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鲤鱼DNA对鲮鱼耐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显微注射法将鲤鱼总DNA注入鲮鱼受精卵,并将受精卵培育成鱼种。以自然降温方式及人工降温方式测试并比较了实验组鲮鱼与正常鲮鱼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鲮鱼的耐寒能力优于正常鲮鱼,但改善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外源DNA对鲮鱼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对照鲮鱼和在受精卵时期显微注射了鲤鱼总DNA的鲮鱼以及鲤鱼在不同温度下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发现实验鲮鱼的酶活力介于对照鲮鱼和鲤鱼之间,也即外源DNA对鲮鱼的脑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对外源DNA的作用本文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鲮鱼(Cirrhinus molitoiella)是广东、广西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无论是五十年代以前西江(珠江)水系自然繁殖的鲮鱼苗,还是1960年以后人工繁殖的鲮鱼苗,每年都占家鱼苗总量的一半或一半以上。鲮鱼亲鱼个体小,怀卵量少,因此,在人工繁殖时使用亲鱼的尾数多。这不仅使催产剂的消耗量大,而且逐尾注射,亲鱼的死亡率高,劳动强度亦大,因而迫切需要改进鲮鱼人工繁殖的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鲮鱼诱导产卵的设想,经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4.
鲮鱼的机械化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鲮鱼因其适宜于10℃以上的自然气候温度而遍布于广东、江西两省。鲮鱼食性杂,繁殖力强,容易养殖,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豆豉鲮鱼是当地的特产,许多企业以传统的加工工艺及自创的调味配方,生产不同色泽口味的豆豉鲮鱼罐头,畅销国内各省市。  相似文献   

5.
<正> 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是广东主要淡水性底层鱼类,水库最理想的养殖品种。但因水库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给捕捞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探索捕捞鲮鱼的方法,必须了解鲮鱼在水库中的活动规律。现将作者初步观察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池养鲮鱼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鲮鱼(Cirrhina molitorclla)是华南特有的池塘养殖鱼类,广东佛山地区鲮鱼的产量约占淡水鱼的二分之一,在淡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淡水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进展,鲮鱼的繁殖工作也已开展并获得一定成绩。但关于鲮鱼繁殖生物学上许多基本资料尚未掌握,因此有必要作一次对池养鲮鱼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充分了解性腺的周年变化,无疑对于人工催情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国内有关淡水养殖鱼类性腺变化的研究,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有:鲢、鳙、草鱼、青鱼等(武汉大学、中  相似文献   

7.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道夫"和增产增效作用。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大,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草鱼的价格低迷,鲮鱼价格坚挺,  相似文献   

8.
鲮鱼混精授精的育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祖熊  黄文郁 《水产学报》1985,9(2):203-206
1979至1982年间,用瓦氏雅罗鱼、草鱼、鲢鱼、鲤鱼中的一种或多种精液同鲮鱼新鲜精液混合对鲮鱼成熟卵授精,使其发育成苗,并培育成鱼种。经养殖表明,有几组混精授精得到的鲮鱼,其抗寒性能比不?昆精授精的鲮鱼强;其中以四种混合精液授精以得混精鲮的耐寒能力最高。现将耐寒能力低达5.5℃的混精鲮鱼选出,供进一步选育用。最后,根据各组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鲮属(Cirrhin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禽畜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底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等养殖品种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肇庆地区鱼猪养殖模式使得鲮鱼养殖具有节约成本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鲮鱼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沅江。在江苏养殖鲮鱼主要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目前对鲮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1.
《淡水渔业》1973,(5):20-21
山东海洋研究所,在天津近郊的官港,先后与原天津淡火渔业公司、科学院实生所、4701部队协作,进行鲮鱼人工繁殖试验,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鲮鱼在咸淡水催产、孵化和培苗已初获成功,这为进一步解决苗种来源,扩大鲮鱼在咸淡水或淡水养殂,开创了可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鲮鱼是广东水库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在大型水库,鲮鱼已形成优势种群,成为主要底层鱼类。但水库地形复杂,障碍物多,又因鲮鱼具有喜流水、喜钻孔穴、分散活动等特性,捕捉较难。目前,采用刺网捕捞鲮鱼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刺网的渔获性能,选择最佳刺网及其网目尺寸,现将流溪河和水迳等水库的捕捞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彭红庄  詹敏 《水产科学》1989,8(1):11-14
前言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e)是我国珠江流域南部的重要养殖鱼类,种苗要求量很大,靠脑下垂体催产远远不足供应。另外,优良鱼种的培育也很重要。因此,希望能通过基因工程新技术,构建带有鲮鱼生长激素基因和促性腺激素基因的工程菌,以便人工生产激素,还可以籍以培养生长较快、鱼体较大的鱼种。而构建鲮鱼cDNA文  相似文献   

14.
应用透射电镜对鲮鱼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肝细胞具有典型的单核现象,核仁、核膜、核孔等都清晰可见,肝细胞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等细胞器和内容物,胆小管主要为胞内胆小管.饥饿4周后,鲮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其间电子密度较低,嵴更加稀疏,溶解,无全嵴,其最大变化是肝细胞内的糖原几乎消失,出现大量的溶酶体.再恢复投喂4周后,鲮鱼肝细胞各种细胞器均恢复到正常水平,鲮鱼的糖原大量出现,占据细胞大量空间.表明鲮鱼肝细胞代谢与细胞器数目和内容物密切相关,在一段时间的饥饿胁迫之后,其肝脏能过量地贮存糖原作为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15.
鲮鱼     
《广西水产科技》1977,(1):34-34
《鲮鱼》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一九七六年七月出版,本书主要介绍了鲮鱼生物一学特性、养殖和捕捞的方法,并附有插图,便于阅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杂交提高鲮鱼的耐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80,(6):26-26
<正> 鲮鱼是我国南方地区淡水鱼类中较好的一个养殖品种,但它的抗寒能力较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广西水产研究所合作,1977年进行鲮鱼(?)和湘华鲮(?)  相似文献   

17.
应用透射电镜对鲮鱼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正常状态下肝细胞具有典型的单核现象, 核仁、核膜、核孔等都清晰可见, 肝细胞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等细胞器和内容物, 胆小管主要为胞内胆小管。饥饿4周后, 鲮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 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 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 其间电子密度较低, 嵴更加稀疏, 溶解, 无全嵴, 其最大变化是肝细胞内的糖原几乎消失, 出现大量的溶酶体。再恢复投喂4周后, 鲮鱼肝细胞各种细胞器均恢复到正常水平, 鲮鱼的糖原大量出现, 占据细胞大量空间。表明鲮鱼肝细胞代谢与细胞器数目和内容物密切相关, 在一段时间的饥饿胁迫之后, 其肝脏能过量地贮存糖原作为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18.
鲮鱼是广东省水库的主要养殖品种,它个体小,具有喜流水、喜钻穴、分散活动、栖息底层等特性。水库大多地形复杂,库底坑坑洼洼,多树木、断垣残壁等障碍物,给捕捞鲮鱼带来困难,目前尚无一种能大批捕捞的有效方法,一直靠传统的单层刺网捕捞,产量低而不稳,成本偏高。改革刺网结构及研究其网衣最佳技术参数,对提高水库鲮鱼捕捞效果,促进鲮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广东肇庆地区,斑点叉尾鮰和鲮鱼的加工外销市场向好,养殖效益较好,渔农养殖意愿不断提高,斑点叉尾鮰和鲮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传统的养殖模式,存在养殖自身环境污染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制约了斑点叉尾鮰和鲮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减少养殖污染物排放,有效控制养殖水体环境,抑制病害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水产科技》1978,(1):33-34
鲮鱼是两广和闽南一带渔民所喜欢养殖的鱼类。它在每年4月上旬至7月下旬,水温22-29℃时进行繁殖,但它的抗寒能力差,水温在14℃以下,鲮鱼就群聚在深水处,少活动,当水温降到7℃以下时就被冻死,因此推广鲮鱼养殖,在地区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