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主要抗寒性生理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小麦品种的利用及其抗寒性的综合评判提供理论依据,对6个小麦品种在越冬期和返青期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等主要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小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来评判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寒性具有不确定性;在越冬期用小麦叶片MDA含量的高低而在返青期用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可以较好地评判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强弱;若同时使用小麦叶片中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两项指标评判小麦品种抗寒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6种冬小麦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比较了越冬期和返青期冬小麦叶片中代谢物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几种冬小麦在低温胁迫下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更显著.抗寒性较强的小偃6号和西农383积累脯氨酸、游离氨基酸等主要代谢物的能力较强,西农580和小偃22次之,84加97和陕农981较弱,该结果与冬小麦耐寒性强弱一致.研究表明冬小麦抗寒性与相关代谢物的积累相关,通过对这些代谢物质的检测可以为冬小麦的引种、育种及抗寒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抗寒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品种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期间和返青期冬小麦分蘖节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RC)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含量等4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越冬前叶面积量与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冬麦的安全越冬;相对电导率在越冬期(12月4日)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而在返青期(3月26日)相对电导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整个越冬过程中及返青期可溶性糖的含量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在越冬末期(2月3日),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脯氨酸、丙二醛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杏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通过对枝条进行模拟越冬降温处理,研究分析了抗寒性与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AD)、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杏枝条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品种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越冬期间,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表现为越冬率高的品种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其中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品种抗寒性关系密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可以作为选择抗寒性品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估算了辣椒雄性不育杂种一代农艺性状与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含量间、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及花蕾或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 ,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性较强 ,游离脯氨酸和IAA含量与果实性状间相关密切。花蕾中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 ,IAA含量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密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花蕾和叶片中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IAA、ABA、ZR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云南省文山州辣椒主栽品种抗旱性的差异。[方法]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云南文山州辣椒主栽品种ZSZ75-1、ZSZ49-1-1、12WS-18-1、12ZH01和ZS130叶片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总花色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了各品种叶片的综合渗透调节能力。[结果]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5个辣椒品种叶脉、叶肉和叶片的总花色苷含量均为:ZSZ75-1ZSZ49-1-112WS-18-112ZH01ZS130,可溶性糖含量为:12ZH0112WS-18-1ZS130ZSZ49-1-1ZSZ75-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ZSZ75-112ZH01ZSZ49-1-112WS-18-1ZS130,游离脯氨酸含量为:ZS130ZSZ75-112WS-18-1ZSZ49-1-112ZH01;此外,5个品种叶脉、叶肉和整个叶片总花色苷含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叶片总花色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间的相关程度不一致,5个品种叶片的综合渗透调节能力为:ZSZ75-1ZSZ49-1-112WS-18-1ZS13012ZH01。[结论]文山州5个辣椒品种特定器官中花色苷的积累利于其叶片在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能力的强化,从而利于其耐旱。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彩色马蹄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彩色马蹄莲抗寒性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通过测定彩色马蹄莲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3个彩色马蹄莲品种(M1、M5、M8)在自然条件和人控低温(光照14h,平均温度5℃)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7d的变化规律。[结果]从连续7d的变化情况看,3含彩色马蹄莲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3个彩色马蹄莲品种都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所受的低温伤害有所减轻,总体表现为M1最好,M5次之,M8最差。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越冬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在越冬期间,随着冬季的进程,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电解质渗出率逐渐升高。返青后,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电解质渗出率下降,抗寒性强的品种,在越冬前,表现为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含查和低水平的电解质渗出率。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基地种植的4个茶叶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几项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增加,且与胁迫的时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土壤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播种期条件下,施用钼肥均极显著提高幼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基脯氨酸含量,早播冬小麦的游离氨基酸及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下降,施钼使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有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随生育期推进而下降;但晚播冬小麦的变化不同。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早,晚播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但对苗期植株影响不大;施用钼肥使冬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提高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可溶性糖尤为明显。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必能增强植株的抗寒力和促进生长发育,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比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能更早,更敏感,更显著地反映冬小麦对低温和缺钼胁迫,尤其是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耐寒绿叶阔叶树种。【方法】以火棘、桂花、广玉兰三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这三个树种引种于北方地区后的自然越冬表现及其抗寒性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这三种常绿阔叶植物的电导率、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又降低;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与气温变化部分相关性;可溶性糖含量只与气温降低有关,短期内的气温回升对它们作用微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温度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广玉兰和桂花抗寒性较强,火棘则最差,这与露天生长状态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周存宇  杨朝东  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6-16667,16670
[目的]对引种的竹柏幼苗进行冬季低温胁迫研究。[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18~25℃)的和人控低温(5~6℃)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 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受低温伤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宋新妍  张崔灿  韩晓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37-14638
[目的]研究氯化钙和冬小麦抗旱性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喷施小麦苗期叶片,测定叶中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SOD活性;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拌种后测定小麦种子萌发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浸种后测定幼苗复活能力。[结果]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00mmol/L的氯化钙溶液喷施小麦苗期叶片,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并保持水力;用100mmol/L氯化钙浸种,可提高小麦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率。[结论]氯化钙可作为小麦苗期抗旱的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三种早春短命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三种新疆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卷果涩荠和粗果庭荠苗期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4℃低温胁迫处理对各材料抗冷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鉴定三种植物的抗冷能力.[方法]在苗期对三种植物进行4℃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处理0、3、6、9、12、15、18、21和24 h时各材料叶片内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使用隶属函数法确定各植物的抗冷性大小.[结果]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种植物苗期叶片中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及POD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变化率存在差异;使用隶属函数值分析,三种植物的抗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卷果涩荠>绵果荠>粗果庭荠.[结论]单一生理生化指标很难反映植物抗冷能力,试验所选指标中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及POD酶活性能较好反映各材料的抗冷性大小,可作为早春短命植物抗冷性鉴定的参考指标,对抗冷种质资源发掘及抗逆育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辣椒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洛研5号、长虹362A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辣椒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剧,2个辣椒品种的幼苗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洛研5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结论]洛研5号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荷兰15号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研究在平畦覆膜、低垄覆膜、高垄覆膜三种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抗寒能力、叶片的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探索起垄覆膜对冬种马铃薯抗寒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平畦覆膜,低垄覆膜和高垄覆膜方式下的马铃薯产量、土壤温度、抗寒能力、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高垄覆膜的马铃薯产量、土壤温度、抗寒能力均优于低垄覆膜,但高垄覆膜的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低垄覆膜。因此,起垄覆膜可以有效调节冬季土壤的温度,增加了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进而增强了马铃薯的抗寒能力和产量,并且适当的提高种植垄的高度更有利于抗寒和增产,但要注意高垄覆膜方式下的水分供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 Swartz)的抗寒机理。[方法]对海滨雀稗进行低温处理(15、10、5℃),以常温(25℃)为对照;以6个暖季型草坪草种作对照,通过测定各草种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和抗寒机理研究。[结果]海滨雀稗在适当低温(10℃左右)时的抗寒力强,生长旺盛,各抗寒生理指标变化小;但极度低温(5℃左右)时骤然死亡。原因是低温时抗寒物质(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量少。[结论]海滨雀稗的抗寒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基因控制,诱变育种的效果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