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定市蚕种场于1978年建成,秋繁投产后连续14年微粒子病(简称微病)流行,蚕种生产深受其害。1992年起被列为“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家蚕微粒子病防疫新技术研究”(85—606—05—03) 的防治微粒子病(简称防微)攻关场,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防微效果,现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2.
原罗定市蚕种场建立于1978年,当年下半年开始制种,至1991年参加国家“八五”防微攻关前,年年制种,年年均有超毒批次蚕种,14年共制种771037张,微病淘汰蚕种达50107张,淘汰率为6.50%,经济损失严重。1992年起参加“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家蚕微粒子病防疫新技术研究”的防治微粒子病攻关场,在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省丝绸公司、  相似文献   

3.
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性微孢子虫经食下和胚种传染而使家蚕感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对蚕种生产威胁很大。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1992年以来,我们接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对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的研究。通过研究,总结适用原蚕生产防治微粒子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认真搞好防微工作努力提高原种质量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张庆芳,朱荣勋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李岳明,刘家鎏防治桑蚕微粒子病毒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在我场已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我场作为全省唯一的生产母种、原原种、原种三级繁育制种基地,生产的好坏,事关全省蚕...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起,铜梁县蚕种场开始发生微粒子病,至1992年微粒子病烧种率达到高峰,经济损失非常严重,1993年经过采取各种措施,微粒子病逐年下降,微病超毒烧种率在1997年已控制到0.65%.从多年的扑微工作中,我们认为截断胚种传染是防治微粒子病的重要一环,原种带毒如果不截断,其他防微工作做得再彻底,也是前功尽弃.为此,我们改进了补正检查方法,提高了原种微粒子病检出率.1.改进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场于1997年起,承担“九五”国家重点科技防治微粒子病(攻关)计划专题的研究任务。其目标是: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技术,并作出示范,为完善和建立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的新的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两年来,由于场领导的高度重视,职工的共同努力,以及有关专家的亲临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7年全年生产原种8477张,微粒子病的淘汰率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5-2013年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总结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在原来家蚕微粒子病防治体系的基础之上,减少了高温蒸汽消毒、甲醛消毒,并通过细化桑叶消毒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使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带毒率”控制在0.002%~0.008%的较低水平,“防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桑蚕微粒子病是严重威胁蚕种繁育的毁灭性病害.做好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能预知微粒子病原菌的存在与分布情况,预测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回避蚕种生产的风险,保证蚕种质量.在这几年的三级原种繁育中,我们原种场都把预知检查工作作为防治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很好的防"微"效果.下面结合笔者从事多年三级原种繁育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做好三级原种预知检查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崔世明  许锦忠 《江苏蚕业》1992,(1):31-33,46
<正> 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种茧生产上呈现抬头蔓延的趋势。积极采取对策,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与蔓延,已成为蚕种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我们海安蚕种场建场三十三年来,曾发生过两次比较严重的微粒子病。第一次是在1974年秋季,四个批次的蚕种,每批都有微粒子病,微毒率低的0.076%,高的达到10.5%,淘汰蚕种8000多张。第二次发生从1989年春种生产开始,检验到部分批次有微粒子孢子,个别批次微毒率超标淘汰,1990年春种微毒率急剧上升,淘汰原种6856张,普通种18610张,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危害,1974年发生微粒子病为害后,我场分析了发病原因,采取了综合防微措施,使微粒子病得到  相似文献   

10.
1991年秋繁期至1992年秋繁期,在我省微粒子病重疫场开展防微灵治疗微粒子病农村中试,罗定县蚕种场连续三个繁育季度全面使用防微灵喷施桑树饲养原蚕,防治指数分别为67.25%、66.67%和86.38%;翁源县蚕种场中心坝原蚕村的防治指数为80.27%;郁南县蚕种场石坂原蚕村的防治指数达97.00%和94.87%。对39批原蚕做同户同批对比调查,亦显示了防微灵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蒋义文 《四川蚕业》2005,33(3):30-31
为有效地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世界各养蚕国均将微粒子病列为国家检疫对象.微粒子病在我市历史上多次发生,1989年最为严重,微粒子病超标损失蚕种15万余张.1990年四川省科委将“家蚕微粒子病防疫技术”作为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研究,将遂宁作为防微区重点攻关,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防微阻击战,成功地控制了微粒子病危害与蔓延.近年来,大批技术人员,20年工龄以上的工人离岗退职,技术力量大大削弱,同时,生产量的减少,蚕种市场的恶性竞争而导致价格的降低,蚕种生产十分困难,基础设施老化,再生产与消毒投入严重不足,蚕季生产又面临着新一轮微粒子病的威胁.因此,再次强调加大防微力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繁育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在原种繁育中比较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与桑叶不消毒的微粒子病"毒率"发生情况,调查桑叶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桑蚕原种繁育生产中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能很好的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毒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锡东蚕种场绝大多数的蚕种生产都在原蚕区。原蚕区生产在农村大环境中进行,地理分布松散、生产设施落后、饲养水平参差不齐,一旦存在家蚕微粒子病原,扩散快,污染环境严重,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其发生和蔓延将严重影响蓬勃发展的蚕桑产业。在这方面江苏省蚕种管理所高度重视,把镜检毒率从2%降到0.5%,原种检测要求也很高,坚决选用无毒的优质原种,使家蚕微粒子的再传播途径得到遏制。笔者在养蚕实际生产过程中对防治微粒子病做了一些深入细致的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所在如皋原蚕点2005年因微粒子淘汰卖丝茧不制种户三户占养蚕户比例20%,当年自己场部检测淘汰蚕种1331张种,而2006年笔者蹲点后,未淘汰一张蚕种,送省蚕种公司检测两批无毒),现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对策作一浅析,愿与大家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粒子病是微孢子虫经食下传染及胚种传染使蚕感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是蚕种生产唯一法定检验对象。在多年的家蚕原种繁育过程中,种场探索建立了完善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加强组织管理、桑树病虫害防治、环境控制、桑叶全程消毒、常规消毒防病技术、预知检查等多个方面。通过调查2016-2021年原种繁育量及病蛾率,其病蛾检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已连续4年控制在0.01%以内,取得了较好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成效。  相似文献   

15.
由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蚕茧分公司承担主持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于1995年8月21日在广州通过省级成果鉴定。鉴定会由省科委组织,并委托  相似文献   

16.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与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及原因。广东蚕种生产比较稳定,原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低,普通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7年平均为2.8%。在实施蚕种集团磨蛾集中检疫条件下,胚种传染不是广东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原种发生微粒子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野外昆虫;普通种生产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是丝茧育蚕区广泛污染,病原多渠道传入原蚕区及原蚕区净化不彻底,原蚕期食下感染病原所致。丝茧育蚕区病原随洪水扩散至原蚕桑园和养蚕环境是近年几个重疫场微粒子病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外地不良蚕种流入是导致蚕区病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两次使数县丝茧育遭受严重损失。发现广东蚕区桑园及野外昆虫患微孢子虫病比较普遍,对蚕种生产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提出了宏观防治对策及开展几项关键性防治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围绕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保障体系、绩效激励机制,建立了系统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对比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6—2015年场内、原蚕区、桑园的环境抽样、预知检查及母蛾检验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的实施运行,原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09年历史最高点的0.26%,下降到2011年的0.01%,2013—2015年不合格率均控制在0.01%以下;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10年历史最高点的39.30%,下降到2011年的2.76%,2012—2015年的不合格率稳定在0.05%~0.08%水平;一代杂交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09年历史最高点的54.01%,下降到2013年的2.79%,2014—2015年不合格率均为0,有效地控制了家蚕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18.
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生产上简称“防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蚕种生产防微过程要求严格,系统管理技术性强,我省80%以上的原种靠原蚕户饲养,因此如何贯彻防微  相似文献   

19.
正3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3.1实施蚕种母蛾集中集团磨蛾镜检,杜绝胚种传染执行"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验细则",对全省原种和普通种实施集中检验。蚕种检疫方法分别采取1986年和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广东省家蚕普通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和"广东省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两种检疫法的病蛾检出概率均达0.99,高于原检疫法,原种可确保无毒,普通种采用分户制种,  相似文献   

20.
一、微粒子病昆虫微粒子病种类不少,近年来研究颇为活跃。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微粒子病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手段,如加拿大等国,试验应用微粒子病来防除粮食仓库的害虫,另一类是研究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现将后一部分分述如下:据日本1978年〈蚕丝年鉴〉报导,桑蚕微粒子病母蛾检查结果说明,原原种和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