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波加热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微波加热的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微波干燥的机理和优点,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波干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木材微波干燥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刘昌铎 《木材工业》1996,10(3):30-31
木材微波干燥技术刘昌铎(南京国营七七二厂微波所南京210009)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学者在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利用微波干燥木材,认为微波干燥木材是一种最有效的快速干燥方法。我国在70年代初开展木材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锯材微波干燥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锯材的微波干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先进技术。锯材微波干燥能节省干燥时间,减少缺陷和浪费,降低成本。本文论述了锯材微波干燥机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微波干燥技术在竹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铎 《木材工业》1997,11(6):38-39
微波干燥技术在竹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刘昌铎微波可以对木材及胶合板等木质材料进行快速、高效的干燥处理,同样也能对竹制品进行干燥、杀虫、防霉处理。南京七七二厂微波研究所通过反复的试验,已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相应的微波干燥设备。本文介绍新研制的用于竹席干燥的特大...  相似文献   

5.
微波协同提取柚皮果胶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协同提取柚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重点考察液料质量比、pH值、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物料粒度等因素对柚皮中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了微波协同提取10g60目柚皮粉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总液料质量比28:1,提取液pH值2.0,微波功率450W,微波提取2次,每次60S。提取液经硫酸铝盐析,析出的沉淀用酸化醇处理脱盐、过滤,滤渣用乙醇反复洗涤,干燥即得果胶,产率17.4%。与直接加热提取法比较,微波协同提取能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果胶产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从木材介电特性、微波穿透深度、微波设备、干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木材微波干燥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优化干燥器设计,改善微波场分布均匀性,控制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改变微波辐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预防干燥缺陷产生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木材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香菇柄中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微波辅助萃取其多糖的研究,得到了微波辅助萃取香菇茵柄中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m(水)/m(香菇菌柄粉)=8,微波功率500W,萃取2次,每次萃取40s。萃取液经真空浓缩,活性炭脱色,加入乙醇使多糖沉淀,过滤,沉淀用乙醇洗涤至颜色为灰白色,真空干燥后即为香菇多糖,产率为13.2%,多糖质量分数为90.4%。与直接加热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能大大缩短萃取时间,降低萃取剂用量,并能提高香菇多糖产率。  相似文献   

8.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波一真空干燥马尾松木材的干燥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一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减速3个阶段,其中恒速干燥占整个干燥时间的50%以上;随着微波辐射时间和木材初含水率的增加,平均干燥速率显著增加;干燥室的真空度与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速率存在微弱正相关关系;木材厚度对干燥速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5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切片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干燥初期0~4 h曲线下降速度较快,4 h以后含水率下降速度减慢曲线趋向平缓;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木材含水率影响极显著;干燥温度和微波辐射功率对干燥速度影响极显著,木材初含水率对干燥速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微波和对流联合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崧  夏萍 《林产工业》2008,35(1):20-23
试验以速生杨树和马尾松为干燥对象,研究了传统的对流干燥、微波干燥及微波和对流联合干燥三种不同供热方式的干燥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微波和对流联合干燥能使木材的内、外层含水率分布保持一致;与传统的对流干燥相比,联合干燥可以改善木材质量,提高干燥速度,降低干燥能耗。  相似文献   

11.
龙竹竹材的微波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龙竹竹材在微波干燥下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竹材构造对干燥特性有显著影响;竹材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纵向干燥速度大于弦向和径向;竹材水分排除主要沿纵向,其次为弦向;竹材试件尺寸大小对竹材干缩率没有影响,试件长度对干燥速度有较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麻竹笋用林因长期管护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竹林退化、产笋能力下降、竹农经济效益受损的现状,通过采取扒土晒目、培土施肥、除蔸打萌、浅翻垦复、地膜覆盖等综合培育措施以及适当的密度控制对退化竹林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培育管理和适当的密度控制,可以显著提高退化麻竹林的出笋率、单笋质量和笋产量;提高笋产量的适宜密度控制措施为:1年生竹株每丛留4株,2年生竹株每丛留2株,其余年龄的竹子全部采伐。  相似文献   

13.
对毛竹笋、材加工剩余物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研究表明,竹笋加工剩余物营养价值较高,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作饲料,竹材加工剩余物因蛋白质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直接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不及作物秸秆。由于竹材加工剩余物中含有3/4的碳水化合物,故具有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潜在价值。对竹材加工剩余物进行氨化处理,可明显提高粗蛋白含量,并使质地变得松软,而竹材加工过程中的高温蒸煮、切削加工和烘干处理等,可破坏其细胞壁,使碎料膨松柔软,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作为食物纤维素定量的NDF、ADF和木质素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麻竹笋为原料,通过蒸煮和微波处理实验,研究麻竹笋灭菌条件、灭菌时间对保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火微波处理10~15 min效果良好,能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杀死大部分微生物;蒸煮处理时,100℃沸水灭菌70 min和115℃灭菌20 min、121℃灭菌15 min才能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微波处理比蒸煮处理麻竹笋需要的灭菌时间短,在100℃沸水灭菌30 min,115℃、121℃灭菌10 min就能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竹笋加工与贸易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为500余种竹种中笋可食用的至少在200种以上,品质优良的笋用竹30余种,目前我国鲜笋年产量已达217万t,鲜笋产量的急剧增加引发了竹笋加工业的繁荣昌盛,文章介绍了竹笋加工和贸易现状,及加工和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竹笋加工与贸易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积累率、污染分担率等方法,对早竹笋土壤重金属含量、经营管理措施等与产品安全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d在竹笋中的积累率最高,引起竹笋产地土壤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Cd,而引起竹笋受污染的主要元素是Pb。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竹笋安全质量的相关性中,Pb指标呈一定的正相关,其他Cd、Hg、As3个指标相关系数值接近于0,表明基本不相关。施肥等经营管理措施的不同对土壤和竹笋中的Pb、Cd、Hg、As、NO2-等指标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无相关性。关键指标亚硝酸盐含量不因施肥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规律,但不同的采样时间结果显示,后期竹笋其含量相对偏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环保生态食品的关注,有机竹笋的开发对人类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江西是全国竹子的重点产区,发展有机笋基地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综述了江西省有机竹笋的加工技术,出口贸易、保鲜技术的新趋势以及中国竹笋产业的进展;同时对江西有机竹笋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安吉县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竹产业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毛竹笋用林对实现竹林可持续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文章总结出一套毛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高产培育技术措施的毛竹林平均笋产量可达到1 746.4 kg/667 m2,较对照处理增加5.1倍;其中,鞭笋产量增加11.8倍,冬笋产量增加9.4倍,春笋产量增加4.5倍。研究提出的毛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措施对发展毛竹笋用林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竹笋以其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竹笋销量日益增加,产量与品质成为笋用竹林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笋用竹林的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笋用竹林的经营效益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笋用竹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笋用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并对笋用竹林可持续经营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笋用竹林的高产培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笋竹基地内函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笋竹生产要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头戏,必须提高笋竹基地内函素质,做到一年四季有笋挖、有名牌、有市场,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林、工、贸一条龙,走基地──龙头企业──市场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