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鲜西藏芫根水提物的理化特性。[方法]试验采用热回流水提的方法提取新鲜西藏芫根水提物,并对其提取物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西藏芫根水提取物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符合功能食品的开发要求,食品添加剂可乐香精和乙基麦芽酚精能有效地消除芫根水提取液中的刺激性气味。[结论]研究可为开发芫根功能食品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任顺成  范永超  李翠翠  李绍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29-7531,7556
[目的]研究3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食品细菌的影响。[方法]以30种中草药为试验材料,以食品中常见的3种细菌为试验菌种,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水、无水乙醇、石油醚3种提取液的抑菌效果。[结果]黄连、大黄、厚朴和丁香的水提取液,黄连、厚朴、虎杖和丁香的无水乙醇提取液以及大蒜、厚朴、丁香和黄连的石油醚提取液的抑菌能力较强。[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具有抗疲劳作用的休闲食品。[方法]以枸杞、山楂、猕猴桃、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配方比例,研制成特色云片糕糖。[结果]最佳原料配方:枸杞汁、山楂、猕猴桃的最佳配比为4%、5%和9%。[结论]研制成的休闲食品,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抗疲劳等药用功效,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冀玉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75-1377
[目的]根据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将该技术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确定、新药源寻找、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为中药材的研究和生产开发提供指导。[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结果]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结合实例探讨了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遗传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材研究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现代药用植物的研究应在DNA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的规律指导下进行,DNA分子标记技术将给中药材的生产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吴洪  高平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36-14638
[目的]研究黄芩等18种中药材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及总黄酮含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8种中药材黄酮含量及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黄酮含量较高的有化橘红、金钱草、桑白皮、桑椹、高良姜和橘皮等;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较好的有化橘红、黄芩、橘皮等。同一种中药材其清除亚硝酸盐作用随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增加而增大(黄芩、黄芪除外),呈量效关系;不同种中药材清除率达50%时提取液中黄酮浓度(IC50)数值规律性较差。[结论]为中药材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石墨烯修饰电极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重金属的方法。[方法]采用电还原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变成还原型石墨烯,针对电极修饰材料石墨烯进行表征测试,优化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的试验检测条件。[结果]石墨烯修饰电极可以实现在4 min内同时检测食品中的铅、镉和铜元素,且具有很好的准确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结论]研究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集贤县当前民间药用植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结果]整理出主要药用植物27种,包括大宗药材5种、常用药材8种、不常用药材14种。当地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疗效,但常用种类减少;大宗药材主要外销,在当地使用率不高;用药单一,方法粗糙,且存在同名异物的混淆现象。[结论]该研究为中药材的挖掘开发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唐永清  蒋红云  冯磊  张燕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42-11343
[目的]筛选出对棉蚜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植物。[方法]测定了8种中药材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棉蚜的毒杀、触杀、忌避活性。[结果]在10 mg/ml的浓度下,藁本乙醇粗提物杀虫活性较好,48 h后内吸毒杀校正死亡率为70.69%,触杀校正死亡率为95.67%,忌避率为86.67%。[结论]藁本对棉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可望用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胡欣洁  刘云  邓清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9-11832
[目的]开发出更加高效、抑菌谱更广、可做天然防腐剂的细菌素。[方法]以泡菜、酸奶为原料,利用MRS选择培养基从试材中筛选出能够抑制指示菌的细菌,通过排除酸抑制作用、过氧化氢抑制作用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证明该菌株是否产生有抑菌作用的细菌素。[结果]筛选得到的菌株经鉴定证明是乳酸菌,其产生的细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是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结论]筛选得出的乳酸菌细菌素在抑制各种病原菌和食品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鱿鱼皮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雪娇  邓尚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35-11137
[目的]系统地分析鱿鱼皮的营养成分,为风味鱿鱼皮休闲食品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秘鲁鱿鱼皮为原料,采用国标等方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鱿鱼皮蛋白含量丰富,有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除色氨酸外)占总氨基酸的含量达30.97%。另外,鱿鱼皮中含有较多种类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72.84%,尤其是DHA含量占总脂的35%。[结论]研究证明,鱿鱼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前景,可加工成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药组方"回乳康"对回乳期奶牛血清雌激素(Estrogen,E)、孕酮(Progesterone,P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即将干乳日产奶量为(15.42±0.71)kg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天饲喂0(对照组)、400、500和600 g"回乳康"中药,采用逐渐干奶法回乳,分别在回乳第0、1、3、5、7、9和11天采集奶牛尾静脉血,并记录奶牛单日产奶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P4和TGF-β1含量。【结果】0、400、500和600 g处理回乳时间分别为11、7、5和5 d;各组奶牛血清E含量在回乳期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对照组下降趋势较中药组慢;对照组奶牛血清P4含量在回乳期变化不显著,而中药组奶牛血清P4含量均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在回乳期之后下降,但下降后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回乳期奶牛血清TGF-β1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在回乳期之后中药组奶牛血清TGF-β1含量呈下降趋势;回乳期奶牛血清E、TGF-β1含量和日产奶量两两间均呈极显著相关,血清P4含量与血清E、TGF-β1含量、日产奶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奶牛回乳过程中,添加中药组方"回乳康"能显著促进回乳期奶牛回乳,E是奶牛回乳的负调控激素,TGF-β1是正调控因子,而P4对回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07-13708
[目的]为中药复方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灌胃给予中药复方多糖,其LD50为40.19g/kg,LT50为145h;微核试验表明,3种剂量组中药复方多糖均表现为阴性,且中药复方多糖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剂量关系。[结论]在动物体内摄入剂量小于30g/kg中药复方多糖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张玲秀  崔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31-15233
[目的]探讨抑制黄瓜黑斑病菌效果较好的中药复方和中药复配方法。[方法]首先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来筛选效果较好的抑菌中药,然后采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中药复配,并比较了所得配方与化学农药多菌灵的抑菌效果。[结果]通过正交设计得知,丁香抑菌效果最显著,所做两单药交互作用不明显;通过均匀设计得知,单顶贡献率依次为丁香、肉桂、高良姜。在交互作用正项中,土槿皮与菖蒲、丁香与牡丹皮、黄连与牡丹皮具有协同作用,可复配增强药效。优化配方中,土槿皮、肉桂、丁香、黄连、菖蒲、牡丹皮、高良姜比例为2.305∶2.703∶3.422∶4.089∶0.914∶5.880∶0.684,所得复方同浓度抑菌率优于化学农药多菌灵,其中1.25 mg/ml复方抑菌率达到100%。[结论]该复方和中药复配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药处方犬粮的安全性及其对犬创伤恢复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龄中华田园犬8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预试1周后,对照组饲喂普通犬粮、试验组饲喂中药处方犬粮4周,于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测定体重并采血,分析体重和血液指标的变化。对试验犬进行腹壁切开术,观察各组犬创口愈合情况。[结果]中药处方犬粮能极显著提高犬体重和增加犬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目(P0.01),显著增加血红蛋白和单核细胞数目(P0.05)。试验前后,试验组犬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剖腹伤口愈合时间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处方犬粮可安全用于宠物临床,对创口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盐度和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幼虾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中国明对虾大规模养殖和中草药制剂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了盐度(12、20和28)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中国明对虾(平均初湿重0.027±0.005g)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5周,结果表明:在三个盐度水平,随饲料中中草药制剂添加量的升高,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当到达临界值后,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随着中草药添加量的升高而下降;而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到达临界值后,然后上升。在四个中草药制剂添加水平,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处理组较高,而饲料系数以20盐度处理组较低。[结论]盐度和中草药制剂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均影响显著,因此在养殖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何先元  喻录容  冯婧  明拂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29-2430,2447
[目的]明确国家级标准《中国药典》一部药材所收载妊娠禁忌中药资源种类。[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孕妇禁忌中药材和饮片,了解药典记载的中药材和饮片来源,归纳其中药资源特点。[结果]在药典一部正文所收载的98味妊娠禁忌中药中,植物来源占78.57%,动物来源占11.22%,矿物来源占10.20%。[结论]该文对妊娠禁忌中药资源种类进行了研究,为临床用药安全以及拓展利用中药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_2萃取大黄蒽醌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静萃取时间为30 min,动萃取时间为1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用量为2.0 ml,萃取温度为50℃,萃取压力为30 MPa,CO2流量为6 ml/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为1.12%。[结论]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大黄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探索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磊  朱青  张志国  曹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34-17535,17537
[目的]对中药材大黄的有效期进行研究.[方法]选用易氧化变色的大黄,通过经典恒温试验,采用HPLC测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并研究该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经典恒温法测定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20℃的储藏条件下,大黄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速度常数为K=1.585×10-5,该批大黄有效期为687 d.[结论]用经典恒温法预测中药材大黄有效期,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19.
田爱民  李东华  周小敏  秦乾安  杨博  马永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94-17297,17326
[目的]对影响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美拉德反应条件。[方法]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条件,根据单因素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以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鱿鱼内脏和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 8.05、反应温度112℃、反应时间59 min、底物蛋白浓度25.3%,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综合感官评分为2.50,和预测值2.46相比,相对误差约为1.62%。对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的分析,共检测出53种风味化合物。[结论]研究不仅提高了鱿鱼下脚料的利用价值,也开发了新的食品调味剂,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兽药复方“痢克”对试验性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痢克对小鼠小肠墨水推进率的影响,研究蓖麻油与番泻叶引起小鼠腹泻模型的止泻作用并描记兔离体肠管蠕动波,观察药物对蠕动波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痢克”能明显抑制小鼠小肠墨水推进长度;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腹泻能明显减少湿粪次数,对番泻叶引起的大肠性腹泻作用较弱。兔离体肠管描记显示,它能明显降低由硝酸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兔肠管蠕动增强。[结论]“痢克”能够抑制小鼠小肠推进和有效抑制肠蠕动,具有较好的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