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翻耕和免耕模式下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将0~5、5~10、10~15、15~20、20~25、25~30 cm 6个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分别装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60 d后调查杂草种类和数量,计算种子库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结果]翻耕玉米田共有杂草15科24种,免耕玉米田有15科23种,其中19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玉米田均有分布,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藜、铁苋菜、龙葵和马唐,杂草类型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总密度为4 292.4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玉米田总密度为3 337.0粒/m2,主要分布在15~20、20~25 cm土层,其中藜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的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25~30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0~5 cm土层;藜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cm土层,而在翻耕田各土层呈较均匀分布。[结论]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为农田杂草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烟草—水稻轮作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季节和空间垂直分布规律。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调查烟稻轮作田免耕、翻耕2种耕作模式下烟草—水稻农田0~15 cm土层土壤杂草种子库组成及特征。2017—2018年试验统计结果表明,免耕烟稻轮作田共有杂草13科27种,翻耕烟稻轮作田共有杂草13科25种,有22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烟稻轮作田均有分布。有5种杂草只在免耕田出现,有3种杂草只在翻耕田出现。在试验中发现7种主要杂草种子,其中,马唐、无芒稗和狗尾草是不同季节杂草种子库的共同优势物种。免耕处理下杂草总密度大于翻耕处理下杂草总密度,翻耕处理中优势物种在种子库种子中所占比例高于免耕处理。春季和秋季是杂草种子库杂草种子发生的高峰期。免耕对杂草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影响明显,免耕杂草种子主要集中于土壤上层(0~5 cm),翻耕处理对杂草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影响很小,翻耕处理下杂草种子库密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季节分布和垂直变化规律,为今后杂草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苏州和南通地区的稻麦轮作田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采用田间取样、温室诱萌法对主要杂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旋耕和翻耕处理下春季杂草中优势种均为牛繁缕,秋季杂草中优势种分别为异型莎草、水虱草和千金子;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依次为免耕>旋耕>翻耕,但翻耕处理春季杂草比例大于免耕处理。耕作方式显著影响杂草种子的垂直分布,免耕处理随着土壤深度加深杂草种子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旋耕处理0~5 cm土层杂草种子数量略多于6~10 cm土层,明显多于11~15 cm和16~20 cm土层;翻耕田中11~15 cm土层杂草种子数量最多,比例达37.21%。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杂草种子数量,免耕、旋耕、翻耕、深翻耕处理春季杂草种子库密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5%、6.2%、5.9%、4.2%,秋季杂草种子库密度增加了7.0%、6.6%、4.5%、3.3%。  相似文献   

4.
1设计和实施 1.1概况免耕直播稻田在平湖市新埭镇南阳村、翻耕直播田在嘉兴市大桥镇渡船滨村进行.免耕田土壤为青粉泥田,质地粉质重壤,翻耕田为黄心青紫泥田,质地轻粘.小区面积40m2,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田间杂草育千金子、稗草及空心苋等阔叶草,免耕田依次占全草36、34、30%,翻耕田依次占9.8、83.3、6.9%.供试水稻品种免耕田为"96-24"晚粳,翻耕田为"95-22"晚粳.  相似文献   

5.
大豆田难治杂草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大豆田杂草发生及危害特点1.1大豆田杂草发生种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稗草、野燕麦、马唐、狗尾草、金狗尾草、野黍等;一年生阔叶杂草有鸭跖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卷茎蓼、反枝苋、藜、小藜、香薷、水棘针、狼把草、龙葵、苘麻、铁苋菜、苍耳、野西瓜苗等;多年生阔叶杂草有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苣荬菜、蒿属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芦苇等。1.2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特点大豆田由于多年不合理使用除草剂,不合理耕作、轮作,喷雾机械和使用技术落后,致使大豆田杂草种类减少,难治杂草种类增加,如鸭跖草、龙葵、刺儿菜、大刺儿菜、问荆、苣荬…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郊区旱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长春市郊区不同轮作方式旱田的土壤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方式旱田土壤的杂草种子有5科8种,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内。玉米连作田和玉米一大豆轮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要杂草种类有:小叶藜(Chenopodiun serotium L.)、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var.hispidula(Retz.)Hack.]、茼麻(Abutilon theophratsti Medic)等,其中小叶藜为优势种;而小麦连作田,主要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L.)、旱稗等,其中反枝苋为优势种,玉米连作田杂草种子较均匀分布在各土层,而玉米一大豆轮作田杂草种子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小麦连作田的杂草种子主要分布在0-5cm土层。  相似文献   

7.
在免耕、深耕、传统耕作花生试验田调查杂草种类、数量、鲜重和花生产量。结果表明,3种耕作模式花生田杂草的种类和优势种群基本相同,但杂草发生密度不同;在花生花期和结荚期,3种耕作模式中免耕田杂草鲜重最低,传统耕作田最高;免耕和深耕耕作模式下花生产量均比传统耕作方式提高,其中免耕较传统耕作增产10.74%,深耕增产6.27%。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草害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与翻耕移栽油菜相比,免耕田的杂草m土早、数量大、长势旺、危害重。因此,直播油菜田除草剂的合理选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广东13镇主要烟田杂草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广东省烟地杂草有17科45种,根据对每种杂草优势度的评价可知,最主要的杂草有铁苋菜、酸模叶蓼、狗尾草、雨久花、胜红蓟、牛繁缕、无芒稗、空心莲子草、加拿大飞蓬、马唐、棒头草、稗草、蚤缀等13种;广东各地烟田主要杂草优势种各有差异,南雄市各地以铁苋菜、狗尾草、无芒稗、酸模叶蓼、香附子为主,其中铁苋菜发生尤为严重;梅州各地以雨久花、酸模叶蓼、水蓼、胜红蓟为主,其中雨久花发生量较大。烟旱轮作田优势种杂草为铁苋菜、酸模叶蓼、狗尾草、胜红蓟、牛繁缕、加拿大飞蓬、空心莲子草、蚤缀等;烟稻轮作田优势种杂草为酸模叶蓼、雨久花、铁苋菜、狗尾草、无芒稗、马唐、胜红蓟、稗草、莲子草等。铁苋菜、酸模叶蓼、狗尾草、胜红蓟为烟旱轮作田和烟稻轮作田共有的常见优势种杂草。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贵州当前烤烟种植制度下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特征与变化趋势,预测田间杂草发生、消长及演替规律,指导烟田杂草综合防控,采用直接萌发法,对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年连作烤烟田,土壤杂草的种子库密度和物种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种子库密度下降明显,降比达34.03%。对于单个物种而言,马唐和辣子草等优势杂草的种子密度相对稳定,通泉草和藜等杂草的种子密度呈上升趋势。相同区域同一种植制度下,田间杂草管理措施是干扰杂草种子库变化的主要原因,且烟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相对保持一致,对各土层杂草种子密度分布的影响不大。各地区土壤杂草出苗主要以第一次萌发为主,前2次土壤杂草种子萌发占杂草萌发数量的96%以上。贵州烟田田间杂草防控的关键时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麦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分析了8个稻茬小麦田块及不同土层深度的杂草种子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稻茬翻耕麦田土壤种子库主要杂草种类有菵草、旱苗蓼、野老鹳草和日本看麦娘等,其中菵草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在0~20 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杂草的种子数呈下降趋势。0~5 cm土层菵草种子数(x)与田间菵草出苗数(Y)之间符合Y=2.000 0E-0.700 0x2 0.001 1x 242.410 0回归模型,据此可以根据土壤中杂草种子数量预测田间出苗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对贵州省黔南长顺、贵定烟区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数量及杂草种子萌发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杂草种子库共有杂草种类13科18种,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约为该区土壤杂草生长总量的54.41%。杂草种类主要有禾本科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hcl)、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euca(linn.)beauv),占该区烟田土壤杂草数量的70.48%,是该区杂草防治的重点;其中,长顺烟田土壤杂草种子较多,0~30 cm土层的杂草种子密度为24 180粒/m2,贵定烟田相对较少,为14 660粒/m2。  相似文献   

13.
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d、60d和120d逐步减少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  相似文献   

14.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杂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红豆草化感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红豆草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CK)、12.5、25、50、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反枝苋、狗尾草、野燕麦、龙葵、白茅、灰藜、稗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供试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根系分泌物处理浓度为100mg/ml时,灰藜、反枝苋、野燕麦的萌发率分别只有6.6%、10%和10%,反枝苋、野燕麦、龙葵、稗草的发芽指数均小于1;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灰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91.9%,对龙葵、白茅、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不同杂草的化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5.
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方法】于2007—2010连续4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试验设传统翻耕、免耕两个处理,4次重复。供试水稻品种为皖稻68。【结果】免耕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前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但是降低了水稻生育中、后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同时免耕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NO3--N含量,降低了主要生育时期10—20 cm土层NO3--N含量,有利于减少耕层土壤NO3--N的淋失。免耕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表层土壤的富集。0—1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翻耕处理显著增加,而10—20 cm土层上述养分含量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免耕提高了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增幅为3.06%—6.25%。产量结果显示,免耕使水稻减产4.11%—7.70%。【结论】免耕稻田自拔节期后期土壤NH4+-N供应量的减少使免耕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导致免耕水稻成穗率的减少,是免耕水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成都平原主导耕作模式的筛选和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方法,通过5年对5个处理[CK:麦稻双旋(WRCT)、麦免+稻旋 (WNRCT)、麦稻双免(WRNT)、麦稻垄作(WRRT)、麦免+稻旋+秋作(WNRCVNT)]的大田试验研究,系统分析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各不相同:与对照相比,单免和双免耕处理降低了0-10 cm土层的容重,增加了1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的小孔隙、小孔隙的比例及0-10 cm土层的大孔隙,降低了10-20 cm的大孔隙,使土壤孔径分布得到改善。耕作措施对土壤吸湿水和土壤比重影响差异不显著,免耕降低了土壤比重。双免使土壤的渗水速率增加,不利于水稻生长,但单免能促进水稻生长。与对照相比,单免和双免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降低了0-10 cm土层的碱性,但增加了10-20 cm土层的碱性。双免耕定位5年,增加了小麦产量,但大幅降低了水稻的产量。与此相反,单免则有利于小麦和水稻共同增产。【结论】免耕形成了“上松下紧”的土壤结构,改变了土壤的通透性,尤其是在10-20 cm,打破了传统耕作的犁底层。但免耕对土壤结构的改变对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并不一致:长期双免耕能促进小麦增产,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不利。  相似文献   

17.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土壤剖面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稻草还田免耕对稻田土壤剖面氮、磷和钾的影响。【方法】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常耕抛秧和免耕抛秧试验的水稻土剖面氮、磷、钾进行了研究。【结果】免耕表层0-4(5)cm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常耕土壤。稻草还田免耕0-4(5)cm土壤的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常耕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稻草还田常耕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普通常耕土壤。免耕5-20 cm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低于常耕土壤。普通免耕Aa层(耕作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常耕土壤。免耕的Ap层(犁底层)、W层(潴育层)和C层(母质层)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常耕土壤。【结论】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协调土壤氮、磷和钾的效果比普通免耕好,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是稻田免耕栽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冯梅  林英  苗青  孙权  赵琳琳  曲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74-7575
通过目前最常用的杂草种子库研究方法——诱萌法、淘洗法,运用生物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沈阳农业大学桑蚕教学实习基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和多样性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是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体,在杂草群落中属于优势种。桑蚕基地共有23种杂草分别隶属于13科23属,以大麻科草和马齿苋科马齿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总数的18.7%和12.1%。  相似文献   

19.
覆膜免耕对玉米间作豌豆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2013年在河西绿洲灌区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探究耕作措施与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构建试验区农田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耕作方式和种植模式两个因素,包括传统覆膜耕作(CT)和覆膜免耕(NT)2种耕作方式;单作玉米(M)、玉米间作豌豆(M/P)、单作豌豆(P)3种种植模式,共6个处理;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C/N,明确覆膜免耕对禾豆间作农田土壤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覆膜耕作相比,覆膜免耕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2 a平均分别增加4.8%、  5.3%、11.1%、17.8%,同时也增加20~40 cm土壤的有机碳、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在覆膜免耕措施下,玉米间作豌豆较单作玉米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6%、7.0%、14.5%和21.6%,而20~40 cm土层中仅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覆膜免耕较传统覆膜耕作降低0~20 cm土层的C/N,而种植模式之间土壤C/N表现为玉米间作豌豆小于单作玉米。相对于其他处理,覆膜免耕玉米间作豌豆体系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其组分。因此,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体系中,覆膜免耕玉米间作豌豆为该区域高效、可持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