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方春玉米主产区是中国春玉米生产规模最大的区域,其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对中国春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应用2006—2014年北方5个春玉米主产区的成本收益数据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其春玉米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春玉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其他4个主产区的技术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和政策扶持优势产区力度,促进北方春玉米主产区生产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春玉米不同农艺节水技术模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对春玉米单项农艺节水技术进行组装配套的技术路线,通过分析各技术模式的水分利用率、产量效益等指标,集成推荐渭北旱塬春玉米的主要农艺节水技术模式为:“地膜覆盖 抗旱专用肥”、“垄沟种植 抗旱专用肥”,由于试验直接选用了优良抗旱春玉米品种,故从推广角度出发,技术组合模式中还应加上“优良抗旱春玉米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技术模式,可为春玉米栽培起到保肥保水、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2011,(7):13-13
目前,我省春玉米进入穗期阶段,为了抓好春玉米田间管理,6月下旬河北省农业厅组织省玉米专家顾问组部分专家.对张家口、承德等地的春玉米生产情况进行了考察.根据今年春玉米苗情特点和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春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强 《广西农学报》2010,25(2):40-41
春玉米纹枯病是春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危害最重的病害,对春玉米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都安县永安乡春玉米纹枯病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春玉米纹枯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春玉米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5.
北方春玉米生长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北方春季普遍低温,对春玉米生长极为不利。每年的4-5月份东北、华北地区的春玉米正处于生长期,为全面了解春玉米的生长情况,对玉米苗情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对应的技术建议出苗率普遍高对玉米生产寄予厚望东北、华北春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该区域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本站开展了春玉米不同播栽方式对比试验及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技术示范,以期通过改革春玉米栽培方式,达到避开灾害性天气、提高单产、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本文将报道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11,(5):13-13
目前,春玉米播种在即,为落实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确保春玉米增产,针对春白地旱情,近日,省玉米专家顾问组提出地膜覆盖、精细播种、合理密植等抗旱保春播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
任玉琪 《北京农业》2014,(A01):21-21
湖北省保康县地处鄂西北、襄阳西南部,玉米种植分春玉米和夏玉米两季,春玉米以小麦套种为主,夏玉米以毁小麦、油菜茬为主。介绍了玉米的施肥、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2017年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具体措施,总结春玉米高产栽培取得的经验,旨在为勐海县发展春玉米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金花菜—春鲜食玉米栽培模式是通过应用金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甜糯鲜食玉米新品种、大棚春提早栽培鲜食玉米及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等技术集成的新模式,有效缓解了重茬障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确保了金花菜产业提质增效。本规程规定了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大棚栽培的产地环境、种植要求、病虫草害防治和生产记录,适用于长江中下游金花菜—春鲜食玉米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稻品种抽穗期对高温的响应及避热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系)在抽穗期对高温的响应,用盆栽和大田种植2种方式研究不同播期处理对水稻的抽穗期避热调控效果,在南京和如皋两地试验田研究不同的增施穗肥处理对水稻抽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抽穗期高温处理试验中,16个参试水稻品种(系)中有2个品种(系)(Z2001和86优8)表现为耐高温,2个品种(农垦57和武香粳14号)表现为中耐,其余12个品种属高温敏感型;②不同播期处理对水稻抽穗期的调控效果明显,综合历年气象资料,在长江流域水稻生产中,为避免抽穗期高温危害,适播期宜安排在5月20日之后;③通过增加穗肥来延迟水稻抽穗时间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后移量对稻套麦产量的影响,探讨其适宜的氮肥施用方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其中稻套麦10月25日播种,拔节肥按不同尿素施用量分5个处理:A:150 kg/hm2;B:225 kg/hm2;C:300 kg/hm2;D:375 kg/hm2;CK1:0kg/hm2。收稻后旋耕撒播小麦(茬后种麦)分2个处理,分别为CK2:于11月5日播种;CK3:于11月15日播种。稻套麦大田用种量225kg/hm2,茬后种麦大田用种量150 kg/hm2。[结果]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施用拔节肥225 kg/hm2后其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及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CK1。但与稻茬后撒播小麦相比,在基肥、壮蘖肥一致的前提下,稻套麦产量要低于适期茬后种麦水平,高于迟播小麦。[结论]该研究可为稻套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天祥  陈从顺  李达忠  黄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46-10048,10051
[目的]研究攀西地区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西昌学院新育成的西大麦1号(Hordeum agriocrithon)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大麦高产栽培提供指导,并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试验及不同氮、磷肥施用量试验。[结果]在攀西地区,西大麦1号以10月25日左右播种,播种量150 kg/hm2,施纯N量108 kg/hm2,施P2O5量113 kg/hm2,施K2O量90 kg/hm2(N∶P2O5∶K2O为1.20∶1.26∶1.00)组合效果较好。播种密度越大越易感染白粉病和叶锈病,多施或偏施尿素会导致大麦抗病性和抗逆性下降,越易感染白粉病和叶锈病;肥料处理间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生育期延长,但磷肥施用量对生育期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攀西地区,西大麦1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适宜播种量为150 kg/hm2,适宜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08、113、90,N∶P2O5∶K2O为1.20∶1.26∶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的最佳播种量和施氮水平.[方法]以江苏省农科院选育的多花黑麦草苏畜研2号为对象,在盐城地区种植,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等对其生育期的影响.[结果]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苏畜研2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及孕穗期等物候期有明显的提前作用,但对籽实成熟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植株分蘖数、株高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殖枝数作用不明显.N 150.0 kg/hm2、播种量1.5 g/m2的组合可使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获得较佳的生产水平.[结论]该研究为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江苏省内的优质高产以及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在临汾市乔李村采用大田调查与小区试验相结合的4因素3水平正交法,研究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4种限制因素的效应次序为:施氮时期及比例>施纯氮肥量>基本苗>播期。3年大田调查,晚播小麦在合理施肥的条件下,亩产仍可达到500kg。因此,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施氮时期及比例,而不是冬前积温。  相似文献   

16.
杨新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90-12791,12868
[目的]介绍2BDQ-8型水稻直播机的研制与应用,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BDQ-8型水稻直播机在江苏省几个县市地区进行田间生产性示范推广试验,并与人工插秧和机械化插秧相比较,考察其生产和经济状况。[结果]2BDQ-8型水稻直播机作业效率高,使用成本低,机直播作业比机插秧和人插秧节省约30%,综合效益显著。[结论]采用2BDQ-8型水稻直播机进行芽种直播是节本增效的水稻生产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杂交小麦超高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杂交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运用农业生态学和统计学原理,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播量x2和施肥量x3为调控因子,以每hm2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3个生态因素权重依次为施肥量x3>播量x2>播期x1;目标产量为7 500~9 000kg/hm2时,杂交小麦高产的最佳农艺方案为:施肥量x3(纯N和P的质量,m(N)∶m(P2O5)=1∶1)为208.24~301.88kg/hm2,播量x2为218.28~301.29万粒/hm2,播期x1为10-04—10-19。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生产中宽幅沟播机的选型效果和明确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对小麦高质高效生产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4类不同型号宽幅播种机和常规条播机的播种质量,明确了水地和旱地宽幅播种机的选型原则,并探讨了宽幅沟播技术对小麦生产的提质增效作用,为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四种因素对花生“台南13”春播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春播花生"台南13"进行了播种期、穴播粒数、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四因素正交高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4月4日,每穴播3粒种,种植密度16 67万穴/hm2,施纯氮45kg/hm2为最优组合;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施氮量和穴播粒数,播种期的影响最小。另外就各因素对产量结构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山东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应用现状和该技术应用存在的三方面风险因素(品种特点与种子质量、播种与出苗环境、播种质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田间出苗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