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从化市风水林植物群落内的科、属植物区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从化市风水林种子植物116科2,99属53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5种;被子植物113科2,96属526种。风水林植物区系成分较复杂,泛热带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成分比例较少,与广州市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极为相似,说明从化市风水林的地带性植被代表性较强,保存较好,可作为乡村自然保护小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现状,为广西古村落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路线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对广西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植物资源构成特点及其文化价值。【结果】大芦村风水林共有植物33种,隶属于26科30属,植物种类丰富,以樟树、小叶榕、梐树(大叶榕)和荔枝为优势树种;古树名木历史悠久,多为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栽种布局独特,风水林树木景观具有与环境相协调性强、乡土性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性等特点。【建议】广西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可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闽粤赣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风水林群落特征,为对风水林的保护利用、当地植被的恢复和生态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设置样方,调查粤东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风水林内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特征,测定其物种多样性指标.[结果]石寨村风水林共有植物58种,隶属35个科49个属,以山茶科、壳斗科、莎草科、桃金娘科、茜草科植物占优势,层次清晰,垂直分层现象明显,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明显,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较高.[结论]粤东蕉岭县北礤镇石寨村风水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是目前粤东区保存较完好的自然林.具有典型的地带特色.  相似文献   

4.
东莞市风水林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调查记载东莞市主要风水林的药用植物种类,探讨其药用价值,为风水林的研究提供新资料。[方法]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结合室内文献资料查阅和标本鉴定。[结果]东莞市风水林药用植物共185种,隶属于72科147属;活血化瘀药种类最多,有105种;以叶入药的种类最多,有103种;21种是外来植物;13种是有毒植物。[结论]东莞市风水林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外来植物占有较大的比重,受到的人为干扰强烈;部分药用植物为有毒植物,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乡村风水林树种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风水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福建省乡村风水林树种组成较为丰富,包括35个科、55个属、69个种;(2)风水林主要应用树种有榕树、香樟、枫香、龙眼、木荷、细柄阿丁枫、石楠、蚊母、朴树、锥栗等;(3)种类和数量组成规律:山区型>半山型>平地型>沿海型;(4)风水林分布以单株和片林形式存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村口、庙祠、房周、坟墓、山腰、围村、水口和村内其它地方;(5)风水林总体保护状况较好,80.38%的风水林没有遭到破坏,仅有19.62%的风水林遭受了破坏或开始退化,其中10.13%的风水林受到较大程度破坏或开发;(6)风水林主要乔木水平分布以60 cm以上大径级为主,多数平均高度均在10 m以上;(7)风水林树种健康状况总体较优,其中健康树种、正常树种和不健康树种所占比例分别23.13%、72.89%、3.98%。  相似文献   

6.
风水林是华南以及香港地区独特的绿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价值。通过调查发现,中山市风水林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131科324属451种,其中蕨类植物18科22属33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双子叶植物95科264属368种,单子叶植物15科35属46种。  相似文献   

7.
婺源黄喉噪鹛繁殖生态及其与村落风水林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婺源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的分布种群、繁殖生态及其栖息地的村落风水林的植物物种调查,揭示该鸟类与村落风水林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分析村落风水林植物和鸟类种群对该县物种多样性贡献率的基础上,指出村落风水林对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和创造农村优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线路踏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化全市范围内的风水林进行调查与分类。结果显示:从化市现存风水林共75处,主要为村落宅基风水林,占92.3%;坟园墓地风水林与寺庙风水林较少。分别占1.3%和6.4%。而村落宅基风水林中,主要以龙座林为主,占94.4%;其余水口林、垫脚林和宅基林,分别占2.8%、1.4%和1.4%。风水林大部分保存较好,树龄均有数十至数百年,村民对风水林的保护意识较强,林内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物种丰富,对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营林树种的选育、岭南文化的探究等均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绿春县天然橡胶基本情况1.1种植规模及分布截止2017年底,绿春县天然橡胶总面积2.67万hm~2,分布在半坡、大黑山、骑马坝、大水沟、平河5个乡(镇)低海拔热区,其中半坡0.99万hm~2、大黑山0.95万hm~2、骑马坝0.27万hm~2、大水沟0.23万hm~2、平河0.21万hm~2。植胶区涉及1.7万户7万余人,是绿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基本情况驻马店市驿城区下辖9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1 327km~2,总人口81万人,其中涉农乡镇办14个,农业人口近50万人,耕地面积5.2万hm~2,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4.5万hm~2。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0.72万hm~2,涉及农户1.5万户。其中转包面积0.14万hm~2,出租面积0.42万hm~2,互换面积1 227.33 hm~2,转让面积120 hm~2,其他方式流转面积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环敕木山地区传统畲族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出发,介绍景宁县相关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剖析景宁县畲族的分布格局、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取大张坑村、东弄村作为两类典型传统畲族聚落代表,着重从景观格局、聚落形态与土地利用方式三方面入手梳理、解读与归纳其乡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核心要素。以期为当地乡土景观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以浙南山区景宁县为例,分析山区农业废弃物的现状,结合景宁县的实际提出治理农业废弃物的5条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评估公益林生态效益。[方法]在景宁县公益林区建立了181个长期监测样地,并进行了植被及相关专项调查,分析了景宁县公益林的森林类型、树种组成、立木株数、平均胸径、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并测算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景宁县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宁县公益林在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测算,2016年景宁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为93.52亿元。[结论]该研究为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县域耕地地力的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智  张学俭 《贵州农业科学》2012,(3):217-219,223
为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耕地地力状况,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进行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宁县耕地总体水平较好,现有耕地共划分为1~6等,其中,一等地面积为70 585.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1%;二等地面积为219 047.67hm2,占30.15%;三等地面积为230 101.46hm2,占31.67%;四等地面积为132 079.65hm2,占18.18%;五等地面积为39 328.14hm2,占5.41%;六等地面积为35 502.53hm2,占4.89%。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和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省洪雅县2010年10月LandsatTM卫星的中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和Fragstats 3.3软件,选择斑块面积等9类景观指数对2010年洪雅县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以地形为分异基础进行景观类型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洪雅县为山地景观,平均斑块面积2.224 5hm2,景观形状指数137.46,斑块密度45块/km2,平均斑块分维数1.062 9,景观类型形状简单,破碎化程度低,景观格局稳定.林地和耕地为其主要景观类型,林地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15°的较高海拔区域,耕地主要分布小坡度于25°的低海拔区域.根据地貌、景观类型以及行政边界,将洪雅县分为北部生活服务区、中部生产经济区和南部生态防护区,并提出了不同区域的生态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柑橘产业,现已形成3 334 hm2的规模,但柑橘黄龙病却成为柑橘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对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症状特点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详细的防控对策,即加强检疫,培育无病苗木,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防治柑橘木虱,消灭传播媒介,加强果园管理,培育健壮树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极小种群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所在群落和种群数量特征及其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探讨其濒危原因和保护策略。  方法  采用样方法调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上山头天台鹅耳枥群落,计算径级分布、重要值、多度和胸高断面积,测定种间联结值和群落稳定性指数。  结果  群落中天台鹅耳枥重要值排在第3位,个体数量占乔木层树种的10.6%,胸高断面积占17.79%,是群落的主要优势种之一。天台鹅耳枥最大胸径为74.6 cm,1~4 cm胸径的小径级个体和30 cm以上胸径的大径级个体分别占群落相应径级的90.00%和66.11%,但4~20 cm胸径的个体仅占群落的7.91%,且缺乏1 cm以下胸径的个体。共同出现百分率和联结系数显示:天台鹅耳枥与群落类内其他物种间关系复杂,χ2检验表明天台鹅耳枥与5个树种竞争强度较大。  结论  天台鹅耳枥在群落中具优势地位,但存在种群更新限制,且中等径级个体在群落中占比较小,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可采用间伐等方式适当降低天台鹅耳枥4~20 cm胸径个体的竞争压力,并为幼苗定植和生长提供必要的光环境。图4表1参24  相似文献   

18.
选取农业资源条件、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状况等三大类共18个指标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进行综合农业区划。将互助县21个乡镇划分为脑山浅山农牧区、中部盆地农牧区、川水农业区、东部林牧区、北山林牧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基于食物能量安全标准,以宁夏南部山区6区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海原县)为例,研究马铃薯主粮化对粮食安全和其他大宗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旱作一年一熟制区马铃薯单产(鲜重)玉米小麦豆类,隆德县和泾源县马铃薯单产分别达到18.16 t/hm2和18.01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单产水平下,单位面积马铃薯生产虚拟水小于玉米、小麦和豆类;单位耕地面积马铃薯生产食物能量显著高于小麦和豆类,而低于玉米;马铃薯可实现增产潜力以彭阳县和海原县较大,分别为10.22 t/hm2和12.27 t/hm2,大于玉米和小麦可实现增产潜力;当一个地区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小麦的3.8倍、玉米的4.1倍、豆类的4.7倍时,单位面积马铃薯生产食物能量才能超过小麦、玉米和大豆。因此,黄土高原旱区发展马铃薯主粮化需谨慎,不同农业区域应根据农业结构、粮食单产及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的具体情况,确定马铃薯的主粮位置,以免造成耕地生产食物能量总量下降,威胁到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物质平衡原理,将土壤中吸收与排放的氮元素进行量化,结合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调查现状,开展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承载力及饱和度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以氮计算为2 164 782头(猪当量),32头/hm~2,污染风险指数为0.67,属于低污染风险,但各乡镇污染风险差异显著,分别在-54.67~3.4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