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天阳 《绿色科技》2023,(19):117-120
测定了不同林分(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旨为林间管理提供依据。选择同样年份的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作为测定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并进行了组间对比。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蒙古栎次生林有机质含量最高,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其次,而油松人工纯林最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含水率高于蒙古栎次生林和油松人工纯林但蒙古栎次生林和油松人工纯林相比无差异,全氮、有效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等养分指标,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含量最高,蒙古栎次生林偏低,油松人工纯林土壤养分较为匮乏;(2)土壤酶活性:3种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酶活性显著高于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各项土壤酶活性虽然低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但高于油松人工纯林,且土壤酶活性指标与土壤养分相关。经测定,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平均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蒙古栎次生林>油松人工纯林,根据测定结果可以为林间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位于辽东山区苏子河上游赵家林场的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等4种典型的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源涵养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枯落物总最大持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总体最大持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落叶松人工纯林、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红松人工纯林、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吸水速度最快的为红松人工纯林和落叶松人工纯林,最慢的为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针叶林林下枯落物平均吸水速度大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  相似文献   

3.
对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文热区的11种人工林及分布于当地的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3种天然林(作为对照)林地土壤所进行的连续3年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交换性能、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马尖相思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含量均高于天然林,而高阿丁枫与马尖相思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与西南桦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人工纯林则低于天然林.表明前者可明显提高林地土壤的肥力,而后者则导致林地土壤的肥力下降.另外,营建山桂花人工纯林、西南桦与山桂花人工混交林可明显增加林地土壤的交换性盐基总量,提高盐基饱和度,降低水解性总酸度、提高土壤pH(H2O)值,而高阿丁枫与西南桦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纯林则相反,表明后者有导致土壤酸化的趋势.林地土壤物理性状较理想的人工林系山桂花人工纯林、西南桦与山桂花人工混交林、高阿丁枫与马尖相思人工混交林、西南桦与马尖相思人工混交林.揭示出,为防止林地土壤的肥力退化,在11种人工林中除高阿丁枫纯林、高阿丁枫与马尖相思及与西南桦混交林3种外,其余的人工林类型都较适宜于在云南热区经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现有落叶松人工纯林及混交林之间主要差异性的分析表明:落叶松混交林无论在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分的稳定性,林分生长量以及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比落叶松纯林好,因此,在经营落叶松人工纯林时,要充分利用立地条件,树种组成大力培养针阔叶混交林,实现人工林天然化,恢复和建立一个森林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人工混交林的林地水文关系,林地养分归还量、林地生物化学关系和空间构成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混交林地土壤的生态关系。与纯林比较,混交林地上部分截留的降水是纯林的2.2倍,地表径流明显减少;混交林生物量大,归还土壤的养分量也大;土壤微生物数量多、酶活性增强,对土壤肥力有维持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6.
帽儿山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帽儿山地区不同林型的水文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林分凋落物层,得出人工林蓄水能力普遍比天然次生林强。在纯林中落叶松蓄水能力最强,水曲柳林最弱;混交林中红松水曲柳混交蓄水能力最强,云杉水曲柳林蓄水能力最弱;天然次生林蓄水能力较弱。蓄水能力总的排序:落叶松纯林〉红松纯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云杉纯林〉云杉水曲柳混交林〉天然次生林〉水曲柳纯林。蓄水能力与林分类型,枯落物分解状况及枯落物积累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养分含量,腐殖质组成特性的变化,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土壤的衰退问题,并探讨了间伐与营造混交林对土壤地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凉水自然保护区4种红松林型下土壤性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始红松林,天然白桦红松混交林,天然白桦人要红松混交林和红松人工纯林下土持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土壤理化性质,还是从土壤物质和养分方面考察,白桦红松混交林都较红松人工纯林优越,维护林分土壤地力的功能优于原始红松林;而红松人工纯林较原始松林地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土壤和凋落物层微生物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间伐抚育,混交林和二代连栽林地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变化以及微生物在凋落物层,土层间的垂直分布状况,为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潜在地力衰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壤是森林植物生命活动的基质.该文研究了冀北山地6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土壤养分的等级.结果表明:6种森林土壤的全氮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氮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白桦阔叶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6种森林类型土壤磷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速效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蒙古栎纯林;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白桦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阜新地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情况,试验以该地区6种林分(2种针叶林、2种阔叶林和2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指标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土壤肥力综合表现以阔叶林最优,针阔混交林次之,针叶林最弱,并且灌木林和次生林优于人工林。6种林分土壤的具体肥力水平依次为山杏灌木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人工纯林>油松+樟子松混交林>樟子松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二代落叶松幼龄林、樟子松幼龄林、天然次生林、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分析,得到了同林龄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变化趋势,为评价土壤供肥蓄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利用林地、营造速生丰产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大量调查,分析了经营混交林与纯林对生物量及土壤肥力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对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林地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明显改善。建议今后应尽量避免连茬经营人工纯林,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20年生落叶松。水曲柳人工纯林,水落混交林以及与之相邻的天然林构成近自然化培育梯度,研究不同林分各土层(0~10cm,10~20cm)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0年生不同近自然化培育的人工林以及天然林之间在林地土壤物理性质上并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变化较为明显。水曲柳纯林土壤物理性质表现出优于其他林分的趋势,其中下层土壤密度较天然林下降10.4%,下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分别较天然林增加21.2%和18.2%;水落混交林和天然林次之,落叶松纯林表现最差。人工林土壤各层pH值均略低于天然林(pH=5.50),其中落叶松纯林土壤酸度最大(pH=5.32),但各林分间差异不显著。落叶松纯林土壤上层有机质、全N、全P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林分;各层有效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分别为15.92和7.42ug.g-1);落叶松纯林各层土壤水解N和下层速效K显著含量低于其他林分(P<0.05),上层速效K仅显著低于天然林(P<0.05);水曲柳纯林、水落混交林、天然林之间各养分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落叶松人工纯林相比,水曲柳人工纯林和近自然化培育的水落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则更接近天然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红松、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及次生林皆伐迹地上红松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松迹地上更新的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幼林生长缓慢,土壤养分含量低;次生林和油松迹地上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幼林生长快,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落叶松迹地上红松也能正常生长。指出营建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皆伐迹地为其最佳宜林地。红松采伐迹地不应继续营造红松,应以改善林地条件、恢复其生产力为目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热区西南桦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普文试验林场,通过对不同龄期西南桦人工纯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并以当地的山地雨林、林龄较为接近的西南桦次生林和黄水(黄牛水 水锦树)次生林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参照,作了对比分析;还对西南桦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其土壤肥力状况及物理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纯林随着林龄的增长,其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先维持再积累上升的趋势;15年生的西南桦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水平与黄水(黄牛水 水锦树)次生林相近,随其林龄的增长,预计会超过黄水(黄牛水 水锦树)次生林而接近于山地雨林。西南桦人工纯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土壤全N、水解N、速效K含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西南桦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的有机碳水平可用以指示其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生阔叶树人工混交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芽阔叶树人工混交培育降低了培育成本,提高了生态效益,混交林培育28a后,林分生长稳定,生产力较高;混交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好于人工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与白桦针阔混交林和日本落叶松纯林;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生阔叶树人工混交林,对恢复森林生态原始林貌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林下的土壤主要养分的含量、性质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林型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异性以及土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研究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的某些规律。结果表明,樟子松纯林和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林下土壤pH值变异系数为4.22~5.90,属弱变异性;樟子松纯林下层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变异系数达到90.97%,属于强变异性,其他所测的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在16.38%~50.89%,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根际土壤中养分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东 《林业研究》2002,13(4):269-272
在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中,采集林地土和根际土,测定了氮、磷、钾浓度,目的是探讨养分条件变化在混交林增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地土全氮浓度和水解氮浓度与水曲柳纯林相近,但要高于落叶松纯林。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全氮和水解氮浓度与纯林中的相近,而落叶松在混交林中根际土水解氮浓度明显高于纯林中的。混交林林地土全磷和全钾浓度与两个树种的纯林相差不大。混交林林地土有效磷、有效钾浓度均高于水曲柳纯林,而且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的有效磷和有效钾浓度与纯林中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高出44.1%~79.6%和13.5%~25.6%。这说明水曲柳在混交林中磷和钾的利用状况得到了改善。表2参15。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在草河口地区进行了不同混交类型造林试验,通过对9年生试验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柞(Xylosma racemosum)、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混交林中的红松树高、胸径生长都明显高于红松纯林,红松、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混交林红松生长于红松纯林相比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增强,养分含量增加,红松、落叶松混交林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