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玉米抗低温助长剂的试验效果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东北玉米等主要作物低温冷害的防御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抗低温助长剂。采用人工低温模拟试验 ,3个地点、3种浓度、不同施用期的多处理联合田间试验和示范区示范 ,证明该制剂能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电导率 ,增加叶绿素含量 ,提高光合速率 ,增强抗低温能力。促生长、促早熟、增产效果显著 ,可使玉米等作物提早成熟 5~ 6d ,正常年增产 6 %~ 11% ,低温年增产 15 %左右。施用时以 1∶4 0 0倍液和营养生长期间两次(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 )喷施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黑龙江省赵光农场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发展玉米生产对轮作换茬,提高粮食产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催芽断根技术缩短了玉米播种至出苗时间,幼苗健壮,抗低温冷害能力明显提高,可使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低温和降水不足是制约嫩江县乃至黑龙江省玉米再高产的主要瓶颈,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温度和水两个决定因素阐述了转变玉米增产方式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鹏 《油气储运》1999,18(11):6-9
结合低温顺序输送5号柴油的生产实际和低温结蜡溶蜡试验情况,就低温顺序输送5号柴油时的特殊混油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对混油浓度变化、管壁结蜡、溶蜡过程及混油尾拖长的原因分析,指出低温结蜡是造成大量混油的根本原因,在进行高凝点柴油低温顺序输送时,油品的结蜡温度是避免因结蜡而造成混油的关键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北方春播玉米产区,玉米的正常成熟和高产增产经常受到温度因素的制约,结合本地实际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认识早期低温冷害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期产生的不利影响,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对这些地区的玉米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六师垦区年降水量少,易出现春季低温冷害、夏季高温干旱、秋季低温等不利气象因素,严重影响玉米的种植,制约了产业化发展。近几年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克服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极大地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使玉米达到了高产、稳产。该文通过分析该项技术增产的机理,并提出了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为干旱区玉米种植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玉米地膜栽植的多功能效应,提出地膜玉米栽植的栽培特点,介绍地膜玉米栽植的关键技术,分析地膜玉米栽植的实践结果,讨论地膜玉米栽植存在的问题,提议在低温冷害重的高寒山区推广地膜玉米栽培,其既能高产稳产增收,又节省劳动力,是一项依靠科技增产粮食,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省主栽作物,玉米生产的好坏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影响巨大.今年我省春耕生产遇到了春旱、低温灾害,早春期间各地也采取了一些积极补救技术措施,减轻了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猛 《油气储运》2008,27(4):25-28
在稀油开采过程中,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表明,降凝防蜡冷输剂能够明显降低原油凝点,具有优良的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特性,能够起到很好的油井防蜡效果,达到油井井筒防蜡及管道降凝低温输送的要求。在茨78块通过井口套管连续定量点滴加药,利用防蜡降凝冷输剂优良的蜡晶分散和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功能,实现整个区块油井的井筒防蜡,井口至计量站、计量站至转油站、转油站至联合站输油管道全线降凝低温输送,从而实现井筒防蜡管道降凝低温输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粘玉米育苗移栽是一项抗御低温冷害、提高保苗率、早播、增产、提早上市的良好生产措施。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省地处高纬度寒冷地区,无霜期短,热资源不足,全年降水少,常因低温、干旱和早霜而影响玉米产量。为探讨冬寒环境下玉米高产稳产的新途径,我们近几年来开展了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均获得了早熟、抗灾、质优平几增产增收的最佳效果。一、玉米覆膜栽培增产增收效益四年试验结果,玉米覆膜栽培,每公顷增产稂食2679—4661公斤,增产幅度为29.1—60.7%;每公顷比直播玉米增加纯收入多341—773元。今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改革和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二、玉米覆膜栽培增产原因玉米覆膜栽培增产的原因,主要在于增温、保水、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提高供肥能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为害;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为玉米生长发育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品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决定我省农业总产值。但当前气候条件不稳定,具体表现为阶段性低温、干旱、秋霜早来等,这些因素致使玉米产量再提高受到威胁,而促早熟技术在应对复杂气候条件变化,通过人为辅助措施对玉米稳产、增产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低温冷害在春播地区最为明显,东北地区大致有规律性地每隔3-5年发生1次低温冷害。春玉米遇到低温冷害年份,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40%~50%。玉米抗寒栽培技术总括起来是选用高产适宜的品种,催芽适期早播,深松土,早管理,以提早出苗,争取热量,缩短播期,促进早熟高产。一般增产20%~40%。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单粒播种具有省时、省工等诸多优势,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并在吉林省范围内已基本普及。在北方春季低温干旱的自然条件下,单粒播种要想达到苗齐、苗壮,选好种子是关键。玉米种子是玉米增产的内在条件,选用优良的玉米种子是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浓度化肥的施用和有机肥投入的减少,作物发生中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愈来愈普遍。有时候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会成为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合理施用中微肥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效果非常明显,还可有效增强作物对病害、低温、高温和干旱的抗逆性。为了验证该产品在我省不同地区对玉米的增产效果,2014年度在双城市进行试验,试验地点为双城市新兴镇新华村试验地。试验结果表明,中量元素肥料对玉米具有促进生育进程的效果,玉米早抽雄2天、早吐丝2天、早成熟3天。中量元素肥料对玉米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亩增产39.7kg、增产6.0%。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种子处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低温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对大豆、玉米、番茄、甘蓝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处理,观察对这些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剂量处理下,4种作物产量均有所提高,最高增产效果:大豆40.76%,玉米14.4%,番茄37.3%,甘蓝22.84%。处理剂量偏高或偏低时蔬菜作物表现出明显的减产趋势,而粮食作物则表现为不增产或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沿江高沙土地区"玉米、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水稻是沿江高沙土地区经济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早春玉米接茬后季稻种植模式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本地广泛应用,因气候环境因素,早春玉米低温难齐苗、后季稻低温翘穗等问题成为“玉米、稻”广泛推广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采用玉米塑盘育苗技术、地膜覆盖增温栽培、水稻稀播矮化育壮秧、高产平衡配套施肥等新技术,合理安排玉米、水稻生育期,实现了玉米、水稻单产双千斤,年单产比麦稻二熟增产粮食168.0kg,每亩年收入增加291.20元,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低湿耕地玉米钾肥施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浆上低温耕地上种植玉米,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增产13.2%~39.7%,特别是K2SO4.施用量达225kg/hm2时,增产效果最显著。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促进产量性状提高,植株生长状况改善,经济效益也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玉米冷害机理及化学控制防御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芽期低温(3℃)处理,导致淀粉酶活性降低,麦芽糖较对照减少8.6mg/g 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减少5.5%,淀粉含量高8.1%;幼苗期低温处理1天和4天,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0.13和0.29mg/g 干重;玉米生育后期,旗叶淀粉酶活性随播期推迟而减弱,第Ⅳ播期旗叶麦芽糖含量较第Ⅱ播期减少748μg/g 鲜重。试验还表明,松哈地区4月25日(第Ⅱ播期)左右,为玉米最佳播种期。在玉米雄穗分化早期,施用13.3~40g/亩乙烯利(Ethephon),平均增产8~12%;早玉米拔节期每亩叶面喷酒50公斤0.25%矮壮素(Cycoel),增产33.8%。  相似文献   

20.
气候异常历来是限制凤城地区玉米增产的主要问题,低温、干旱、风灾等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且前后大多伴有各类病虫害发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凤城地区玉米的增产增收。2016年度各类异常气候问题更加严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各阶段异常气候情况进行分析,为2016年度凤城地区玉米减产提供科学依据,为以后玉米生产提供气象问题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