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探究真空微波干燥的微波功率对干燥后对虾品质的影响。[方法]将南美白对虾进行漂烫调味后,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进行干燥,测定干燥后对虾的复水比和水分活度。[结果]试验得出,当装载量100 g,真空度7.37 k Pa,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时,分别测定在250、500、750、1 000 W的微波功率干燥后对虾产品的复水比及水分活度,测定出最适宜的微波功率为500 W。[结论]微波功率对干燥后样品的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为真空微波干燥其他水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瞿先中  王宏伟  程雷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48-20450
[目的]优化超临界萃取烟草精油的条件,并分析其精油成分,为烟草香味成分分析研究及烟草香精的开发提供新的手段。[方法]对影响超临界萃取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并用GC-MS分析精油成分。[结果]烟草精油超临界萃取最佳条件为:用烟末萃取,萃取压力位300 bar,温度为40℃,夹带剂为无水乙醇,夹带剂添加量为0.10 ml/min,静态萃取时先加入3 ml无水乙醇,静态萃取30 min,再动态萃取1.5 h。精油主要成分为烟碱(58.040%)、新植二烯(14.679%)和维生素E(9.848%)等。[结论]得到超临界萃取烟草精油的最佳条件,为烟草香味成分分析研究及烟草香精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氢氧化钠-尿素法(NU法)测定烟草木质素含量的预处理方法。[方法]分别用中性洗涤剂和氢氧化钠-尿素溶液对烟梗、烟叶碎片(烟片)、烟叶碎末(烟末)进行预处理,分析比较了2种溶液对干扰物的去除效果,并对2种预处理方法下NU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中性洗涤剂对烟梗、烟片、烟末的干扰物去除率近80%,比氢氧化钠-尿素溶液提高13%~16%;在中性洗涤预处理方法下,NU法测得3种烟草样品的木质素含量大小关系为烟梗烟片烟末,与氢氧化钠-尿素预处理下的测定结果恰恰相反;预处理方法优化后NU法的精密度为2.03%,满足检测需求。[结论]研究可为烟草木质素含量测定的预处理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章斌  侯小桢  饶强  王泽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39-18741
[目的]探讨微波-真空冷冻组合干燥方式对佛手片加工的影响。[方法]以真空冷冻干燥总时间和成品复水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微波-真空冷冻组合干燥方式加工佛手片,并采用L9(33)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同时,以成品VC含量和精油含量为指标,对比不同干燥方法对佛手片品质的影响。[结果]相比单一的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冷冻组合干燥方法可明显缩短冻干总时间和提高成品复水率,该组合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60 W,微波干燥时间2.5 min,物料厚度7 mm,此条件下的冻干总时间为9.8 h。[结论]微波-真空冷冻组合干燥相比微波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更能保证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5.
红枣干制过程中Vc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杰  秦明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16-6516
[目的]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红枣的Vc含量。[方法]分别采用自然晒干、微波干燥、电热恒温干燥的方法处理样品,用草酸提取各样品中Vc,37℃时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用分光光度方法于波长49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鲜枣中含Vc 324.64 mg/100 g,随着自然日晒天数的增多Vc含量迅速减少;电热恒温干燥的样品Vc含量21.63 mg/100 g;微波干燥样品Vc含量93.25 mg/100 g。微波干燥处理的红枣Vc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晒制20 d和电热恒温干燥的样品。自然干燥过程中前7 d果实Vc含量下降幅度较小,8 d后果实Vc含量显著下降,约2周后果实Vc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3种红枣干制方法中,以微波干燥处理的红枣V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洋葱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热风加热、微波加热和微波真空加热对黄皮洋葱进行干燥处理,比较各种干燥方式对洋葱Vc含量、白度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微波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在0.01水平上极显著提高洋葱中还原型Vc含量,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降低洋葱中脱氢Vc含量,二者间Vc总含量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主要因为还原型Vc含量存在0.01极显著差异,脱氢Vc含量差异不显著;微波真空干燥能明显提高洋葱白度;微波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洋葱清除O2.-的能力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对洋葱清除.OH的能力影响不明显,二者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热风干燥温度升高会降低洋葱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微波干燥技术实现脱水洋葱片、洋葱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一种快速、高效的卷烟近红外干燥方法,试验采用贵州地区不同品牌卷烟烟丝、烟末样品,利用微波炉和烘箱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探究传统烘箱法和微波法在卷烟近红外应用过程中的差异。结果表明,(1)微波法在干燥效率方面要优于传统烘箱法,经微波和烘箱干燥后的卷烟烟丝、烟末样品在近红外光谱图和主成分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水分含量对卷烟样品的性质有较大影响;(2)微波和烘箱干燥后的样品经近红外模型预测后发现,卷烟烟末样品的预测结果稳定性整体优于烟丝样品,微波干燥1、2 min后的预测结果能达到甚至优于传统烘箱40℃干燥2 h的模型预测结果。综合来看,将微波快速干燥技术应用于卷烟烟末样品的近红外快速预测是可行的,但对于卷烟烟丝样品不适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几种烟用香精香料热裂解产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组合应用热裂解-冷进样-气质联用(Py-CIS-GC/MS)技术,研究12个烟用香精香料样品的有氧裂解产物,天然提取物对照其挥发性成分及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具有较强挥发性的天然提取物山苍子油、树兰净油和鸢尾浸膏的裂解产物和挥发性共有成分分别占裂解产物的含量在80%、65%、90%以上,表明主要挥发性成分原形转移进入各自的热裂解产物中;单体化合物中,易挥发的2,3,5-三甲基吡嗪和β-紫罗(兰)酮裂解产物中原形转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9%、97%,油酸在裂解产物中的含量也占到57%;天然提取物酸角提取物、山楂酊、树苔浸膏、蜂蜜的部分挥发性成分在其各自的裂解产物中的含量有所增减;单体玉米淀粉和蔗糖的裂解主要是糖类的裂解和转移,主要生成了5-(羟甲基)-2-呋喃甲醛、糠醛等产物。[结论]该研究为卷烟产品设计和卷烟加香加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预干燥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佛手(FRUCTUS CITRI SARCOKACTYLIS)的影响。[方法]以真空冷冻干燥总时间和成品复水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微波技术对佛手进行预干燥处理,并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微波预干燥处理佛手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 W,物料厚度7 mm,物料转换点含水量40%,该条件下的真空冷冻干燥总时间为9.4 h。[结论]微波预处理可明显缩短冻干总时间,提高成品复水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提取废次烟草中茄尼醇的适宜条件。[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分别用超声法和微波法对废次烟草进行提取,研究微波功率、固液比和烟末粒度3因素对微波提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微波提取茄尼醇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提取,且缩短了提取时间;微波提取废次烟草中茄尼醇的适宜条件为:微波功率180W、处理时间3 min、烟末粒度100目,固液(烟末无水乙醇)比11∶00(g/ml)。[结论]该法可用于废次烟草中茄尼醇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温湿度调制效应的烟叶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维  崔国民  赵高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05-16506,16508
[目的]研究烤烟品种K326的最佳烘烤温度和湿度。[方法]在烟叶变黄阶段,考察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烟叶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结果]在烟叶烘烤的变黄阶段,温度保持在36℃,相对湿度保持在85%,可最大程度地促进烟叶烘烤中的化学成分的分解转化,提升烟叶品质,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最高(8.77%),香吃味得分最高(48.67分)。[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烘烤条件是温度36℃、相对湿度控制在85%。  相似文献   

12.
枇杷果脯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红军  杨勇  吴振  师萱  陈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54-2256
[目的]提高枇杷果实的附加值。[方法]通过试验优化详细探讨了枇杷果脯的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确定枇杷果脯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枇杷果脯最佳真空渗糖工艺参数为糖液浓度40%、柠檬酸用量0.25%、渗糖温度40℃、渗糖时间90 min;最佳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为真空度0.07 MPa、微波强度5.06 W/g、微波干燥时间16.4 min;按此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枇杷果脯质量最佳。[结论]研究建立了枇杷果脯的真空渗糖和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可为枇杷果实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明烨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70-11072,11099
[目的]探寻更加合理的香椿加工方法。[方法]对香椿进行热风烘干、冷冻干燥和热烫处理,测定加工处理前后样品的总抗坏血酸、总酚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对不同加工方式对香椿品质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制与热烫均对香椿中的抗坏血酸、多酚、亚硝酸盐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及短时间的热烫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较小,长时间热烫及热风烘干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相对较大;烘干、冻干、热烫5 min以上,香椿多酚的损失率均达60%以上,较短时间的热烫对总酚含量影响相对较小;热风烘干和热烫可使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大幅度降低,真空冷冻干燥反而使亚硝酸盐含量提高,使香椿的食用安全性下降。[结论]短时间热烫是较为合理的香椿加工方式,可有效降低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并保留其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4.
李学森  黄静  施红林  徐世涛  李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2-794,1220
[目的]分析研究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TOF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法、回流法、程序升温微波萃取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性成分和顶空气体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回流提取物、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和顶空气体中分别鉴定出60、27、38和34种成分,而且,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明显不同。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鉴定出60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44.75%);回流提取物中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4.90%);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中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9.90%);顶空气体中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84.82%)。由此可见,云南德宏产荆芥的主要成分为草蒿脑。[结论]该方法稳定、简捷、可靠,可用于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烤烟生产技术改进方向。[方法]2013年采集全国主要烟区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分析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烟叶身份与香气质、刺激性得分相关性较强,其次是烟叶颜色,均起正作用;烟叶叶片结构对香气量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为烟叶颜色,起正作用;烟叶颜色对烟叶杂气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烟叶颜色与余味得分的关系最紧密,其次为烟叶油分,均起正作用。[结论]初步认为现阶段国产烤烟生产主要改进方向为通过调整栽培调制技术改善烟叶颜色和叶片结构,提高烟叶油分。  相似文献   

16.
陈利梅  李德茂  叶乃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12-8313,8316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水浒苔贮藏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风干燥、低温真空干燥、真空包装、普通包装等方法研究浒苔叶绿素含量和TB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贮藏的开始阶段,热风干燥的样品叶绿素含量低于低温真空干燥的样品。在贮藏过程中经热烫的样品比未烫的样品叶绿素损失率高,TBA值高。真空包装贮藏的样品与密封贮藏的样品相比损失率低,TBA值较小,且变化较缓慢。低温真空干燥的样品与热风干燥的样品相比,TBA值较小,且TBA值变化缓慢。[结论]真空低温干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